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 第392章 你是不是得跟我姓?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第392章 你是不是得跟我姓?

    这可不就是刚刚在友谊商店里遇到的中年高个眼镜男嘛。

    袁如辉也认出了这人,然后看看薛培春……

    他老奸巨猾,一时间不敢说话。

    “全为民……全……嗯?”薛培春和老客对视一眼,两人眼神莫名,但很快都明白过来,以许灼的性子,十有八九是干坏事报假名了。

    不过用“全为民”这个名字,真好么?

    这小子,也不怕出事啊。

    薛培春对许灼道:“这位是伏冬同志……”

    “小薛啊,我和这位全为民同志可熟了,刚刚幸亏得到他点拨,醍醐灌顶啊,临走前他还跟我说,他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就叫全为民,还说要是骗人,就跟我姓。”伏冬还拉着许灼的手,指着他,却对薛培春开始说了事情经过。

    薛培春愣了愣,没想到许灼还会英语。

    不仅会,还非常流畅,且被人家外国人差点错认成了家乡人。

    别说他,老客听了都觉得离谱,感觉错过了五百亿。

    然而眼下更离谱的,还是……许灼说自己叫全为民这件事。

    “诶呀,原来你这同志是骗我的啊,不姓全啊,也不叫全为民啊。那你说的话还算数吗?你说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你看,你现在不站着嘛,改个姓也没事啊,男人说到就要做到,一个唾沫一颗钉,是不是你说的?”

    被伏冬这么阴阳,许灼脸都有些绷不住了。

    其余人也根本没人帮他,就在这里看笑话。

    尤其是刚刚开始不是听故事就是吃饭的老客,现在竟然问服务员要了一斤核桃味的瓜子过来,边嗑边看,顺便抓一把给袁如辉和薛培春。

    三个人就像是看相声表演似的,围着两人嗑瓜子看。

    许灼点点头:“我说的。”

    “正好,我没儿子,你当我儿子吧。”

    “我当你大爷,谁当你儿子,你没儿子关我屁事。”

    “哈哈哈哈……”看到许灼出口就喷,伏冬不光没生气,反而高兴。

    刚刚整个一件事,他们在门外都听着呢。

    许灼这人,从头到尾就是激怒对方,自己却很冷静地慢条斯理地,用言语去抽打对方,目的就是让对方破防。

    现在,总算是许灼破防了。

    伏冬大有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别生气嘛,我跟你说,跟我姓,你不吃亏,我姓许,言午许。”

    说完,房间里似乎狠狠安静了一下。

    伏冬也察觉不对,没完全说下去。

    老客嗑着瓜子吐了皮道:“人家真名叫许灼,言午许,灼灼其华的灼,这感情好,原来伏冬同志和小许本家啊……哈哈哈哈!”

    说完他大笑,其余人也笑了。

    这特么也太巧了不是?

    “真要骗你,我就跟你姓,这话还真是……”薛培春也没忍住。

    太巧了,谁能料到两个都姓许呢,真就跟你姓也无所谓了。

    “行,我这人说话算话,跟你姓了。”许灼没忍住,笑了。

    伏冬脸色瘪住,仿佛吃了个大亏。

    到头来,苍天饶过谁。

    众人坐下,让服务员过来换掉桌上的碗筷,又添置了两套新的。

    “老薛同志,你这个第五钢铁厂的大领导,怎么跟一群舞文弄墨的搅合到了一起,难不成你们钢铁厂也有文章要发表?”

    坐下来后,许灼直接询问了起来。

    钢铁厂领导?

    几乎所有目光都落在许灼和薛培春身上。

    许灼看着薛培春,没有在意。

    大家都知道,这小子似乎误会了什么。

    薛培春顺着话头道:“你最近没看报纸吧?”

    “我乡下人看什么报纸,字都不识几个。”

    薛培春没理会他插科打诨,而是直切正题:“这几年,你别看着政策一直在变动,实际上核心思想一直没有在变。那就是‘改革开放’。可怎么改开,这事儿大家也没经历过,就是一边尝试一边纠错。”

    许灼道:“上头定下核心纲领,中心思想就成,底层的事让底层来办,层层往下。地方干部了解地方情况,总归会做出相应调整的。只要监督做到位就好,其余的且行且看。你要说中央上面面面俱到,那根本不现实。这种事,落实到底层,基层情况复杂,理解有误,干部能力有限,肯定会错误百出。”

    这话让伏冬不禁对许灼高看了不少。

    薛培春也对伏冬挑挑眉,看吧,我这忘年交可以吧?

    “是啊,你说的没错。其实你不知道的是,中央同时也让我们地方上进行讨论和尝试,并对上面进行建设性提议。我现在也参与到了这种事情里面……”

    许灼疑惑道:“这不就是写社科论文吗?”

    “社科论文……”薛培春稍微沉默了下,点点头:“还真是。”

    “那你应该找本地报社的人了解新闻,本地社会实况,找这些广播的人有什么用,他们手里提供不了素材,也提供不了数据。你没有这些东西来佐证自己的论点,这个论文就是一纸空谈。”

    “呃……”薛培春再次沉默了,他想了想道:“其实……这次‘政治作业’不是唯一的,里面有可选项,大体上分成了两条路子,小许,你能猜出是哪两条路子吗?”

    “其实没有两条路子。”

    “嗯?”

    “两条路子是二选一,但改开是双路并行——我们要做的,就是物质建设和精神文明,两头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目前情况而言,我觉得……可能是遭遇到了各种困难,无法完全集中精力搞两个,只能一个一个搞。但就怕单纯搞精神文明就是鸡肋,单纯搞物质建设又容易走歪路。两者只搞一个,一主一副吧,又怕做到最后,发现主的问题不少,副的作用不大。”

    这段话直接让老客和薛培春都震惊了。

    就连伏冬也是眼前一亮,不禁点点头。

    虽然话是闲聊的空话,可也的确说到了痛点上。

    薛培春道:“早知道和你聊了。我现在想搞精神文明建设这个题目。你也知道,咱们易城自古以来,因为水陆交通便利,又有着很好的体力环境,根本不缺物质。虽然不是吊州姑苏这样的要地,也不是海城这样的战略地方,甚至有些地方不如且兴、江月和真江,但咱们被这些地方包围,物质不缺。在这样的情况下,毫无疑问,发展精神文明更趋于首选。”

    他和许灼聊这些事,都是给自己的看法。

    他要的不是赞同,而是许灼给的批判和建议。

    自然,和别人聊只会打官腔。

    “你想的一点都没错……哦,我懂了。”许灼一拍腿道:“所以你找电台的人,想从文化建设上试着搞精神文明建设?”

    “嘿,要不说就得找你呢,就是这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