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 第453章 快速恶化的形式
6月15日…在希儿确定了解决沃罗涅日,再之后南下的方针,德军部队围绕着这个中心继续行动。
中路的第11装甲师,第9装甲师继续深入苏军防线,拓宽己方战线,一些匈牙利步兵师也加入战斗,帮助德军部队来维持战线,目前德军侧面的步兵师和坦克旅都被打空了。
只剩下空架子…凭借匈牙利这些较为精锐的步兵师来挡住这些空壳苏军部队完全是足够的。
(历史上布良斯克方面军打的非常猪鼻…两三天前线的部队就全都打空了,组织的坦克军反击全都失败了,没油的,故障的,五支坦克军,1000辆坦克被德军消灭大半…德军基本上是毫无阻碍的推进到沃罗涅日,苏军后面根本不设防。)
事实也是如此,中路一退再退,第16坦克军,17坦克军尝试反击,均被德军击退,部队损失惨重…不少坦克因为燃油和故障问题被丢弃在路边(这时候苏军基本上用的都是一次性坦克,很多部队都不配备维修连和补给连。)
第16,17坦克军经过数场战斗已经变成空壳…他们虽然手里还有不少部队可以调用,但大多数部队编制都缺少装备,人手,再发起反攻也取得不了什么太大的战果…两支部队也属于一碰就碎的程度。
侧面的第21,22坦克军与156步兵师与德军四支部队激烈鏖战着…
北上支援的三支步兵师也正在向目的赶去,他们要在沃罗涅日前建立新防线,帮助布良斯克方面军顶住德军的攻势。
与此同时…
针对瓦列里的西南方面军的包围网也在逐渐展开。
在南边,加强后的克莱斯特第一装甲集群虎视眈眈,开始小规模的扰袭苏军防线,冷枪冷炮的频率呈直线上升。
一些匈牙利,意大利步兵师也朝着西南方面军的防线开始集结。
北部,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的部分部队开始发动局部进攻,在重炮和飞机的配合下,苏军第21集团军的防守压力很大。
因为西南方面军目前兵力不算充足,所以每一条防线上的士兵数量也不算密集,因为西南方面军要守的防线也很长。
所以按照瓦列里原来的想法是,每一条防线都是凭借坚固的堑壕和防线来迟滞德军的进攻速度,让他们付出伤亡。
再让他们撞到下一条防线,再给他们创造伤亡。
如此反复,消耗德军的有生力量,两方面兼顾来消磨德军部队的有生力量,迫使德军停下前进的脚步。
结果现在这个办法已经用不上了…侧面的布良斯克方面军防线依旧崩溃了。
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一些绕过防区,突破第40集团军防线的德军部队开始从侧面进攻西南方面军的防线,首当其冲的是距离最近的第21集团军…
保卢斯第40装甲军旗下的装甲师从原本被第四装甲集群撕开的口子朝着驻守在季姆附近的第40集团军残部发起绕后突袭…
正面的匈牙利第二集团军配合着少量德军部队向第四十集团军45步兵师的阵地发起猛攻。
为了防止被正面的德军发动钳形攻势一口吃掉,第40集团军的212,45,62,121,总共四支残余的步兵师在收到许可后撤退到西南方面军的防区内。
这就导致一件事…西南方面军的防线侧面完全与德军接壤…
而德军的第六集团军旗下的第3装甲师,第29摩托化步兵师马不停蹄的在16号顺着季姆朝着苏军第21集团军后部的切尔尼杨卡发起攻势…
他们的目标是切断第21集团军的后路,西南方面军的右翼陷入危险…
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则在前线粘住苏军的第21集团军,死死咬住,不让其后撤。
……西南方面军司令部。
“情况现在非常糟糕,布良斯克方面军那边,德军的第9第11装甲师已经击溃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中部防线,第16,17坦克军无力抵挡,只能后撤。”
“据内务部传来的最新消息,第9装甲师试图绕过南部布良斯克方面军新构筑的防线,尝试从后方包围我们的支援部队,但被我们主动北上的第21坦克军给拖住了。”
“第21集团军的侧翼的第40集团军余部也已经崩溃…我们的第一条防线完全陷入危险当中…虽然我们提前构建了侧面防线…不过我们缺少部队,侧面薄弱的防线很可能会被德军找空快速突破。”
瓦列里听着基尔波诺斯和巴格拉米扬的分析只感觉脑袋都大上好几圈…这场仗怎么能打成这样的…从五月份回来开始…
他在克里木时候训练的经验也都绘制成报告给提交上去了…
但苏军的战斗力依旧很弱
其实还是最简单的原因…苏军没有太多时间来练兵,从三四月份报告提交上去后,许多苏军方面军也只是开展了小规模的练兵。
因为他们要防守的区域特别多,苏军要防守的战线太长太长…不像克里米亚半岛一样只需要堵住一个地方就行,前线的兵力不足,还得时刻防备德军可能发动的进攻。
这就导致许多方面军虽然开始轮替训练,但能训练的部队数量并不多。
特别是苏军缺乏有经验的中下层军官。
瓦列里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现在仗打成这个狗样他实在是有些难受啊。
揉了揉自己的脑袋,他神情有些疲惫:“先通知前线部队,按照计划整体撤到第二条防线。”
“德军既然从侧面绕过来了,我们就收缩防线…节省兵力,避免被德军给包了饺子。”
“同时继续密切关注沃罗涅日的情况,小心侧翼的德军偷袭。”
看着桌上的参谋地图,脸上带着黑眼圈的瓦列里用满是血丝的眼睛盯着上面被红圈圈上的城市-沃罗涅日。
沃罗涅日是个重要的城市枢纽…一旦德军推进到沃罗涅日附近,那他们大概率会直接南下抄西南方面军的屁股。
想要保证部队安全,就意味着苏军必须放弃大片土地…整体撤退80-100公里左右,一直到顿河附近。
中路的第11装甲师,第9装甲师继续深入苏军防线,拓宽己方战线,一些匈牙利步兵师也加入战斗,帮助德军部队来维持战线,目前德军侧面的步兵师和坦克旅都被打空了。
只剩下空架子…凭借匈牙利这些较为精锐的步兵师来挡住这些空壳苏军部队完全是足够的。
(历史上布良斯克方面军打的非常猪鼻…两三天前线的部队就全都打空了,组织的坦克军反击全都失败了,没油的,故障的,五支坦克军,1000辆坦克被德军消灭大半…德军基本上是毫无阻碍的推进到沃罗涅日,苏军后面根本不设防。)
事实也是如此,中路一退再退,第16坦克军,17坦克军尝试反击,均被德军击退,部队损失惨重…不少坦克因为燃油和故障问题被丢弃在路边(这时候苏军基本上用的都是一次性坦克,很多部队都不配备维修连和补给连。)
第16,17坦克军经过数场战斗已经变成空壳…他们虽然手里还有不少部队可以调用,但大多数部队编制都缺少装备,人手,再发起反攻也取得不了什么太大的战果…两支部队也属于一碰就碎的程度。
侧面的第21,22坦克军与156步兵师与德军四支部队激烈鏖战着…
北上支援的三支步兵师也正在向目的赶去,他们要在沃罗涅日前建立新防线,帮助布良斯克方面军顶住德军的攻势。
与此同时…
针对瓦列里的西南方面军的包围网也在逐渐展开。
在南边,加强后的克莱斯特第一装甲集群虎视眈眈,开始小规模的扰袭苏军防线,冷枪冷炮的频率呈直线上升。
一些匈牙利,意大利步兵师也朝着西南方面军的防线开始集结。
北部,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的部分部队开始发动局部进攻,在重炮和飞机的配合下,苏军第21集团军的防守压力很大。
因为西南方面军目前兵力不算充足,所以每一条防线上的士兵数量也不算密集,因为西南方面军要守的防线也很长。
所以按照瓦列里原来的想法是,每一条防线都是凭借坚固的堑壕和防线来迟滞德军的进攻速度,让他们付出伤亡。
再让他们撞到下一条防线,再给他们创造伤亡。
如此反复,消耗德军的有生力量,两方面兼顾来消磨德军部队的有生力量,迫使德军停下前进的脚步。
结果现在这个办法已经用不上了…侧面的布良斯克方面军防线依旧崩溃了。
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一些绕过防区,突破第40集团军防线的德军部队开始从侧面进攻西南方面军的防线,首当其冲的是距离最近的第21集团军…
保卢斯第40装甲军旗下的装甲师从原本被第四装甲集群撕开的口子朝着驻守在季姆附近的第40集团军残部发起绕后突袭…
正面的匈牙利第二集团军配合着少量德军部队向第四十集团军45步兵师的阵地发起猛攻。
为了防止被正面的德军发动钳形攻势一口吃掉,第40集团军的212,45,62,121,总共四支残余的步兵师在收到许可后撤退到西南方面军的防区内。
这就导致一件事…西南方面军的防线侧面完全与德军接壤…
而德军的第六集团军旗下的第3装甲师,第29摩托化步兵师马不停蹄的在16号顺着季姆朝着苏军第21集团军后部的切尔尼杨卡发起攻势…
他们的目标是切断第21集团军的后路,西南方面军的右翼陷入危险…
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则在前线粘住苏军的第21集团军,死死咬住,不让其后撤。
……西南方面军司令部。
“情况现在非常糟糕,布良斯克方面军那边,德军的第9第11装甲师已经击溃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中部防线,第16,17坦克军无力抵挡,只能后撤。”
“据内务部传来的最新消息,第9装甲师试图绕过南部布良斯克方面军新构筑的防线,尝试从后方包围我们的支援部队,但被我们主动北上的第21坦克军给拖住了。”
“第21集团军的侧翼的第40集团军余部也已经崩溃…我们的第一条防线完全陷入危险当中…虽然我们提前构建了侧面防线…不过我们缺少部队,侧面薄弱的防线很可能会被德军找空快速突破。”
瓦列里听着基尔波诺斯和巴格拉米扬的分析只感觉脑袋都大上好几圈…这场仗怎么能打成这样的…从五月份回来开始…
他在克里木时候训练的经验也都绘制成报告给提交上去了…
但苏军的战斗力依旧很弱
其实还是最简单的原因…苏军没有太多时间来练兵,从三四月份报告提交上去后,许多苏军方面军也只是开展了小规模的练兵。
因为他们要防守的区域特别多,苏军要防守的战线太长太长…不像克里米亚半岛一样只需要堵住一个地方就行,前线的兵力不足,还得时刻防备德军可能发动的进攻。
这就导致许多方面军虽然开始轮替训练,但能训练的部队数量并不多。
特别是苏军缺乏有经验的中下层军官。
瓦列里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现在仗打成这个狗样他实在是有些难受啊。
揉了揉自己的脑袋,他神情有些疲惫:“先通知前线部队,按照计划整体撤到第二条防线。”
“德军既然从侧面绕过来了,我们就收缩防线…节省兵力,避免被德军给包了饺子。”
“同时继续密切关注沃罗涅日的情况,小心侧翼的德军偷袭。”
看着桌上的参谋地图,脸上带着黑眼圈的瓦列里用满是血丝的眼睛盯着上面被红圈圈上的城市-沃罗涅日。
沃罗涅日是个重要的城市枢纽…一旦德军推进到沃罗涅日附近,那他们大概率会直接南下抄西南方面军的屁股。
想要保证部队安全,就意味着苏军必须放弃大片土地…整体撤退80-100公里左右,一直到顿河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