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 第904章 这下是真麻了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第904章 这下是真麻了

    “李兄,告辞。”

    赢高治自闭了。

    在听完冯威的回报之后,赢高治整个人都麻了。

    踉踉跄跄的跑回了厢房。

    而李北玄没拦他,只是揉了揉眉心,继续坐在原地思索。

    “伯爷,需不需要……”

    冯威试探性的张了张嘴。

    但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北玄拦了一下:“现在什么也不需要,你赶紧回去休息养伤。”

    “……是。”

    冯威欲言又止的点了点头,走了。

    而李北玄在原地坐了好一会儿,终于站起身,找来纸笔,开始盘算。

    “……八万也好,十万也罢。”

    “人数一旦超过某个上限,具体是多少,已经不重要了。”

    李北玄不是赢高治,他不会因为一个天文数字而自闭。

    因为此刻,他在思考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这批人,是怎么跑到山里的?

    十万人不是十根草。

    他们不可能一个个蹿进林子还能不留痕迹。

    哪怕分批行动,哪怕夜间潜入,也总该有人看见、有人听见、有人起疑。

    可事实上,从晋阳城的记录来看,过去这一个月,城中青壮确实不断失踪。

    但官府对此几乎没有系统报告,也没有立案追查,百姓也没有大规模举报。

    像是这些人,不是被消失了,而是主动消失了。

    没人强迫他们。

    也没有人拉拢他们。

    他们就像受了某种默契的牵引,自己一个接一个,沉默地走进了山林。

    “这可能吗?”

    李北玄摸着下巴,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人虽然是社会性动物,但十万人的调动,绝对不可能是自发的。

    也不可能没有人负责串联、调度、掩护。

    更不可能没有本地人协助。

    所以,这背后,必然有个极为庞大的势力,在协助、掩护青壮们的转移。

    “这是其一。”

    “而其二……”

    既然这帮人进了山,那就必然要吃、要喝、要御寒。

    八到十万人,不管怎么省,每天光是维持生存,都得消耗惊人的物资。

    就拿粮食来说。

    即便压到最低生存线,每人每日仅吃一斤粗粮糊糊,那也是十万人十万斤,一日就是五十吨。

    一个月就是一千五百吨。

    一千五百吨是什么概念?

    十头大象都载不完。

    而且这还不包括水、衣、柴、油、盐、工具、药品、铁器、被褥、炊具……

    对方就算能让十万人赤脚进山,但也绝不可能让十万人没锅没碗地活着。

    哪怕再简陋,也要有最基本的生存设备。

    那这些东西,哪来的?

    想到这里,李北玄脑中瞬间浮现出一个词。

    补给线。

    没有补给线,就没有持续的隐匿。

    这群人不可能靠山里打猎解决温饱。

    哪怕这片岭子曾经是狩猎圣地,也养不活十万人。

    十万人,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再肥的山林,三日之内也会被猎光、啃光、砍光、挖光。

    这不是李北玄主观推断,这是铁一般的规律。

    如果一个地方真的能长期养活十万人,那当年猴子猿人就不会从树上下来,也不需要学会种地,直接窝在麻谷岭里就能成文明社会了。

    换句话说。

    麻谷岭并不具备供养十万人的自然条件。

    而他们又坚持在那儿藏了一个月,甚至更久,那只可能说明,他们有外援。

    有人,在不断地、稳定地给他们输送资源。

    这个“人”,也许是一伙人、一批商队、一条地下渠道。

    甚至是一个完整的情报系统、运输网络。

    那么,这个外援,是谁?

    是谁,在晋阳府境内,能悄无声息地调动这么多资源,还能不引起朝廷疑心、不惊动地方官府?

    是那些囤粮的本地大户?

    不够。

    他们最多提供支持,不可能完成统筹运转。

    是其他郡的山匪?

    不可能。

    这种大规模行动,不是乌合之众能干的。

    唯一的可能是,这是一次系统性的动员。

    有分工,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

    他们不是为了躲避官军,也不是为了苟且偷生。

    而是……

    一场战争的前兆。

    “草!”

    想到这里,李北玄发出一个铿锵有力的单音。

    刚想和赢高治一起去自闭,就听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

    随后下一瞬。

    门帘一掀,冯威的脑袋又冒了进来。

    “伯爷!”

    冯威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一看就是有急事要汇报。

    见状,李北玄的脸一下子就麻了:“你、你怎么又回来了?”

    而冯威站在门口,一脸有点尴尬的表情:“那个……刚刚有个事儿,我忘说了。”

    李北玄:“……”

    “这事儿……需要我坐下,你再说吗?”

    李北玄小心翼翼地问道。

    而冯威一愣,连忙摆手:“不不不,这回不是坏事,算是……好事?起码不是吓人的事。我刚刚忘记说了,我们从麻谷岭回来的时候,顺便把刘知府给带回来了。”

    李北玄:“……”

    看着冯威一脸不好意思的表情,李北玄的脸有了那么一瞬间的扭曲:“你怎么不早说?!”

    “忘了忘了……”

    冯威赶紧挠头,连忙补充道:“我们那时候全身是伤,兄弟们又死了好几个,心里全是事儿……我想着先把山里的情况说清楚,结果一激动,就……给漏了。”

    李北玄死死盯着冯威,沉默了三秒。

    然后缓缓抬手,指着他:“你给我站在这儿,别动,我现在要好好冷静一下。”

    冯威:“……喏。”

    他僵直地站在原地,不敢再开口,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而李北玄则原地转了两圈,吸了两口气。

    彻底平复下心情之后,才咬牙切齿地问:“刘知府现在在哪儿?”

    “城北的驿站,刚进来没多久,人还在军医那边清理伤口。”

    “伤得重吗?”

    “不算轻。”冯威挠了挠头,“腿断了,手也有些冻坏了,但脑子清楚,还能说话。”

    李北玄点了点头,没再说别的。

    只是挥手道:“走,带路,我去看看。”

    “是。”

    冯威连连点头。

    赶紧上前去带路。

    而李北玄想了一下,又去敲了敲厢房的门,强行把自闭中的赢高治扯了出来。

    带着他来到了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