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 第671章 战斗打响第一仗必须输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第671章 战斗打响第一仗必须输

    “老油那东西要进行过滤,放入面粉炸,面粉能把脏东西吸走,过滤。油渣拿来作鸡饲料。练过几遍的油,颜色太深,不适合再用。再吃的话会对人体有危害,不符合我们的安全卫生标准。我们会把它放到香料流水线里去做肥皂。”

    “油能做肥皂?”

    很显然,这个记者不是穿越的,也没刷过各种手工小视频。

    在听到这段描述后,整个人都有些茫然,像是在听天方夜谭似的。

    “就是皂化反应嘛,肥皂的主要原料就是油啊,具体的我也不清楚。”

    记者又问了几个问题后,便赶赴那栋刷成军绿色、阳光下硬朗笔挺的大楼,他们称之为“双桥大楼”,其实是菜市场的地方。

    他们进入一层楼拍摄,又上二楼三楼大概取景。

    最后直接循着最外面的旋转楼梯,来到了楼顶,举着摄像机对整个双桥巷、天授村、乃至于周边村落进行大全景俯拍。

    不得不说,风景是真的好。

    虽然楼顶没有完全建成,这里风也不小。

    但不难想象等这里建成,本地人来吃完晚饭散步纳凉,该是多好。

    双桥菜市场拍完了,又进入十七号和村委进行拍摄。

    讲真,饶是记者摄影师见多识广,一进入十七号,都感觉像是穿越了,来到了另一番天地,这里的干净,卫生,先进,优雅,又不像洋房那么高高在上,给人感觉就是莫名的恬静和舒服。

    这种感觉,甚至直接溢出了镜头,能够通过画面感受到。

    当然,由于事先做好的准备,家里这些布套都被摘了。

    等记者采访完后,楼上的药染尘还要一个一个进行套上。

    由于是先拍的十七号,再拍的村委,一下便感觉村委要落后得多。

    可处处细节与他们见过的那些地方相比,却也要好上不知凡几。

    至少普通公社里,完全没这么朴素漂亮。

    记者进入时,村干部们正在给村民们解决问题。

    楚跃华那对村民放低姿态,谦和温煦的模样,正好被放入镜头了。

    在村民得到满意答案,笑呵呵离开后,才开始对其进行采访。

    当然,也仅仅是问了几个看似简单,实则要用来嵌合到之后新闻稿陈述中,进行“断章取义”的,这些楚跃华心里也清楚。

    双一队走完了,还要去双二队那的皮具小仓,木工小仓,篾编小仓拍摄。

    全部走完,记者们马不停蹄,匆匆往旁边五村集镇菜市场跑。

    到这里时,记者组都呆住了。

    “这……就这?”摄影助理傻眼了:“这地方还要咱们‘一不小心’给重点照顾一下?这里哪有一点比得上双桥巷?”

    “谁叫人家有背景呢,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人情世故,这些东西到哪里都少不了。拍吧,拍吧……”

    五村集镇菜市场,比起其他地方也的确好很多。

    第一眼盘过去,就是煤渣大路旁边的巨大水泥平地,上面划好了线,一个摊点一个摊点,都有人在里面卖菜,但市场看着就是闹哄哄的,杂乱无章。

    原本还想找个好的角度美化一下的——摄影师又不傻。

    这种事儿,又不是几十年后才有的。

    结果找了半天,愣是没找什么好一点的。

    甚至还拍到了好几个买卖双方吵架的镜头。

    一时间,记者组就感觉像吃了苍蝇似的。

    不过当记者嘛,到处跑,别说这种事,再腌臜再离谱的也见得多了。

    在好一阵适应后,千难万难取了景,便立刻回去组织了新闻稿。

    记者离开时,许灼也结束了庭审回到了村里。

    一切就和日常没什么两样,这也是他和所有人做的约定——不扰民。

    当天晚上七点,一则地方新闻经由电视和广播播出,传遍整个易城。

    新闻花了很大的篇幅和时长,重点批评了百湾镇公社天授村违规乱建,铺张浪费,违规违纪等等,总归没有一句好话。

    但开篇颇值得玩味。

    “本台接到群众举报,根据上级领导指示深入当地进行采访……”

    后面所有的事都不及开头这段重要。

    待这件事报到末尾,方才把五村集镇拿出来晾一晾,表扬一下,说这里的供销社干部如何尽职尽责,为公为民,考虑周到之类。

    “许书记,官司怎样?”

    “正式的还没批下来呢,就叫上了,回头要这要落不下来就好玩喽。”

    “不至于,老书记出手,不用担心。”

    “官司十有八九是要输的。”

    “你不是说稳赢吗?”

    “我在场面上肯定是赢的,证词证据之类俱全……早就想过这一天,把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就是没想到真闹起来,这事会直接上法院。最终怎么判,那不是我说了算,而且我本来就是被告,处于被动。”

    “那怎么办?要不要老书记出面敲打一下?”

    “真要出面,不用全书记,我自己找人就行……现在关键是,我必须要输,法庭上不输,那回头我输大了。”

    村委里,许灼和楚跃华坐在广播室聊天。

    广播室的广播时间已经过了,眼下正在放新闻。

    这地方新闻他没有进行对全村播报,就是两人在这里听着。

    听完了,对于结果笑了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新闻报导播出后,村委又接到了不少电话,这里面有公社的,也有一些不明身份认识打来询问的,问这问那的不少,甚至有询问买卖的,其中只有四个是许灼的电话,一个是薛培春打来的,一个是杨澄禄,一个是叶维新和他女儿叶安巧,最后一个就是冯国富的。

    郑新国和郭昆不会打过来,许灼早已打过去通过了气。

    这些人都比较担心许灼。

    结果弄了半天,都是许灼在宽慰他们。

    焦灼中又透着一丝无奈。

    尤其是薛培春,足足问了许灼五遍,要不要他帮忙。

    许灼也回答了五遍,不需要,他能搞定。

    事实上这进程还是有点慢。

    隔天早上,《易城日报》头版头条,大肆宣扬了“百湾镇天授村违规乱建”的报道,图片加上内容陈述,再加批评议论,足足占了整整两页报纸。

    不过第一页是批评,第二页就是作为“正面教材”的五村集镇菜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