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铁蹄哀明 > 第248章 讯息

铁蹄哀明 第248章 讯息

    赵率教摇了摇头:“督师日理万机,这些小事怎能劳动他的大驾?有本镇和崔抚台就够了。”

    韩林长长出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哇!”

    赵率教点指着韩林笑道:“按理说督师还是在巡抚之任上,予你有过斥责,这都多久过去了,你小子怎地如此记仇?”

    韩林摇着头苦笑道:“非是小子记仇,只是袁督师如若大山,压得小子喘不过气来……”

    看到韩林的样子,赵率教不禁皱了皱眉头。

    如果说他是韩林的伯乐的话,那袁崇焕就是他赵率教的伯乐,其实凭借着这一层的关系,韩林如果愿意为袁都督效力,现在何以落得一个半岁都司的官职,恐怕至少也是一员参将了。

    但不知为什么,韩林一直对袁崇焕如鼠畏猫,虽然袁崇焕之前曾对他进行过斥责,但挨两句骂不是常有之事?

    想到韩林最近的一些事,赵率教轻轻地道:“韩林,你在信中说见到了毛帅,此事不假吧?”

    韩林笑了:“和谁撒谎,俺也不敢和大帅你撒谎哇,确实九十月之间,曾有幸见过毛帅一面。”

    但看到赵率教的表情,韩林的笑容又收了起来:“大帅,是否有话想对小子说,不妨直言。”

    沉默了一阵,赵率教道:“东江镇核兵的事你知道吧?”

    “知道,朝廷两次派人前去核验兵马,最后得出只有两万余兵的结论,为此,今年只往东江镇输了一次粮秣。”

    赵率教没有接韩林的话,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又道:“毛文龙去登州砸了山东总兵杨国栋的功德牌这件事你知晓否?”

    “这事小子也知道,是旅顺游击张攀告诉小子的,当时小子也震惊异常。”

    赵率教点了点头,这又才将话头转了回来:“毛文龙开镇东江,活民数十万,每攻奴地,颇有斩获,这事确实叫人敬佩。不过此人胁功自重,飞扬跋扈也是事实,被朝廷所不满。”

    韩林点了点头,但仍为毛文龙辩解道:“东江镇孤悬海外,毛帅此举怕只是想得到朝廷的重视,如今东江镇粮秣以兵额之数发,其不过十数岛之地,何以活民。”

    赵率教叹了口气,“你还是离毛帅和东江镇远一些,你可知核验兵马,停粮一事,出自谁手?”

    虽然早就知道了答案,但韩林还是假装想了一下后以疑问的形式说道:“袁督师?”

    “不错,此乃都督和廷臣的议定,不仅如此,袁都督已经做好了打算,明年起,运往东江镇的粮食、马料将要改道。”

    韩林脸色微变:“改道哪里?”

    “登莱之地的钱粮、马料不直输东江镇,而是先要运到觉华岛,天津亦然,经静海、滦州、乐亭到觉华,其船需挂蓟辽督师衙门的旗号,才许往来。”

    登州、莱州本来就离着东江镇近,是东江镇最重要的补给来源,说其是东江镇的动脉也不为过,而天津之粮则为静脉,如今却都不直输送到东江镇,而是绕了一个大弯子到觉华岛。

    这其中运费至少要翻一倍,而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民以食为天,兵也是,如此一来相当于东江镇的卵子就被捏在了宁远的手里。

    宁远想发你粮就发你粮,不想发你粮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打发回去,而东江镇只能低头认命。

    韩林知道袁崇焕要搞毛文龙,甚至知道最后是由他提着尚方宝剑将毛文龙给砍了,但韩林没想到的是,袁崇焕竟然做的这么绝,他这不仅是要毛文龙的命,而是要整个东江镇的命。

    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毛文龙是武将,袁崇焕是文官,本应该上演的“将相和”却没有出现,两个人都是嗜权如命的人,也都在辽事上盖过对方一头。

    此事说来说去,都不过是为了一个“权”字。

    金士麟听完后也叹了口气:“复辽之事,非一战而下,亦难独功,还需多方协力方可,将帅如此争执,岂不是叫鞑贼得利?”

    赵率教抬起头看向了金士麟:“你当朝中的各位大人是傻的,还是督师是傻的?你能看出来的事情,这些大人们又如何看不到?”

    他的脸色沉了下来,言语当中罕见的起了一丝严厉:“你们以为自己打了几场小仗,取了一些微寸之功就能小觑天下英雄,肆意指点江山了?”

    看到赵率教的表情,金士麟连忙从座位上起身,对着赵率教躬身道:“侄儿不敢。”

    韩林也赶紧起身道:“小子也不敢。”

    赵率教微哼了一声:“督师已在御前许下五年平辽之志,你们所说的同心共济,督师何尝不知?又何尝不想?只是毛文龙其人,夜郎自雄,开衅同类,若不加以经管,他日必定为害,此督师万不会纵容也!”

    韩林虽然不太认可赵率教的说法,但他也不敢再去触赵率教的霉头,讷声称是。

    赵率教深深地看了一眼韩林,缓缓地道:“韩林,你起事于辽,可莫要忘了辽镇予你的恩遇。”

    韩林点了点头,但心中却叹了口气。

    韩林和辽镇与东江镇都有关联,赵率教是在提醒韩林,你是辽镇的人,在辽镇与东江镇利益冲突时,不要站错了队。

    这既是提点,同时也是在警告,毕竟辽镇金字塔尖尖上的那个人将此事视为禁脔,容不得半分差错,更容不得他人插手。

    见两个人躬身受教,赵率教的脸色缓和了一些,叫两个人坐下以后,又道:“对了,告诉你们个好消息。”

    赵率教捋着胡须笑道:“孙阁部可能要回归朝堂了。”

    韩林和金士麟互相对视了一眼,如今孙承宗曾经的幕僚蔡鼎就在乐亭统领乐亭营的军衙,这事他要是知道了,不可能不跟两个人说,如果他都不知道,那就说明,这事十分隐秘,而且也十分急。

    “怎么如此突然,大帅又从哪里知道的消息?”

    “孙老被王在晋搞得不胜其烦,已有复仕之意。如今孙老的次子孙鉁和原幕友鹿善继就在府上。

    “若孙阁部回归朝堂,两任督师互为表里,五年复辽,未必不可图矣!”

    赵率教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辽阳,他日必一雪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