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跟一百个壮汉进山开荒?包活的 > 第330章 弟弟舅舅

跟一百个壮汉进山开荒?包活的 第330章 弟弟舅舅

    夜冻昼消,浇冻水正好。

    立冬前一日,丁果盛便开始叫上年轻人叮嘱各项该注意的细节。

    他不能跟着去南梁,因村口不远处还有一片果园需要打理。更何况他老了,年轻人该有个领头办事的。

    絮儿想法多,总喜欢事事找捷径,这一点让老实了一辈子的丁果盛十分不放心。

    但他左右不了絮儿的想法,便只能在朱丰庆七这样的后生身上下功夫,期盼他们谁能立起来一些,好歹在农事上有个人兜底。

    果园子,这么叫还不准确,现在那里就是个齐腰高的小树林子。为了保它们安全过冬,丁果盛得带上一双儿女灌溉。

    南梁的田是大家的,随便拎个人出来,都得是了解冬麦甚于这些小树苗。节令一到,照着老祖宗的办法做准保没错。

    村中众人将需要用的水桶扁担拾掇出来,就连洗衣裳的木盆都没放过。

    山中开荒有这么一点不好,地势原因,只能挖水井,靠人力一点一点浇地。

    老白不在,更是连个箍桶的成手都没有。

    陈忘山以及胡伯他们,勉强能做一做检修罢了。每到浇水的时候,絮儿都记一次要买水桶。

    可她每次出山,可能选的日子不好,总是碰上这样那样的事耽误她的计划。

    换掉陈旧磨损麻绳,数一数扁担,丁果盛先挑了那些不好用的。

    在庄稼人心中,粮食永远是首位。

    果树是丁果盛的心头好,不过粮食才是活命之本。

    晌午天气最暖的时候,絮儿点了炭盆,用小罐烧好热水给小囡洗头发。

    两岁多的小娃娃已经可以蹦出不太连贯的话,一边享受母亲的轻柔指法,一边喋喋不休讲些奇言怪语。

    “娘,弟弟好哭。”

    “那是小舅舅。”

    “不是,宝啾啾,小啾啾。”

    林宝乐是林三娘捡来的孩子,这世上能说出宝乐生辰的,或许只有他血脉至亲吧。

    丁小强一直以兄长自居,偏林宝乐也愿意。

    絮儿没办法与小闺女解释,为何那个比她小的奶娃娃是“舅舅”辈分,只能在日常中一遍遍强调,让她习惯去记忆。

    “唉~傻孩子,那是二舅好吧?”

    陈二的名字很有点故事,大名叫陈茅。

    虽然陈忘山极力解释,那是茅草的茅,可不管识字与否,茅草与茅房怎么回事,大家心知肚明啊。

    为这事,顾云和陈忘山吵了一架。孩子是她怀胎十月生下的,说什么都不愿再联想到茅房。

    可让她起名吧,绞尽脑汁想了,也寻过好些人出主意,就是哪哪都不如意。

    两口子各叫各的,顾云喊他儿子“陈二”,陈忘山说起来就是“二茅”。

    小孩子想东想西,大人猜不到她下一句会问什么。

    “娘,人有头发。”

    “对。”

    “胡爷爷光光。”

    絮儿手一抖,强行憋笑道:

    “胡爷爷有头发,就是有点少。”

    动作熟练地给小囡包上帕子,娘俩坐在床边擦头发。

    小囡大概是瞥见了孟长义的刀,突然蹦出一句:

    “爹呢?”

    絮儿手上顿了下,继续给孩子擦头发,边回应她:

    “他去给小囡找肉吃啊,小囡吃肉会快快长大。”

    小孩子尚不知道种田谋生辛苦,乐呵呵与絮儿承诺:

    “快长大,种田。”

    絮儿脸上虽笑着,但更希望这个孩子一直长不大。或者说长慢一点,再等等她。等村中良田富产,等絮儿可以给她衣食无忧的生活。

    浇封冻水这日,山中有微风。

    絮儿给小囡抓一把枣,让她在地头玩耍。田间小路上人来人往,勤快的庄稼人靠井水浇灌着青青麦苗。

    汉子们会攀比高歌,借此缓解挑水过程中的枯燥和劳累。

    女子们则更喜欢逗一逗小囡。许是女人天然便有母性情感,被孩子软软喊上一声,心里就是觉得舒坦。

    浇好封冻水之后,算是迎来真正的一段农闲。

    任他吹风或是天晴,村里人不曾真正懒散。有绩麻绩葛的,也有缝补洗涮的,还有爬上爬下砍柴的……

    絮儿一个人在石窖中打转,眼下看起来堆着不少吃的,可是等孟长义回来,这里要空出好大一块。

    打猎的人回来后,稍微休息两日,等把猎物处理干净,他们要计划去一趟县城的。

    其实这些食物早在絮儿心里,她就是想找个安静地方,让自己忙起来的时候,还能想一想孟长义。

    他们出行匆忙,当时给受伤的人腾房子,孟长义是趁人不注意将他的东西寄存在絮儿屋子里的。

    老旧棚屋那边没必要拿什么重要物件,所以即便村中有人发现絮儿房里的刀,也没人多想什么。

    他回来后,真要这样住一张床?

    孟长义说,想要跟絮儿一起过一生。她会是个适合做妻子的人么?

    双亲早亡,没人教她该如何做人家娘子啊。

    想这些事总让人心乱,所以絮儿甩了甩脑袋,把精力用在挑选种子上。

    月圆之夜,山中狼嚎不断。

    两丛篝火照映着一张张坚毅的脸庞。

    杀野兽,总是要比杀人简单的。

    唐越冬双眼发直,有时候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这么冒险给宋丹霞搜罗东西做甚?明明理智时做好决定,放下她,为自己。可是行为实在好笑!

    柴火将野鸡熏烤出香味,众人分食之后,开始商定回家的路线。

    与来时一身轻松不同,他们携带的野物是沉重负担。尽快回村,才能保住肉的新鲜口感。

    算算日子,第一批猎物应该已经平安送达。好在他们在附近活动多年,又是战场退下来的老兵,否则分头走这种危险之事,实在要不得。

    孟长义心里计算着,这些狐皮如果给絮儿做个斗篷是否够用。

    从一开始,孟头儿就没想过把狐皮拿去县城售卖。

    女子嫁汉,共苦是无奈之选,所求温饱舒心度日罢了。这些狐皮给絮儿过冬正好,至于好穿戴……这次去县城给她买几样回来,让她美个够。

    顺便让崔景给姜临那个臭小子寻一门亲事,免得有事没事对絮儿献殷勤!

    崔景正事一箩筐,做梦也不会想到兄弟远道而来会求他这种鸡毛蒜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