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 > 第560章 另有其人

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 第560章 另有其人

    “让他进来。”

    内室里传出一道低沉的声音。

    “是。”刘顺忙应下,退了出去。

    紧接着,一道玄色高大身影从内室里走出,刘詹低眉顺目,在后面跟着。

    直到那道身影在上面落座,刘詹才开口。

    “皇上,今儿天冷,奴婢去让人端壶热茶来?”

    赵骜端起案上的茶碗,轻抿一口,“嗯”了声。

    刘詹得令,连忙退下。

    恰巧,他刚走出内门,便与走来的沈舟碰上了。

    刘詹轻声笑道:“沈侍郎快进去吧,皇上在里面呢。”

    “好。”

    沈舟笑着应了声,等刘公公先走,他才往里走去。

    殿内一贯的安静。

    淡淡冷香四处飘散,暖得让人心生懒意。

    沈舟缓步上前,动了动有些僵硬的手指,拱手作势行礼。

    “免礼。”

    赵骜放下茶碗,抬眼看向沈舟。

    “爱卿过来,可是预算一事有变?”

    “回皇上,预算一事并无变化,臣打算回去就出公告,不管如何,让人先把下年的预算收支账册弄好,到时开春,也能准备更多的事。”

    沈舟顺势便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赵骜点头,“此事爱卿决定好就行,朕不会干涉太多。”

    “多谢皇上。”

    沈舟笑了笑,又道:“皇上,微臣过来,还有一事。”

    赵骜神色未变,微一抬下巴,“说。”

    “是这样的。”

    沈舟开始细细道来,“今儿退朝,楚尚书来找微臣,似是,想要拉拢微臣。”

    赵骜挑眉,“他如今才来拉拢你?”

    “这倒不是。”

    沈舟摇头,“此前都是别人,今儿楚尚书才亲自来的。”

    赵骜眸色渐深,“说什么了?”

    有靠山不用,不是沈舟的风格。

    他缓缓说着楚尚书跟他说的那些话 ,又把自己说的那些话说了出来。

    临了,他道:“微臣对皇上忠心耿耿,就算皇上老了,微臣也不会背叛皇上。”

    赵骜瞥了眼,“爱卿大可不必提后面这么一句。”

    沈舟笑道:“微臣不说,皇上如何知道微臣的心思?何况,皇上老了,微臣也老了。”

    赵骜抬眼看向沈舟,“朕老时,爱卿正当时候。”

    沈舟含笑,“十年之差罢了,微臣总会老的,臣老了,臣也听从您的吩咐。”

    赵骜轻笑,“爱卿话可别说远了。”

    承诺什么的,赵骜可不信。

    他垂下眼,随手抽出一本奏折翻开。

    “你觉得,他这是要做什么?”

    沈舟也在想这个问题。

    “皇上,您说,他会不会对微臣下手?”

    “下手?”

    赵骜一顿,若有所思,“楚尚书的为人,朕还是信的,只是,若掺杂了别的,倒也有可能。”

    沈舟直觉皇上好像知道什么。

    想了想,他直接开口询问。

    “皇上,楚尚书之前好好的,怎么突然变得这般急功近利?”

    别说什么为了二皇子以后,二皇子还是个奶娃娃,才多大,现在就开始布局,未免也太急了些。

    “他倒没有急功近利。”

    在沈舟疑惑的眼神中,赵骜缓缓开口。

    “急功近利的,另有其人。”

    另有其人?

    沈舟皱眉,心里转了一圈,把楚家的人都想了一遍。

    楚尚书共有三子三女。

    三个儿子都继承了其父的智商,大儿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进士,现在正在外省就任知府。

    二儿无心仕途,倒是吟诗作对能手,到处游山玩水,在文人墨客之中,名声不错。

    三儿倒是在京城,只不过,这人也是无心仕途,比作诗更出名的,是他的画。

    据说千金难求。

    沈舟在顾诚那看过真迹,画得确实不错。

    至于三个女儿。

    除了小女儿入了宫外,其余两人都是找的世家结亲。

    这世家,明显也靠不上急功近利这四个字。

    排除这些不符合条件的,那就只剩下这个小女儿了。

    “皇上,是淑妃?”

    赵骜的目光落在那本奏折上,闻言,轻轻点了下头。

    “朕一直知道她的心思。”

    沈舟忽而想到那回众位大臣求见皇上,让皇上恩泽后宫,以留下龙嗣的事。

    他眉心不由再次皱紧,“皇上既然知道,为何当初会选择让淑妃怀孕?”

    赵骜轻笑了下,提笔沾朱砂,在奏折上落笔。

    “朕嫌烦。”

    沈舟沉默。

    如果淑妃心思真的这般重,那大臣求见一次不成,肯定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这样下去,确实是有点烦。

    沈舟看了眼上面正在批阅奏折的皇上,突然就理解了。

    看来,位子越高,责任越重,皇上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既然都已经说到这了,沈舟便也试探着开口。

    “皇上,臣听说二皇子的小名是别有用意,可是真的?”

    赵骜头也没抬,声音平静,“什么用意,朕怎么不知?”

    沈舟道:“臣也是听别人说的,说您只给二皇子取了名,可见里面必然有什么用意。”

    “哦?”

    赵骜往下看了眼,“还说什么了?”

    沈舟回想了下,才谨慎开口。

    “皇上,有人说您是不满楚尚书已久,才借着这次取名的机会,趁机表态,以让楚尚书他们安分些。”

    “还有呢?”

    闻言,沈舟便也接着说:“还有人说二皇子看来是不得宠了。”

    沈舟说完,便没再开口。

    可他等了一会,上面也没有传来话语。

    想了想,沈舟没有出声询问,保持缄默。

    大殿一安静,就显得空旷,寂寥。

    这时,后面响起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沈舟往后看了眼,正是刘公公。

    刘詹直觉这气氛好像有些不对劲。

    他没有抬头,态度恭敬地端着东西往前走。

    “皇上,茶水来了。”

    赵骜抬眼看了下,见上面还有两个糕点盘,“嗯”了声。

    “端过去。”

    刘詹一顿,往沈舟那看了眼,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皇上,奴婢不知该放哪里。”

    赵骜抬头,正巧与一脸好奇的沈舟对上眼。

    他顿了顿,才道:“赐座。”

    “哎。”

    刘詹心里一松,欢快地应了声,把托盘放好后,便要去搬椅子。

    这殿里数来数去,也就三人。

    沈舟十分自觉,麻溜上前。

    “我来,我来。”

    话音未落,他把椅子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