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 第494章 全部送上感恩书

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第494章 全部送上感恩书

    听后,刘希贤三人眼神呆滞,久久无语。

    他们听到了什么?

    两百多个县,两百多份感谢信!

    一般情况下,多久才会出现一份这样的感谢信?

    这次竟然一下子出现了两百多份!

    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消息啊!

    看着他们的表情,杨廷和不再多言,他已经明白这件事有多大的影响力。

    刘希贤静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没想到这次清剿海盗和倭寇的行动,竟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看样子沿海的老百姓被海盗和倭寇折磨很久了。

    现在终于解脱,才会如此激动地表达感激。”几百份的百姓感谢信,就算是历史上所有的感谢信加起来也没这么多。

    内阁首辅刘希贤说完这番话,兵部尚书谢于乔与刑部尚书王鏊都皱起了眉头,但没有出声。

    他们知道沿海的人们生活艰辛,但具体情况如何,并不清楚。

    他们只知道一些数字,并不了解真实情况。

    “好了,介夫,你先退下吧。”

    “这事不在我们内阁的能力范围之内,也不是我们可以管得了的。”

    刘希贤苦笑了一下,对杨廷和挥了挥手说。

    “是。”

    杨廷和应了一声便离开了。

    的确,这原本就不是内阁能够处理的事情。

    即使知道清剿海盗和倭寇能让沿海百姓感恩戴德,又能怎么样?

    难道之前他们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吗?

    更何况去触碰魏国公徐辉这种势力人物,根本不可能。

    而今高鸿志做到了这点,让大明朝所有靠海的地区都感受到了希望,他们是阻止不了的。

    从头到尾,整件事情与内阁毫无关系。

    乾清宫内,一名宦官匆匆进入。

    此时正德帝明武宗并没有批阅奏章,而是站在宫殿里伸了个懒腰。

    这名宦官走到刘瑾身后,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说完后,宦官就离开了乾清宫。

    即便人已经走了,刘瑾仍然站在那里,一脸恍惚。

    谷大用等人的目光顿时变得凝重,他们猜测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否则以刘瑾的修为,不至于如此失态。

    虽然平日里这个老家伙喜欢表现得过于夸张,但这只是在皇帝面前的样子。

    不代表他真的不堪一击。

    “大伴,发生什么事了吗?”

    正德帝明武宗皱眉问道,看着依然发愣的刘瑾。

    听到这话,刘瑾仿佛回过神来,立刻跪下,大声喊道:“陛下,您现在可是咱们大明的千古圣君啊!

    不管是本朝历代帝王,还是历朝历代,都不能与您相比!”

    “……”

    明武宗惊讶地看着刘瑾,平时他不会这么浮夸啊?

    他知道刘瑾喜欢吹捧自己,但是今天好像太过火了。

    不仅超过了本朝历代皇帝,还超越了所有时代的帝王?

    那岂不是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位圣君、圣皇?

    “陛下,全国两百多个沿海县,全都在呈上百姓感恩书,感谢陛下!”

    “陛下,您就是有史以来第一圣君!”

    刘瑾看到明武宗的表情,再次高呼起来。

    “……”

    明武宗更加震惊地看着刘瑾,怀疑这家伙是不是糊涂了。

    两百多个县全都送上了感恩书?

    他说的话可信度有多高?

    谷大用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觉得刘瑾在这种情况下不敢撒谎。

    虽然觉得不太可能,但说不定是真的呢?

    就算假的,也是刘瑾编造的谎言,与他们无关。

    想到这里,谷大用等人也跪了下来,齐声喊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刘瑾瞪了一眼谷大用等人,他刚才光顾着奉承,忘了说这句话。

    结果被这些人抢了先机。

    “行了行了……”

    正德帝明武宗摆手打断。

    众人看向明武宗。

    “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

    “确定是两百多个县,全部送上感恩书,感谢朕?”

    明武宗怀疑地看着刘瑾,想知道真假。

    “启禀陛下,老奴可没夸大其词。”

    “老奴一直如实禀告,句句属实。”

    “请陛下不要冤枉老奴。”

    听到这里,刘瑾委屈地说。

    谷大用等人露出不屑的目光,这家伙什么时候这么诚实过?

    明武宗脸色变得严肃,问道:“也就是说,你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启禀陛下,句句属实。”

    “目前,这件事已经在大明传开了。”

    “整个沿海地区的两百多个县,每个县都向陛下表达了感激之情,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事啊。”

    “而且参与的百姓涉及那么多地方,想隐瞒都瞒不住。”

    “从昨天开始,这消息就在迅速传播。”

    听完这话,刘瑾认真地说:“这些感恩信都是当地百姓送到最近的锦衣卫驻地。

    估计已经在路上由锦衣卫护送进京了。”

    听到这话,正德皇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感慨地说:“其实我并没做什么。

    要说做了什么的话,也就是下令处理魏国公徐辉的家人以及户部尚书韩文这些人罢了。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高卿一个人搞定的,我只是享受了最后的结果。”

    “陛下,镇国公为咱们大明朝的沿海百姓做了那么多事情,这些百姓都记在心里,他们不会忘记的。”

    “这份万民感谢书中,咱们沿海地区的老百姓们,不只是感谢陛下,也感谢了锦衣卫的付出,还有镇国公的努力。”

    明武宗听了刘瑾这番话,表情非常严肃地说道。

    明武宗摇摇头,满是感叹地说:“你说的话,我能不懂吗?我只是觉得自己一直啥都没干,都是高卿替我做了所有事,承担了所有的风险。

    他让我得到了天下人的支持,赢得了民心。

    真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表达对高卿的感激之情。”

    说到这里,刘瑾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说:“陛下,镇国公就是我们大明朝最贤能的大臣。

    不过,这样的贤臣遇到像陛下您这样的明君才有机会展示他的才华。

    如果不是陛下的提拔和重用,镇国公现在可能还只是一个普通的锦衣卫百户,根本没有这么施展抱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