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 第795章 机械与工程学院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第795章 机械与工程学院

    李北玄风中凌乱了好一会儿,拿着赢世民批的条子,久久回不过神来。

    “准其所请,银五十万两,试建格物实验室一座。内帑支应,秋审前交中期成果。”

    李北玄把条子翻来覆去看了三遍,心头有些五味杂陈。

    五十万。

    不是五百两,不是五千两,是五十万两。

    他不是没见过钱,但这笔银子,是皇帝拿给他的,这就有点不同了。

    尤其这钱不是拿来打仗,也不是修宫殿、买珠宝。

    而是建实验室,养一帮学生、工匠、杂役、教师,做一件十年都未必能见成果的事。

    “我嘞个豆,这是真要开启工业革命了啊……”

    李北玄摸着下巴,少有的有些热血沸腾。

    工业革命这四个字,李北玄平时没少把它挂嘴边。

    但之前只是说说而已。

    因为他知道这对于一个集权制的封建王朝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毕竟前世他也没少看历史。

    辫子朝那会儿,康麻子、雍老四和乾小四都不笨,甚至比大多数人以为的还要聪明的多。

    康麻子当年亲自学拉丁文、满文、汉文,还会微积分。

    不是说说,是能跟传教士一起推演函数变化的那种“会”。

    可就是这么个能做高数题的帝王,治下的普通百姓,识字率连5%都不到。

    别说微积分,连加减法都不会的比比皆是。

    一个能理解牛顿力学原理的皇帝,最后却连一所像样的理工学校都没建起来,为什么?

    他不知道普及知识对国家有好处?

    他难道不明白,培养技艺、推演规律、掌握火药冶炼、结构设计,能让国家富强?

    他不是不明白。

    而是不能去做。

    因为康麻子知道,技术和教育一旦扩散,就无法收回。

    到时候,民智一开、权力再分,整个封建统治结构就会开始崩塌。

    所以康麻子选了稳定。

    皇帝可以懂数学,王公大臣可以玩显微镜。

    但老百姓只能种田、拉车、纳税、当兵。

    这是一场精英对全体的封锁。

    一个皇帝可以懂微积分,十个状元却不能看物理书。

    李北玄越想越觉得荒唐,却又不得不承认那背后的冷酷逻辑。

    技术,只有在权力之下才能存在。

    而一旦知识具备了再生产的能力,那权力就必须让位于规律。

    而赢世民这货……

    果然不愧是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

    如果说他不懂康麻子那一套,那纯粹是开玩笑。

    赢世民坐在那龙椅上,一手握兵权,一手驭百官,城府比海还深。

    他怎么会不明白理工教育的意义?

    毕竟知识这东西,一旦脱离了宫廷与官学,开始在民间扎根,那就再也不是哪个贵人家独占的玩物了。

    那意味着底层的工匠、寒门子弟,也可以读懂力学、懂化学、懂机器。

    懂得多了,知道得多了,他们就不再容易被欺骗与摆布。

    一旦人人都能掌握技术,那权力的天平就会自然倾斜,而不是由谁赐予。

    这是一次从思想、制度、资源分配上彻底的去中心化。

    赢世民会不明白?

    他比谁都清楚。

    李北玄甚至敢打赌。

    赢世民当初之所以迟迟不松口,除了担心浪费钱,更担心的就是这个。

    知识外溢所带来的结构性动荡。

    但他最终还是松口了。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赢世民不是一时热血,也不是昏了头,他是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理性决策。

    他说“术为技艺,数为规律”,他说“空谈误国,实业兴邦”。

    这就代表,他已经不再幻想靠几位忠臣、几个能臣,就能让这片土地熠熠生辉。

    他终于意识到,这个天下不能再靠一个人,哪怕是他自己这样的皇帝,来掌舵未来的走向。

    他愿意让出一部分控制力,把命运的分母分给更多人。

    想到这里,李北玄心里对这个老狐狸,不由得又敬了一分。

    不是敬他识才,而是敬他敢为。

    在这个时代,一个皇帝若能果断放权,敢把皇室银库,掏给一个整天鼓捣奇技淫巧的年轻人,任他建实验室、讲力学、搞药品、办工厂……

    那他,或许真的能走出一条与历史不同的路。

    ……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北玄就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几乎连轴转。

    在课业、工地、研究所之间来回穿梭的同时,又开始着手筹建分院。

    原本,化学院刚盖起来没多久,李北玄本来是不打算短时间内再开新院的。

    毕竟开课就等于烧钱。

    李北玄暂时还烧不起。

    但现在不一样了。

    赢世民给他批了钱了啊!

    而且还是不用还的那种。

    这还不使劲儿造作?

    于是李北玄二话没说,又叫来一队工人,平了后山的一座小土坡,再上面又盖了三座大楼。

    暂时命名为,机械与工程学院。

    机械与工程,是最容易被忽略,却也是最重型一环。

    什么是工程?

    那就是把理论变成现实,把图纸变成实物。

    把一个想法从脑海里拿出来,变成能在田间地头、厂房车间、运输码头实际运转的东西。

    水利工程、道路桥梁、蒸汽锅炉、机械传动、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这些通通都需要工程师。

    “我们不能只讲力学原理、材料性质,更要让学生懂得怎么把一根铁棍,一块钢板,变成运作的齿轮、连接的轴承。”

    “得让他们会画图,会装配,会调试,会保养。”

    “这不是养学士,是养工程师,是技术军官,是技术工头,是未来的骨干。”

    李北玄窝在暖烘烘的被子里,两只手在赢丽质身上动来动去,但表情却极为严肃,语气铿锵:“你明白吗妞儿?农学院是根,理学院、化学院是脑,但机械学院,是骨与手!”

    赢丽质:“……”

    于是几天后。

    蓝田书院的第六所分院,也就是机械与工程学院,在一片锤打声、纸屑飞扬和学生热议中,迅速筹建起来。

    ……

    除夕当天。

    李北玄还在工地上蹲着。

    机械与工程学院的地基刚刚打好,李北玄正蹲在地上,跟几个工匠一起商量图纸。

    忽然,一名内值吏快步而来。

    低声在他耳边道:“伯爷,礼部传您过去一趟,属下不敢耽搁,立刻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