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第478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51
热门推荐:
让你们养猪?却把我踢出同学群?
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
我刚换麒麟肾,你们就要跟我退婚?
一胎两宝,冷面大佬抱着娇妻狠宠
玄骨镇龙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鬼作家
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
修仙狂徒:穿越自带系统横扫七界
“学生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恩师成全?“
冷文才没有多想,眼下为了能补一个肥缺,一众士子都没少钻营,还以为他因官位迟迟不定而忧心,遂安慰道:
“你说的可是选官之事,这个可能还得一段时间,我帮你盯着呢,你安心在家里住着便是,一有消息,我自会知会你。”
“学生不是这个意思!”
徐子阳忙不迭澄清,想到自己现今也算出人头地,勉强配得上恩师娇宠的外孙女了,随即鼓起勇气拱手道,“学生心悦宋姑娘,想娶她为妻,还望恩师成全!”
冷文才闻之一愣,倒也没有很诧异。
虽然男女有别,家里如今住着也宽敞多了,但两人也不是见不着面,自家孙女名声在外,且出落的越发水灵,少年慕艾,徐子阳有这个心思也不意外。
仔细地打量了眼前少年的表情,见他目光坚定,连耳根都跟着红起来,不禁在心中有几分满意。
当然,这小子未免没有其他考量。
但心有所求无所谓,只要他能始终如一地善待外孙女,自己也不介意多提携他一些。
冷文才沉吟片刻,温和地道:“这事不急,回头等我问过枝枝父母的意思,再给你答复。”
最关键的就是,枝枝肯点头才行。
徐子阳也晓得这事急不得,不过听老师这话的意思,他已经过了一关,只要宋姑娘父母没意见,这桩婚事就能落定。
宋姑娘父母都是农户,估计就更不是问题了。
于是,徐子阳眉梢不觉舒展开来,脸上也添了一抹喜色。
只能说他高兴的太早了。
“什么?那位徐子阳想娶枝枝?爹,你没答应他吧?”
回到后院,冷文才便把闺女与女婿叫到跟前,说了徐子阳求婚之事,冷燕娘难掩惊愕。
见她爹摇头,也松了一口气。
想着马上就能有一个进士女婿而沾沾自喜的宋三郎即刻反驳:“枝枝娘,徐公子马上就是官老爷了,能看上枝枝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倒的事,我看这门婚事挺不赖的。”
“你知道啥!”冷燕娘不由瞪了自家男人一眼,徐家哪里好了?
徐子阳家中除了寡母,还有一对年幼弟妹。
听说在考中举人前家里的日子很是艰难,饶是现在情况好了些,但长媳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上要孝敬婆母,下还要抚养弟妹。
好不容易养大了却不得不替他们张罗婚事。
自家大闺女享惯了福,性子又惫懒,那里受得了哪份罪。
况且,冷燕娘心中早就有了一个女婿人选,只是这会不好说出来。
下意识去看她娘,“娘,你觉得呢?”
知女莫若母,说实话,李氏也不看好徐子阳,遂岔开话:“枝枝的婚事不急,咱们还是先给俊儿把婚事订下来。”
心里却嘀咕,先前赵家那小子时常往家里跑,也不知怎么回事,这些日倒是不见他上门了。
正想着,就听前面有小厮来报,有贵客上门了。
“你说来的是……大理寺少卿赵大人?”冷文才不可置信地跟小厮确认。
心下疑惑,他一向与此人并不交情,甚至见都没见过,骤然登门也不知何事?
见小厮点头,他忙不迭地去前院书房见客。
“娘,你说这位赵大人,会不会就是……”冷燕娘看向姥娘,犹犹豫豫地询问。
李氏摆手打断她的话:“一会等你爹回来了就知道了。”
“你们说的是谁啊?”见两人跟打哑谜似的,宋三郎不禁一头雾水。
“你快出去忙自己的吧,这事不与你相干。”
冷燕娘不耐烦地把人轰走,而后一面跟她娘说话,一面等前面的消息,不时探头从窗口往庭院中瞄两眼。
至傍晚,冷文才方从前院回来,神色间颇有些古怪。
“爹,您这是咋了?那位赵大人都说啥了?”
见她爹进来,正在逗儿子玩耍的冷燕娘即刻把人交给婆子抱下去,好奇地询问。
李氏也不由停下手里的活计,竖起耳朵。
冷文才不紧不慢地灌了一盅茶水,不由苦笑:“也不知今日这是怎么回事,就跟赶趟似的,这位赵大人是为家里次子来给枝枝提亲的。”
想起刚在书房,听到赵大人说出想替次子聘枝枝为妻时,吓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这也不能怪他太过于震惊。
实在是两家的门第过于悬殊,他虽然也觉得赵文瑄这孩子不错,却从未起过高攀的心思。
也不知那小子是怎么说服自家爹娘答应这门亲事的?
李氏面色一喜,接话道:“这位赵大人的次子,不会就是俊儿那位同窗赵公子吧?”
“夫人猜的不错,正是赵文瑄赵公子。”
“爹,那你是怎么回复人家的?”冷燕娘满脸是笑。
没错,她中意的女婿人选正是赵文瑄。
虽晓得人家到底不是自家能够高攀得起的,但见他那般喜欢悦然,心里终究还是存了一丝期盼,不想还当真盼来了这一天。
这次赵文瑄也取中了进士,堪堪挤进了二甲之列,名次比徐子阳还略靠后一点。
这孩子长的俊,看着活泛许多,冷燕娘觉得与自家大闺女很是般配。
好不容易等来了赵家上门提亲,她恨不得老爹立时答应,定下这门婚事。
“婚姻大事,哪有一说就成的,咱们不得好好考虑考虑?”一般等两家都有意结亲后,男方才会正式请媒人上门提亲。
见娘俩这副欢喜地模样,冷文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她们早就有了称心如意的人选。
不得不说,这娘俩可真敢想。
却又忍不住提醒道:“这事,最终还得看枝枝的意思。”
意思是你们都别替孩子拿主意,就算拿了,枝枝这个主意大的,也未必肯听。
这一点,母女两人也是知道的。
冷燕娘一刻也等不了,当即就去了住在三进院子的悦然屋里,说了两家提亲的事。
“枝枝,你跟娘说,你中意哪一家?”
……
承恩侯府。
“父亲,怎么样?冷家答应了吗?”见老爹从车上下来,等在门口的赵文瑄就迎了上去。
“你这么急吼吼的成何体统?”
“父亲,你就别卖关子了,快点告诉儿子啊!”
“着什么急?答应你的事我已经办到了,至于人家答不答应,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事来,冷主事说要跟宋姑娘父母商量一下,你且等着吧。”
说罢,就顾自进了外院书房。
他之所以今日走这一趟,是因为父子俩之间的一个约定。
半年前,他跟次子谈及婚事,谁知这小子装都不装了,直接摊牌说自己心仪宋姑娘,请他替自己请媒人上门提亲。
冷文才没有多想,眼下为了能补一个肥缺,一众士子都没少钻营,还以为他因官位迟迟不定而忧心,遂安慰道:
“你说的可是选官之事,这个可能还得一段时间,我帮你盯着呢,你安心在家里住着便是,一有消息,我自会知会你。”
“学生不是这个意思!”
徐子阳忙不迭澄清,想到自己现今也算出人头地,勉强配得上恩师娇宠的外孙女了,随即鼓起勇气拱手道,“学生心悦宋姑娘,想娶她为妻,还望恩师成全!”
冷文才闻之一愣,倒也没有很诧异。
虽然男女有别,家里如今住着也宽敞多了,但两人也不是见不着面,自家孙女名声在外,且出落的越发水灵,少年慕艾,徐子阳有这个心思也不意外。
仔细地打量了眼前少年的表情,见他目光坚定,连耳根都跟着红起来,不禁在心中有几分满意。
当然,这小子未免没有其他考量。
但心有所求无所谓,只要他能始终如一地善待外孙女,自己也不介意多提携他一些。
冷文才沉吟片刻,温和地道:“这事不急,回头等我问过枝枝父母的意思,再给你答复。”
最关键的就是,枝枝肯点头才行。
徐子阳也晓得这事急不得,不过听老师这话的意思,他已经过了一关,只要宋姑娘父母没意见,这桩婚事就能落定。
宋姑娘父母都是农户,估计就更不是问题了。
于是,徐子阳眉梢不觉舒展开来,脸上也添了一抹喜色。
只能说他高兴的太早了。
“什么?那位徐子阳想娶枝枝?爹,你没答应他吧?”
回到后院,冷文才便把闺女与女婿叫到跟前,说了徐子阳求婚之事,冷燕娘难掩惊愕。
见她爹摇头,也松了一口气。
想着马上就能有一个进士女婿而沾沾自喜的宋三郎即刻反驳:“枝枝娘,徐公子马上就是官老爷了,能看上枝枝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倒的事,我看这门婚事挺不赖的。”
“你知道啥!”冷燕娘不由瞪了自家男人一眼,徐家哪里好了?
徐子阳家中除了寡母,还有一对年幼弟妹。
听说在考中举人前家里的日子很是艰难,饶是现在情况好了些,但长媳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上要孝敬婆母,下还要抚养弟妹。
好不容易养大了却不得不替他们张罗婚事。
自家大闺女享惯了福,性子又惫懒,那里受得了哪份罪。
况且,冷燕娘心中早就有了一个女婿人选,只是这会不好说出来。
下意识去看她娘,“娘,你觉得呢?”
知女莫若母,说实话,李氏也不看好徐子阳,遂岔开话:“枝枝的婚事不急,咱们还是先给俊儿把婚事订下来。”
心里却嘀咕,先前赵家那小子时常往家里跑,也不知怎么回事,这些日倒是不见他上门了。
正想着,就听前面有小厮来报,有贵客上门了。
“你说来的是……大理寺少卿赵大人?”冷文才不可置信地跟小厮确认。
心下疑惑,他一向与此人并不交情,甚至见都没见过,骤然登门也不知何事?
见小厮点头,他忙不迭地去前院书房见客。
“娘,你说这位赵大人,会不会就是……”冷燕娘看向姥娘,犹犹豫豫地询问。
李氏摆手打断她的话:“一会等你爹回来了就知道了。”
“你们说的是谁啊?”见两人跟打哑谜似的,宋三郎不禁一头雾水。
“你快出去忙自己的吧,这事不与你相干。”
冷燕娘不耐烦地把人轰走,而后一面跟她娘说话,一面等前面的消息,不时探头从窗口往庭院中瞄两眼。
至傍晚,冷文才方从前院回来,神色间颇有些古怪。
“爹,您这是咋了?那位赵大人都说啥了?”
见她爹进来,正在逗儿子玩耍的冷燕娘即刻把人交给婆子抱下去,好奇地询问。
李氏也不由停下手里的活计,竖起耳朵。
冷文才不紧不慢地灌了一盅茶水,不由苦笑:“也不知今日这是怎么回事,就跟赶趟似的,这位赵大人是为家里次子来给枝枝提亲的。”
想起刚在书房,听到赵大人说出想替次子聘枝枝为妻时,吓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这也不能怪他太过于震惊。
实在是两家的门第过于悬殊,他虽然也觉得赵文瑄这孩子不错,却从未起过高攀的心思。
也不知那小子是怎么说服自家爹娘答应这门亲事的?
李氏面色一喜,接话道:“这位赵大人的次子,不会就是俊儿那位同窗赵公子吧?”
“夫人猜的不错,正是赵文瑄赵公子。”
“爹,那你是怎么回复人家的?”冷燕娘满脸是笑。
没错,她中意的女婿人选正是赵文瑄。
虽晓得人家到底不是自家能够高攀得起的,但见他那般喜欢悦然,心里终究还是存了一丝期盼,不想还当真盼来了这一天。
这次赵文瑄也取中了进士,堪堪挤进了二甲之列,名次比徐子阳还略靠后一点。
这孩子长的俊,看着活泛许多,冷燕娘觉得与自家大闺女很是般配。
好不容易等来了赵家上门提亲,她恨不得老爹立时答应,定下这门婚事。
“婚姻大事,哪有一说就成的,咱们不得好好考虑考虑?”一般等两家都有意结亲后,男方才会正式请媒人上门提亲。
见娘俩这副欢喜地模样,冷文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她们早就有了称心如意的人选。
不得不说,这娘俩可真敢想。
却又忍不住提醒道:“这事,最终还得看枝枝的意思。”
意思是你们都别替孩子拿主意,就算拿了,枝枝这个主意大的,也未必肯听。
这一点,母女两人也是知道的。
冷燕娘一刻也等不了,当即就去了住在三进院子的悦然屋里,说了两家提亲的事。
“枝枝,你跟娘说,你中意哪一家?”
……
承恩侯府。
“父亲,怎么样?冷家答应了吗?”见老爹从车上下来,等在门口的赵文瑄就迎了上去。
“你这么急吼吼的成何体统?”
“父亲,你就别卖关子了,快点告诉儿子啊!”
“着什么急?答应你的事我已经办到了,至于人家答不答应,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事来,冷主事说要跟宋姑娘父母商量一下,你且等着吧。”
说罢,就顾自进了外院书房。
他之所以今日走这一趟,是因为父子俩之间的一个约定。
半年前,他跟次子谈及婚事,谁知这小子装都不装了,直接摊牌说自己心仪宋姑娘,请他替自己请媒人上门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