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这次我只想当一个综艺咖 > 第555章 。

这次我只想当一个综艺咖 第555章 。

    开春时,青木门的梧桐树下冒出了许多新绿。阿竹在药圃旁开辟了片小菜地,撒下的种子刚破土,就被学堂里的孩子们围着看。小石头总爱蹲在田埂边,手里捏着根树枝,模仿林野教他的剑法,对着菜苗比划。

    “小石头,别踩了菜苗!”阿竹提着水壶过来,看见他鞋上沾着的泥,无奈地摇摇头,“林大哥说了你多少次,练剑要心定,你这毛躁性子,得多喝几碗薄荷汤静静心。”

    小石头吐了吐舌头,乖乖地站到一旁,眼睛却瞟向山道——昨日林野和沈落雁下山去了,说是邻镇遭了蝗灾,要去帮着筹粮。

    “阿竹哥,师父师娘什么时候回来?”他扒着石阶往下望,像只盼着主人的小狗。

    “快了。”阿竹往菜地里洒水,水珠落在新叶上,折射出细碎的光,“他们走时说,带些新麦回来给咱们磨面做馒头。”

    正说着,山道上突然出现两个身影。小石头眼睛一亮,撒腿就跑:“是师父师娘!”

    林野背着半袋新麦,沈落雁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给孩子们买的麦芽糖。看见小石头扑过来,林野放下粮袋弯腰接住他,却被孩子身上的草屑蹭了满襟。

    “师父,我学会您教的‘流云式’了!”小石头献宝似的比划,衣角扫过沈落雁的竹篮,麦芽糖的甜香漫开来。

    沈落雁笑着敲他的脑袋:“先去洗手,不然麦芽糖没你的份。”

    回到院子时,断腿的汉子正带着几个工匠修补祠堂的屋顶。去年冬天的雪太大,压塌了一小块瓦片。看见林野,他直起身子喊:“林少侠,城里的木匠说,这屋顶得换些新木料,我已经让人去后山砍了。”

    “不必砍新的。”林野指着墙角堆着的旧木料,“那些是上次修学堂剩下的,拼接一下够用了。柳师父以前说,过日子得惜物,物尽其用才是本分。”

    汉子点点头,拄着拐杖去招呼工匠。老秀才从学堂里走出来,手里拿着本新抄的《诗经》,脸上带着喜色:“林少侠,你看我这字,是不是比去年沉稳多了?”

    林野接过来看,字迹确实比从前工整,笔锋里藏着股韧劲。他想起老秀才刚来时,手抖得连笔都握不稳,如今却能教孩子们写字了。

    “何止沉稳,”沈落雁凑过来看,笑着说,“都能当字帖了。”

    老秀才乐得胡子直翘,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前几日城里的书商派人来,说要把咱们青木门的故事刻成书,问你们同不同意。”

    林野愣了愣:“我们有什么故事好刻的?”

    “怎么没有!”老秀才掰着手指算,“柳掌门护碑,你和沈姑娘守山,还有救渔民、斗魔教……这些都是江湖里的暖心事,刻出来让更多人看看,江湖不只有打打杀杀。”

    沈落雁看向林野,眼里闪着光。林野想起柳长风的账册,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不就是想把这些暖记下来吗?他点点头:“让他们刻吧,只是别说我们是英雄,就说我们是青木门的普通人,守着些普通的日子。”

    入夏时,书商真的把书送来了。封面是幅水墨画,画着青木门的山门,梧桐树下,几个孩子围着石桌读书,远处有人在药圃里劳作,炊烟袅袅,一派安宁。

    小石头抱着书跑来找林野,指着封面上的梧桐叶喊:“师父,你看!这叶子跟我们的玉佩一样!”

    林野接过书,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江湖之大,莫过于心安之处;门派之小,可容万家灯火。青木门的故事,是无数普通人的故事,他们守着情义,护着彼此,让温暖在岁月里流转。”

    他突然想起柳长风,想起那个总爱坐在梧桐树下喝茶的老人,或许这就是他想看到的青木门——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有踏踏实实的日子,和那些记在心里的暖。

    傍晚时,沈落雁提着药篓从后山回来,里面装着新采的薄荷。她走到梧桐树下,看见林野正给孩子们讲书,小石头坐在他膝头,听得入了迷。夕阳透过叶隙,在他们身上洒下金辉,像层温暖的纱。

    “讲什么呢,这么入神?”她走过去,把薄荷放在石桌上。

    “在讲书里的故事。”林野抬头看她,眼里带着笑意,“书里说,青木门的根,在每个人的心里。”

    沈落雁坐下,靠在他肩上,闻着薄荷的清香,突然觉得无比安稳。远处,学堂的窗户里透出灯光,老秀才正在教孩子们读新的诗句,声音朗朗,随风飘得很远。

    梧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林野握紧沈落雁的手,知道这故事还会继续,就像这棵梧桐树,年复一年,抽出新枝,长出新叶,把青木门的暖,传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