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 > 第387章 朱标要培养李景隆

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 第387章 朱标要培养李景隆

    “多谢了”,朱标拱了拱手。

    “咱们兄弟还用客气”,然后马良看着一旁的玉儿“:明天我和表兄出去一趟,玉儿你留在大明看着雄英,眼看暑假都过了一半了,他还没怎么看过书呢”。

    “嗯!”

    “我不要看书~我也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正在让玉儿给她擦头发的小家伙闻言说道“:我要去幼军给他们讲课~”。

    马良有些疑惑的看着小家伙。

    李景隆在一旁说道“:雄英前两天答应了幼军的那群孩子,去给他们讲一讲现代的知识,魏国公还想让雄英给他们训话呢”。

    “是吗?那去吧,但是看着别中暑了,”看小家伙这么有兴趣,马良当然不会反对。

    小家伙指着一旁的桌子上“:我知道啦~叔叔~我已经准备好了~藿香正气水~”

    这些藿香正气水是马良进入夏天时预备出来的,平日里都放在别墅。

    “你什么时候把藿香正气水拿到大明来了,这个孩子可不能喝,如果谁要中暑了去找太医,大明应该有藿香正气散,”。

    马良看到想起藿香正气水里面有酒精 ,不适合小孩子喝。

    “哦~”,小家伙点点头,把藿香正气水放到了一边。

    朱标看着李景隆:“九江,明天你和我一起去吧”。

    李景隆很是激动“:表叔,我现在能帮你办事了吗?”

    “当然能了,对于现代的情况你也了解了不少,大明的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光指着我一个人怎么能忙的过来,你年纪也慢慢长大了,慢慢的帮表叔从一些简单的工作开始做起。”

    “你要慢慢的开始历练,以后雄英还需要你的扶持呢,难道以后你想躺在你父亲的功劳簿上?”

    “不想”,李景隆摇了摇头,他也是有自己的雄心壮志的,只不过他父亲李文忠取得的成就太大,他也怕一辈子都埋没在父亲的阴影之下。

    但现在他的太子表叔给了他机会,他也希望能证明自己是未来的曹国公李景隆,而不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

    马良点点头,李景隆绝对是个有才华的人,要不然晚年的朱元璋也不会那么相信他,要知道朱元璋可是从元末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看人的眼光绝对是有的。

    还有靖难的时候,他能指挥50万大军和朱棣作战,而且险些就攻下了北平,你能说他没本事,换了其他人估计连50个人都指挥不明白。

    正式谈完了之后,李景隆领着小家伙去看电视。

    朱标拽过来一把躺椅,躺在马良身边。

    “还是你这里舒服,今天可累死我了”。

    今天和马良他们在玄武湖玩了一整天,现在一休息朱标感觉自己腰酸背痛的。

    马良扭头看着他“:你就是太胖了,也该锻炼锻炼了,每天早上起来跑跑步吧”

    朱标摇摇头“:我现在也是每天早上5点都起来了,虽然对于朝政上的事情不怎么操心,可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处理的,哪有时间去跑步”。

    马良看着朱标“:那你就给自己找几个帮手啊,以后大明建设越来越快,就指着咱们这几个人累死也忙不过来,你不会还想像历史上那样英年早逝吧”。

    “当然不想,我现在也在慢慢物色人选”。

    “那你认为谁合适?”

    朱标指着一旁的李景隆“:九江,小十一和小十二他们仨个,你认为怎么样。”

    马良点点头,李景隆就不用说了,蜀王朱椿和湘王朱柏这阵子马良也和他们熟识了许多,蜀王朱椿不但饱读诗书为人温文尔雅,而且还相当的机敏。

    在历史上不管是靖难之役失踪的朱允炆,还是以藩王身份登上皇位的朱棣。

    在他们两人的猜忌之下,蜀王朱椿还能保住自己的军政大权,可见其政治的敏锐性。

    湘王朱柏就更不用说了,为人文武双全,犹善骑射,被朱元璋称为“勇略类朕”。

    只是为人过于刚烈,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一把火烧死了自己,成为靖难之役的导火索。

    “我看他们仨个可以,但蜀王和湘王是不是太小了,不过从现在起好好培养,以后也能成为能雄英的得力臂助。”

    “那你说谁合适?”朱标一想也是,老十一和老十二年纪有小了。

    “楚王朱桢,那也十几岁了吧?”

    “对呀,老六今年有十四了,可以让他来帮我”,

    朱标拍了一下巴掌。

    “我回头就安排一下,让老六每天除了去大本堂读书,抽出半天来学着和我处理政务”。

    晚上睡觉的时候。

    小家伙折腾来折腾去,怎么也不肯睡觉。

    “雄英干什么呢,赶快睡觉吧”。

    “叔叔~我明天想和你一起去~”

    “你不是答应了幼军的孩子们去看他们吗”。

    “可我又不想去啦~我想陪着叔叔~”

    “那不行,做人要言而有信,既然你答应了就要做到,赶快睡觉吧”。

    “那好吧~”

    第二天一早。

    李景隆穿戴整齐的,敲响了马良卧室的门。

    马良把门打开“:九江,这大早上的,你干什么?”

    李景隆很是激动“:不是要和太子表叔去办事吗,我怕时间来不及早早的就起来了,还有良叔,你看我穿一这一身合适吗?”

    李景隆今天穿的相当正式,只见衣服上面绣着龙纹,头戴冕冠,腰上缠着玉带,简直就像去参加大朝会。

    “你穿成这样干什么,怎么把你的曹国公世子服穿上了,大夏天的你不热。”

    “咱们今天就陪你表叔是去商谈一下业务,咱们两个也就是个陪衬的,穿成这样大家全都得看你,还谈什么业务,去换回平常你穿的衣服”。

    “哦”,李景隆觉得第一次帮太子朱标办事,他觉得还是正式一些比较好,但现在马良反对,他也只能照做。

    吃过早饭之后,马良他们来到了东宫。

    小家伙一会儿要去幼军,所以留在了东宫,马良带着朱标和李景隆来到了别墅。

    朱标联系的发电机制造厂,离马良他们所住的城市不算太远,几个人驱车用了两个小时就到了地方。

    朱标不愧是大明太子一言一行很有威势,虽然年轻但也把他们参观的这家企业领导震慑住了。

    所以不光选中了他们需要购买的柴油发电机组型号,听说他们这里对火力发电机组也有研究,在朱标的要求之下也参观了一番。

    李景隆跟在朱标的身后,学习着他说话办事的一言一行,像一块吸水的海绵一样,努力从朱标身上学习着各种经验,好让自己快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