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六零:改嫁废品收购员后我赢麻了 > 第206章 集邮与强迫症

六零:改嫁废品收购员后我赢麻了 第206章 集邮与强迫症

    第206章 集邮与强迫症

    跟洪勇绕了半天,最后圆音也没给个准话。

    洪勇也看出来这小娘们儿难缠,知道再怎么软硬兼施都没用,索性也懒得多费口舌了,黑着一张脸怒气冲冲地走了。

    等人一走,圆音忍不住乐得前仰后合。

    敢坑她,等着吧,有这王八蛋后悔的时候!

    隔天,圆音拍的照片终于洗好了,别说,她还挺上镜的,照片里这个鲜活明艳的小姑娘,看起来还怪好看的。

    她也挑不出来哪个最好,索性就三张都给寄过去一份。

    到了邮局,买了信封和邮票,填上寄件人收件人地址信息,再密封好,往邮筒里一丢就行了。

    八分的邮票外加两分的信封,一共花费一毛钱,就能将信件从北京寄到西北大戈壁。

    不过这时候的信件走得慢,估计得等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才能送到宋燕淮手上。

    寄完信,圆音又进到邮局柜台前,找那位邮递员大姐:

    “同志,请问有整版的邮票吗?我想买些回去做集邮册子。”

    这时代的集邮爱好者数量可不少,所以这位大姐听了圆音这话见怪不怪,只随意地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

    “你要哪一款?”

    这倒是难住圆音了。

    她只知道这时候的邮票到二十多年后价值飙升,有几枚特殊邮票据说还被炒出了天价,但到底是哪几枚,她还真不清楚。

    毕竟上辈子她在邮票收藏这一块儿一点涉猎都没有,完全是一窍不通。

    不过这个问题倒也好办,既然不懂,那就闭着眼睛买,广撒网,说不定就网到一条大鱼了,反正她手里也不差这点钱。

    “我这集邮才刚入门,手里头没攒下几张,您也别管什么规格样式的,只要是咱们邮局现在有的,每样您都给我来一整版!”

    那位大姐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抬起头来震惊地瞪着圆音:

    “啥?一整版?你确定不是要一枚,而是要一版?”

    圆音点头:“对,就是要整版,不过不能有卷叠撕裂痕迹啊,折版的我也不要,只要全新的!”

    见这位大姐看她的眼神十分古怪,圆音忙从兜里掏出了好几张大团结,表示她不差钱。

    看到圆音钱都掏出来了,这大姐顿时眼前一亮,态度立马变得热情积极了不少:

    “这边只有近三年发行的特种邮票,大概有十几二十套,你确定这些你都要吗?”

    圆音点了点头。

    这位大姐立马就在柜台底下翻了起来,翻完柜台又去了后头仓库,花了大半个小时,最后抱出来一大摞,全都是整版未开封的崭新邮票。

    什么殷商铜器、人民公社、革命圣地、知青下乡、石油工业,各种类别的邮票琳琅满目,一排排的精美图案,直看得人眼花缭乱。

    除此之外,这位大姐还不忘补充道:

    “最近还新出了几款文字票,上面印的都是伟人和语录的那种,你要不要?”

    圆音一愣,立马就意识到,这个文字票,应该就是后来邮票收藏圈子里持续疯涨的红色邮票了。

    可能是因为这类票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存世量少,所以在集邮圈子里备受追捧,价格扶摇直上。

    圆音就清楚记得,这个红色邮票里面,有一枚叫什么“江山一片红”的错版邮票,在她重生的前一年,曾经被拍卖行拍出了三十万的天价。

    这个事儿在当时造成了巨大轰动,好多电视和报纸都争相刊登报道。

    只是,这个邮票具体是什么时间发行的,圆音就不是很清楚了。

    不知道也不要紧,邮局的人肯定知道,于是她就找这位大姐打听了一下。

    但听到“江山一片红”这个名字,这位大姐却是一脸懵,想了半天仍然是要求,显然是对这枚邮票一点印象都没有。

    看这位大姐的反应,圆音就猜到应该是这枚邮票尚未发行面世。

    不过收藏邮票这事儿本来也就是顺手为之,她并不打算投入太多的精力在这个上面。

    这种错版邮票,当天发行当天就紧急停售并被强制收回了,流传在外的数量屈指可数。

    除非运气好发行当天就恰巧碰上了,不然想要在正常渠道买到这个票,绝对是异想天开。

    既然强求不来,圆音也就不纠结了,随缘吧,让这位大姐帮她把邮局里现有的邮票款式都给她清点出来,每套她都要了整版。

    这些整版套票,一般在20到100枚不等,但大多数是50枚左右居多,最后算下来,竟然花了圆音六十八块多钱。

    那大姐把价格算出来之后,表情还有些纠结,似乎是担心圆音会反悔。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圆音一点犹豫都没有,非常爽快地就把钱给付了。

    这让那位大姐十分惊讶,看圆音的眼神就跟地主家的傻闺女差不多。

    到底还是觉得这姑娘年纪小,这么坑孩子她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于是这位大姐犹豫了一下还是劝道:

    “姑娘要不你还是少买点吧,集邮不是这么玩的,这些票不过是很常见的款式,到处都能买得到,你每种收集个一两张就差不多了,买这么多浪费钱啊。”

    圆音当然不能跟这位大姐解释,二十几年后的集邮圈里,整版的邮票比单枚价格高出一大截,而且更容易出手。

    不过出门在外嘛,身份和人设是自己给的,所以她脸不红心不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大姐,我这人有很严重的强迫症,买东西就喜欢买整套的,要是买回去的东西缺个角有个褶皱啥的,我会非常焦虑难受,脑子里一直想着这个事儿,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这番话果然把这位大姐给唬得一愣一愣的:

    “啊?还有这种病啊?我这还是头一回听说!那你这可真不容易,平时得多花出去多少冤枉钱啊?”

    甭管这理由人家信不信吧,反正在圆音这么解释过之后,这位大姐就没再坚持劝诫,接过圆音手里的钱,仔细数了一遍,确认数目没错后,这才把整理出来的厚厚一摞邮票小心翼翼地递到圆音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