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 第220章 他阅片无数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第220章 他阅片无数

    其实他们不知道,现在杂货铺一天要卖掉三桶烤蜜薯。

    虽然除掉成本,也就净利润一百二,和薯片什么根本不能比。

    可这笔钱却并不入杂货铺的账,而是和生产组有直接关系。

    这算是生产组利用杂货铺门面来做的一笔独食生意。

    售卖的红薯也都是许灼这些天积累下来的货。

    除了火耗,人工和原料外,剩下每天一百二净利润都到许灼账上的。

    名义上是生产组,但生产组内根本没这块生产任务。

    周爱民看了眼,一时间心头竟有些热络,也想尝尝。

    许灼直接把他拉进了饭店。

    三人在包间里吃饭,都没喝酒。

    说到最后,便只剩一个看似简单但无法榷谈下来的问题了。

    “周同志,如果大批量向市里采购的话,能不能我这里稍微加点价,不然这种体量的单子,我还要粮票,根本无法维持长期协议。”

    “小许同志,我跟你实话实说,真不骗你。我没这个决定权,市里面也没有。这种体量的采购,已经在危险边缘徘徊了。这里面关键问题,不是我和市里愿不愿意,是这玩意要入账的。但凡要入账的,真没办法。”

    周爱民不是市里采购的嘛。

    许灼就想从他这里搞大批量土豆来。

    结果政策上过不了关。

    因为他不想用票。

    一次性购买上千斤土豆,参与的是二次加工商业行为。

    这背后还不是村办企,只是个生产组。

    粮食是华夏的底线,从古至今都是,如今市里也对这个很较真。

    偏偏许灼做的又是消耗品里的食品类。

    就在两人谈到僵持时,门被敲开了。

    许灼一看走进来的是郑新国,立马起来打招呼:“郑经理怎么有空来,这一连好多天都没看到你了,还怪想念的。”

    郑新国笑道:“为人民服务嘛——知道周同志来了,我就过来凑下热闹。”

    随后他快速小声对许灼道:“土豆找我。”

    说完又很客套地以茶代酒,敬起了周爱民。

    在郑新国撮合下,许灼很快和周爱民拟了为期半年、一月一结款的合同。

    周爱民很想弄个一年起步的,但许灼坚决不同意。

    这里面有太多要考虑的。

    吃完饭出了门,周爱民看着烤蜜薯那已没什么人,直接走过去购买。

    许灼怕事情露出马脚,直接过去让许相拿了几斤蜜薯送给周爱民。

    周爱民拿着,直接塞进了自己随身带的公文包里。

    随后郑新国和许灼、周爱民一同回了二十三号。

    “小许同志,你这骡车还真不错啊,舒服。”

    郑新国头次坐这种像公交一样的骡车,体验感很特别。

    因为凳子片下垫了稻草垫子,有点弹性,路遇颠簸也不会磕屁股。

    他想起那天许灼给郭昆做公交的提议了。

    这些天郭昆根本就没有头绪。

    主要一个原因,还是他现在暂时把精力都放在了菜篮子工程上。

    目前有他郑新国和郭昆两个人的人脉。

    两人勤勤恳恳跑一跑,除了是真的累外,事情还是非常顺利的。

    周爱民拍着这铁皮道:“小许同志的奇思妙想可真多……”

    许灼驾着车,笑道:“这叫‘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提升民族创造力创新力’,让咱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

    “发挥主卦能动性,提升民族创造力创新力……好!”

    这话听得周爱民颅内高潮,忍不住点头。

    国营饭店距离二十三号两百多米,走路都只要几分钟。

    这赶军马骡车只是图个方便。

    到达之后,刚好碰上组员下班。

    许灼拦截了一下,让人来帮忙搬运过秤,然后写一式三份签名按指印的收据单,这东西都是为了以后按照合同拿钱的重要票据。

    在把三百多斤东西搬上车,送走了人,他带郑新国到休息厅。

    吹风扇,泡茶,开始聊土豆的事。

    “大哥,菜篮子工程看来做得挺顺利啊。”

    这句话对于许灼来说,基本是一句废话。

    按照道理,郑新国是体制内的……

    当然,实际上他也的确是体制内的,有职级,而且很不低。

    即便再过几十年,也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何况办事的人本身就是朝中人。

    郑新国和郭昆,两个人一上一下掌握资源,互相调配,事情不可能不顺利。

    更何况易城还相对封闭,很多事别人都不敢做。

    郑新国是拉着国营饭店的虎皮来做大旗,合情合理做。

    这么一来,这块儿生意还不是他直接垄断了?

    “托你的福,目前已经拿下了十五家社代办大企业的食堂,三家直属于市里的企业食堂。菜的供应点以五村集镇为一个点开始,目前已掌握了顺路径上的八个大点,都租赁了房子作为收放据点。你先前说的很多问题,我们也的确都遇到了,也因为做足了准备,推行下去不难。说说土豆的事吧,我下午还得跑,今天也是赶巧听你来了。”

    “是这样的——”

    许灼把自己对土豆的要求说了下。

    听完,郑新国就从包里拿出了一份合同道:“你看看。”

    许灼看完后放下:“对产品要求得添加进去,价格稍微提高一点也没关系。大哥,你也知道我做薯片不是什么土豆都可以的……”

    “合同内容能接受吗?”

    “能,这份合同还算完善。”

    “那好,下午我会让张远超把该过的合同送来,明天开始……三弟就能得到稳定供应的土豆了,还有需要的话和张远超说。”

    “行。”

    事情一了结,郑新国又匆匆离开。

    许灼要送他,他都摆摆手,让许灼自己忙。

    这人眼睛里有光,浑身都是干劲。

    在眼前这时代倒是颇为难得。

    “这么一来生产组又得增扩了,还好我不是个体户,没有人数限制。”

    可是这么一来,二十三号就不够用了。

    似乎只有扩地这一条路能走,可许灼仔细查看情况后,便有了想法。

    下午人员来上工时他开了个会,停了香料组的工。

    香料组现在生产的香料已经累积到了五百斤。

    但是下家还没找到。

    这么一来,刚好把香料组收拾完,改成零食生产组的扩展。

    “全体村民请注意,天授村全体村民请注意,现发布通知。”

    “今天晚上五点半,双桥巷前村公地,将放映电影。”

    “今天晚上五点半,双桥巷前村公地,将放映电影。”

    “今天晚上五点半,双桥巷前村公地,将放映电影。”

    “请全体村民务必……”

    许灼听着广播,还有全村各处响起的欢呼,一阵无语。

    他阅片无数,对这时代落后的放映根本不感兴趣。

    却说周爱民回到了市政办公室,从公文包里抽出文件交代任务。

    结果包一打开,里面一股甜香味扑涌而出。

    顿时,领导的办公室里都是这样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