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 第503章 三退九明堂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第503章 三退九明堂

    “老书记的身世你也知道……他小时候是咱们巷上地主家的佃户,本身是逃难来这里的鲁省人。受地主家照顾,能够上得了学。不过以前旧社会风气你也知道,普通人家别说了,有钱人家谁不讲风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要避凶。这种话,现在没人说了,过去小孩都知道。”

    “呃……好吧。”许灼没想到老头竟然还迷信这个。

    回想起过往谈话,还真是自己误会他了。

    他以为这老头是在敲打自己搞迷信,其实吧,是他自己做贼心虚误解了。

    应声过后,他便和楚跃华一起出门,顶着太阳往西走,来到双桥路与五村路交界口,一路走过来,上百人在这里刨路打路。

    全为民赤着膀子,露出一身……腱子肉。

    许灼还以为看错了,又仔细看了看,不禁头皮发麻。

    那身上到处都是刀疤,子弹孔,还有破片伤疤,爆炸形成的放射形伤疤,这一大把年纪了,胳膊上,前胸后背,竟然还有钢筋般扎实的肌肉。

    就算皮肤都不算干瘪,身体看上去更像是四五十岁。

    瞥一眼,都能感觉压力扑面而来。

    上百青壮村民,都赤着膀子在干活,汗流浃背,还喊着口号,场面壮观。

    两人走过去,全为民放下夯土捆扎石头的绳子,擦了擦汗,也不见多大气喘,直接抬了抬下巴问道:“什么事。”

    楚跃华就把事情说了下。

    全为民想了想道:“可以,没问题,我有几个要求,你听听。”

    “您说。”

    “第一,那棵风水树的钱你给村子免了。”

    “成。”

    “第二,附近那块地,你付个风水树一样的钱便给你。”

    “呃……成。”

    “第三,风水树附近的房子,你不能给我随便弄,坏了风水。怎么弄,你好好考虑。反正我要不满意,你得给我拆了。建房子不能妨碍风水树,还得想想法子把那地方保护起来。能做到吗?”

    “能。”

    “小楚,领着他去办手续吧。”

    全为民还是老味道,说一不二,一言以蔽之,仿佛不容反驳。

    楚跃华却没马上走,他问道:“老书记,地皮大小还没说呢。”

    “不用说,随他量,你来划。”

    两人回到这古银杏树下,围着树仰头看。

    楚跃华道:“许委员啊,这要怎么搞?不能用刚才的方案了吧?”

    “不能,我刚刚方案就是想在这树下搭建个棚子,后期改成铺子。现在全书记这么一搞,那造房子首先目的,得以保护这棵树为主了。”

    “造房子保护一棵树,唉,老书记打得好算盘,还让你花钱……”

    “没办法,也是我求他,只能任由他提要求了……我打算做个土楼。”

    “土楼?这不好吧?青砖都一大堆……”

    “不是,是闽南土楼,那种围成一圈的楼。”

    “咦?这不是个大号花坛吗?”

    “呃……对。”

    许灼想反驳来着,可一想,自己好像还真是这个意思。

    围绕着这棵树建设一圈楼,不能影响周围交通,那么这个方案是很不错的。

    楚跃华却摇摇头:“这怕是不行。要是这么做,这个筒子一样的楼,周围同等粗细。可是你看,这棵风水树距离双桥路也就几米。这楼宅基地直径总不可能只有十米吧?那能做什么?”

    许灼看了看,才发现确实是这个问题。

    “楚会计,你有啥好意见不?”

    楚跃华笑着道:“我建议你照老许家那么来一套。”

    “四合院?”

    “那不叫四合院,那叫三退九明堂,两个还是有区别的。四合院是北方住房格局,平民房。咱们南方的三退九明堂,那是有钱人才住的。你们老许家,原本房子也是长院,后来人多,又分配了旁边的长院。两栋长院直接破墙合成一栋,再修修弄弄,这才成了现在的样子。”

    大门横墙进去,是一个前院,也叫前庭。

    前院左右有两列纵堂,正面是一座横堂,也就是前堂。

    前堂往后,又是一方露天庭院,就是中院,也叫中庭。

    中院左右有两列纵堂,正面是一座横堂,也就是中堂。

    类似格局往后再一套,就是后院,后堂。

    一共是三座横堂,六列纵堂,三退九明堂。

    相较之下,前院,前庭,加上前面门墙后再添置一道横堂,这就是北方常见的四合院了,等于三分之一个三退九明堂。

    三退九明堂的格局很常见。

    不说别的地方,很多道观寺庙基本都是在这基础上改来的。

    老许家说三退九明堂格局也不适合。

    这个格局最前面,是个前院,前院外是一道门墙。

    老许家前院直接盖了房子,做成了前门堂。

    另外,后院那里也被全部盖了房,根本没给露天的院子空间。

    “这么弄的话,房子就是坐北朝南,像是一道墙直接挡住了菜市场门口,和纵向的河道垂直,这不好。而且占地太大……回头菜市场门口,是要划归地盘,给那些人来免费卖菜的。不过四合院确实可以搞一搞,也正好能够把整个古银杏树给围在中间。只不过古银杏树周围要另外堆砌下花坛,造一造环境。”

    “也好……那这地你看,要多大?”

    “光古银杏树就占地十平了,以后则个树的树根展开,平方大概比树冠范围大一圈。这树的树冠……大概是……目前是三十平左右。”

    许灼给完大概的数据,楚跃华便捏着下巴,一阵抽冷感叹:“银杏树我也见过,这个年龄也不算大,怎么大成这样?”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大概是这个道理。”

    山里的有些银杏树,可能两百年了,也没这个大。

    这棵银杏树长在人家庭院里,挖出来之前,享受本地极其肥沃的土壤不说,还受到专人照料,虫害病害什么的都花费人工手动清除。

    这么多年下来,这树没有竞争环境,阳光肥料又好,能长得差?

    就像是两棵侧柏,一棵长在肥沃平原,一棵长在岩石上,同样长个十年,结果那是显而易见的。

    要不是这东西长得这么好,其实许灼也不敢买。

    如此巨大的古树,直接动了,伤筋动骨,搬迁后不一定能活。

    何况季节也不适合。

    “那这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