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447章 街亭

三国之季汉演义 第447章 街亭

    “上邽被咱们夺取。”

    “其余三郡已经是咱们的掌中之物。”

    “这对于咱们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同时也是个坏消息。”

    “伪朝必不可能就此罢手,肯定要派人来夺回这四郡之地。”

    等到夺取上邽的人回来之后,刘谌在对其进行嘉奖后,召集众人议事。

    “陛下所言不虚。”

    姜维站起来走到沙盘面前,

    “伪朝想要夺回天水,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是出安定郡绕道广魏郡,然后从广魏郡杀来天水。”

    “只不过这条路需要多绕上好几百里的路,浪费很长时间。”

    “所以他们多半还是会选择从扶风出兵。”

    姜维在长安到天水之间连了一条直线,途经的地盘正是扶风郡。

    “而从扶风郡出兵,又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乃是从陈仓出兵,走渭水道,可以直接杀到上邽城下。”

    “但如今西县和上邽都已经被我们所掌握。”

    “他们很难从这里突破。”

    “而且现在东线司马攸和司马炎正陷入苦战当中。”

    “多半也抽不出来太多的力量支援牵弘。”

    “那就只剩下另一条路。”

    姜维再次用手虚指天水右上角的一处地方。

    而这个地方,被一面小小的旗帜所标注,旗帜上写着两个小字:街亭!

    “出岐山,过陇县,走关陇道,然后绕道街亭。”

    “从街亭突入天水。”

    “与三郡贼兵对天水形成包夹之势。”

    “所以要想稳住天水,必须要在贼军杀来之前,把守住街亭要道。”

    “否则咱们的防守压力会很大!”

    看着街亭两个字,廖化不由得一阵恍惚,记忆一下子回到丞相第一次北伐的时候。

    大军全面优势,只要能堵住街亭援军,大汉便可以拿下陇西四郡,进而夺取凉州。

    可惜马谡一意孤行,失了街亭不说,还畏罪逃走,不仅自己丢了性命,也导致一片大好的北伐形势开始溃败。

    从那以后,大汉就再也没有取得过比那次更好的局面了。

    如今陛下北伐又一次夺取天水,而街亭这个地方,也再次的进入到所有人的视线当中。

    李骧起身说道:

    “可是如今街亭还在敌人手中,如之奈何?”

    姜维笑着说道:

    “其余三郡的划分不似天水,是一整块地盘。而是如砖石般层层堆砌,主要是为了防范凉州和鲜卑人进犯长安和洛阳。”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兵马调动不甚容易。”

    “咱们正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派一支兵马杀往街亭。”

    廖化已经从回忆中回过神来,闻言也起身说道:

    “陛下,大将军。”

    “恕老臣直言,咱们都能够看出来街亭之重要。”

    “伪朝同样也能够看出来。”

    “他们恐怕会派重兵把守,防备咱们偷袭!”

    姜维脸上的笑意一收,肃然道:

    “正是因为如此,咱们才更应该速速夺取街亭,否则等贼军杀到,咱们的压力可就大了。”

    刘谌点了点头,确实应该先敌人一步动起来。

    打不打的下来是一说,但不能因为街亭现在还在敌人手里就直接放弃。

    “伯约此举正合朕意,只是不知道伯约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不等姜维开口,立刻有一人起身后跪倒在地,对刘谌说道:

    “臣愿意率兵前往街亭,若不能阻敌于街亭之外,甘当军法!”

    众人一眼望去,正是大汉骑都尉马秉。

    前汉益州从事马良之子,前汉参军马谡之侄。

    见马秉出来,众人立刻就想到了之前失街亭被斩的马谡。

    就连刘谌都面露凝重之色的说道:

    “卿可知道街亭对于我军意味着什么?”

    “汝叔父曾失街亭以致丞相北伐功亏一篑,可以说大汉走到今天这一步,汝叔父有不可推卸之责。”

    “朕不想再重蹈覆辙。”

    马秉肃声说道:

    “臣自知叔父之罪,万死难赎。”

    “朝廷宽仁,才容臣等活到今日。”

    “如今正是洗刷臣以及臣家族罪孽之时,臣请陛下派臣前往街亭。”

    刘谌闻言道:

    “我朝素来不以罪责连坐而诛,马谡之罪,罪在其一人,与卿无关。”

    “与马氏亦无关联,卿若欲以此赎罪,前往街亭,朕不能允!”

    见刘谌拒绝,马秉赶紧说道:

    “臣此举非是只为赎罪,臣熟读兵法,熟知排兵布阵。”

    “且每每以叔父前车之鉴为戒,必能守好街亭,不使敌有寸进!”

    刘谌闻言默然,马秉是马良之子,他说熟读兵法,肯定是熟读兵法。

    街亭确实很重要,但问题在于那里没法派重兵把守,甚至都不值得派一员大将过去。

    这么看来,当年诸葛亮拒绝派魏延和吴懿前往街亭也并不是完全想给马谡镀金。

    再站到如今刘谌的视角来看,马秉还真是一个不上不下的选择。

    往上,是李骧和廖化等人,去守街亭完全大材小用。

    往下,则是一众新生代讲武堂学子,没有多少战斗经验,需要机会锻炼。

    想到这里,刘谌抬眼看向姜维,只见姜维目露赞同之色。

    刘谌便不再拒绝:

    “既如此,那朕便允了!”

    马秉大喜道:

    “臣多谢陛下!”

    姜维则凝声说道:

    “街亭位置虽然重要,但是却不能容纳太多士兵驻扎。”

    “臣建议,使马秉为主将,杜翊和黄明为副将。”

    “三人引兵五千精兵前往,只要能当道扎寨,便可拒数万兵马,使其不能寸进!”

    刘谌点了点头:

    “准了!”

    马秉再拜:

    “臣领命!”

    末了,姜维又一次强调道:

    “马将军,希望你能够牢记前车之鉴,莫使旧事发生!”

    马秉肃声道:

    “末将必牢记于心!”

    很快,马秉便领着五千精兵一路北上,杀往街亭。

    虽然纸面上只派了讲武堂的杜翊和黄明。

    但实际上随行的还有十几个讲武堂的学子。

    难得的锻炼机会,刘谌怎么会轻易放过。

    而在刘谌派兵准备夺取街亭的时候。

    吴国西陵,陆抗已经收到了那封来自刘谌的亲笔书信,面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