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 第579章 天王星行动-空投
热门推荐:
昭宁录星劫
生而为人,何惧魑魅魍魉
重生1983,开局我在看守所
星穹铁道:我生命星神,调教众生
风起在梦华时光里
名柯:行走在灰色地带的腹黑萝莉
兽灵传说
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
四合院:从隔壁院子开始逍遥人生
正在保卢斯为补给感到担忧时,德国空军在第二天早上终于行动了。
1942年10月12日,清晨。
戈林的空军敏锐的抓住苏军还未成型阵地的窗口期。
在早晨5点钟,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开,德军倾尽全力,组织第一批空投补给运输队,这是自包围圈形成后规模最大的空投行动。
庞大的JU-52运输机群在天空翱翔着,其中还混杂着少部分的hE-111与JU-86,在me-109与Fw-190组成的两支精锐空中编队的掩护下,借着云层的掩护向斯大林格勒的方向飞去。
德军这次空投行动实行多批次,多航线的扑向斯大林格勒上空,避免在一条航线上被苏军有目标的盯上。
苏军虽然提早有所准备,但外围的防空火力网并没有成功封锁德军前进的方向。
让德军的运输机群仅遭受少量损失就突破空中防线。
虽然后续苏军的空军也参加战斗,但在德军精锐战斗机联队的掩护中,苏空军并没有取得多么喜人的成果。
运输机群在接近斯大林格勒市区时,再次遭遇苏军高射炮阵地的拦截,灰黑色的烟团在半空中不断接连炸开,曳光弹划破天际,确实也有两架JU-52被击中起火坠落,引发城区内正在围观的德军士兵们的阵阵叹息。
然而,苏军因为包围圈较大的原因在短短两天时间内还是有许多高射火炮没有到位,数量不足,精度不够的缺点非常明显。
许多运输机都成功突破内部的第二条空中防线,然后以在较为合适的空投高度中,将一串串补给投落到预定空投区的范围中。
德军负责护航战斗机群缠住了大部分前来拦截的苏军机群,为运输机争取了宝贵的空投时间。
这些有着丰富经验的德军飞行员保持着有序的编队,较为冷静的飞越斯大林格勒的上空投下补给。
成千上百个带着降落伞的运输箱与补给在半空中缓缓飘荡着,如同白色的蒲公英一般,占据大片天空。
地面上的德军士兵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音,大量的补给箱,食品袋,油料桶都落在约定好的数个空投补给区。
后勤部队赶快用骡马,摩托车,卡车,甚至一切可以用的运输用品,将这些补给开始转移,苏军的炮击可不是开玩笑的,按照苏军枪打出头鸟的习惯,空投物资区肯定会遭到炮弹袭击。
所以德军才会将空投补给区分开来。
果不其然,在空投刚刚结束不到半小时,苏军就组织一场炮击,将两处较为明显的空投物资补给运输点给好好炸了一遍。
但德军已经快速将两处空投物资补给点的物资转移大部分,只有部分油料和食品物资在苏军的炮击下化作一团灰飞。
…这让德军士兵们开心不已,补给并没有损失多少,第一次大规模的空投行动非常的成功,这些补给勉强能让第六集团军继续进行运转,成功的空投补给也给许多德军士兵打了一针强心剂。
只要能保持目前的补给频率,第六集团军也许真的可以坚持到曼施坦因‘大军’组建完成来救援的那一天。
本来曼施坦因想带着尼伯龙根装甲军一起回来进行救援工作,但希儿不让,尼伯龙根装甲军划分给李斯特的A集团军群。
只让曼施坦因带着一部分的参谋军官和自己的副官离开,前往顿河附近从零开始组建威武的顿河集团军。
相当于让曼施坦因从零开始开荒,所以能在2天左右召集到3000人,他已经真的尽力了,这些士兵绝大多数都是从斯大林格勒战场上,7月份的沃罗涅日战场上退下来的中重伤员,许多人已经归队。
其实这三千人的兵员素质还是比较高的,都是从医院里走出来的老兵,老士官,甚至好几个坦克乘员都是刚刚从后方医院调上来不久的。
只是在数量上占了劣势,按照目前曼施坦因的3000人来说,他连苏军的外层包围圈都分不开,要知道苏军两支方面军加起来都快将近一百万人了…
这三千人就犹如以卵击石,按照曼施坦因的设想,至少顿河集团军得凑出十万人左右的兵力,加上包围圈中保卢斯的兵力,大概率能够撕开一条缺口,将第六集团军给救出来。
…可最高统帅部能给自己调遣那么多的兵力吗?这得画上个问号。
……曼施坦因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尽量争取在冬季到来之前将困在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团军给救出来。
希望保卢斯能坚持的时间长一点。
而被曼施坦因心心念念的保卢斯此时刚刚放下手中的物资统计报告。
今日的空运物资数量完全不足,初步估计只有260多吨,但是维持第六集团军需求至少需要500吨的物资,还是维持生存的最低底线,需要长时间维持部队战斗力的话,物资数量必须得更多,弹药,炮弹,燃油这些都得给。
他们还得需要应付苏军可能的进攻,那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260吨,这些物资仅仅只超过最低需求的一半,完全对第六集团军来说是杯水车薪。
况且在接收的物资中,大部分都是方便空投,耐摔的食物补给品以及轻武器弹药。
德军现在真正缺少的是大量的重型火炮炮弹,坦克炮弹燃油,关于坦克精密的维修零件,电台备用电池。
药品也不多,战地医院还是得维持紧巴巴的药物使用规则。
德国空军的第一波空投投送的大部分都是吃的,轻武器弹药,来缓解第六集团军因为缺少食物而饿肚子的事。
想要的大量的炮弹,坦克精密零件,以及数量不菲的药品,都按照戈林的要求在第二波,第三波空投中分别给第六集团军投送。
保卢斯非常清楚,苏军不会让德军的空中补给行动维持太长时间的…他们肯定会在短时间内做出充分的准备。
戈林的空军能否在日益增强的防空火力下每天都复制今天的壮举,答案几乎是否定的,而且马上就要进入冬季…到时候天气会更加的糟糕…
1942年10月12日,清晨。
戈林的空军敏锐的抓住苏军还未成型阵地的窗口期。
在早晨5点钟,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开,德军倾尽全力,组织第一批空投补给运输队,这是自包围圈形成后规模最大的空投行动。
庞大的JU-52运输机群在天空翱翔着,其中还混杂着少部分的hE-111与JU-86,在me-109与Fw-190组成的两支精锐空中编队的掩护下,借着云层的掩护向斯大林格勒的方向飞去。
德军这次空投行动实行多批次,多航线的扑向斯大林格勒上空,避免在一条航线上被苏军有目标的盯上。
苏军虽然提早有所准备,但外围的防空火力网并没有成功封锁德军前进的方向。
让德军的运输机群仅遭受少量损失就突破空中防线。
虽然后续苏军的空军也参加战斗,但在德军精锐战斗机联队的掩护中,苏空军并没有取得多么喜人的成果。
运输机群在接近斯大林格勒市区时,再次遭遇苏军高射炮阵地的拦截,灰黑色的烟团在半空中不断接连炸开,曳光弹划破天际,确实也有两架JU-52被击中起火坠落,引发城区内正在围观的德军士兵们的阵阵叹息。
然而,苏军因为包围圈较大的原因在短短两天时间内还是有许多高射火炮没有到位,数量不足,精度不够的缺点非常明显。
许多运输机都成功突破内部的第二条空中防线,然后以在较为合适的空投高度中,将一串串补给投落到预定空投区的范围中。
德军负责护航战斗机群缠住了大部分前来拦截的苏军机群,为运输机争取了宝贵的空投时间。
这些有着丰富经验的德军飞行员保持着有序的编队,较为冷静的飞越斯大林格勒的上空投下补给。
成千上百个带着降落伞的运输箱与补给在半空中缓缓飘荡着,如同白色的蒲公英一般,占据大片天空。
地面上的德军士兵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音,大量的补给箱,食品袋,油料桶都落在约定好的数个空投补给区。
后勤部队赶快用骡马,摩托车,卡车,甚至一切可以用的运输用品,将这些补给开始转移,苏军的炮击可不是开玩笑的,按照苏军枪打出头鸟的习惯,空投物资区肯定会遭到炮弹袭击。
所以德军才会将空投补给区分开来。
果不其然,在空投刚刚结束不到半小时,苏军就组织一场炮击,将两处较为明显的空投物资补给运输点给好好炸了一遍。
但德军已经快速将两处空投物资补给点的物资转移大部分,只有部分油料和食品物资在苏军的炮击下化作一团灰飞。
…这让德军士兵们开心不已,补给并没有损失多少,第一次大规模的空投行动非常的成功,这些补给勉强能让第六集团军继续进行运转,成功的空投补给也给许多德军士兵打了一针强心剂。
只要能保持目前的补给频率,第六集团军也许真的可以坚持到曼施坦因‘大军’组建完成来救援的那一天。
本来曼施坦因想带着尼伯龙根装甲军一起回来进行救援工作,但希儿不让,尼伯龙根装甲军划分给李斯特的A集团军群。
只让曼施坦因带着一部分的参谋军官和自己的副官离开,前往顿河附近从零开始组建威武的顿河集团军。
相当于让曼施坦因从零开始开荒,所以能在2天左右召集到3000人,他已经真的尽力了,这些士兵绝大多数都是从斯大林格勒战场上,7月份的沃罗涅日战场上退下来的中重伤员,许多人已经归队。
其实这三千人的兵员素质还是比较高的,都是从医院里走出来的老兵,老士官,甚至好几个坦克乘员都是刚刚从后方医院调上来不久的。
只是在数量上占了劣势,按照目前曼施坦因的3000人来说,他连苏军的外层包围圈都分不开,要知道苏军两支方面军加起来都快将近一百万人了…
这三千人就犹如以卵击石,按照曼施坦因的设想,至少顿河集团军得凑出十万人左右的兵力,加上包围圈中保卢斯的兵力,大概率能够撕开一条缺口,将第六集团军给救出来。
…可最高统帅部能给自己调遣那么多的兵力吗?这得画上个问号。
……曼施坦因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尽量争取在冬季到来之前将困在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团军给救出来。
希望保卢斯能坚持的时间长一点。
而被曼施坦因心心念念的保卢斯此时刚刚放下手中的物资统计报告。
今日的空运物资数量完全不足,初步估计只有260多吨,但是维持第六集团军需求至少需要500吨的物资,还是维持生存的最低底线,需要长时间维持部队战斗力的话,物资数量必须得更多,弹药,炮弹,燃油这些都得给。
他们还得需要应付苏军可能的进攻,那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260吨,这些物资仅仅只超过最低需求的一半,完全对第六集团军来说是杯水车薪。
况且在接收的物资中,大部分都是方便空投,耐摔的食物补给品以及轻武器弹药。
德军现在真正缺少的是大量的重型火炮炮弹,坦克炮弹燃油,关于坦克精密的维修零件,电台备用电池。
药品也不多,战地医院还是得维持紧巴巴的药物使用规则。
德国空军的第一波空投投送的大部分都是吃的,轻武器弹药,来缓解第六集团军因为缺少食物而饿肚子的事。
想要的大量的炮弹,坦克精密零件,以及数量不菲的药品,都按照戈林的要求在第二波,第三波空投中分别给第六集团军投送。
保卢斯非常清楚,苏军不会让德军的空中补给行动维持太长时间的…他们肯定会在短时间内做出充分的准备。
戈林的空军能否在日益增强的防空火力下每天都复制今天的壮举,答案几乎是否定的,而且马上就要进入冬季…到时候天气会更加的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