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成了女帝,我还在种菜养鸡 第358章 桂家的棋子
热门推荐:
四象神枢录
1949璃院繁星
我功德无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港综:东星四九仔,爆兵扎职
通缉犯:黑化了,但没完全黑化
穿进封神,签到获得原神技能
仙源道
元婴夺舍,你看我还有几分像从前
我二流子,知青老婆打死不肯离婚
自然不满。
太子许久才说:“孤答应你,此事会收回成命。”
桂珊盈盈下拜:“多谢殿下。”
太子起身站在她面前,弯腰挑起她的下巴,居高临下。
“桂珊,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桂珊深吸一口气:“殿下,绝不会。”
离开茶楼,回到马车上,桂珊整个人都脱力一般。她的手还在发抖,刚刚强撑着说完那些话,后背的汗早已浸湿了。
要是太子不信任她,她便是挑拨太子与左家的关系,太子便是弄死她,也无人敢说什么。
但是她赌对了,至少媛媛的前途保住了。
而她,尚未交投名状,这投名状,要是不交,媛媛的亲事还会有变。
她得要想法子,尽早将投名状交上去。
桂珊微微掀开车帘,见马车行驶,前方康庄大道,旁边一座巍峨气派的宅院正门上挂着匾额,上方写着“安乐侯府”四个大字。
她想到当初助她一臂之力的司家三小姐。
虽然后面二人来往不多,但多少也算是认识。
她与那三小姐好似一见如故,她们不用多言语,就能看透对方的心思。她觉得,自己与三小姐是一类人,都是拼命想要往上爬的人。
可那是从前,她以为那样就够了。
现在却发现,她这双手,不可能干干净净,就爬上去。
桂珊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苦笑一声说:“去安乐侯府递帖子,便说我想拜访三小姐。”
一般的邀约,都要提前下拜帖,她不曾提前,只希望三小姐不曾出府,也愿意见她。
小妹听闻桂珊来了,还很有些诧异,连忙让人将她迎进来。
笑盈盈说:“真是贵客,前阵子我家里的事务多,不曾去看望你,也不知你一切可好。”
“都好。”桂珊亦是笑。
小妹打量她:“怎的瘦了这样多?是身体有恙?”
“病了几日,饮食不佳,现下已然是大好了。”桂珊笑道,“不曾提前下帖就贸然过来,是我的不是。”
小妹说:“我今日刚好得闲。正好,宫里赏赐了菊花,开得正茂,一起去看看?”
桂珊随她一起去赏花,又闲话家常,只说宫里的事情:“等来年小选之后,钦天监看好了日子,我便要入东宫。”
小妹说:“我还要恭喜你,得偿所愿。”
但桂珊面上并没有欣喜,反倒是说:“从前总觉得一切都好,可现下看来未必如此。太子风头正盛,东宫规制一正三侧妃,想来另外两位侧妃,都要从高门里寻,我……”
小妹知晓她的意思,也不多说。
桂珊只是心中憋闷,从前有什么事情,能与妹妹桂媛说,如今却是不能。
“心中苦闷,与你诉诉苦,还望三小姐勿怪。”
“自然不会。”小妹说着,又道,“珊珊,有一句话想要告诉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很多事情我们解决不了,那就不要解决,时间,会给我们更好的答案。”
桂珊微微一愣,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却还是点了头。
“这是我长姐常教导我们的话,初听总是不懂,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慢慢明白了。我们都想要更好的前程,那就努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足够。”
桂珊握住小妹的手,认真点头:“多谢你。”
等回去之后,桂珊找到桂媛,与她说:“我已经说服太子殿下,让他收回成命,你放心,不会叫你嫁给那样的人。”
“是吗?”桂媛目光极冷,“你特意跑来告知我,表明这是恩赐?”
桂珊缓了缓,让心头郁气散了,才说:“我只是怕你担心,媛媛,我们是亲姐妹,原不该有这样的龃龉。”
“你既然知道是亲姐妹,便请你以后行事考量考量我们的姐妹情分,何必总想着凌驾在我之上呢?”
桂珊与她话不投机,只好算了。
那边太子果真没了动静,只是桂夫人却也不敢在与封家走得太近,她觉得二女儿的亲事,还是交由太子定夺比较妥当。
桂珊对此不满:“母亲,早些将妹妹的亲事定下来才是正经,迟则生变,我们都不希望再有旁的变故。”
桂夫人讷讷:“只怕太子殿下不喜。”
桂珊更不满:“母亲便这么想要太子随意给妹妹许个人家,作践她吗?”
桂夫人的眼泪落下来:“珊珊这是什么话?你与媛媛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怎会想要旁人作践你们?但我们桂家家世不显,好不容易养出你们这样两个闺女,自然……”
“自然想将我们视作棋子,视作跳板,是吗?”桂珊急言。
桂夫人更伤心:“珊珊如此伤我的心,可曾想过我要考量的,不止是你们,还有整个桂家啊。”
“不止是我们,还有兄长与弟弟们,是吗?你们将我们培养成旁人的媳妇,让我们懂规矩知礼数,让我们拼命往上爬,就是为了给家族,给兄弟们铺更好的路,对吗?”
“珊珊!”桂夫人有些恼怒。
桂珊则甩袖子回去,伏在被子上面,一声不吭。
她没有哭,因为知道哭也没有用。
……
赵宁病好了之后,便与从前一般,经常出去逛一逛。长公主想着太医的话,说是她心气郁结,要多多出门散心,就也由着她。
只是以前总是不放心赵宁出门,一般让封子舟过来作陪。如今他俩生了龃龉,不大合适,而且封子舟去大理寺当值,也不得空。
便多让护卫跟着,还叮嘱赵宁不得任性,不能独自乱跑。
赵宁早就失了乱跑的心思,真是像闺阁女郎一般,去一下茶馆,或是听戏,或是逛首饰胭脂铺子。
这日去胭脂铺子,见着人很多,打听下来,说是一名花魁生得艳丽无双,便是用这家的胭脂膏,所以许多女子趋之若鹜。
赵宁失了兴致:“与花魁用一样的作甚?自降身价。”
丫鬟笑道:“县主要是不喜,前头还有一家,铺面没有这家的大,东西没有这家的多,却也逛得。”
赵宁便去了,只是进去之后,就瞧见里头一对年老的夫妇,并一个中年妇人,像是一家人,正在挑选胭脂膏。
那中年妇人回头瞧见她,便上前见礼:“可是长公主府的县主?我是蒋家妇。”
太子许久才说:“孤答应你,此事会收回成命。”
桂珊盈盈下拜:“多谢殿下。”
太子起身站在她面前,弯腰挑起她的下巴,居高临下。
“桂珊,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桂珊深吸一口气:“殿下,绝不会。”
离开茶楼,回到马车上,桂珊整个人都脱力一般。她的手还在发抖,刚刚强撑着说完那些话,后背的汗早已浸湿了。
要是太子不信任她,她便是挑拨太子与左家的关系,太子便是弄死她,也无人敢说什么。
但是她赌对了,至少媛媛的前途保住了。
而她,尚未交投名状,这投名状,要是不交,媛媛的亲事还会有变。
她得要想法子,尽早将投名状交上去。
桂珊微微掀开车帘,见马车行驶,前方康庄大道,旁边一座巍峨气派的宅院正门上挂着匾额,上方写着“安乐侯府”四个大字。
她想到当初助她一臂之力的司家三小姐。
虽然后面二人来往不多,但多少也算是认识。
她与那三小姐好似一见如故,她们不用多言语,就能看透对方的心思。她觉得,自己与三小姐是一类人,都是拼命想要往上爬的人。
可那是从前,她以为那样就够了。
现在却发现,她这双手,不可能干干净净,就爬上去。
桂珊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苦笑一声说:“去安乐侯府递帖子,便说我想拜访三小姐。”
一般的邀约,都要提前下拜帖,她不曾提前,只希望三小姐不曾出府,也愿意见她。
小妹听闻桂珊来了,还很有些诧异,连忙让人将她迎进来。
笑盈盈说:“真是贵客,前阵子我家里的事务多,不曾去看望你,也不知你一切可好。”
“都好。”桂珊亦是笑。
小妹打量她:“怎的瘦了这样多?是身体有恙?”
“病了几日,饮食不佳,现下已然是大好了。”桂珊笑道,“不曾提前下帖就贸然过来,是我的不是。”
小妹说:“我今日刚好得闲。正好,宫里赏赐了菊花,开得正茂,一起去看看?”
桂珊随她一起去赏花,又闲话家常,只说宫里的事情:“等来年小选之后,钦天监看好了日子,我便要入东宫。”
小妹说:“我还要恭喜你,得偿所愿。”
但桂珊面上并没有欣喜,反倒是说:“从前总觉得一切都好,可现下看来未必如此。太子风头正盛,东宫规制一正三侧妃,想来另外两位侧妃,都要从高门里寻,我……”
小妹知晓她的意思,也不多说。
桂珊只是心中憋闷,从前有什么事情,能与妹妹桂媛说,如今却是不能。
“心中苦闷,与你诉诉苦,还望三小姐勿怪。”
“自然不会。”小妹说着,又道,“珊珊,有一句话想要告诉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很多事情我们解决不了,那就不要解决,时间,会给我们更好的答案。”
桂珊微微一愣,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却还是点了头。
“这是我长姐常教导我们的话,初听总是不懂,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慢慢明白了。我们都想要更好的前程,那就努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足够。”
桂珊握住小妹的手,认真点头:“多谢你。”
等回去之后,桂珊找到桂媛,与她说:“我已经说服太子殿下,让他收回成命,你放心,不会叫你嫁给那样的人。”
“是吗?”桂媛目光极冷,“你特意跑来告知我,表明这是恩赐?”
桂珊缓了缓,让心头郁气散了,才说:“我只是怕你担心,媛媛,我们是亲姐妹,原不该有这样的龃龉。”
“你既然知道是亲姐妹,便请你以后行事考量考量我们的姐妹情分,何必总想着凌驾在我之上呢?”
桂珊与她话不投机,只好算了。
那边太子果真没了动静,只是桂夫人却也不敢在与封家走得太近,她觉得二女儿的亲事,还是交由太子定夺比较妥当。
桂珊对此不满:“母亲,早些将妹妹的亲事定下来才是正经,迟则生变,我们都不希望再有旁的变故。”
桂夫人讷讷:“只怕太子殿下不喜。”
桂珊更不满:“母亲便这么想要太子随意给妹妹许个人家,作践她吗?”
桂夫人的眼泪落下来:“珊珊这是什么话?你与媛媛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怎会想要旁人作践你们?但我们桂家家世不显,好不容易养出你们这样两个闺女,自然……”
“自然想将我们视作棋子,视作跳板,是吗?”桂珊急言。
桂夫人更伤心:“珊珊如此伤我的心,可曾想过我要考量的,不止是你们,还有整个桂家啊。”
“不止是我们,还有兄长与弟弟们,是吗?你们将我们培养成旁人的媳妇,让我们懂规矩知礼数,让我们拼命往上爬,就是为了给家族,给兄弟们铺更好的路,对吗?”
“珊珊!”桂夫人有些恼怒。
桂珊则甩袖子回去,伏在被子上面,一声不吭。
她没有哭,因为知道哭也没有用。
……
赵宁病好了之后,便与从前一般,经常出去逛一逛。长公主想着太医的话,说是她心气郁结,要多多出门散心,就也由着她。
只是以前总是不放心赵宁出门,一般让封子舟过来作陪。如今他俩生了龃龉,不大合适,而且封子舟去大理寺当值,也不得空。
便多让护卫跟着,还叮嘱赵宁不得任性,不能独自乱跑。
赵宁早就失了乱跑的心思,真是像闺阁女郎一般,去一下茶馆,或是听戏,或是逛首饰胭脂铺子。
这日去胭脂铺子,见着人很多,打听下来,说是一名花魁生得艳丽无双,便是用这家的胭脂膏,所以许多女子趋之若鹜。
赵宁失了兴致:“与花魁用一样的作甚?自降身价。”
丫鬟笑道:“县主要是不喜,前头还有一家,铺面没有这家的大,东西没有这家的多,却也逛得。”
赵宁便去了,只是进去之后,就瞧见里头一对年老的夫妇,并一个中年妇人,像是一家人,正在挑选胭脂膏。
那中年妇人回头瞧见她,便上前见礼:“可是长公主府的县主?我是蒋家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