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第382章 边城将女23
顾超眼巴巴地瞅着石开山,希望他能把领兵支援之事交给自己。
从东路进关的胡人首领,肯定还没收到吉烈大汗兵败的消息,不然也不会长驱直入。
等到自己带兵长途跋涉赶过去时,他差不多也该接到西路军惨败的噩耗,自然也就无心恋战,带着大军一路抢来的东西匆忙撤兵。
这简直就是白捡的战功,肯定要抢到才行!
在这次守城战中,副将已经阵亡,自己说不得还能凭着这份击退胡人的大功,坐上副将的位子呢。
想想就觉得开心!
心里思绪电闪,脸上也带出些许笑意……
石开山继续道:“不过,军令上说,若我因伤势无法前往,就让这回在围城战中,击退胡人的玉珠作为主将领兵救援……”
“爹,真的嘛?皇上真的点名要我去啊!”不及她爹把话说完,悦然就做出一副惊喜不已的模样。
其实刚才在她爹看信时,她在一旁已经快速扫了一眼,早就得知此事了,却只能佯装不知,这会终于可以释放出心里的喜悦之情了。
只要不派顾超去就好,是谁都无所谓。
当然了,她自己去更好!
已经看完书信的丁、胡两位参将一脸懵逼,有些怀疑是不是书吏在给朝廷的军报中,有点夸大了石大小姐的战绩,不然皇帝与朝中官员怎么会派她一个姑娘家去抵御胡人?
不行,一会回去了得好好问问书吏,他军报是怎么写的!
这场面多少有些尴尬了。
显得主动请缨的顾超真个傻子似的,脸顿时就挂不住,都快要掉地上了,愣了半晌才尴尬放下手退了回去。
也是,他都还没看过信上的内容呢,就急着请战,心急的有点过了头。
只是捡功劳,可不得着急嘛!晚了就连口汤都喝不上了。
石开山笑了笑,却继续道:“玉珠武艺不错,就是缺少带兵经验,此次去是与友军合力围堵胡人大军,让她一人领兵我实在不放心。”
说至此,他目光落在灰心丧气的顾超身上,“不如,顾参将也跟着一起去,从旁多指点她一下。”
这就是让他给悦然当副将的意思了。
顾超心里很不满意,从领兵主将降级为副将,还是给一个原先没任何官职的小姑娘做参将,属实有些打他这个三品参将的脸了。
但总兵大人已经发话了,刚才还主动请缨的他要是不肯应下,明显就是在闹情绪了,只得上前一步,抱拳领命:“在下,谨遵总兵大人差遣!”
走一趟,好歹还能捞点功劳;不去的话,不仅没有功劳还会得罪总兵大人,他很快就做出了最佳选择。
石开山满意地笑着点点头。
悦然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把这颗不定时炸弹带在身边总比留在城里好。
在合适的时机下,她会果断地报销掉这颗雷。
其他两位参将就更不会有意见了,二人身上都带了伤不能领兵,且刚经历过一场围城大战,战后还要修复城防、处理伤亡等诸多事宜要忙呢。
总兵大人的身体还须静养,这些事就只能落在他们头上了。
事情商议已定,又说了一下派兵的具体事宜,石开山已经是满头大汗,众人就劝他赶紧休息,余下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办就行,随即就散了。
转眼就到了两日后。
天蒙蒙亮,一身甲胄的悦然就带着三千边军骑马出城,前往宣府一带支援友军。
这是城中能拿出来的最多人马了,剩余的人还要负责守城与巡防。
好在从胡人那里新得了一批战马与后勤物资,这才能保证一人一马,与所需的行军口粮。
不然大军就得饿着肚子腿着跑上千里之地去打仗了,还没见到胡人估计就要减员大半了。
除了参将顾超跟随外,石总兵还把自己幸存的十来个亲兵都给了女儿。
女儿头次带兵奔赴战场,他这个父亲很是担心,但也只能帮到这里了,一切还要看她自己的。
霍青此刻就骑马率领着十几人的亲兵紧紧守护在悦然两侧。
而顾超这个参将,则被安排在大军后面压阵,带兵保护粮食与辎重。
悦然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想让他离自己远一些,横竖自己时刻都能留意到他的情况,也不怕他动什么坏心思。
骑兵行军速度很快,辎重也都驮在马上,一点不会拖后腿。
用战马驮物资这种奇葩的事,自然只有悦然才想得到,没办法,上次缴获的胡人战马太多了,有马就是这么任性。
当丁、胡两位参将得知此事后,被雷了个外焦里嫩,不过这些战马白养着也要消耗不少草料与豆料,这么一想给出去似乎也没那么心疼,只嘱咐她要原数带回来,一匹也不能少。
战马在古代一直可是宝贵的财富,不仅能作为代步工具,还能拿来换钱或是换物资。好的战马,一匹就能换上百两银子,汗血宝马更是价值千金。
故此,对于两位参将来说,丢一匹都得肉疼一整年。
这一日晚上,大军宿在了一处平坦的雪地里。
“今日咱们行了多少里?”悦然跳下马,看向霍青。
“启禀将军,据手下推测约有250里。”霍青跟着下马,略微沉思了一下,随即报出了一个数字,“将军放心,咱们一定能在期限内赶到。”
这次出兵,悦然被朝廷临时安排了一个“援东将军”的临时官职,故此霍青对悦然的称呼也从大小姐,变成了将军。
皇帝还给悦然画了一张大饼:待击退胡人后,再正式封赏。
这就有点考验的意思在里面了,要是你这次也能成功击退胡人大军,我们就相信你真有这么大的能耐,否则就意味着上一封战报中关于你的战功,就存在着很大的水分。
这也是人之常情。
世人确实很难接受,一介女流能在武将云集的边关脱颖而出,两次击败胡人大军,令近三十万胡人溃败而逃。
人心里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
不过,悦然会用无可争辩的事实来打他们的脸。
哼哼……皇帝与朝中的那些大臣,你们就等着惊掉下巴吧!
悦然点头表示知道了,丢开追风的缰绳,让它去雪地里尽情撒欢,舒缓一下疲乏的身体。
行军的头一日,除了中途停下来喂马、吃干粮歇息过半个时辰,剩下的时间都在马背上了,她得知道照这样的速度几日能赶到宣府一带。
好做到心中有数。
朝廷的调令上写着:胡人所到之处一片焦土,命你部领兵从速救援,以六日为期。
现在看来,六日的时间是够用的,不过也不能一直像今日这样急行军,不然人和马的消耗都很大,须张弛有度。
两日后,可以考虑放缓一下行军速度,让士兵与马匹都松弛一下。
此时正是十一月份,天寒地冻,在外行军实在是一趟苦差,再有月余就要过新年了,这次他们估计要在外面过年了。
故此,将士们的情绪普遍不高。
扎营造饭时,悦然把一众随行将领召集到帐中议事。
从东路进关的胡人首领,肯定还没收到吉烈大汗兵败的消息,不然也不会长驱直入。
等到自己带兵长途跋涉赶过去时,他差不多也该接到西路军惨败的噩耗,自然也就无心恋战,带着大军一路抢来的东西匆忙撤兵。
这简直就是白捡的战功,肯定要抢到才行!
在这次守城战中,副将已经阵亡,自己说不得还能凭着这份击退胡人的大功,坐上副将的位子呢。
想想就觉得开心!
心里思绪电闪,脸上也带出些许笑意……
石开山继续道:“不过,军令上说,若我因伤势无法前往,就让这回在围城战中,击退胡人的玉珠作为主将领兵救援……”
“爹,真的嘛?皇上真的点名要我去啊!”不及她爹把话说完,悦然就做出一副惊喜不已的模样。
其实刚才在她爹看信时,她在一旁已经快速扫了一眼,早就得知此事了,却只能佯装不知,这会终于可以释放出心里的喜悦之情了。
只要不派顾超去就好,是谁都无所谓。
当然了,她自己去更好!
已经看完书信的丁、胡两位参将一脸懵逼,有些怀疑是不是书吏在给朝廷的军报中,有点夸大了石大小姐的战绩,不然皇帝与朝中官员怎么会派她一个姑娘家去抵御胡人?
不行,一会回去了得好好问问书吏,他军报是怎么写的!
这场面多少有些尴尬了。
显得主动请缨的顾超真个傻子似的,脸顿时就挂不住,都快要掉地上了,愣了半晌才尴尬放下手退了回去。
也是,他都还没看过信上的内容呢,就急着请战,心急的有点过了头。
只是捡功劳,可不得着急嘛!晚了就连口汤都喝不上了。
石开山笑了笑,却继续道:“玉珠武艺不错,就是缺少带兵经验,此次去是与友军合力围堵胡人大军,让她一人领兵我实在不放心。”
说至此,他目光落在灰心丧气的顾超身上,“不如,顾参将也跟着一起去,从旁多指点她一下。”
这就是让他给悦然当副将的意思了。
顾超心里很不满意,从领兵主将降级为副将,还是给一个原先没任何官职的小姑娘做参将,属实有些打他这个三品参将的脸了。
但总兵大人已经发话了,刚才还主动请缨的他要是不肯应下,明显就是在闹情绪了,只得上前一步,抱拳领命:“在下,谨遵总兵大人差遣!”
走一趟,好歹还能捞点功劳;不去的话,不仅没有功劳还会得罪总兵大人,他很快就做出了最佳选择。
石开山满意地笑着点点头。
悦然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把这颗不定时炸弹带在身边总比留在城里好。
在合适的时机下,她会果断地报销掉这颗雷。
其他两位参将就更不会有意见了,二人身上都带了伤不能领兵,且刚经历过一场围城大战,战后还要修复城防、处理伤亡等诸多事宜要忙呢。
总兵大人的身体还须静养,这些事就只能落在他们头上了。
事情商议已定,又说了一下派兵的具体事宜,石开山已经是满头大汗,众人就劝他赶紧休息,余下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办就行,随即就散了。
转眼就到了两日后。
天蒙蒙亮,一身甲胄的悦然就带着三千边军骑马出城,前往宣府一带支援友军。
这是城中能拿出来的最多人马了,剩余的人还要负责守城与巡防。
好在从胡人那里新得了一批战马与后勤物资,这才能保证一人一马,与所需的行军口粮。
不然大军就得饿着肚子腿着跑上千里之地去打仗了,还没见到胡人估计就要减员大半了。
除了参将顾超跟随外,石总兵还把自己幸存的十来个亲兵都给了女儿。
女儿头次带兵奔赴战场,他这个父亲很是担心,但也只能帮到这里了,一切还要看她自己的。
霍青此刻就骑马率领着十几人的亲兵紧紧守护在悦然两侧。
而顾超这个参将,则被安排在大军后面压阵,带兵保护粮食与辎重。
悦然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想让他离自己远一些,横竖自己时刻都能留意到他的情况,也不怕他动什么坏心思。
骑兵行军速度很快,辎重也都驮在马上,一点不会拖后腿。
用战马驮物资这种奇葩的事,自然只有悦然才想得到,没办法,上次缴获的胡人战马太多了,有马就是这么任性。
当丁、胡两位参将得知此事后,被雷了个外焦里嫩,不过这些战马白养着也要消耗不少草料与豆料,这么一想给出去似乎也没那么心疼,只嘱咐她要原数带回来,一匹也不能少。
战马在古代一直可是宝贵的财富,不仅能作为代步工具,还能拿来换钱或是换物资。好的战马,一匹就能换上百两银子,汗血宝马更是价值千金。
故此,对于两位参将来说,丢一匹都得肉疼一整年。
这一日晚上,大军宿在了一处平坦的雪地里。
“今日咱们行了多少里?”悦然跳下马,看向霍青。
“启禀将军,据手下推测约有250里。”霍青跟着下马,略微沉思了一下,随即报出了一个数字,“将军放心,咱们一定能在期限内赶到。”
这次出兵,悦然被朝廷临时安排了一个“援东将军”的临时官职,故此霍青对悦然的称呼也从大小姐,变成了将军。
皇帝还给悦然画了一张大饼:待击退胡人后,再正式封赏。
这就有点考验的意思在里面了,要是你这次也能成功击退胡人大军,我们就相信你真有这么大的能耐,否则就意味着上一封战报中关于你的战功,就存在着很大的水分。
这也是人之常情。
世人确实很难接受,一介女流能在武将云集的边关脱颖而出,两次击败胡人大军,令近三十万胡人溃败而逃。
人心里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
不过,悦然会用无可争辩的事实来打他们的脸。
哼哼……皇帝与朝中的那些大臣,你们就等着惊掉下巴吧!
悦然点头表示知道了,丢开追风的缰绳,让它去雪地里尽情撒欢,舒缓一下疲乏的身体。
行军的头一日,除了中途停下来喂马、吃干粮歇息过半个时辰,剩下的时间都在马背上了,她得知道照这样的速度几日能赶到宣府一带。
好做到心中有数。
朝廷的调令上写着:胡人所到之处一片焦土,命你部领兵从速救援,以六日为期。
现在看来,六日的时间是够用的,不过也不能一直像今日这样急行军,不然人和马的消耗都很大,须张弛有度。
两日后,可以考虑放缓一下行军速度,让士兵与马匹都松弛一下。
此时正是十一月份,天寒地冻,在外行军实在是一趟苦差,再有月余就要过新年了,这次他们估计要在外面过年了。
故此,将士们的情绪普遍不高。
扎营造饭时,悦然把一众随行将领召集到帐中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