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第470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43
热门推荐:
让你们养猪?却把我踢出同学群?
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
我刚换麒麟肾,你们就要跟我退婚?
一胎两宝,冷面大佬抱着娇妻狠宠
玄骨镇龙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鬼作家
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
修仙狂徒:穿越自带系统横扫七界
直到宴会散场之际,输多赢少的福清郡主才恋恋不舍地跟悦然交换了身份信息,还说以后会时常请她过来大长公主府陪自己下棋。
京里的大家闺秀善于下棋的倒是不多,但敢赢或能赢这位郡主的几乎没有。
故此,福清郡主感觉跟那些人下棋很是无趣,今日遇见悦然这位敢赢她的高手,虽然多少有些挫败,但不得不说还挺痛快。
一时竟如获至宝,恨不得直接邀请她跟自己一起回府。
之后,大长公主府便三不五时地派马车来接悦然去府上做客,引得一众京城闺秀羡慕不已。
大长公主跟当今皇上一母同胞,姐弟感情很是不错,连带着福清郡主这个女儿也相当受皇帝宠爱。
能成为郡主的玩伴,是京中多少闺秀梦寐以求的美事。
但这位郡主却很不好交好,不仅脾气大,对有心接近她的小姐很是抵触,基本没给过谁好脸。
没想到一个在京中毫不起眼的六品官的外孙女却入了这位郡主的眼,试问谁能不气?
在别人眼里值得羡慕的事。
但悦然这里,却有些……一言难尽。
自家人知自家事,说的好听是上公主府做客,其实就是陪公主女儿下棋。
这位郡主知耻而后勇,竟然还想拜悦然为师。
这着实把悦然唬了一跳,慌忙道:“拜师就算了,不过咱们可以在棋艺上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然后经过这段时间交流,悦然都觉得自己的棋艺又精进了一点。
当然了,经过悦然的调教,福清郡主的棋艺也长进了不少,据她说已经可以跟她那位舅舅下半个时辰了。
由于有着共同的“爱好”,两人的关系也亲密了不少,介于棋友与闺蜜之间。
初入公主府的次数多了,悦然也有幸见过那位大名鼎鼎的高阳大长公主,虽是半老徐娘,眼尾有些许鱼尾纹,但依旧能看出容貌出众,珠光宝气,浑身上下透出一股皇家公主的威仪与贵气。
难能可贵的是,待悦然这个家世低微的小姑娘态度温和,如沐春风,还亲切地问及她家中亲人。
但悦然也晓得,皇家人就没有心思简单的,看似平易近人,但也不会无的放矢,故此每回出口的话,都会在心里略微斟酌一番,力求不出大错。
很快一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从南边贩运货物的商队进京了,得到消息后,悦然心情很好地收拾一番,禀告过姥娘与亲娘,就带着丫头小荷,叫上便宜爹一起出门了。
当年在榆阳县成立商队时,由于官员不得经商,且这个主意也是悦然出的,冷文才就把商队挂在了悦然名下。
后来见悦然管理的不错,干脆把商队交给她管理,之后基本不再过问。
算是成了悦然的私产。
但悦然也会每年拿出一半收入交给姥娘做家用,剩余的资金就用来扩建商队。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拥有了两支小规模的商队,大约一百来号人,商队的骨干是当初姥爷从杏花村带出来的那些子侄,分别由柱子叔与有商行经验的永信叔带队。
之前两支商队一直在榆阳与江南一带往返,如今姥爷成了京官,路线也要跟着改变一下,把南方的货物运到京城来卖,自然收益更高。
于是悦然分别给两支商队捎去书信,让他们贩了货直接来京。
这趟是柱子叔所带的商队先行入京。
父女两人来到商队歇脚的大车店,悦然等在旁边酒楼,让她爹把领队的柱子叔与账房叫过来谈事。
谁知,她在雅间里等了老半天,几人才急匆匆地过来,且各个都是一脸喜气。
不等悦然张口,为主走进来的中年黑脸汉子就满脸是笑地道:
“小姐,这次咱们带了不南边的好货,有江南丝绸,茶叶,还有一些瓷器漆器,昨天刚一落脚,我就上街面店铺打探了一下,谁知刚露出一点口风,那些掌柜们就争抢着想看货呢。
“这不,刚才几个掌柜前后脚地来看货,我抽不开身,没能及时赶过来,让小姐久等了。”
说着,还抹了一把额角沁出的汗珠,面上难掩激动。
“不急,柱子叔先坐下来喝杯茶,再慢慢说不迟。”悦然含笑听完,不由喜上眉梢。
没想到从南边带回来的货这么吃香,转眼就脱手了,当即亲手给他斟了一杯茶水。
并示意三人落座。
柱子灌了两杯温热的茶,便开始给悦然这个小东家讲述刚才交易的情况,再由账房先生报账。
听过之后,悦然心情很是愉快。
一个上午,货物就已经出的七七八八了,一共赚了三千二百两,刨出这次贩货的本钱、路上一应的花销、伙计的工钱等,净入账二千两,利润相当可观。
账房先生笑呵呵地道:“都说京城是个销金库,在下以前还不觉得,这次来了之后,才知这话所言不虚呢。
“这可比先前在府城那边盈利高多了,这趟京城咱们还真是来对了,还是小姐英明啊!”
他是最早入队的一批人,见证了商队是如何从弱小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悦然这个小东家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由由衷地拍起马屁来。
之前,悦然也不是没考虑过贩货京城来卖,但自家在这里没有一点根基与人脉,出了事,靠商队这几人根本摆不平。
但现在这些都不成问题。
就算有人欺生或排外,她自己也能及时摆平,再说她家现在也算背靠大树好乘凉,只要不是不长眼的,都不会自找不痛快。
“我今天出来是想看你们都运了什么好货过来,不想这么快就出手了,可谓是赢了一个开门红,这趟大家都辛苦了!
“出完这批货,柱子叔带大家好好在京中歇息些日子,也到处走走逛逛,见识一下京城的繁华。”
柱子笑应着,接着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恭敬地双手搁在悦然面前的桌上,嘴里道:“这些钱,小姐先收着,等货物清空后,我再把剩余的钱给您送家里去。”
没什么存在感的宋三郎盯着那叠银票不由双眼发直,他还是头回见这么多钱。
这些年跟在老丈人手下做事,但当真没经手过数额较大的银钱,想着这钱都是自家的,就想伸手去拿。
瞅见他失态的模样,悦然还能不晓得他想什么,快他一步收起银票,而后点了一大桌菜,付了账,就带着小荷与宋三郎先行离开了。
没她在场,两人吃喝也不用顾忌什么。
刚出雅间,宋三郎就暗戳戳地让悦然把银票给他收着,小心被人摸去了。
悦然都懒得理他,只当耳旁风。
这还是宋三郎头一次见商队竟然这么挣钱,之前只听人说什么小打小闹,一路上人吃马嚼的压根挣不了几个钱,以前或许是那样,但如今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京里的大家闺秀善于下棋的倒是不多,但敢赢或能赢这位郡主的几乎没有。
故此,福清郡主感觉跟那些人下棋很是无趣,今日遇见悦然这位敢赢她的高手,虽然多少有些挫败,但不得不说还挺痛快。
一时竟如获至宝,恨不得直接邀请她跟自己一起回府。
之后,大长公主府便三不五时地派马车来接悦然去府上做客,引得一众京城闺秀羡慕不已。
大长公主跟当今皇上一母同胞,姐弟感情很是不错,连带着福清郡主这个女儿也相当受皇帝宠爱。
能成为郡主的玩伴,是京中多少闺秀梦寐以求的美事。
但这位郡主却很不好交好,不仅脾气大,对有心接近她的小姐很是抵触,基本没给过谁好脸。
没想到一个在京中毫不起眼的六品官的外孙女却入了这位郡主的眼,试问谁能不气?
在别人眼里值得羡慕的事。
但悦然这里,却有些……一言难尽。
自家人知自家事,说的好听是上公主府做客,其实就是陪公主女儿下棋。
这位郡主知耻而后勇,竟然还想拜悦然为师。
这着实把悦然唬了一跳,慌忙道:“拜师就算了,不过咱们可以在棋艺上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然后经过这段时间交流,悦然都觉得自己的棋艺又精进了一点。
当然了,经过悦然的调教,福清郡主的棋艺也长进了不少,据她说已经可以跟她那位舅舅下半个时辰了。
由于有着共同的“爱好”,两人的关系也亲密了不少,介于棋友与闺蜜之间。
初入公主府的次数多了,悦然也有幸见过那位大名鼎鼎的高阳大长公主,虽是半老徐娘,眼尾有些许鱼尾纹,但依旧能看出容貌出众,珠光宝气,浑身上下透出一股皇家公主的威仪与贵气。
难能可贵的是,待悦然这个家世低微的小姑娘态度温和,如沐春风,还亲切地问及她家中亲人。
但悦然也晓得,皇家人就没有心思简单的,看似平易近人,但也不会无的放矢,故此每回出口的话,都会在心里略微斟酌一番,力求不出大错。
很快一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从南边贩运货物的商队进京了,得到消息后,悦然心情很好地收拾一番,禀告过姥娘与亲娘,就带着丫头小荷,叫上便宜爹一起出门了。
当年在榆阳县成立商队时,由于官员不得经商,且这个主意也是悦然出的,冷文才就把商队挂在了悦然名下。
后来见悦然管理的不错,干脆把商队交给她管理,之后基本不再过问。
算是成了悦然的私产。
但悦然也会每年拿出一半收入交给姥娘做家用,剩余的资金就用来扩建商队。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拥有了两支小规模的商队,大约一百来号人,商队的骨干是当初姥爷从杏花村带出来的那些子侄,分别由柱子叔与有商行经验的永信叔带队。
之前两支商队一直在榆阳与江南一带往返,如今姥爷成了京官,路线也要跟着改变一下,把南方的货物运到京城来卖,自然收益更高。
于是悦然分别给两支商队捎去书信,让他们贩了货直接来京。
这趟是柱子叔所带的商队先行入京。
父女两人来到商队歇脚的大车店,悦然等在旁边酒楼,让她爹把领队的柱子叔与账房叫过来谈事。
谁知,她在雅间里等了老半天,几人才急匆匆地过来,且各个都是一脸喜气。
不等悦然张口,为主走进来的中年黑脸汉子就满脸是笑地道:
“小姐,这次咱们带了不南边的好货,有江南丝绸,茶叶,还有一些瓷器漆器,昨天刚一落脚,我就上街面店铺打探了一下,谁知刚露出一点口风,那些掌柜们就争抢着想看货呢。
“这不,刚才几个掌柜前后脚地来看货,我抽不开身,没能及时赶过来,让小姐久等了。”
说着,还抹了一把额角沁出的汗珠,面上难掩激动。
“不急,柱子叔先坐下来喝杯茶,再慢慢说不迟。”悦然含笑听完,不由喜上眉梢。
没想到从南边带回来的货这么吃香,转眼就脱手了,当即亲手给他斟了一杯茶水。
并示意三人落座。
柱子灌了两杯温热的茶,便开始给悦然这个小东家讲述刚才交易的情况,再由账房先生报账。
听过之后,悦然心情很是愉快。
一个上午,货物就已经出的七七八八了,一共赚了三千二百两,刨出这次贩货的本钱、路上一应的花销、伙计的工钱等,净入账二千两,利润相当可观。
账房先生笑呵呵地道:“都说京城是个销金库,在下以前还不觉得,这次来了之后,才知这话所言不虚呢。
“这可比先前在府城那边盈利高多了,这趟京城咱们还真是来对了,还是小姐英明啊!”
他是最早入队的一批人,见证了商队是如何从弱小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悦然这个小东家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由由衷地拍起马屁来。
之前,悦然也不是没考虑过贩货京城来卖,但自家在这里没有一点根基与人脉,出了事,靠商队这几人根本摆不平。
但现在这些都不成问题。
就算有人欺生或排外,她自己也能及时摆平,再说她家现在也算背靠大树好乘凉,只要不是不长眼的,都不会自找不痛快。
“我今天出来是想看你们都运了什么好货过来,不想这么快就出手了,可谓是赢了一个开门红,这趟大家都辛苦了!
“出完这批货,柱子叔带大家好好在京中歇息些日子,也到处走走逛逛,见识一下京城的繁华。”
柱子笑应着,接着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恭敬地双手搁在悦然面前的桌上,嘴里道:“这些钱,小姐先收着,等货物清空后,我再把剩余的钱给您送家里去。”
没什么存在感的宋三郎盯着那叠银票不由双眼发直,他还是头回见这么多钱。
这些年跟在老丈人手下做事,但当真没经手过数额较大的银钱,想着这钱都是自家的,就想伸手去拿。
瞅见他失态的模样,悦然还能不晓得他想什么,快他一步收起银票,而后点了一大桌菜,付了账,就带着小荷与宋三郎先行离开了。
没她在场,两人吃喝也不用顾忌什么。
刚出雅间,宋三郎就暗戳戳地让悦然把银票给他收着,小心被人摸去了。
悦然都懒得理他,只当耳旁风。
这还是宋三郎头一次见商队竟然这么挣钱,之前只听人说什么小打小闹,一路上人吃马嚼的压根挣不了几个钱,以前或许是那样,但如今显然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