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191章 教化

三国之季汉演义 第191章 教化

    “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既然范长生有这份心思,再加上现在大汉人丁确实不足。

    所以刘谌也很愿意把那些蛮夷收为己用。

    听到刘谌的话,范长生心中舒了一口气。

    看来陛下对这件事没有什么抵触之情。

    虽说大汉对于南疆那些蛮族之人的态度向来不错。

    但也只是针对像孟虬这种真心归附的人。

    至于其余的蛮族,朝廷还是持谨慎对待甚至是提防的态度。

    非必要不会主动去招惹他们。

    比如在当初那支无当飞军全都战死之后,朝廷并没有生出再组建一支的想法。

    这其中固然有财政上的顾虑,但更多的还是不愿意和这些人多打交道。

    可是在范长生前往南中开垦土地的时候。

    却意外的发现,那里的人对朝廷的抵触似乎没有想象中的厉害。

    益州这个地方,被大汉统治已经超过了四十年。

    四十年,两代人的时间。

    早就已经把能开垦的地方给开垦差不多。

    剩下的地方要么价值不大,要么和蛮族有纠纷。

    而范长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到达南中,并且和蛮族开始打交道。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范长生察觉到他们对大汉的态度还算可以。

    于是便主动的和这些人进行接触。

    不接触不知道,一接触之后,才知道这些人过的究竟是什么苦日子。

    和他们比起来,之前曾经到成都求援的孟虬部族,过得简直就是神仙生活。

    于是范长生立刻拨付了一批粮食,送给这些蛮族之人。

    顺利的收获了他们的好感的同时,也让范长生了解到了一些关于他们部族内部的事情。

    别看这些蛮族人虽然长的都差不多,但是却不同属于于一个部落 。

    往往几千人便是一个部族,像孟虬那样的大部族,几乎没有。

    并且他们之间也很容易起纠纷。

    在刀耕火种,狩猎为生的原始部落里,食物跟人命是可以画等号的。

    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范长生立刻就起了用粮食来换人的念头。

    但是这种事情,光凭他一个人可是做不了主的。

    因为自己现在已经出仕大汉,在不经过朝廷同意的情况下,做出这种举动。

    万一让有心之人给自己安一个结交蛮族,蓄养私兵的名头。

    那他可是有点吃不消的。

    但是这种事情在奏报中也很难说清楚,所以范长生选择在返回成都的时候。

    把这件事当面告诉刘谌 。

    刘谌在听完范长生的话之后,伸出右手开始摩挲起下巴。

    华夏历史上的土地开拓以及民族融合,说到底是跟征战脱不开关系的。

    里面全都充斥着血腥和杀戮。

    就连诸葛亮降服孟获,不也打了好几个月的仗,折了不少人马进去。

    所以刘谌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往这方面想。

    毕竟北方那个才是真正的死仇,要先解决了他们,才能考虑别的。

    但是现在范长生的话,给刘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吴国孙权曾经凭借着征讨山越,抓山越人来补充自己的丁口。

    自己为什么不能通过招募这些蛮族人 ,来补充大汉的兵力?

    一个人想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士兵。

    不光是要耗费钱粮。

    还要花费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男子十五从军征。

    也就是说培养一个合格的士兵,最少需要十五年的 时间。

    虽然现在汉中在手,但和魏吴两国相比,依然还差的很远。

    所以这个时间,大汉等不了,也等不起!

    那么范长生的说法,反而成了一个新的思路。

    想了想,刘谌命人把霍弋给叫了过来。

    因为那些俘虏的问题,霍弋暂时还没有返回南中。

    在得到刘谌的召见之后,霍弋火速进宫。

    “陛下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刘谌说道:

    “南中六郡,之前一直都是霍卿在负责。”

    “朕想问问你,有关那些蛮族的事情,不知道霍卿有何见解?”

    听到刘谌的问题,霍弋的眉头微微一皱。

    要说南中蛮族,霍弋还真陌生。

    因为镇守南中的时候,少不了要和他们打交道。

    但真说有多熟,倒也未必。

    因为在诸葛亮死后,朝廷的整体策略是收缩的。

    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

    所以在思考一番之后,结合范长生的话,霍弋采取了一个较为谨慎的说法:

    “这些蛮族平时少与我朝打交道。”

    “但也没有和我朝有过什么冲突。”

    “想来是对我朝心有向往,但却一时没有什么好的接触时机。”

    “若是陛下有心,臣倒是可以替朝廷和他们进行一番交流。”

    刘谌点了点头,心里明白这是霍弋在和自己说好听话,但却没有戳破他。

    要知道霍弋这个南中都督的名头,就是靠着镇压那些蛮族才得来的。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觉得对方想要和大汉进行交流。

    但是刘谌还偏偏只能让霍弋去跟这些人打交道。

    因为刘谌同样知道,恩威并施才是王道。

    “大汉兵力不足,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所以朕希望你在返回南中的时候,尽可能的把那些蛮族从山里带出来。”

    “并把他们编练成军。”

    “但是有一点,最好不要用强迫的方式。”

    “朝廷现在虽然没什么钱粮。”

    “但是招募几万士兵的能力还是有的。”

    “等到明年汉中和益州的粮食征上来之后,这个能力只会更大。”

    “最好是能让他们 举家迁入南中。”

    “反正范卿一直在开荒,这些土地也需要人耕种不是?”

    霍弋略一思忖后说道:

    “陛下此举倒是不错,但是蛮人畏威而不怀德,臣担心朝廷如此怀柔,会让他们心中缺少对朝廷的敬畏。”

    刘谌笑着说道:

    “这就要看霍卿你的分寸把握了。”

    “朕相信霍卿你有这个能力!”

    拉一派打一派,分而治之等策略,刘谌相信久在南中的霍弋不会不知道,也就没有必要再做提醒了。

    有了刘谌的这句话 ,霍弋就完全放下心来了。

    “臣即日便返回南中,定不负陛下所托!”

    刘谌拦住了霍弋:

    “此事不急,关彝大婚在即。”

    “喝了他的喜酒再回去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