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 第511章 记住,我们是朋友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第511章 记住,我们是朋友

    几个小时前,这里还空空如也。

    几个小时后,这里就搭建起了铁皮棚不说,里面木头地板干净整洁,还放着火炉,锅子,抄手,漏勺,大筷子,面盆等东西。

    简直就像是会法术的神仙,一下子变出来似的。

    直至站到地面,她还都有些不敢相信。

    “今天起,你就暂时在这里工作。”

    戚兰合一听,觉得不对啊,她连忙问道:“为什么是暂时?”

    许灼指了指前方的古银杏树道:“那棵树周围盖个店铺,才是正式店,这个地方是暂时给你工作用的。一来让你能开始盈利,二来让你练手,三来也是为了预热。回头店铺正式开业,你一下子就能走在很多人前面。”

    这得多大一份事业?!

    戚兰合听得心脏狂跳不已,内心激动无比。

    一时间她红着脸,眼神闪烁地看着眼前少年。

    “许灼……许灼同志,我、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感谢你。”

    “记住,我们是朋友。”

    许灼很平静,直接开始上手教她弄吃的。

    先是做“炸薯条”。

    薯条原料直接从零食生产组拿就行。

    因为没有冰箱,这种东西做了不容易保存,基本都是每天做好新鲜的,直接运转到各个饭店去,人家店里有冰柜。

    但是做好的炸薯条就不一样了。

    炸薯条很注重火候,过了就焦了,不到的话里面还软的。

    外面一层皮一定要硬脆,中间软,但外皮和中间会产生一定空隙。

    薯条多少油温炸多少秒,这都是固定的,学起来不难。

    只要多来几遍熟练就行。

    剩下的,便是调料的调配和泼洒、翻抓了。

    这就得用漏勺和搪瓷盆来。

    “价格也不用贵,就定在三分钱一抄手。”

    抄手大小是他特地选的。

    三分钱一抄手正好就是后世一纸袋左右。

    “薯条一定要现炸,不能提前炸好放着,容易软塌。”

    “但是鸡蛋卷饼不用。”

    “这个面饼皮子可以提前做到半熟放好。”

    “其实鸡蛋也可以一起弄好,但那样不新鲜。”

    薯条,煎饼裹子,荤素馅儿的锅贴,是目前只卖的三样速食。

    锅贴就是煮熟的馄饨,放在油盘上煎到焦香酥脆。

    一般锅贴比较干,想要锅贴跟小笼包般有汤汁,在和料时就得拍水。

    虽说是荤素馅儿,但荤馅儿就是韭菜鸡蛋,基本上没有肉。

    肉要肉票,还得去五村集镇买。

    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他不想去五村集镇,免得遇到点问题。

    再一个,这时代的人普遍缺油水,别说吃个一块四、一块五的猪头肉,便是连七毛钱一斤的猪肉都吃不起,顶多吃一吃猪下水。

    但猪下水里,像发苦的小肠和满是泡泡的肺,也是没人吃的。

    江南这地方再穷,也不至于穷到争着抢着吃这东西。

    所以相较之下,韭菜鸡蛋加点油花子,这就是顶顶香的美味了。

    素馅儿的更简单,就是用面粉打皮子过油炸一下,用擀面杖碾碎,加上酒菜拌一拌作料,或者用土豆泥加上点酸菜沫子调好料,这就行了。

    荤馅儿的两分钱一只,素馅儿的一分钱一只。

    毕竟这里面涉及到了油水和面粉两样东西,不能太便宜。

    煎饼裹子相较之下,就要贵很多。

    一方面这里不光需要油和面,还有调料。

    另一方面,这东西量大,还要加薄脆、蔬菜、炒土豆丝。

    其余能加的,无非就是鸡蛋了。

    这得直接加一毛。

    一个煎饼裹子通常是一毛八的顶配,其中一毛就是一个鸡蛋。

    当然,许灼吃的话,喜欢放两个蛋。

    而且他会从自家拿点火腿,来发个面,弄鸡蛋灌饼。

    鸡蛋灌饼的面有嚼劲,香。

    虽然市面统计的是鸡蛋斤价,但这年头买鸡蛋,很少有一斤一买的,都是买个一两个,因为一个鸡蛋,即便是江南地区,也要八分左右一个。

    这还是便宜的。

    正常情况下,一斤鸡蛋价格都在九毛。

    什么叫正常价格?

    就是养过鸡的都知道,众所周知,夏天产蛋量低,鸡蛋价格高。

    九毛钱一斤,那是春冬季节。

    江南这里的秋天,就是秋老虎,对北方来说和夏天没区别。

    也就是说江南通常就是春夏冬三季,能有北方那样色彩鲜明的秋天,不多,至少本地最常见的就是香樟树,四季常青。

    所以如今的鸡蛋价格,仍旧是在一块三左右。

    就这,还供不应求。

    许灼养殖场的鸡蛋,卖一块四,不用票,每天早上被抢空,傍晚也被抢空,基本上卖得比生得还快。

    相较之下,猪肉也才七毛钱一斤。

    这物价上的贵与便宜,一望便知。

    许灼陪着戚兰合在忙活,熟练这些东西。

    戚兰合也没辜负他期望,对于这些吃的,上手极快。

    两人忙活时,铁皮棚子这一搭建,一边是塘口,一边是菜市场工地,人来人往十分频繁,立马就引来了很多人围观。

    这就是占据地利的好处。

    不用宣传,客流量自己就来了。

    别说这年头的人缺乏油水,就算后世人由于多少拒绝得了碳水油炸食物?

    对能量的需求,这是人身体的本能。

    就像人类天性偏甜。

    这油锅起来,油烟味一醺,立马引来不少人吸油烟的。

    那样子比抽烟吸叶子还夸张。

    起初两三个看着,吸着,问着,问东问西的。

    接着人越来越多,足足十几个,然后几十个。

    “来,速食店不用票,明天开张。今天试营业,做出来的薯条和锅贴一律免费,每人限领一份。要吃的,回去拿碗来吧。”

    这年头哪有什么塑料袋打包盒。

    那种东西有是有,可没几个人看好。

    其中主要的原因,也是用的塑料袋不是后世那种很薄韧性也很大的。

    而是那种厚且容易分解,破碎的。

    且在八零年初期,政策上各方各面都不支持这些。

    买菜用篮子,用网兜,用牛皮纸,用麻绳,塑料带子……

    或者直接从自己家里带碗,盆子来承装。

    一听这话,众人立马跑开,纷纷找容器来装。

    “这……这不好吧?”戚兰合肉疼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几十个人啊,后续还会有,这不是白白浪费钱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