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成了女帝,我还在种菜养鸡 第344章 桂媛不能嫁入封家
被这么打断,二妹自然而然的收回手,没有去接那盏花灯。
俞挽弓也有些愣怔,一时没有动作。
倒是杜知戎心下大喜,上前揽住俞挽弓,笑道:“挽弓兄,小霞儿喜欢这盏灯,你不会舍不得送吧?”
“怎会?”俞挽弓反应快,“小霞儿喜欢?那叔父就把灯送给你,你还喜欢什么,都告诉叔父,好不好?”
小霞儿得了灯,高兴极了,点点头:“谢谢叔父,叔父最好。”
杜知戎原本高兴的脸一下子沉下来。
不好,明明他先来的,但怎么觉得,俞挽弓这小子,不仅讨得司二小姐欢心,连带着二小姐的女儿,都哄得开心了?
完了完了,他落了下风呀。
这边两个郎君,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哄二妹和小霞儿开心。
那边司沐颜扶着柔淑郡主说话,听闻他们过几日就要离京了。
柔淑郡主将写好的引荐信递给她:“你交给你的主事就好。”
司沐颜谢过:“他们过几日也要归去,正好是同一个方向,也不知郡主车队多带几个人,几辆车,是否方便?”
“自是方便的。”柔淑郡主笑道,“如此正好,回到郓城,他们可以直接去选址,有什么问题,问你姐夫便是。”
司沐颜十分高兴。
她做过生意,深知任何地方的商户,想要做大,背后要是没有势力,都是寸步难行的。便是熟悉的地方,都是如此,更何况朱老二他们,要去郓城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杜上歌将小霞儿交给杜知戎,被小妹拉到后面说悄悄话。
“上歌,我问问你啊。”小妹摸了摸自己的脸,“你说为何郎君们都喜欢我二姐姐呢,难道是我和大姐姐不够美吗?”
杜上歌听了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拧了拧小妹的脸:“你还不够美吗?你们司家女,都被人称为京都三姝了,能不美吗?虽说你二姐姐最为出众,但你们是三胞胎啊,本就生得差不多。”
小妹噘嘴:“可是不管是郎君,还是夫人往我家递帖子,都是问二姐姐的最多。”
杜上歌眼珠子一转:“沐婉你是思春了?我与你说,我五哥还未成亲呢,是我亲哥,你乐意不?你若是乐意,我回去便与大伯母和我娘说……”
“哎呀,我不乐意。”小妹连忙捂住她的嘴,不满的嘟囔,“我就是这么一说,才不想成亲呢,成亲太麻烦了。”
杜上歌倒是没有纠结她想不想,只是同样无奈说:“我与你想得一样,也不想成亲。但我知道,大伯母已经帮我物色了,这次我娘回来,大伯母拿了好些郎君的画像给我娘挑……”
小妹一愣:“这么着急,要你嫁出去啊?”
杜上歌点点头:“是啊。所以我其实很羡慕你,你家中没有长辈约束,选什么样的郎君,都能自己做主。对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郎君?”
小妹做出一脸懵懂模样,摇摇头:“我没有想过……只要人品好,家世还行,就行吧。”
“你说得对。”
小妹是随口应付,她心中哪里是这么想的?
她觉得男人算不得什么,爱情转瞬即逝,权利,才是女人最滋补的东西!
而她,必须要嫁给最有权利的男人,才能得到心中想要的。
这边几人前后三波沿路走着,慢慢闲逛倒也不累。
那边桂媛跟在桂珊身后,听太子与桂珊闲谈。要是以前,她定然好好捧哏,做好姐姐的后盾,让太子对姐姐更加刮目相看。
但今天她心中有事,时不时抬眼看一看,却也不知道,母亲有没有给封家那边通气,封家又是怎么安排的。
太子与桂珊相谈甚欢,时不时瞟一眼桂媛,问道:“二小姐有事吗?怎么瞧你心不在焉的?”
“啊?没有。”桂媛忙说,又笑眯眯的,“只是听殿下与姐姐说话,觉得你们似乎心有灵犀,我都不好意思打扰。”
她嘴甜,这么一说,让太子心情愉悦了不少。
就在这时候,封子舟从路口走过来,正好见到他们一行人。
他热情打招呼:“太子殿下,桂大小姐,二小姐,你们也来逛花灯呀?”
他原就是个自来熟,加上这阵子与桂媛走得近,自是没有拘束,走到桂媛身边打量一番,问:“他俩逛花灯,你也要跟着?岂不是无趣。”
桂媛笑道:“封四少爷说得不错,只是若独自一人,也不太妥当,不知四少爷可有空陪我一起呢?”
她落落大方,没有半丝不好意思,仿佛她开口真的只是让太子和姐姐单独逛花灯一般。
封子舟不疑有他,点头说:“自然。”
但有时候,他嘴巴比脑子快多了,竟对着太子问了句:“殿下,怎么没见你陪左小姐逛花灯啊?”
一句话,问得在场三人都尴尬不已。
太子正妃注定是左向晚,哪怕这会儿陪在太子身边的是桂珊,桂珊也只能是侧妃。
大家心知肚明,就没有只要挑明这个事情。至少这会儿,太子乐意陪在桂珊身边,那桂珊就是他此刻的心尖之人。
桂媛见太子黑脸,姐姐尴尬,连忙咳嗽一声说:“四少爷,听闻那边有猜灯谜,彩头不错,我们也去试试?”
封子舟说完就觉得不好,恨自己嘴巴太快了,藏不住事。现在桂媛给他台阶,他当然乐意下。
立刻与太子道别,跟桂媛一起走了。
太子看着他们的背影,迟疑问:“桂家想要与封家结亲?”
桂珊含笑:“父母有这个意思,但还没确定。封四少爷有些活泼,自是要听他自己的意思。”
太子蹙眉:“封家本就是纯臣,无需拉拢。”
听到这话,桂珊面色尽失。
因为太子这么说,定然是想好了妹妹的亲事。否则,妹妹嫁给谁,与他何干?
桂珊迅速调整心态,温柔而坚定地说:“太子殿下是储君,本就无需拉拢任何人。应该说,朝臣懂得审时度势,自会主动投诚。”
太子明显被她的话取悦到了,但依旧说:“桂媛不能嫁入封家。”
俞挽弓也有些愣怔,一时没有动作。
倒是杜知戎心下大喜,上前揽住俞挽弓,笑道:“挽弓兄,小霞儿喜欢这盏灯,你不会舍不得送吧?”
“怎会?”俞挽弓反应快,“小霞儿喜欢?那叔父就把灯送给你,你还喜欢什么,都告诉叔父,好不好?”
小霞儿得了灯,高兴极了,点点头:“谢谢叔父,叔父最好。”
杜知戎原本高兴的脸一下子沉下来。
不好,明明他先来的,但怎么觉得,俞挽弓这小子,不仅讨得司二小姐欢心,连带着二小姐的女儿,都哄得开心了?
完了完了,他落了下风呀。
这边两个郎君,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哄二妹和小霞儿开心。
那边司沐颜扶着柔淑郡主说话,听闻他们过几日就要离京了。
柔淑郡主将写好的引荐信递给她:“你交给你的主事就好。”
司沐颜谢过:“他们过几日也要归去,正好是同一个方向,也不知郡主车队多带几个人,几辆车,是否方便?”
“自是方便的。”柔淑郡主笑道,“如此正好,回到郓城,他们可以直接去选址,有什么问题,问你姐夫便是。”
司沐颜十分高兴。
她做过生意,深知任何地方的商户,想要做大,背后要是没有势力,都是寸步难行的。便是熟悉的地方,都是如此,更何况朱老二他们,要去郓城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杜上歌将小霞儿交给杜知戎,被小妹拉到后面说悄悄话。
“上歌,我问问你啊。”小妹摸了摸自己的脸,“你说为何郎君们都喜欢我二姐姐呢,难道是我和大姐姐不够美吗?”
杜上歌听了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拧了拧小妹的脸:“你还不够美吗?你们司家女,都被人称为京都三姝了,能不美吗?虽说你二姐姐最为出众,但你们是三胞胎啊,本就生得差不多。”
小妹噘嘴:“可是不管是郎君,还是夫人往我家递帖子,都是问二姐姐的最多。”
杜上歌眼珠子一转:“沐婉你是思春了?我与你说,我五哥还未成亲呢,是我亲哥,你乐意不?你若是乐意,我回去便与大伯母和我娘说……”
“哎呀,我不乐意。”小妹连忙捂住她的嘴,不满的嘟囔,“我就是这么一说,才不想成亲呢,成亲太麻烦了。”
杜上歌倒是没有纠结她想不想,只是同样无奈说:“我与你想得一样,也不想成亲。但我知道,大伯母已经帮我物色了,这次我娘回来,大伯母拿了好些郎君的画像给我娘挑……”
小妹一愣:“这么着急,要你嫁出去啊?”
杜上歌点点头:“是啊。所以我其实很羡慕你,你家中没有长辈约束,选什么样的郎君,都能自己做主。对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郎君?”
小妹做出一脸懵懂模样,摇摇头:“我没有想过……只要人品好,家世还行,就行吧。”
“你说得对。”
小妹是随口应付,她心中哪里是这么想的?
她觉得男人算不得什么,爱情转瞬即逝,权利,才是女人最滋补的东西!
而她,必须要嫁给最有权利的男人,才能得到心中想要的。
这边几人前后三波沿路走着,慢慢闲逛倒也不累。
那边桂媛跟在桂珊身后,听太子与桂珊闲谈。要是以前,她定然好好捧哏,做好姐姐的后盾,让太子对姐姐更加刮目相看。
但今天她心中有事,时不时抬眼看一看,却也不知道,母亲有没有给封家那边通气,封家又是怎么安排的。
太子与桂珊相谈甚欢,时不时瞟一眼桂媛,问道:“二小姐有事吗?怎么瞧你心不在焉的?”
“啊?没有。”桂媛忙说,又笑眯眯的,“只是听殿下与姐姐说话,觉得你们似乎心有灵犀,我都不好意思打扰。”
她嘴甜,这么一说,让太子心情愉悦了不少。
就在这时候,封子舟从路口走过来,正好见到他们一行人。
他热情打招呼:“太子殿下,桂大小姐,二小姐,你们也来逛花灯呀?”
他原就是个自来熟,加上这阵子与桂媛走得近,自是没有拘束,走到桂媛身边打量一番,问:“他俩逛花灯,你也要跟着?岂不是无趣。”
桂媛笑道:“封四少爷说得不错,只是若独自一人,也不太妥当,不知四少爷可有空陪我一起呢?”
她落落大方,没有半丝不好意思,仿佛她开口真的只是让太子和姐姐单独逛花灯一般。
封子舟不疑有他,点头说:“自然。”
但有时候,他嘴巴比脑子快多了,竟对着太子问了句:“殿下,怎么没见你陪左小姐逛花灯啊?”
一句话,问得在场三人都尴尬不已。
太子正妃注定是左向晚,哪怕这会儿陪在太子身边的是桂珊,桂珊也只能是侧妃。
大家心知肚明,就没有只要挑明这个事情。至少这会儿,太子乐意陪在桂珊身边,那桂珊就是他此刻的心尖之人。
桂媛见太子黑脸,姐姐尴尬,连忙咳嗽一声说:“四少爷,听闻那边有猜灯谜,彩头不错,我们也去试试?”
封子舟说完就觉得不好,恨自己嘴巴太快了,藏不住事。现在桂媛给他台阶,他当然乐意下。
立刻与太子道别,跟桂媛一起走了。
太子看着他们的背影,迟疑问:“桂家想要与封家结亲?”
桂珊含笑:“父母有这个意思,但还没确定。封四少爷有些活泼,自是要听他自己的意思。”
太子蹙眉:“封家本就是纯臣,无需拉拢。”
听到这话,桂珊面色尽失。
因为太子这么说,定然是想好了妹妹的亲事。否则,妹妹嫁给谁,与他何干?
桂珊迅速调整心态,温柔而坚定地说:“太子殿下是储君,本就无需拉拢任何人。应该说,朝臣懂得审时度势,自会主动投诚。”
太子明显被她的话取悦到了,但依旧说:“桂媛不能嫁入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