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 第882章 清河崔氏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第882章 清河崔氏

    李北玄听完,忽地转过头来。

    一脸像是见了鬼一样看着赢高治,目光那叫一个复杂。

    “殿下你……雄起了啊?”

    他盯着赢高治,一字一顿:“居然怼回来了?”

    “哼。”

    赢高治得意地抬了抬下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跟你这武朝第一大喷子共事久了,本王难道会毫无长进?笑话!”

    李北玄:“……行,了不得,牛逼。”

    毫不走心的夸完,李北玄也没再继续打趣。

    略一沉吟,问道:“那你方才那番话,什么意思?你觉得我分析的不对?”

    “是有那么几分道理,不过李兄,有的时候,我真的总感觉你没常识。”

    “……此话怎讲?”

    赢高治想了想后,语气认真道:“崔这个姓,或许来自清河崔氏,但他既然叫光耀,那大概率反而不是崔家的,反而更可能是小门小户的。”

    “啊?”

    李北玄眨了眨眼。

    而赢高治继续道:“取名这事,在士族里讲究得很。”

    “比如崔氏,旧谱上我记得,清河崔一门当年分为九房,各房子孙各有字辈排序。”

    “现在正当年的这一支,谱上该是排到‘志、元、道、承、敬’几个字上,哪怕是出五服的旁支,也不会凭空冒出个‘光’字来。”

    “所以如果真是出自崔氏族内,这名字反而取得不对规矩,八成是假的。”

    “再说了,‘光耀’这俩字你想想,光耀门楣,荣耀宗族……这名气太响了,太张扬了,士族反而取不出来。”

    闻言,李北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而赢高治继续道:“像你我这种读过谱牒、看过选录的都知道,真正的世家子弟,不屑也不敢这么取名。你见过谁家的嫡长孙叫‘李天赐’、‘赵无敌’?这不纯纯丢脸?”

    “倒是普通人家就不同了。”他说到这,脸上露出一丝哭笑不得的表情,“他们家长给孩子起名,那是真的毫无章法,想到啥叫啥,连辈分都不讲的。”

    “我记得前几年朝廷有个新科进士,姓黄。你猜他叫什么?”

    李北玄认真地看着他:“叫什么?”

    “他叫——黄弟!”

    “我草,牛!”

    李北玄直呼六六六。

    而赢高治哭笑不得的继续道:“我父皇当时看到名册,气得差点下旨要将他革退,说他取这名字是大不敬,讽刺朝廷。”

    “结果后来一问,才知道这‘黄弟’,是黄色的黄,弟弟的弟,因为他在他家排老二,所以叫黄弟。”

    李北玄:“……”

    “行,你字多,这回听你的。”

    闻言,赢高治顿时有些得意的一挺胸。

    手负在背后,眼神都不一样了。

    “行,那现在该你说了吧?”

    赢高治哼了一声,颇有点居高临下的劲头,“你不是说‘他说的都说了’嘛?那就说说呗?他还有什么没说?”

    李北玄闻言,转头看他。

    忽地一咧嘴,露出一个贼兮兮的笑。

    “你不是聪明吗?你不是都能怼我了?你不是还分析得头头是道?”

    他摊摊手:“那你自己猜去呗?”

    说完,李北玄打了个呵欠,伸了个懒腰,语气懒洋洋的:“天不早了,我这当锦衣卫的,也得回去歇会儿养养肾气。明儿还得熬夜拷人呢,辛苦着呢。”

    “哎我说你——”

    赢高治气得直瞪眼,“你这人……!”

    可李北玄已经懒得搭理他了。

    挥了挥手,头也不回地往庙后那间收拾过的小斋堂走去。

    ……

    赢高治看着李北玄懒洋洋的背影,气得胸口一阵起伏,牙齿几乎都要咬碎了。

    “你这家伙……你这人真的是……哼!”

    赢高治伸手指了指李北玄的背影,但手抬到一半,却又无力地放下,最终只能原地捶了捶腿,

    “王八蛋,真是王八蛋!”

    可偏偏,他又拿这王八蛋没一点办法。

    李北玄不在他手下,不听他号令。

    更关键的是,这家伙不光聪明,还油滑得像条泥鳅。

    气归气,却偏偏怼不过、拽不动、拿不下。

    于是赢高治只能气呼呼地冷哼一声,衣袖一甩,也负手离去。

    ……

    另一边,

    庙后斋堂中。

    李北玄刚回到屋里,便伸手解了外袍,随手搭在一旁的长几上。

    随后,将冯威给叫了过来。

    “伯爷,找我干啥呀?”

    冯威抓了抓脑壳,眼神里还带着一点困意。

    而李北玄指了指屋外,声音不重,却透着一股认真:“派几个人,盯着刚才那个崔光耀。”

    冯威一怔:“还盯他?他不是都招了吗?看着也不像能翻出什么风浪的人啊……您……是怀疑他撒谎?”

    “不全是。”

    李北玄并不认为,崔光耀是在完全撒谎。

    真正高明的谎言,从不会通篇胡说八道。

    那种睁眼说瞎话、对着黑的硬说白的,那不是谎言,那是作死,是指鹿为马,是要被一眼拆穿、被众人厌弃的。

    真正高明的谎话,讲究的是“真里掺假”。

    七分真,三分假,是常规。

    九分真,一分假,是高手。

    若能将所有无关紧要的细节铺陈得丝丝入扣,只在关键节点稍作掩饰,那才是真正高明的说谎艺术。

    而崔光耀,很大概率就是这种人。

    他报出的姓名、住址、出身、乃至于家道中落的过程,李北玄都基本信了。

    那种细节,那种用词,那种举止,看不出刻意,也看不出伪装。

    他的落魄是真的,他的恐惧也是真的,他甚至真的是个“快要混不下去的小地主”。

    但问题就在于,他说得太全了。

    太顺了,太完整了,太圆满了。

    圆满到几乎没有一丝可疑之处。

    而在李北玄眼中,越是无懈可击的陈述,越是危险。

    毕竟这世间,哪有那么多说得刚刚好的可怜虫?

    他把自己从一个地主一步步讲到即将冻死饿死,把所有退路和背景都解释得明明白白,还恰到好处地在可以被理解的边缘止住,这就太刻意了。

    刻意,意味着有所隐瞒。

    所以李北玄敢断定。

    崔光耀说出的那些身份和背景,八成都是真的。

    但一定有一件事,是假的。

    或者说,他把什么东西,故意隐瞒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