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 第440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12

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第440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12

    在宋家,女娃是处于食物链最底端的存在,可同为女娃,悦然有亲娘护着日子比宋大丫这个堂姐舒坦多了,现在又要跟秀才姥爷读书。

    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搁谁心里能不嫉妒啊?

    不要以为小孩子就没有攀比心理,恰恰相反,小孩子的攀比与嫉妒心一点不比大人弱,反而由于没有道德感的约束,你压根无法想象出他能干出什么事来?

    宋大丫就是这样的小孩。

    这人当真是既可怜,又可恨!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悦然回来后,发现这位堂姐哪里有些不一样了,时常偷空往外跑,还会装病躲避干活。

    二伯娘对这个闺女也肉眼可见地好了一些,也不知道宋大丫给她娘灌了什么迷魂汤。

    【悦悦,你是不是怀疑你这位堂姐是重生的,或是穿越来的?】小九捕捉到悦然的情绪,替她说出了心里的疑惑。

    “小九,你知道她都跑去干什么了吗?”

    悦然是有这方面的猜测,不过还需要证实。

    小九兴奋地道:【这个我知道,她时常去村尾的那位脾气古怪的寡居老婆婆家帮忙干活。人家赶她走还不走,很是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

    “村尾?寡居的老婆婆?”

    悦然快速过了一下剧情,还真发现了一点那位神秘老婆婆的事迹。

    据说是县里绣房的绣娘,年老之后回乡居住,与两个兄弟家的关系都不睦,自己单独盖了一座三间砖瓦房居住,素来不与村中人来往。

    村里不少人想把家里的闺女送她那去学绣活,好给家里赚银钱,但这位老绣娘一个都不收,即便村长出面说情,她也以眼睛早就瞎了看不清为由给推了。

    宋大丫想跟这位婆婆学绣艺?

    不过她也太自信了点,怎么就觉得自己会是例外的那个人呢?

    “小九,你以后多帮我留意一下她的举动。”悦然倒想看看这位堂姐能不能让那位性情古怪的老婆婆破例教她。

    看来这辈子宋大丫想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了。

    【对了,悦悦,你这位堂姐还在村外偶遇过杏花村那位地主家的小少爷,可惜她再次碰壁了,那位小少爷嫌她挡了路,不待她说话就一脚把人踹倒了……哈哈哈】小九笑得乐不可支。

    悦然:这也太早熟了吧?

    不过要是宋大丫的身体里跟她一样也住着一个成人的灵魂……就更奇怪了,这是想玩养成吗?

    宋大丫被夫君嫌弃了一辈子,纵使她所出的儿子中了举人也没对她有半分好脸色。看来重活一世,她还是想嫁进地主家,且还想让这位地主少爷爱上她。

    以防宋大丫对冷燕娘母女做出什么不利的事,悦然随舅舅离开时,便让小九替她继续留意着宋家的情况,尤其是她那位堂姐拜师的进展。

    当然了,要是村里有什么瓜也要记得及时告知她。

    ……

    杏花村。

    “枝枝快起来,要上学去了!”还在睡梦中的悦然被姥姥唤醒,睁开惺忪的睡眼,没料到穿到古代居然还过上了每日早起上学的日子。

    真的好意外啊!

    夏忙过后,村学照常开课,即将五岁的悦然也成了一名光荣的学童,跟着七八个孩子一起上课,其中还有小舅舅冷少俊这个小童生。

    毕竟跟宋家人说的要上学堂,总得走走过场。

    一个女童出现在学堂很是另类的一桩事,但小屁孩们也没人敢说什么,至于霸凌她,更不存在的。

    在小小的学堂里,悦然这个关系户就有两位举足轻重的熟人,一个是夫子,一个是班里唯一的童生。

    有这两人罩着,她简直可以在学堂里横着走了,心里美美哒!

    不过,才去了一天悦然就觉得没意思了,跟着一帮六到十四五岁的孩子一起念书真的很无趣。

    前面秀才之女的那个小世界,她跟着秀才爹把四书五经一类的书籍都系统地学过一遍,所以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她早已烂熟于心,最多听听秀才姥爷关于经文的讲解,但一遍也就很轻松地消化了。

    于是,她时常下午,或者干脆一整天都偷懒不去学堂,不是出去玩,就是在家陪姥姥种菜喂鸡,干些力所能及的轻省活。

    晓得外孙女聪慧,冷秀才也不强求她待在学堂,只要每日把布置的学业完成后,就随她玩去。

    毕竟还是小孩子嘛,爱玩是天性。

    然而,同样是个半大孩子的冷小舅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完成课业之余,还要苦哈哈地抄书赚钱。

    看着外甥女每日逗鸡撵狗过得这样逍遥自在,心里就忍不住发酸,可他一个当舅舅的,怎么好意思跟个几乎小他十岁的孩子比呢?

    “枝枝,今日学堂有新生入学,你跟着你舅舅一起去学堂。”在清晨的饭桌上,冷秀才宣布道。

    于是吃完饭,悦然便随着舅舅姥爷一起来到学堂。

    “这位是谢天赐,以后便跟着大家一起学习了。”冷秀才领着一个八九岁左右、一身绸衣昂着下巴的男孩跟其他学生介绍。

    这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一看就不是个安分的主,很欠扁。

    到场的学生一片哗然。

    “这不是谢地主家的独苗少爷嘛?听说家里从县里给请了夫子教他读书,怎么又来咱们村学了?”

    “对呀,夫子就教他一人多好啊!”

    “他把五六个夫子都被气跑了,没人肯教他这才来村里学堂的。”

    “可不是,这位少爷脾气可不好,我爹娘都教我离他远着些,不然得罪了这位小少爷,谢地主就不肯佃田给我家种了,家里也就没钱供我念书了。”

    村里哪家孩子没被这小子欺负过,却碍于大人的叮嘱,一个个被欺负了还不敢吭声,但心里真没几个待见他的。

    悦然对这个小屁孩也不陌生,昨日刚在姥姥家见过他与他大腹便便地地主爹,这小子还抢她的野果子吃,可比她淘多了。

    不明白姥爷为何要收这样一个会带坏其他学生的孩子,难道就因为他是村里地主家的少爷吗?

    【有没有可能,你姥爷是因为人家给的太多了?】小九暗戳戳地冒了出来,说完怕给修理似地随即遁走了。

    悦然: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姥爷素来安贫乐道,怎么可能为五斗米折腰?况且家里就算不多富裕,但赶考的银子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