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穿越之后当了内娱判官 第584章 只有我一个人在投入吗?
陆明业的无语在盛晗昱的预料之中。
他也知道对方是不会认为真的被怪罪了的,他这条信息的意思是,“我知道不是你想的,但是那又怎么样,你能说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这样在其他方面和陆明业的合作,对方大概能让出一些小利益来,因为陆明业理亏。
的确方案不是他提出来的,但是是他完善的……
他这一天和傅司洲也不是什么都没干,而是在傅司洲选好了之后继续讨论了很久,最终敲定了方案之后,他们还一起细化了一下。
其他几个方案,自然是障眼法,因为叶三清如果不是脑子忽然抽风了,绝对是不可能选择那几个的。
但是呢,他们双方都知道这个是障眼法,那也不可能就摆出“我们都知道这些没用,所以我也就敷衍了事,你也就随便看看”的态度吧。
再说了,叶三清不选,方案拿出去又不是不可以再用。
【过两天面谈如何】
陆明业指的是开机仪式他会到场,也就是说到时候还有得谈。
盛晗昱见好就收,和叶三清说,“陆明业那边我会找补,但就这么直接答应了傅司洲,我又觉得……”
“没关系,就让他心想事成一下。但是我们可能要努力了。”
叶三清这话的意思就是准备出其不意了。
既然她只去一次就足够,那么傅司洲也很有可能只做了她去一次的准备。
如果她晋级呢?
或者……再往前走几步,进入八强呢?
到时候,现在顺势答应反而成了她有战略眼光了,虽然本来也是这样。
叶三清不会认为自己可以轻易夺得冠军,因为她相信傅司洲绝对不会找一群水货来参赛。
他既然要搞,就会想方设法找到最具有能力和话题度的人物来参加。
但是,她能走得越远,就越出乎傅司洲的意料之外。
她的优势无非就是学习能力极强罢了,不管是放在什么领域,她之前看过一次就能复制,在厨艺界已经是非常强的天赋了。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关于对这个世界的食材的了解程度,还有对食材本身的理解,料理手法的学习等等,这些都是她的短板。
既然要参加,那就要赢。
而盛晗昱,他是很熟练没错,但是他有一个缺点:摆盘。
调味和火候方面他都不会有问题,但他本身也没打算当专业的厨师啊,他就是一个美食爱好者,或许在普通人中算是厨艺顶级,但对上专业人士,那就是还有欠缺的部分。
所以叶三清说的是“我们”。
“还真是……”
盛晗昱不是完全不会摆盘,而是他平时做菜的场合不需要他有这个技能。
毕竟在家做做,和朋友小聚的情况下做一做,是不需要做到这种程度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到了黄瓜雕龙……”
他忽然笑起来,然后和叶三清解释道。
一发散思维就想到了南宫旺小时候干出来的好事情了……
南宫旺虽然现在不在场,但是不出意外他肯定会参加,而他的优势和劣势也很明显。
对于南宫旺来说,这可能是背负家族名声的对决……
但是他真的只会摆盘。
或许还有几样拿手菜,但是比赛的话,就是要面对各种不一样食材的组合,当场发挥。
不过这些都要到时候再说了,而他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提前开始做准备。
比如多多品尝其他食材,更多地亲自下厨,练习刀工,学习其他烹饪器材等等……
【接了,晗昱和我一起参加】
叶三清先给傅司洲回复了一句,才对盛晗昱说,“撇开那些不谈,我是真的有兴趣。”
对美食有兴趣,还是对比赛有兴趣?
盛晗昱还没问,她又说,“我对学习有兴趣。”
“你已经思考到了融会贯通的程度吗?”
她这么说,盛晗昱立刻就理解了。
叶三清在武术方面早就体现出来了这个特点,那就是完全没有套路,而且看见好的立刻就能拿来作为己用。
如果武术和厨艺是一个道理的话……
那就是说,先从大量复刻开始,再把其中优秀的部分学习过来,然后做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味道。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大部分人已经会在大量复刻这个环节倒下了。
大量的练习并非是为了练习本身,而是为了带出自己的思考,如果表达不出来或者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想法,那必然也是不能更进一步的。
盛晗昱非常了解这种感觉,因为他在厨艺方面,或许是请教过一些师傅,但是总的来说也是自学为主,最重要的是吃到好味道以后的钻研精神。
“嗯,我们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前期工作可以做。”
叶三清看了一眼傅司洲回过来的【之后详谈】,就和盛晗昱讨论起来。
按道理说傅司洲接下来应该是派具体负责人,比如傅韶琛或者一两个助理,过来和她签合同,或者就是去长乐未央,接下来应该就没有她的事了。
但是傅司洲倒不是这么想的。
叶三清的回复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看向陆明业说,“成了。”
“不成才奇怪。我又受伤了,你要怎么补偿我?”
盛晗昱的确可以和陆明业找补,但是陆明业也可以和傅司洲找补啊。
“等他和你谈完再说?”
傅司洲现在心情好得很,于是直接答应了补偿。
陆明业如果不要补偿那就不是他了。
当然,具体给多少,怎么给,那还是他来决定的。
“你这次真的是投入大了。”
既然有补偿,陆明业也愿意表现出态度较好的一面,他给傅司洲递了杯酒说,“我其实最不理解的一点是,你为什么这么有信心能成功?而且……傅韶琛,他值得吗?”
别的不说,光是投资数额本身,就占用了傅司洲很大一部分的资金了,他还抵押了两个产业用来贷款准备这个项目呢。
贷款周转是常事,这本身不奇怪,但是数额让陆明业觉得风险剧增。
如果收益不如预期,那可就不是一两条船的事情了。
“只有我一个人在投入吗?”
傅司洲轻飘飘地把话丢了回去。
他也知道对方是不会认为真的被怪罪了的,他这条信息的意思是,“我知道不是你想的,但是那又怎么样,你能说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这样在其他方面和陆明业的合作,对方大概能让出一些小利益来,因为陆明业理亏。
的确方案不是他提出来的,但是是他完善的……
他这一天和傅司洲也不是什么都没干,而是在傅司洲选好了之后继续讨论了很久,最终敲定了方案之后,他们还一起细化了一下。
其他几个方案,自然是障眼法,因为叶三清如果不是脑子忽然抽风了,绝对是不可能选择那几个的。
但是呢,他们双方都知道这个是障眼法,那也不可能就摆出“我们都知道这些没用,所以我也就敷衍了事,你也就随便看看”的态度吧。
再说了,叶三清不选,方案拿出去又不是不可以再用。
【过两天面谈如何】
陆明业指的是开机仪式他会到场,也就是说到时候还有得谈。
盛晗昱见好就收,和叶三清说,“陆明业那边我会找补,但就这么直接答应了傅司洲,我又觉得……”
“没关系,就让他心想事成一下。但是我们可能要努力了。”
叶三清这话的意思就是准备出其不意了。
既然她只去一次就足够,那么傅司洲也很有可能只做了她去一次的准备。
如果她晋级呢?
或者……再往前走几步,进入八强呢?
到时候,现在顺势答应反而成了她有战略眼光了,虽然本来也是这样。
叶三清不会认为自己可以轻易夺得冠军,因为她相信傅司洲绝对不会找一群水货来参赛。
他既然要搞,就会想方设法找到最具有能力和话题度的人物来参加。
但是,她能走得越远,就越出乎傅司洲的意料之外。
她的优势无非就是学习能力极强罢了,不管是放在什么领域,她之前看过一次就能复制,在厨艺界已经是非常强的天赋了。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关于对这个世界的食材的了解程度,还有对食材本身的理解,料理手法的学习等等,这些都是她的短板。
既然要参加,那就要赢。
而盛晗昱,他是很熟练没错,但是他有一个缺点:摆盘。
调味和火候方面他都不会有问题,但他本身也没打算当专业的厨师啊,他就是一个美食爱好者,或许在普通人中算是厨艺顶级,但对上专业人士,那就是还有欠缺的部分。
所以叶三清说的是“我们”。
“还真是……”
盛晗昱不是完全不会摆盘,而是他平时做菜的场合不需要他有这个技能。
毕竟在家做做,和朋友小聚的情况下做一做,是不需要做到这种程度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到了黄瓜雕龙……”
他忽然笑起来,然后和叶三清解释道。
一发散思维就想到了南宫旺小时候干出来的好事情了……
南宫旺虽然现在不在场,但是不出意外他肯定会参加,而他的优势和劣势也很明显。
对于南宫旺来说,这可能是背负家族名声的对决……
但是他真的只会摆盘。
或许还有几样拿手菜,但是比赛的话,就是要面对各种不一样食材的组合,当场发挥。
不过这些都要到时候再说了,而他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提前开始做准备。
比如多多品尝其他食材,更多地亲自下厨,练习刀工,学习其他烹饪器材等等……
【接了,晗昱和我一起参加】
叶三清先给傅司洲回复了一句,才对盛晗昱说,“撇开那些不谈,我是真的有兴趣。”
对美食有兴趣,还是对比赛有兴趣?
盛晗昱还没问,她又说,“我对学习有兴趣。”
“你已经思考到了融会贯通的程度吗?”
她这么说,盛晗昱立刻就理解了。
叶三清在武术方面早就体现出来了这个特点,那就是完全没有套路,而且看见好的立刻就能拿来作为己用。
如果武术和厨艺是一个道理的话……
那就是说,先从大量复刻开始,再把其中优秀的部分学习过来,然后做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味道。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大部分人已经会在大量复刻这个环节倒下了。
大量的练习并非是为了练习本身,而是为了带出自己的思考,如果表达不出来或者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想法,那必然也是不能更进一步的。
盛晗昱非常了解这种感觉,因为他在厨艺方面,或许是请教过一些师傅,但是总的来说也是自学为主,最重要的是吃到好味道以后的钻研精神。
“嗯,我们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前期工作可以做。”
叶三清看了一眼傅司洲回过来的【之后详谈】,就和盛晗昱讨论起来。
按道理说傅司洲接下来应该是派具体负责人,比如傅韶琛或者一两个助理,过来和她签合同,或者就是去长乐未央,接下来应该就没有她的事了。
但是傅司洲倒不是这么想的。
叶三清的回复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看向陆明业说,“成了。”
“不成才奇怪。我又受伤了,你要怎么补偿我?”
盛晗昱的确可以和陆明业找补,但是陆明业也可以和傅司洲找补啊。
“等他和你谈完再说?”
傅司洲现在心情好得很,于是直接答应了补偿。
陆明业如果不要补偿那就不是他了。
当然,具体给多少,怎么给,那还是他来决定的。
“你这次真的是投入大了。”
既然有补偿,陆明业也愿意表现出态度较好的一面,他给傅司洲递了杯酒说,“我其实最不理解的一点是,你为什么这么有信心能成功?而且……傅韶琛,他值得吗?”
别的不说,光是投资数额本身,就占用了傅司洲很大一部分的资金了,他还抵押了两个产业用来贷款准备这个项目呢。
贷款周转是常事,这本身不奇怪,但是数额让陆明业觉得风险剧增。
如果收益不如预期,那可就不是一两条船的事情了。
“只有我一个人在投入吗?”
傅司洲轻飘飘地把话丢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