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 第490章 需不需要那玩意儿自己心里清楚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第490章 需不需要那玩意儿自己心里清楚

    “路上说,你们不要多问,这可是最好的。”

    待人离开后,许若谷嫌弃地看着许灼:“你自己舍不得喝,就把虎骨虎鞭鹿茸海马锁阳苁蓉泡的给他们?他们懂吗?”

    “你能别瞎咧咧嘛,我需要吗?”

    许灼有些心虚地四下看看,好在药染尘和叶安巧在聊什么,并没听到这话。

    “需不需要……你心里不清楚吗?”

    “我需不需要,你不比我清楚吗?”

    两人斗了会儿嘴,一路斗一路往回走。

    到了二十三号,许灼直接钻入房间里数钱。

    一张张叨乐数好后,被他裁剪纸带用胶水捆起来。

    真说起来,钱也不多,毕竟有百元大面额的。

    相较之下根本没有大团结数得爽。

    因为这事被耽搁了,剩下时间去玻璃厂也来不及。

    许灼另做打算,陪着药染尘继续整理剧情,梳理剧本对话。

    翌日清晨,一切安排好了,许灼准备出发去城里。

    大早上全为民找了过来,询问了下那老外有没有给信息。

    许灼有点无语,这全老头一天要问八百回。

    昨天他都和全老头说了,回头要去见约纳斯的婶婶刘翠娟,到时候会带着全为民一同去,看一看这外汇公司怎么搞。

    许灼自己是做不了的,这事只能让全老头兜着。

    这年头风向问题,他自己再怎么搞都容易出事。

    有全老头这个干部撑着,大不了天塌下来献祭了全老头就是,问题不大——这话也不是许灼说的,全为民自己说他来扛着。

    兴许是开河和新村委完成后,各方面评价让全老头底气暴涨,人也有些飘了,原本还有些瞻头顾尾的他,现在做事倒是有些豪横起来。

    当然,入住新村委的一众村干部,也扬眉吐气。

    他们的村委,他们的河,比别的村全村加起来都好。

    牛逼不?

    牛~逼——

    “还有件事,我要跟你说下。”出发前,全为民抽着旱烟,忧心忡忡道:“新村委有了,村子各方面也搞起来了,不能像以前那样了。你帮我想想,村子干部结构问题怎么来。咱们村现在这么大,以后只会更大。眼下的班子,其实还是老三村捆在一起的样子,这对运行不好。”

    是啊,真正村子合一,有些干部职位就要撤掉或者降低。

    其余人肯定是不干的。

    比如,你让罗立新、张启民其中一个放弃职位,谁肯?

    两人原来就是合并前各自村的一把手,大队书记。

    现在一个叫村支书,一个叫大队书记,都是为了作区分。

    许灼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先前也和全为民聊过。

    全为民不知道么?

    他很多年前就知道了,可暂时也只能这么来。

    当时老三村合并一个村,谁认他这个老大?

    都只认各自原本的大队书记。

    老实说,他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我不是想当这个一把手,小许,你知道的,但如今这件事,也的确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新村委,双桥河,双桥菜市场,村内公路,零食厂什么的,这么一搞,我这一把手份量便足够重。这个就是时机。双桥巷人日子过好了,其余谁不想过好?话语权在我这里。小许,你懂的吧?”

    “我懂啊,可为什么是我想?”

    “靠那三个脑袋,捆在一起尿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能做啥?有个问题,你应该早就发现了。村子小的时候,靠这种体系运转,没问题。现在村子大了,还靠这种体系来弄,调度上就不行。不管以后开放不开放,我都不想这个村子开放得太厉害。战胜困难就跟打仗一样,斗争一直存在,靠个人很难处理所有问题。集中力量办大事,团结在一起战胜困难。彻底改开,自由度大了,人心也就散了。小许,你要以此想个制度出来。”

    全为民想了很多年,最终还是放弃了。

    不是放弃这个问题。

    是放弃自己去想这个问题,他不是这块料。

    于是,许灼乘着去城里的军马骡厢车,一路都在想这个问题。

    其实他心里头有两套方案。

    一套是华西村的,一套是横店集团的。

    这两套方案目前放在天授村,都有个大问题。

    你这个村长,是否有绝对话语权,可以决定土地的任意使用。

    如果有这个权力,那么你可以在村里大刀阔斧地搞。

    但是眼下所有土地的使用,村长这里通过后还得照程序上报到公社。

    即便你愿意自负盈亏,公社里也不会坐视不理。

    退一步来说,假使你有这个权力了,你要怎么做?

    许灼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即“无产阶级改革”。

    很多人嘴上挂着“无产阶级”,其实都是有产。

    有人说,无产阶级革命一旦完成,那就死亡了,都会变成有产阶级。

    村民谁没有自己的个人资产?谁的资产可以说归功的?

    真正理想状态的无产阶级,是把大资源收归社会公有。

    比如天授村,村里所有土地,包括田产、房子和个人劳力,都是天授村的,不是任何一个个人的,如何处理也不是个人说了算的,要立下制度决议通过,上层管理者利用这些来产生收益,在一个产生收益的过程中,谁更努力,谁产生收益多,谁最后收获就大,也就是按劳分配。

    换而言之,就是先前的大锅饭时代,赚工分时代。

    可工分也无法精准地给到每个人产生的劳动价值。

    这个瑕疵暂且不说,那还有些人丧失劳动力,仍有活下去的需求呢?

    是不是就得按需分配了?

    你如何让一个集体来养里面没产生价值,且需要价值的人?

    如果你的产生是正向的,有足够盈余的,那可以这么做。

    可如果问题建立在“可以这么做”那也就没问题了。

    关键是一百人产生一百工分,每个人一个工分正好能够养活自己,可每天只有一百工分能产生,却要养一百零一人,这怎么办?

    问题就是在极端环境下你没有余力了,那让这人等死吗?

    没有说非得按需分配或者按劳分配,只能选择其一。

    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来。

    首先保证每个人生存,再积蓄余力。

    这个余力,可以创造,比如设立一个养老基金什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