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第455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28
“冷叔暂时没事,土匪把人给绑了,让咱们拿钱去赎人。”
这人是从杏花村跟来的一个汉子,为人还算机灵,顾不得喘匀气,三言两句就把事情交待了个大概。
冷燕娘心中稍安,只要人没事就好。
下一刻,就听这人继续道:“那土匪狮子大开口,让咱们三天之内拿五千两银子去赎人,要是日子到了见不到银子,就就……”
后面的话,却是怎么也说不出来。
但屋内之人都晓得是什么意思了。
冷燕娘急得眼泪直接就掉了下来。
“那些土匪知道他们绑的是什么人吗?”悦然想到什么,赶紧问道。
柱子摇头:“遇到土匪时,冷叔交待过,不让大家吐露他的身份。”
本来他想报出身份把土匪吓走,幸会冷叔及时出声提醒,虽然他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冷叔是有大学问的人,能考中当官,一定比他这个大字都不识一个的村汉强太多了,能这么说,肯定有自己的道理。
自己只管照做就行。
所以,他硬生生把嗓子眼里即将冒出来的话又咽了下去。
悦然一听这话,当即就稍微放心一些了。
要是姥爷的身份给暴露了,可能会出现两个结果,要么土匪吓得把人给放了,这样最好不过,但那些人也极有可能杀人灭口。
绑架本县县令可是杀头的大罪,一旦惊动官府,他们这帮盘踞在此数十年的土匪可没好果子吃。
所以直接灭口的可能性很大。
但只要姥爷的身份不暴露,那些土匪为了求财肯定不会杀人,但不管怎么说,最好还是尽快把三人给救出来。
俗话说,礼仪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
越是穷的地方,就越会出现土匪,榆阳县也不例外。
在县城五十里外的一处山里藏着一伙土匪,时常下山打劫过往的商队与行人,有时还会闯入村中的地主家抢劫财物。
搞的现在都很少有商队从此经过,这些土匪日子也不好过,为了生存,作案反而更频繁了。
今日,不想竟然给冷文才一行人给遇上了。
那些土匪看着他们中有人穿着绸衣,还以为遇到大鱼了,哪知抢了他们几人随身所带的东西后,只翻出百来两银子,不由大失所望。
“看你们穿的人五人六的,也不像那些榨不出油水的村人,怎么才这点银子?”为首的土匪头子不屑地问道。
另一个土匪小头目叫道:“老大,那咱们不是白跑了一趟吗?这点钱还不够咱们兄弟在县城春风楼快活一晚的呢,太不划算了。”
“对!他们身上没钱,不代表家里没有,放几个人回去取钱来赎人。”
土匪头子本来就打着这个主意,在本地盘踞几十年,什么情况要怎么处理都有一套规矩,像这种住在本地的人,就放两个人回去,让家里拿钱来赎人,要是外地的客商,就尽可能把身上藏的银子都搜走,只要有钱他们是不会伤人的。
毕竟他们干这行也只是为了求财,银子给到位,一般都会痛快放人。
于是,土匪随意报出一笔赎金后,就放了两个人回去。
柱子便是其中之一,不过他腿脚跑的快,比另一人早一点进城。
一听土匪居然张口就要五千两银子,冷燕娘身子一晃也差点吓晕过去,她不晓得家里有没有这么多银子,但老爹男子弟弟都在人家手上,不管要多少钱,都得凑出来。
“枝枝,你手里有多少银子?”冷燕娘晓得自己爹对闺女很是大方,她手里应该有银子,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闺女是个手大的,凡是看上的东西都要买下来,大约也剩不下多少,但能凑一点是一点。
“娘,你别担心,银子不是问题。”就怕那些土匪拿钱不放人,所以这趟赎人她说什么也要跟去。
悦然安抚了她娘一句,转身就出了屋子,还把柱子给叫了出去,想详细了解一下那些土匪的情况。
冷燕娘只当她去取银子去了,也没把她的话当回事,什么叫“银子不是问题”,在她眼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否凑够五千两银子。
她晓得他爹考中后,那些富商与地主们没少往家里送礼示好,但应该没有这么多银子吧。
实在不行,就把能当的东西都去当了,东拼西凑,应该还是能凑出来的。
看了一眼还在昏睡的亲娘,她嘱咐丫鬟盯着一些,就转身回了自己屋子,先把自己爹私房都翻了出来,一看才二百多两。
这些还是她娘硬塞给她的,路上倒没咋花,就是到了这边添置东西花了一些。
在她走后,李氏幽幽转醒,从丫头口中得知土匪要家里拿五千两银子去赎人,咬牙起身,拿钥匙打开藏钱的匣子清点存银。
这母女俩都想到一块去了,无论如何要把这笔银子凑出来,人比钱重要多了。
想起还在土匪手中的父子女婿三人,这一夜,母女俩担心的一宿没睡,次日一早起来,就喊人进来把昨晚清点出来的东西拿去当铺去当了。
悦然过来正好撞到这一幕,赶紧把人给拦住。
“枝枝,你一个小孩子在这捣什么乱?快一边去,这是在凑钱救人呢。”冷燕娘柳眉倒竖,生气地就要上去把人抱开。
她虽然也舍不得这些东西,一些还是刚从外面买回来的,但现在是为了救人,没什么不能舍弃的。
悦然哪能让她抱住,赶忙避开,道:“娘,先让人出去,我有话跟你和姥娘说。”
李氏晓得自家外孙女是个有主意的,当即就把人都屏退下去,而后带着一丝期盼地望着她道:“枝枝,有话你就直说。”
冷燕娘怒瞪悦然一眼,焦急地道:“娘,她一个孩子懂什么?咱们还是赶紧凑银子吧,我爹他们还等着咱们去救他们呢!”
这人是从杏花村跟来的一个汉子,为人还算机灵,顾不得喘匀气,三言两句就把事情交待了个大概。
冷燕娘心中稍安,只要人没事就好。
下一刻,就听这人继续道:“那土匪狮子大开口,让咱们三天之内拿五千两银子去赎人,要是日子到了见不到银子,就就……”
后面的话,却是怎么也说不出来。
但屋内之人都晓得是什么意思了。
冷燕娘急得眼泪直接就掉了下来。
“那些土匪知道他们绑的是什么人吗?”悦然想到什么,赶紧问道。
柱子摇头:“遇到土匪时,冷叔交待过,不让大家吐露他的身份。”
本来他想报出身份把土匪吓走,幸会冷叔及时出声提醒,虽然他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冷叔是有大学问的人,能考中当官,一定比他这个大字都不识一个的村汉强太多了,能这么说,肯定有自己的道理。
自己只管照做就行。
所以,他硬生生把嗓子眼里即将冒出来的话又咽了下去。
悦然一听这话,当即就稍微放心一些了。
要是姥爷的身份给暴露了,可能会出现两个结果,要么土匪吓得把人给放了,这样最好不过,但那些人也极有可能杀人灭口。
绑架本县县令可是杀头的大罪,一旦惊动官府,他们这帮盘踞在此数十年的土匪可没好果子吃。
所以直接灭口的可能性很大。
但只要姥爷的身份不暴露,那些土匪为了求财肯定不会杀人,但不管怎么说,最好还是尽快把三人给救出来。
俗话说,礼仪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
越是穷的地方,就越会出现土匪,榆阳县也不例外。
在县城五十里外的一处山里藏着一伙土匪,时常下山打劫过往的商队与行人,有时还会闯入村中的地主家抢劫财物。
搞的现在都很少有商队从此经过,这些土匪日子也不好过,为了生存,作案反而更频繁了。
今日,不想竟然给冷文才一行人给遇上了。
那些土匪看着他们中有人穿着绸衣,还以为遇到大鱼了,哪知抢了他们几人随身所带的东西后,只翻出百来两银子,不由大失所望。
“看你们穿的人五人六的,也不像那些榨不出油水的村人,怎么才这点银子?”为首的土匪头子不屑地问道。
另一个土匪小头目叫道:“老大,那咱们不是白跑了一趟吗?这点钱还不够咱们兄弟在县城春风楼快活一晚的呢,太不划算了。”
“对!他们身上没钱,不代表家里没有,放几个人回去取钱来赎人。”
土匪头子本来就打着这个主意,在本地盘踞几十年,什么情况要怎么处理都有一套规矩,像这种住在本地的人,就放两个人回去,让家里拿钱来赎人,要是外地的客商,就尽可能把身上藏的银子都搜走,只要有钱他们是不会伤人的。
毕竟他们干这行也只是为了求财,银子给到位,一般都会痛快放人。
于是,土匪随意报出一笔赎金后,就放了两个人回去。
柱子便是其中之一,不过他腿脚跑的快,比另一人早一点进城。
一听土匪居然张口就要五千两银子,冷燕娘身子一晃也差点吓晕过去,她不晓得家里有没有这么多银子,但老爹男子弟弟都在人家手上,不管要多少钱,都得凑出来。
“枝枝,你手里有多少银子?”冷燕娘晓得自己爹对闺女很是大方,她手里应该有银子,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闺女是个手大的,凡是看上的东西都要买下来,大约也剩不下多少,但能凑一点是一点。
“娘,你别担心,银子不是问题。”就怕那些土匪拿钱不放人,所以这趟赎人她说什么也要跟去。
悦然安抚了她娘一句,转身就出了屋子,还把柱子给叫了出去,想详细了解一下那些土匪的情况。
冷燕娘只当她去取银子去了,也没把她的话当回事,什么叫“银子不是问题”,在她眼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否凑够五千两银子。
她晓得他爹考中后,那些富商与地主们没少往家里送礼示好,但应该没有这么多银子吧。
实在不行,就把能当的东西都去当了,东拼西凑,应该还是能凑出来的。
看了一眼还在昏睡的亲娘,她嘱咐丫鬟盯着一些,就转身回了自己屋子,先把自己爹私房都翻了出来,一看才二百多两。
这些还是她娘硬塞给她的,路上倒没咋花,就是到了这边添置东西花了一些。
在她走后,李氏幽幽转醒,从丫头口中得知土匪要家里拿五千两银子去赎人,咬牙起身,拿钥匙打开藏钱的匣子清点存银。
这母女俩都想到一块去了,无论如何要把这笔银子凑出来,人比钱重要多了。
想起还在土匪手中的父子女婿三人,这一夜,母女俩担心的一宿没睡,次日一早起来,就喊人进来把昨晚清点出来的东西拿去当铺去当了。
悦然过来正好撞到这一幕,赶紧把人给拦住。
“枝枝,你一个小孩子在这捣什么乱?快一边去,这是在凑钱救人呢。”冷燕娘柳眉倒竖,生气地就要上去把人抱开。
她虽然也舍不得这些东西,一些还是刚从外面买回来的,但现在是为了救人,没什么不能舍弃的。
悦然哪能让她抱住,赶忙避开,道:“娘,先让人出去,我有话跟你和姥娘说。”
李氏晓得自家外孙女是个有主意的,当即就把人都屏退下去,而后带着一丝期盼地望着她道:“枝枝,有话你就直说。”
冷燕娘怒瞪悦然一眼,焦急地道:“娘,她一个孩子懂什么?咱们还是赶紧凑银子吧,我爹他们还等着咱们去救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