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借古鉴今 > 第339章 智囊全集简介

借古鉴今 第339章 智囊全集简介

    《智囊全集》是明代冯梦龙编纂的一部极具价值的智慧故事集。以下是具体介绍:

    基本信息

    - 成书时间: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后经冯梦龙增补,重刊时改名《智囊补》,还有《增智囊补》《增广智囊补》等刊本。

    - 作者简介: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子犹等,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等,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

    - 内容构成: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依内容分为十部二十八卷。

    主要内容

    - 上智部:主要收录具有远见卓识、能高瞻远瞩的智慧故事,体现古人在政治、决策等方面的高超智慧。

    - 明智部:包含善于审时度势、明辨是非的事例,展现古人的明智之举。

    - 察智部:多为通过观察、分析来解决问题的故事,强调洞察力的重要性。

    - 胆智部:讲述人们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凭借胆量和勇气做出明智决策的故事。

    - 术智部:涉及各种谋略和手段的运用,展示古人处理事务的巧妙方法。

    - 捷智部:体现人们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做出正确判断的智慧。

    - 语智部:收集善于言辞、辩论的故事,突出语言的力量和智慧。

    - 兵智部:聚焦各种军事谋略和战术的运用,是古人在战争中的智慧结晶。

    - 闺智部:专门记录历代女子的智慧故事,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代,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

    - 杂智部:收录各种狡黠、小技以及骗术等方面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展示古人的智慧和应对策略。

    章节目录

    上智部:总叙、见大卷一、远犹卷二、通简卷三、迎刃卷四

    明智部:总叙、知微卷五、亿中卷六、剖疑卷七、经务卷八

    察智部:总叙、得情卷九、诘奸卷十

    胆智部:总叙、威克卷十一、识断卷十二

    术智部:总叙、委蛇卷十三、谬数卷十四、权奇卷十五

    捷智部:总叙、灵变卷十六、应卒卷十七、敏悟卷十八

    语智部:总叙、辩才卷十九、善言卷二十

    兵智部:总叙、不战卷二十一、制胜卷二十二、诡道卷二十三、武案卷二十四

    闺智部:总叙、贤哲卷二十五、雄略卷二十六

    杂智部:总叙、狡黠卷二十七、小慧卷二十八

    《智囊全集》的后世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传承与智慧启迪

    - 民间广泛流传:自问世以来,以各种版本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大众汲取智慧的通俗读物,许多故事家喻户晓,如“司马光砸缸”等,对中国民间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智慧宝库: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智慧素材和思考范例,涵盖政治、军事、外交、生活等诸多领域,启发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灵活运用智慧,如在商业谈判、职场竞争等场景中,人们可从书中找到类似案例借鉴方法。

    文学创作借鉴

    - 素材来源: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诸多小说、戏曲、影视作品等从中取材或改编,像京剧《十五贯》就源自《智囊全集》中“况钟”的故事,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表现内容。

    - 写作手法启示:其叙事简洁、注重人物智慧展现等写作手法,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许多作家在塑造智慧型人物形象时会受其启发,注重通过具体事件和细节来展现人物的聪明才智。

    学术研究价值

    - 思想研究:是研究明代及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反映了冯梦龙及当时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有助于学者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心理和思想观念。

    - 智谋文化研究:为智谋文化研究提供了集中而丰富的文本,学者可通过分析书中的智谋故事,探讨中国古代智谋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特点,揭示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育意义

    - 学校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常被选作拓展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家庭教育:许多家长将其作为培养孩子智慧和品德的读物,通过讲述书中故事,教导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他们的智慧和品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