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无限掠夺词条,我乃词条仙人 > 第467章 回天启,气运昌隆!

无限掠夺词条,我乃词条仙人 第467章 回天启,气运昌隆!

    隔日清晨,玄天桃源一处野外。

    晨雾如半透的鲛绡浮在旷野之上,草尖坠着露水。

    将升未升的朝阳,把东方云层晕染成橙黄色。

    一艘青碧色灵舟悬在离地三丈处,船首雕琢的玄鸟图腾正吞吐着浅金灵气,惊起十步外苇丛间的两只白颈玄鸟。

    船首站着一少年,船下则是三个半人。

    船上的一人自然是王守庸,船下的三个人是黄光济,应半青,陆季同。

    剩下的半个人是方老。

    “那么,这便要走了?”黄光济问道。

    “自然,此行本就是为了寻求灵法而来,灵法到手,也没什么好留的了。”

    闻言,船下的几人点点头。

    也没什么依依惜别的情绪,便都道了一声:“注意安全。”

    他们都知道王守庸这一次回去是要干什么去的,但奇异的是,却没有一个人对他有过多的担忧。

    已经见证过太多关于这个人的奇迹,他们下意识地便愿意相信,此人想做的事情,一定会做成功。

    “那你就留在玄天桃源内?”王守庸问应半青道。

    应半青回答道:“嗯,此处灵气充盈,我也需修灵法,便留在无一道观好了。”

    “留在无一道观,至少得先回去拜一拜祖师爷。”黄光济提醒道。

    应半青眉角一跳,道:“知道了。”

    于是再扯了几句,王守庸将一块指引方向的罗盘收入怀中,便用灵力灌注进了灵舟。

    灵舟缓缓开动,掠开晨雾,远遁而去。

    “师傅,你说他能将那第一天妖给斩了么?”

    “你说呢?”

    “哦……”

    几人的声音渐渐被王守庸甩在身后,再也听不清楚。

    ……

    一路出玄天桃源,没有出什么大意外。

    小意外倒是有一些。

    比如即将出玄天桃源的时候,有一群满脸邪气的邪修跳出来说灵舟留下,饶你不死。

    但当王守庸站到舟首,面容轻淡地瞥了他们一眼之后,他们就惊骇地怪叫一声“是那个通天期”,就飞速逃离了。

    王守庸也懒得追,任凭他们离去就重新开动了灵舟。

    随着星海阁在最新几期的《玄天异闻录》里,披露了王守庸一剑斩败卫临渊的消息,他可算是在玄天桃源内大大扬名了。

    顶着这张脸走在路上,便再也没有人认不出他来。

    甚至星海阁还专门派出了弟子前往天启挖掘到了关于他身份的一手消息。

    百官之上的天策诛邪使、天启皇朝皇帝的好兄弟、镇守西北的西北王将军、妖魔闻风丧胆的饕餮怪物……

    一个个身份被编成了一个个小故事,专门刊发在了星海阁其中一期书册之上。

    那些传奇的故事本身就足够惊掉眼球。

    更别说星海阁还专门添油加醋,十分符合新闻工作者的尿性,将传奇渲染得更加传奇。

    于是“王守庸”这三个字,成为了玄天桃源内最无人敢招惹的名字。

    甚至连他栖居的无一道观,更是染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无一道观的观主黄光济,如今道上称他为“黄老邪”。

    ……

    一路就这么无惊无喜,无波无澜地过去了。

    行驶在高空,王守庸也不知道过去了几日。

    脚下的风景渐渐从玄天桃源独有的那种灵气满蕴的风景,渐渐地变成了村庄,黄土,矮房,农田……

    意味着跨越了天启领域和玄天桃源的分界线。

    再行了几日时间,远远地,王守庸便能看到了京都的影子。

    云海在灵舟下方翻涌成雪浪,八百里外的天启皇城,犹如浮在金色雾霭中的灿金色巨龙。

    用灵气覆盖双眼,王守庸便远远地看到了九道紫气自地脉冲天而起,于穹顶交汇成盘龙虚影。

    龙须垂落处霞光流转,皇城上方蒸腾的王朝气运,凝作半透明龙鳞,随着日轮东升的轨迹缓缓翕动。

    ——这意味着皇朝的气运已经昌隆到了一个极为惊人的地步。

    他只是离开了一小段时间,皇城累积的气运已经远超当时。

    距离京都百里,王守庸便收起了灵舟,孤身化作了一道流光,打算悄咪咪地进城看看。

    入城,入目的便是一片繁华景象。

    晨雾里浮着米酒香,早市的木轮车在青石板上碾出深浅不一的辙痕。

    沿主街西行,左耳刚灌进商队的铜铃声,右耳就传入了书肆伙计开板门的吱呀声。

    王守庸放眼看去,发现这么早的时辰长街上便已经人流如织,一片繁华。

    排水渠里漂着几片槐花瓣,守渠兵卒正用网兜捞起个失足幼童,口中还不停骂着。

    “谁家小孩,怎么也不看着点,万一出事了咋办?”

    叽叽喳喳就跑来了一对年轻夫妇接过孩子,口中不住道歉。

    士兵就是一阵语重心长的教育。

    路过东市茶摊时,两个戴幞头的老人正在掰饼喂鸽子,饼渣还没落地就被穿灰衫的扫街人收进竹箕。

    气得喂鸽的老人险些和那扫街人对骂了起来。

    “你这后生扫什么扫!我喂鸽子呢!”

    “大街上不许喂鸽子,没看告示说了,要保证京都的街道整洁,你要喂的话去郊外喂去!”

    两人又是一阵叽叽喳喳的吵闹声。

    王守庸看得嘴角噙了笑,顿觉一股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

    玄天桃源好是好,所有修行者都飘然欲仙。

    但天启这种好像沁入人心的烟火气,更让他感觉熟悉和亲近。

    逛了好一会儿,无数繁华的、井然有序的景象被王守庸看了个够。

    此刻他终于多少能理解当时帝师的心境了。

    有种亲眼看着自己守护的一方土地渐渐繁盛的安心感。

    收回目光,正待离去。

    就在这个时候,脚边却骨碌碌滚来了一颗苹果,撞到了他的靴尖。

    王守庸弯腰,捡起了苹果,腰间香炉发出了清脆的叮铃声。

    转头一看,远处卖果子的老妪笑道:“后生,对不住,果子掉了……”

    然而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了王守庸熟悉的面容。

    浑浊眼睛突然瞪大,忽然惊喜:“呀!天策诛……”

    “嘘!”

    王守庸眨了眨眼,食指抵唇,嘘了声,把苹果随手便放回了老妪手中的粗陶钵。

    一步踏出。

    远处酒旗晃动的间隙,白衣身影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