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成了女帝,我还在种菜养鸡 第440章 除非皇后殉葬
封子珩跪着摇头:“陛下,臣绝无此意。”
“你没有这个意思,却要朕不许立宗室子为皇嗣,那你是什么意思?”
封子珩垂下头,并不回话。
这话也根本就没办法回答,若皇上不立旁人为皇嗣,则要在三个儿子里头选一个,那两个儿子一个被贬为庶民,一个竟敢想要刺杀他,这样的儿子,他哪里还会立他们为储君?
而贤王则更不可能,贤王居心叵测,若是登位,只会让大周社稷动荡飘摇。
可若是立皇嗣,只会更麻烦。
皇上见他不答,气得更狠,抓起边几上的茶盏往他头上砸过去。
“朕是要你们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你来提出问题的。不然,朕要你们何用?你这没用的东西,滚!”
封子珩没有闪避,硬生生受了这么一下,额头被砸破了,鲜血涌出,他脸色白了白,强忍着没有呼痛。
旷添颂见状,怕皇上生气伤得更重,赶紧膝行上前,挡在封子珩面前,说道:“陛下,臣以为扶幼子登基并无不妥。只是为了避免未来太后专政,陛下应当再设摄政辅臣来辅佐幼帝。”
见皇上神色稍缓,他又回头看向封子珩,低声说。
“世子,陛下身体不适,世子怎如此执拗?如今选宗室子过继为皇嗣,是最合适的方法,陛下考量全是为了江山社稷。”
封子珩摇头:“臣以为不妥。”
旷添颂面色大变,忙大声说:“并无不妥,陛下会设立摄政大臣,绝不会让太后专权的事情发生,世子不必担心。”
封子珩挺直脊背问皇上:“陛下,难道想要让当年之事重演吗?”
当年先帝病重,太子监国,但太子年幼,朝政都是皇后把持。后来先帝去了,太子继位成了皇上,他也长大了。
皇后也成了太后,只是她并没有还政给皇上,权利与欲望让她与皇上到了对立面。前朝后宫的腥风血雨,让皇上受了多少的风雨,才逼迫太后退居后宫,不再管朝堂的事情。
皇上看着封子珩,冷笑道:“封子珩,太后是你的亲姑母!”
封子珩俯身磕头:“陛下,臣是大周的子民,是大周的朝臣,臣应当以国事为重。当年的事情,不论太后与陛下孰是孰非,朝纲总有数年不稳妥。而朝纲不稳,大周内忧不断,外患更严重,百姓受苦,边防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啊!”
旷添颂只觉得头疼不已,这个同僚怎会如此执拗?
他回头喝骂:“封子珩你疯了吗?非要陛下生气你才满意?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
封子珩再次磕头:“陛下,臣认真思量,觉得贤王三人的确难以当大任,皇室宗亲过继嗣子也为最合适的方法。但是既然要过继年幼嗣子,便请皇上下旨,待得陛下仙去那日,请皇后娘娘为陛下殉葬!”
“你……你你你……”
皇上指着封子珩,一口气差点提不上来,一个劲儿的咳嗽。
旷添颂顾不得不敬,爬起来去给皇上抚背,又让乌公公重新倒茶水过来。
封子珩磕头之后,语气铿锵:“请陛下下旨,若陛下仙去时,幼嗣尚未长成,皇后娘娘当为陛下殉葬。”
勤政殿的大门被推开,小妹走进来朗声说:“封世子是否能保证,若将来本宫殉葬,朝纲一定不会乱?”
封子珩一愣,回头看向小妹,皱眉说:“娘娘,这里是勤政殿,娘娘来这里,于礼不合。”
“于礼不合,本宫也来了许多次。桌上的奏折,十之八九是本宫批阅!”小妹大步上前,亲手从乌公公手中,将茶盏接过来,让皇上饮茶。
“陛下身体不虞,不该为一些小事生气。陛下,臣妾会处理好一切的。”
她再次看向封子珩说:“你敢保证吗?本宫殉葬,朝堂必定稳妥?”
封子珩没有说话。
皇上拉住小妹的手:“婉儿,休要胡说,朕不会让你殉葬的。”
小妹摇摇头。
“陛下,如若我殉葬,就能保证年幼嗣子平稳度过危机,又有何不可?”
“陛下,若是您真的仙去,婉儿并不想独活。婉儿想要坚持的,也只是因为知道,陛下您放不下江山社稷。”
皇上眼中泪光闪动,他握住小妹的手:“婉儿,是朕有负于你。”
小妹摇摇头:“陛下,您从未辜负臣妾,您对臣妾的点滴,臣妾都记得清楚。”
旷添颂眼睛咕噜咕噜转,仔细想了想,才说。
“陛下,封世子的顾虑,臣也能明白。但是臣有话想说。”
他回头看着封世子。
“世子,我以为若是嗣子太过年幼,恐朝臣们贪心想要拿捏幼帝,反而更不妙。倒是后宫有人把持朝政,再有摄政大臣协理,才能让幼帝顺利长大,以稳固朝纲。”
“至于世子所说当年皇上与太后夺权的问题,臣以为虽然有波折,但风波并不大。比起朝堂风云变幻而至百姓民不聊生,那点风波动荡,着实算不得什么。”
封子珩沉默许久,最终还是磕头请罪:“陛下,是臣短视,请陛下责罚。”
皇上闭上眼说:“子珩,朕最信任你,也希望往后,你莫要辜负朕的信任。”
“臣,定不辱命。”
皇上便将嗣子的名单摆开,让他们去琢磨该选谁为嗣子。
“朕能信任的就是你们,不论立谁为嗣子,都不可与外人道。朕会下密旨封存,等朕离去,才能打开。”
这一点,旷添颂和封子珩都没有意见,二人点头表示一定会保密。
最终选定的,是辰王的幼子。辰王的祖父与皇上的祖父是同胞兄弟,感情甚笃,辰王在宗亲之中也颇有声望。
嫡长子为世子,还有一个庶出的儿子没什么才能。这嫡出的幼子,是辰王与辰王妃的老来子,与辰王世子小时候非常像,聪明多才,但是有点娇惯的嚣张。
他是幼子,不必承袭爵位,便是玩闹些,也并不打紧。但是往后过继为皇子,继位为幼帝,便有他的责任,不能与从前那般胡来。
“你没有这个意思,却要朕不许立宗室子为皇嗣,那你是什么意思?”
封子珩垂下头,并不回话。
这话也根本就没办法回答,若皇上不立旁人为皇嗣,则要在三个儿子里头选一个,那两个儿子一个被贬为庶民,一个竟敢想要刺杀他,这样的儿子,他哪里还会立他们为储君?
而贤王则更不可能,贤王居心叵测,若是登位,只会让大周社稷动荡飘摇。
可若是立皇嗣,只会更麻烦。
皇上见他不答,气得更狠,抓起边几上的茶盏往他头上砸过去。
“朕是要你们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你来提出问题的。不然,朕要你们何用?你这没用的东西,滚!”
封子珩没有闪避,硬生生受了这么一下,额头被砸破了,鲜血涌出,他脸色白了白,强忍着没有呼痛。
旷添颂见状,怕皇上生气伤得更重,赶紧膝行上前,挡在封子珩面前,说道:“陛下,臣以为扶幼子登基并无不妥。只是为了避免未来太后专政,陛下应当再设摄政辅臣来辅佐幼帝。”
见皇上神色稍缓,他又回头看向封子珩,低声说。
“世子,陛下身体不适,世子怎如此执拗?如今选宗室子过继为皇嗣,是最合适的方法,陛下考量全是为了江山社稷。”
封子珩摇头:“臣以为不妥。”
旷添颂面色大变,忙大声说:“并无不妥,陛下会设立摄政大臣,绝不会让太后专权的事情发生,世子不必担心。”
封子珩挺直脊背问皇上:“陛下,难道想要让当年之事重演吗?”
当年先帝病重,太子监国,但太子年幼,朝政都是皇后把持。后来先帝去了,太子继位成了皇上,他也长大了。
皇后也成了太后,只是她并没有还政给皇上,权利与欲望让她与皇上到了对立面。前朝后宫的腥风血雨,让皇上受了多少的风雨,才逼迫太后退居后宫,不再管朝堂的事情。
皇上看着封子珩,冷笑道:“封子珩,太后是你的亲姑母!”
封子珩俯身磕头:“陛下,臣是大周的子民,是大周的朝臣,臣应当以国事为重。当年的事情,不论太后与陛下孰是孰非,朝纲总有数年不稳妥。而朝纲不稳,大周内忧不断,外患更严重,百姓受苦,边防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啊!”
旷添颂只觉得头疼不已,这个同僚怎会如此执拗?
他回头喝骂:“封子珩你疯了吗?非要陛下生气你才满意?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
封子珩再次磕头:“陛下,臣认真思量,觉得贤王三人的确难以当大任,皇室宗亲过继嗣子也为最合适的方法。但是既然要过继年幼嗣子,便请皇上下旨,待得陛下仙去那日,请皇后娘娘为陛下殉葬!”
“你……你你你……”
皇上指着封子珩,一口气差点提不上来,一个劲儿的咳嗽。
旷添颂顾不得不敬,爬起来去给皇上抚背,又让乌公公重新倒茶水过来。
封子珩磕头之后,语气铿锵:“请陛下下旨,若陛下仙去时,幼嗣尚未长成,皇后娘娘当为陛下殉葬。”
勤政殿的大门被推开,小妹走进来朗声说:“封世子是否能保证,若将来本宫殉葬,朝纲一定不会乱?”
封子珩一愣,回头看向小妹,皱眉说:“娘娘,这里是勤政殿,娘娘来这里,于礼不合。”
“于礼不合,本宫也来了许多次。桌上的奏折,十之八九是本宫批阅!”小妹大步上前,亲手从乌公公手中,将茶盏接过来,让皇上饮茶。
“陛下身体不虞,不该为一些小事生气。陛下,臣妾会处理好一切的。”
她再次看向封子珩说:“你敢保证吗?本宫殉葬,朝堂必定稳妥?”
封子珩没有说话。
皇上拉住小妹的手:“婉儿,休要胡说,朕不会让你殉葬的。”
小妹摇摇头。
“陛下,如若我殉葬,就能保证年幼嗣子平稳度过危机,又有何不可?”
“陛下,若是您真的仙去,婉儿并不想独活。婉儿想要坚持的,也只是因为知道,陛下您放不下江山社稷。”
皇上眼中泪光闪动,他握住小妹的手:“婉儿,是朕有负于你。”
小妹摇摇头:“陛下,您从未辜负臣妾,您对臣妾的点滴,臣妾都记得清楚。”
旷添颂眼睛咕噜咕噜转,仔细想了想,才说。
“陛下,封世子的顾虑,臣也能明白。但是臣有话想说。”
他回头看着封世子。
“世子,我以为若是嗣子太过年幼,恐朝臣们贪心想要拿捏幼帝,反而更不妙。倒是后宫有人把持朝政,再有摄政大臣协理,才能让幼帝顺利长大,以稳固朝纲。”
“至于世子所说当年皇上与太后夺权的问题,臣以为虽然有波折,但风波并不大。比起朝堂风云变幻而至百姓民不聊生,那点风波动荡,着实算不得什么。”
封子珩沉默许久,最终还是磕头请罪:“陛下,是臣短视,请陛下责罚。”
皇上闭上眼说:“子珩,朕最信任你,也希望往后,你莫要辜负朕的信任。”
“臣,定不辱命。”
皇上便将嗣子的名单摆开,让他们去琢磨该选谁为嗣子。
“朕能信任的就是你们,不论立谁为嗣子,都不可与外人道。朕会下密旨封存,等朕离去,才能打开。”
这一点,旷添颂和封子珩都没有意见,二人点头表示一定会保密。
最终选定的,是辰王的幼子。辰王的祖父与皇上的祖父是同胞兄弟,感情甚笃,辰王在宗亲之中也颇有声望。
嫡长子为世子,还有一个庶出的儿子没什么才能。这嫡出的幼子,是辰王与辰王妃的老来子,与辰王世子小时候非常像,聪明多才,但是有点娇惯的嚣张。
他是幼子,不必承袭爵位,便是玩闹些,也并不打紧。但是往后过继为皇子,继位为幼帝,便有他的责任,不能与从前那般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