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 第532章 求助献礼

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第532章 求助献礼

    “启禀国公爷,铁智大师和铁狂屠大师已经回来了。”

    那名校尉恭恭敬敬地答道。

    “通知一下王守仁、李循环、沈炼、卢剑星、铁智、铁狂屠、独孤剑七个人,马上过来议事。”

    高鸿志点了点头,声音沉稳地继续说。

    他猜想铁智他们应该早就到锦衣卫总部了。

    “是,属下立刻传达。”

    校尉一脸恭敬地回应了一句,向高鸿志行完礼,转身就离开了大厅。

    不久之后,

    唰唰几声,几个人影接连闪进了大厅之中。

    来的七人正是:王守仁、李循环、沈炼、卢剑星、铁智、铁狂屠和独孤剑。

    第一眼看到桌上的两把剑——无双阳剑与无双阴剑,独孤剑神情微动。

    作为来自无双城的人,他自然认识这对名剑。

    当年,正是他亲手把无双阳剑交到了明家明镜手中。

    此时看到两把剑出现在这里,他的脸色露出了几分困惑。

    “拜见国公爷。”

    尽管有疑问,但众人还是齐声向高鸿志行礼。

    “起来吧。”

    高鸿志微微一笑,转头看向王守仁开口:“本公交代你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

    “回大人,大明造船厂的基本架构我已经建立起来了。”

    “以后由船厂厂长铁神,锻造师钟眉两位具体负责建造。”

    “泉州、宁波、广州三地也都建好了市舶司,负责人是从血刀卫中挑出,对我们最忠诚的人。”

    我还打算每年轮换一次,“保证队伍始终可靠,不会滋生问题。”

    “此外,在裴纶、殷澄和靳一川的帮助下,我们在那三个港口设立的大明海军营地也已完成,”

    而且已经在招募军士了。”

    王守仁语速适中,认真汇报着进展。

    “做得好。”

    “我就知道,交给你的事情肯定能办得妥妥帖帖。”

    高鸿志满意地点点头,笑着夸奖一句。

    “感谢国公厚爱。”王守仁面色感激,跪下行礼接着说:“若不是您提拔,我现在还在贵州龙场驿站当个小差事呢。”

    “别说那么多了,你如今能做出成绩来,造福万民,这比什么都强。”

    高鸿志一拂袖子,用内力将王守仁扶了起来,温和地说着。

    “多谢国公提携!”

    听到高鸿志这么说,李循环、沈炼、卢剑星三人纷纷上前,也一同拜谢表示感恩之意。

    “大家不必这么客气,都起来说话吧。”

    高鸿志摆了摆手示意道,四人这才起身拱手施礼表达谢意。

    “这次请你们过来,一方面是了解工作情况。”

    “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件事情想问问大家的意见。”

    高鸿志顿了顿,目光扫过王守仁四人,问:“你们四个有没有考虑今后的发展路?”

    是要一直在锦衣卫里做事,还是要换个地方发展呢?

    “请国公指示!”王守仁当即正色表态,“只要是有益国家百姓,不管被调往哪里我都毫无犹豫。”

    “属下也一样!”

    李循环紧接着点头附和。

    沈炼和卢剑星交换了一个眼神后齐声道:

    “属下愿听从您的安排。”

    他们心中清楚,

    高鸿志迟早会将一些人从锦衣卫中调离出去另任它职。

    像丁修、殷澄这些人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老熟人。

    另外,

    作为锦衣卫的高层核心,

    他们若是再原地不动,也不利于未来升迁和发展。

    反倒可能限制后来者的进步通道。

    “好,我明白了。”

    “你们的心思我也清楚了。”

    “要是真调走你们,最有可能的就是安排到六部去。”

    说完了这句话,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高鸿志意味深长地望着王守仁他们四人说道。

    ……

    听到这话,王守仁几个人全都一脸震惊地看着高鸿志。

    六部?

    他们这些锦衣卫的核心人物,还能进六部?

    难道是要去当侍郎不成?

    毕竟王守仁和李循环现在的官职是从三品的指挥同知,沈炼和卢剑星则是正三品的指挥佥事。

    六部里的尚书是正二品,两个副手——侍郎都是正三品。

    侍郎之下,还有郎中这个职位,不过只是正五品而已。

    以他们几个的身份,去了怎么可能只是做个小郎中?

    所以,如果真是去六部,至少也是个侍郎的位置。

    而只要做了侍郎,那就等于有了入阁的资格。

    那是不是说,他们几个都可能成为内阁的人?

    “谁能说我们这些出身锦衣卫的武将就不能入阁?”

    “过去虽然没有先例,但今天就不一定了。”

    “陛下是个开明的人。”

    “现在连英国公张懋的事情都已经解决了,皇帝就能放手去做想做的事了。”

    高鸿志微微一笑,对他们继续说道:“以后呢,也许你们就可以离开锦衣卫,进入六部做事,甚至是入阁,当大明朝的重臣,并不是没可能。”

    听了高鸿志这番话,王守仁几人眼神中已经透出几分激动。

    确实是这么回事,如果是其他皇帝在位,一个锦衣卫出来的人想进内阁简直做梦。

    但换作是正德皇帝——这位以开放、大胆闻名天下的年轻君主,未必就没有机会!

    如今皇上能让国公开府建牙,同时掌管锦衣卫、东厂、西厂,还将整个水师、造船司和市舶司全都交给他来管理,就知道陛下对他是多么信任!

    “待在锦衣卫也能为陛下效力、为老百姓干事。”

    “可有很多时候,还是得内阁点头才能推进事情。”

    “很多朝廷大事,也都要走通内阁这条路才行。”

    “其实现在六大内阁成员里,已经有三个是我们这边的人。”

    “只剩下首辅刘希贤,兵部谢于乔,刑部王鏊三人。”

    “连原本难对付的英国公张懋也都拿下了,京城禁军也已经全权掌握。”

    “可以说,现在的内阁,基本不敢跟皇上作对。”

    “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放松警惕,懂我的意思吗?”

    高鸿志语气一沉,缓缓扫视着面前王守仁等人说道。

    “属下明白!”四人神色庄重地齐声答道。

    当然理解。

    别看内阁现在表面低调,实际影响依旧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