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 > 第448章 今日,最快速度传位

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 第448章 今日,最快速度传位

    “恕我直言,你好像没有子嗣吧?”

    尹志平忽然说道。

    额……

    赵构表情僵住了,这确实是一个令他尴尬的话题。

    作为皇帝,他拥有后宫佳丽无数,天下美人享之不尽,这种环境下,只要是个功能正常的男人,肯定都会诞下后代。

    可……偏偏他赵构至今无一子。

    朝堂上明面无人敢说。

    可暗地里,赵构很清楚,臣子们肯定都在背后议论他到底行不行。

    为了证明自己行,他让太医给过自己开过很多药,可……都不见丝毫效果。

    怎么回事?

    就连他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行。

    每天晚上,那些妃子在配合他时,是不是都在心里都暗暗鄙视他?

    统治大宋的皇帝是个“太监”,如果这个谣言要是传出去,他赵构将会成为全天下人的笑柄。

    “呵!”

    赵志敬嗤笑一声。

    他眼神带着异样的目光打量着赵构,毫无顾忌地讥笑。

    “宋帝,你后宫的美人不少,儿子却没一个,那你要传位给谁?”

    “……”

    赵构沉默了。

    他心里知晓赵志敬是在嘲笑他不是一个正常男人,理智压制住他心头的怒气,他并没有无能狂怒。

    赵构所属的宋太宗赵光义一脉,在当年的靖康之变中已经被女真金军掳尽,仅存赵构一人。

    因此,在尹志平和赵志敬的注视下。

    片刻后……

    赵构仿佛下定了决心。

    “朕愿将大宋的皇位还给太祖一脉。”

    此言一出。

    果然如此……尹志平和赵志敬心中早已有所预料。

    宋太宗一脉没了,赵构自己也没儿子,那么把皇位还给宋太祖一脉是最合理的。

    而且宋太祖后裔在朝中根基薄弱,容易控制,说不定等李莫愁回后世时空来,他赵构还有机会回来南宋做太上皇。

    确实是个比较稳妥的办法。

    “不知……两位仙长认为如何?”

    面对赵构的询问。

    尹志平和赵志敬便用法力互相悄悄传音。

    “尹师弟,你真打算把他带回全真教?”

    “嗯!”

    “万一激怒了李莫愁,咋办?”

    “只要回到了全真教,天塌下来,自有重阳真人和李剑仙顶着,我们无需忧心。赵师兄,你觉得呢?”

    “谁让你是全真教修仙天赋最高的弟子,我这个师兄也只能听你的。”

    “那我就做一回主了。”

    传音结束后。

    尹志平当即对赵构回复道。

    “可以,你卸下帝位之后就不再是南宋的天子,想必李莫愁不会再为难你,你就随我们师兄弟返回全真教吧。”

    “谢谢,太感谢了。”

    赵构激动的难以自我。

    离开这里去全真教,他的命就能保住了。

    尹志平微微颔首,道:“事不宜迟,一旦李莫愁出关就不好了,你要赶紧挑人传位。”

    “请仙长放心,朕早有人选。”

    赵构故作神秘一笑。

    ……

    当天。

    临安郡王府。

    阳光斜斜地洒进郡王府的书斋。

    案头青瓷砚台中墨汁未干,纸上的字迹工整如刻——正是赵瑗昨日新抄的杜甫诗句。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赵瑗以指尖抚过纸面,目光灼灼,仿佛要将那笔力透入骨髓。

    他自小被选中后接入宫中,由赵构亲自安排的名师教导,深知帝王之业非勤学不能承。

    一直以来他都勤奋苦读。

    “大宋的未来……一定会经我的手再创辉煌盛世。”

    赵瑗喃喃自语着。

    与一心偏安江南的赵构不同。

    他有着宏大的目标,他想要为岳飞平反,想要北伐,灭掉金国,灭掉西夏,为大宋创下一个大大的超过李唐王朝的盛世。

    历史上,他的评价也确实颇高,被评为南宋诸帝之首,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如今秦桧老贼虽然已经死了。”

    “只是那李莫愁……”

    赵瑗皱起了眉宇。

    虽然借助李莫愁的帮助,大宋的统治版图有机会得到前所未有扩张,但李莫愁的目的太狠了,要生灵涂炭,为她收割魂魄。

    接受儒家仁爱思想教育的赵瑗,思想三观上难以接受如此残忍。

    “唉……”

    赵瑗低头低叹了一声。

    他担忧也没用,连赵构都要屈服李莫愁。

    在修仙人面前,凡人太过无力了。

    眼下也只能希望大宋能够平安了。

    就在他继续读书时。

    忽然,此刻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这静谧。

    “官家驾到!”

    门外的内侍尖声通报传来。

    只见赵构大步踏入,龙袍下摆扬起的风竟带着几分仓皇。这位素来沉静的帝王今日却满面异色,眼角眉梢皆压着难掩的焦躁。

    赵瑗慌忙起身,衣袖拂过案上砚台,墨汁溅染宣纸。

    “拜见官家!”

    他躬身行礼时,指尖微微发颤。

    赵构却径直踏进书房,目光扫过墙上的诗句,嘴角勾起一抹莫测的笑意。

    “不必多礼,朕已决定,今日便将大宋江山传于你。”

    此言如惊雷劈落。

    赵瑗惊愕抬头,见那素来沉稳的帝王竟褪去了往日的从容。

    他年轻的脸庞涨得通红,喉头滚动数次才挤出话来:“官家……这、这不合礼制啊!您春秋鼎盛,为何突然……”

    赵构面色陡然阴沉,眼底闪过一道厉色。

    “朕意已决!莫非你嫌这皇位烫手?”

    殿内气压骤降。

    赵瑗额角渗出冷汗,他分明瞧出赵构眼中那近乎癫狂的急切,这哪里是传位,分明是……逃!

    官家眼中好像想逃?

    可他不敢多问,只能膝下一软。

    颤声道。

    “臣年轻德薄,恐难担社稷之重。且……且传位须依礼制,诏告宗室、百官,岂能仓促而行?”

    赵构面色陡沉,眉峰拧如刀刻。

    “礼制?朕为天子,一言既出,便是礼制!”

    他霍然转身,厉声召太监入内。

    “速取龙袍!今日便让新君登殿!”

    几名宦官鱼贯而入,手中捧着龙袍,锦缎在烛光下泛着冷冽辉芒。

    赵瑗退避不及,却被众人强行按住双臂,衣带层层裹上身。指尖触到袍上龙纹时,他浑身颤栗——那纹饰烫如烙铁,仿佛将天子之责瞬间烙入骨髓。

    他挣脱不得,嘶声问道。

    “您春秋鼎盛,为何急遽至此?”

    赵构眼底掠过一抹晦暗,却转瞬掩于冷笑:“朕倦了,倦了这龙椅,倦了这江山!”

    他拂袖指向天际。

    “自即日起,你是大宋之君,朕……自有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