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471章 边票

三国之季汉演义 第471章 边票

    吴梁拿着刘谌的旨意,很快就找到了张凯武。

    此时的张凯武正在忙着给姜维大军调拨粮草。

    看到吴梁到来之后,如蒙大赦的说道:

    “吴司佐你可算是来了。”

    “这生意之道,某实在是不通。”

    “某都快被这些商人烦死了。”

    听着张凯武大倒苦水,吴梁笑道:

    “张黄门勿忧,陛下从建平将在下调来,正是为此事而来。”

    说话间,两人便开始交接具体事务。

    整件事情的交接并不麻烦,作为跟着糜照和魏吴两国打了不短时间交道的人。

    吴梁对于这点事情还是手拿把掐。

    很快双方的任务交接就完成了,并且吴梁也大致对现在天水的贸易情况有那么一些了解。

    不得不说,这种走私的生意对于商人来说,就像是苍蝇闻到蜂蜜一样的诱惑。

    高额的利润引得大大小小的商人都对此趋之若鹜。

    甚至不惜冒着杀头的危险。

    在交接完之后,张凯武的一番话,让吴梁有些惊讶。

    只见张凯武从里间捧出一个匣子并当着吴梁的面打来。

    打开之后,里面露出数沓摞的整整齐齐的纸。

    吴梁只是一眼就看出来这些是价格极贵的楮皮纸。

    张凯武从匣子里取出数张纸,交到吴梁手上:

    “陛下说这段时间天水和成都生意往来过于频繁,导致咱们新铸直百钱数量已经不怎么够用了。”

    “所以特意命樊侍中印刷了一批制作精美的...呃...对,陛下称此物为边票。”

    “用来代替新铸直百钱流通。”

    “某惭愧,天水本地商人不认这些边票,所以一直都放在这里没有动过。”

    “如今你接着这件事,这些东西也一并交给你吧。”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些我会派人给你送过去。”

    这件事是刘谌早就交给张凯武去做的,但具体怎么做,刘谌却没告诉张凯武。

    张凯武也没敢去问。

    自小锦衣玉食的张凯武对做生意仅限于买卖二字,但对于生意一途却一窍不通。

    当他拿出这些制作精美的边票的时候,天水的商人根本就不买账。

    为了维持生意的运转,张凯武只能暂时将这些东西放起来。

    咬牙用仅有的那些新铸直百硬挺。

    听到张凯武的话,吴梁从张凯武手中接过那几张窄窄的纸条。

    这才看清上面写着的字。

    “当新铸直百半。”

    “当新铸直百一。”

    “当新铸直百五。”

    “当新铸直百十。”

    “当新铸直百百。”

    身为司佐的吴梁一眼就看出来这些字代表着什么东西。

    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陛下这是要用这些纸条从商人们的手里换取真金白银!

    怪不得那些商人不愿意,换做是自己,自己肯定也不愿意啊!

    “陛下当真是这么说的?”

    吴梁不可置信的说道。

    张凯武点了点头。

    吴梁立刻走到外面去,借着外面的天光,仔细的打量起这些边票。

    由于大汉的新铸直百钱信誉非常好,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曾经出现不少仿制的直百钱。

    但是想要仿制成同样的大小并拥有同样的重量。

    就必须要在里面掺上足够多的黄金,这样一来就基本杜绝了造假的可能。

    因为按照这个比例造出来的也只能是真的。

    眼前的这些边票虽然材料是楮皮纸,在蜀中的价格昂贵,但也没有上面写的面值这么值钱。

    这些纸的造型略显怪异,上面印满了各种精密的花纹以及吴梁看不懂的图案。

    而且整张边票分为上下两部分,写着同样的编号。

    两者之间还有一条虚线相连,在虚线上则盖着大汉天子的印玺。

    “陛下有没有说这个边票到底如何使用?”

    “此物虽然制作精美,但也有被仿制的危险。”

    “一旦被人大量偷印,岂不是要让咱们蒙受巨额损失?”

    在知道这些边票的作用后,吴梁的心中难免泛起一丝担忧。

    张凯武来到吴梁面前,从其手中拿过一张边票说道:

    “这个问题陛下倒跟我说过。”

    “吴司佐也知道,印刷术如今是咱们大汉独一份,这些纹饰,字体就是用同一张雕版印的。”

    “这些边票使用的时候,沿着虚线撕成两半。”

    “陛下的原话是撕成两半,而不是剪成两半,因为撕痕是最难仿造的痕迹。”

    “一半交给对方,一半咱们自行留存。”

    “核对的时候,只需要将两者再次对齐,撕痕和编号对得上,那便是真的。”

    “对不上,那就是假的!”

    吴梁大致看明白了。

    这上下两部就像是契书一样。

    对得上就是真的,对不上就是假的!

    作为拥有天下独一份的印刷术的大汉,这本身就是一种防伪措施,再加上那些花纹,玺印以及撕缝共同印证。

    即便是有人想要仿制,恐怕代价也不比这些边票的真正价值低。

    “前有新铸直百,后有这些边票。”

    “真不知道陛下如何能想到这么精妙的东西!”

    吴梁不由得感慨道。

    张凯武闻言朝着刘谌所在的方向拱手道:

    “陛下承天命而降世,是为复汉而来。”

    “所作所为岂是咱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企及的。”

    “某不才,不能胜陛下所任,还望吴司佐好好把这件事做好。”

    吴梁点头道:

    “那是自然!”

    很快,吴梁就拿着这些边票回到刘谌给他安排的住所里。

    没一会儿,张凯武把剩下的边票也一并命人送来。

    并且把这些边票的总额告诉了吴梁。

    进行一番简单的计算之后,这些边票的总价值占据兴汉六年总税收的四成。

    这个数额并不算多,因为随着兴汉六年魏吴之间的媾和,大汉而和魏吴两国之间的贸易收到影响,进而导致全年的税收大幅度下降。

    也正因为如此 陛下不得不做出发行国债的举动。

    但这个数额也绝对算不上少,因为这是将整个大汉四成的税收,全都放到陇西四郡来运转!

    搞清楚这一切后,吴梁长出一口气,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天水的商人们,你们的福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