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楼之李莲花重生记 第478章 灯塔
热门推荐:
寄宿妈妈的闺蜜家后,阿姨破产了
洪荒:人道贱圣
吞噬古帝
出来混讲背景?我的背景是国家!
帝:山河少年行
开局战场,从兵卒砍到盖世至尊
末世重生:我靠安全车囤物斩尸
749局13科
断亲后,我在荒野世界嘎嘎乱杀
前方的海岸线轮廓渐渐清晰,一座孤零零的灯塔矗立在荒芜的礁石之上,如同一个沉默的巨人,俯瞰着漆黑的海面。
那灯塔早已没了往日的光彩,塔身斑驳,砖石脱落,几处窗棂也已朽坏,露出黑洞洞的缺口,在月色下更显狰狞。
李相夷足尖一点,带着李莲花稳稳落在灯塔前的空地上,阿飞也随即落下,将还在揉眼睛的方多病放了下来。
“到了?”
方多病打了个哈欠,抬头看清眼前的景象,顿时愣住了。
“这就是……灯塔?也太破了吧?”
眼前的灯塔确实荒废得彻底。
底座被疯长的杂草和藤蔓缠绕,几乎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通往塔门的石阶碎裂不堪,布满了青苔和鸟粪。
塔身爬满了裂痕,最高处的灯室早已没了玻璃,只剩下锈蚀的铁架在夜风中发出“吱呀”的哀鸣,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四周寂静无声,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沉闷声响,以及从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的蝉鸣,在这荒僻之地,更添了几分萧索。
李莲花站直身体,缓了口气,胸口的闷痛稍稍缓解。
他环顾四周,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处角落:“越荒废,越不容易引人注意,才越适合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李相夷已率先迈步走向灯塔,他的脚步很轻,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踏过杂草丛生的地面时,惊起几只栖息的夜虫。
“进去看看。”
四人鱼贯而入。
塔内更是破败,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霉味和尘土气息。
地面堆满了腐朽的木板、破碎的砖石和不知名的垃圾,蛛网密布,几乎遮住了头顶透下来的月光。
借着从门窗缝隙透进来的微弱月色,能看到墙壁上斑驳的壁画早已褪色,只剩下模糊的轮廓。
“这里……真的有人来过吗?”
方多病一边用剑鞘拨开挡路的蛛网,一边忍不住咋舌。
“连个脚印都没看见啊,全是灰。”
李莲花没有说话,只是仔细地观察着地面。
厚厚的积尘上,确实没有明显的新鲜脚印,但他的目光落在一处墙角时,微微顿住了。
那里的灰尘似乎比别处要薄一些,而且有一小块地面的颜色,比周围要深暗些许,像是被人踩过,又刻意用脚扫过,试图掩盖痕迹,但终究还是留下了破绽。
“阿飞,相夷,小宝!”
三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他。
李莲花轻声道,“你们注意安全,这里有些诡异。”
阿飞立刻点头,将方多病往自己身边拉了拉。
李相夷已顺着李莲花的目光看去,眉头微蹙:“这边。”
他走过去,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点地上的泥土,放在鼻尖轻嗅:“是新土,还带着湿气。”
方多病好奇地凑过来:“新土?难道……”
“小心点。”
李莲花提醒道,“别碰不该碰的东西。”
方多病吐了吐舌头,却没停下探索的脚步。
他年轻,眼神也好,又天生带着一股好奇心,此刻拿着剑鞘在周围拨弄着,忽然“咦”了一声。
“李莲花,你们看这里!”
他指着一处靠近墙壁的地面,那里堆放着几块半朽的木板,看起来与周围的杂物并无不同。
但方多病刚才不小心用剑鞘碰了一下,竟发现其中一块木板似乎有些松动,而且下面传来的声音,不像是落在实地上的沉闷,反而带着一丝空洞。
李莲花和李相夷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李相夷示意他们退后,自己则运起内力,手指在那块木板边缘轻轻一敲,木板应声而裂。
移开碎裂的木板,露出的竟是一个黑黝黝的洞口,洞口不大,仅容一人弯腰进入,边缘还残留着新鲜的挖掘痕迹,显然是刚挖成不久。
一股混合着泥土和油脂的气味从洞口飘了出来。
“地道!”
方多病低呼一声,“段无海他们果然在这里!”
李相夷点燃火折子,火光跳跃着,照亮了洞口下方陡峭的台阶。
“我下去看看,你们在这里守着。”
“我也去!”方多病立刻道。
“你留下。”
李相夷的语气不容置疑,“这里情况不明,外面需要人接应。”
他看向李莲花,“你也留下。”
李莲花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宜涉险,便点了点头:“小心。”
李相夷不再多言,手持火折子,弯腰钻进了洞口。
洞口处只剩下火折子的光亮在下方移动,伴随着轻微的脚步声。
方多病急得抓耳挠腮,在原地打转:“花花,你说相夷会不会遇到危险啊?段无海那家伙,肯定没安好心!”
李莲花望着洞口,神色平静:“他是李相夷,没那么容易出事。”
话虽如此,他的手却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扬州慢,指尖微微泛白。
阿飞站在一旁,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塔内和外面的动静,一言不发,但握着刀的手始终没有松开。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洞口下方传来李相夷的声音:“下来吧,没危险。”
李莲花松了口气,对方多病道:“走,下去看看。”
方多病立刻精神一振,跟着李莲花和阿飞,依次弯腰钻进洞口。
台阶很陡,是用粗糙的石块砌成的,还带着潮气,有些滑。
走了约莫十几级台阶,脚下便到了平地。
地道不算宽敞,仅容两人并排行走,高度也只够人微微低头。
墙壁是夯实的泥土,顶部偶尔有木梁支撑,显然是仓促挖掘而成,但做工还算结实。
火折子的光亮在地道里摇曳,将几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李相夷正站在前方不远处,手里的火折子照亮了眼前的景象。
这是一间稍微宽敞些的石室,显然是地道的尽头。
而石室里堆放的东西,让方多病倒吸了一口凉气。
靠墙的位置,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排排的木箱。
打开的几个箱子里,露出了闪烁着寒光的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应有尽有,而且看起来都是崭新的,保养得极好。
角落里堆放着不少捆扎好的箭矢,箭头锋利,箭杆笔直。
那灯塔早已没了往日的光彩,塔身斑驳,砖石脱落,几处窗棂也已朽坏,露出黑洞洞的缺口,在月色下更显狰狞。
李相夷足尖一点,带着李莲花稳稳落在灯塔前的空地上,阿飞也随即落下,将还在揉眼睛的方多病放了下来。
“到了?”
方多病打了个哈欠,抬头看清眼前的景象,顿时愣住了。
“这就是……灯塔?也太破了吧?”
眼前的灯塔确实荒废得彻底。
底座被疯长的杂草和藤蔓缠绕,几乎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通往塔门的石阶碎裂不堪,布满了青苔和鸟粪。
塔身爬满了裂痕,最高处的灯室早已没了玻璃,只剩下锈蚀的铁架在夜风中发出“吱呀”的哀鸣,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四周寂静无声,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沉闷声响,以及从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的蝉鸣,在这荒僻之地,更添了几分萧索。
李莲花站直身体,缓了口气,胸口的闷痛稍稍缓解。
他环顾四周,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处角落:“越荒废,越不容易引人注意,才越适合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李相夷已率先迈步走向灯塔,他的脚步很轻,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踏过杂草丛生的地面时,惊起几只栖息的夜虫。
“进去看看。”
四人鱼贯而入。
塔内更是破败,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霉味和尘土气息。
地面堆满了腐朽的木板、破碎的砖石和不知名的垃圾,蛛网密布,几乎遮住了头顶透下来的月光。
借着从门窗缝隙透进来的微弱月色,能看到墙壁上斑驳的壁画早已褪色,只剩下模糊的轮廓。
“这里……真的有人来过吗?”
方多病一边用剑鞘拨开挡路的蛛网,一边忍不住咋舌。
“连个脚印都没看见啊,全是灰。”
李莲花没有说话,只是仔细地观察着地面。
厚厚的积尘上,确实没有明显的新鲜脚印,但他的目光落在一处墙角时,微微顿住了。
那里的灰尘似乎比别处要薄一些,而且有一小块地面的颜色,比周围要深暗些许,像是被人踩过,又刻意用脚扫过,试图掩盖痕迹,但终究还是留下了破绽。
“阿飞,相夷,小宝!”
三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他。
李莲花轻声道,“你们注意安全,这里有些诡异。”
阿飞立刻点头,将方多病往自己身边拉了拉。
李相夷已顺着李莲花的目光看去,眉头微蹙:“这边。”
他走过去,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点地上的泥土,放在鼻尖轻嗅:“是新土,还带着湿气。”
方多病好奇地凑过来:“新土?难道……”
“小心点。”
李莲花提醒道,“别碰不该碰的东西。”
方多病吐了吐舌头,却没停下探索的脚步。
他年轻,眼神也好,又天生带着一股好奇心,此刻拿着剑鞘在周围拨弄着,忽然“咦”了一声。
“李莲花,你们看这里!”
他指着一处靠近墙壁的地面,那里堆放着几块半朽的木板,看起来与周围的杂物并无不同。
但方多病刚才不小心用剑鞘碰了一下,竟发现其中一块木板似乎有些松动,而且下面传来的声音,不像是落在实地上的沉闷,反而带着一丝空洞。
李莲花和李相夷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李相夷示意他们退后,自己则运起内力,手指在那块木板边缘轻轻一敲,木板应声而裂。
移开碎裂的木板,露出的竟是一个黑黝黝的洞口,洞口不大,仅容一人弯腰进入,边缘还残留着新鲜的挖掘痕迹,显然是刚挖成不久。
一股混合着泥土和油脂的气味从洞口飘了出来。
“地道!”
方多病低呼一声,“段无海他们果然在这里!”
李相夷点燃火折子,火光跳跃着,照亮了洞口下方陡峭的台阶。
“我下去看看,你们在这里守着。”
“我也去!”方多病立刻道。
“你留下。”
李相夷的语气不容置疑,“这里情况不明,外面需要人接应。”
他看向李莲花,“你也留下。”
李莲花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宜涉险,便点了点头:“小心。”
李相夷不再多言,手持火折子,弯腰钻进了洞口。
洞口处只剩下火折子的光亮在下方移动,伴随着轻微的脚步声。
方多病急得抓耳挠腮,在原地打转:“花花,你说相夷会不会遇到危险啊?段无海那家伙,肯定没安好心!”
李莲花望着洞口,神色平静:“他是李相夷,没那么容易出事。”
话虽如此,他的手却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扬州慢,指尖微微泛白。
阿飞站在一旁,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塔内和外面的动静,一言不发,但握着刀的手始终没有松开。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洞口下方传来李相夷的声音:“下来吧,没危险。”
李莲花松了口气,对方多病道:“走,下去看看。”
方多病立刻精神一振,跟着李莲花和阿飞,依次弯腰钻进洞口。
台阶很陡,是用粗糙的石块砌成的,还带着潮气,有些滑。
走了约莫十几级台阶,脚下便到了平地。
地道不算宽敞,仅容两人并排行走,高度也只够人微微低头。
墙壁是夯实的泥土,顶部偶尔有木梁支撑,显然是仓促挖掘而成,但做工还算结实。
火折子的光亮在地道里摇曳,将几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李相夷正站在前方不远处,手里的火折子照亮了眼前的景象。
这是一间稍微宽敞些的石室,显然是地道的尽头。
而石室里堆放的东西,让方多病倒吸了一口凉气。
靠墙的位置,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排排的木箱。
打开的几个箱子里,露出了闪烁着寒光的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应有尽有,而且看起来都是崭新的,保养得极好。
角落里堆放着不少捆扎好的箭矢,箭头锋利,箭杆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