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重生,大国科技工匠 > 第393章 距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四合院重生,大国科技工匠 第393章 距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刺耳的警报声划破了基地的宁静,红光闪烁,尖锐的鸣笛声催促着所有人撤离。

    浓烟从基地的东侧滚滚而出,夹杂着焦糊的味道,空气中弥漫着恐慌的气息。

    “怎么回事?哪里着火了?”有人惊慌失措地喊道。

    “好像是材料实验室那边!”另一个声音颤抖着回答。

    林浩的心猛地一沉,材料实验室!那正是他们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的地方!他顾不得多想,拔腿就往东侧跑去,聂老和团队成员们也紧随其后。

    火势比想象中还要凶猛,熊熊烈焰吞噬着实验室的墙壁,浓烟遮天蔽日,让人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消防员正在奋力灭火,水柱喷射在燃烧的建筑上,发出嘶嘶的声响。

    “里面还有人吗?”林浩抓住一个消防员焦急地问道。

    消防员摇摇头,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不清楚,火势太大,我们进不去。”

    林浩的心沉到了谷底,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强忍着浓烟的呛鼻,眯着眼睛努力地往实验室里面张望,希望能看到一些熟悉的身影。

    突然,他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从火海中冲了出来,踉踉跄跄地倒在了地上。

    “小刘!”林浩认出了那是团队里最年轻的研究员刘伟,他飞奔过去,一把抱起刘伟。

    刘伟的脸上被熏得漆黑,头发也被烧焦了一片,他咳嗽着,声音沙哑:“林…林工…设备…设备…”

    “什么设备?”林浩焦急地问道。

    “x射线…衍射仪…被…被烧毁了…”刘伟断断续续地说道,然后晕了过去。

    林浩的脑袋嗡的一声,仿佛被重锤击中。x射线衍射仪,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替代方案,竟然就这样被烧毁了!

    聂老也赶了过来,看到昏迷的刘伟和林浩失魂落魄的样子,重重地叹了口气。

    “先把小刘送去医院。”聂老沉声说道。

    林浩点点头,抱起刘伟就往外跑。

    大火终于被扑灭了,但材料实验室已经被烧成了一片废墟。

    看着眼前的景象,林浩的心像被刀绞一般疼痛。

    这不仅仅是一台设备的损失,更是他们辛勤努力的成果,更是国家科技进步的希望,就这样化为灰烬。

    接下来的几天,林浩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沮丧中。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一遍遍地回忆着事故发生前的一切,试图找出原因。

    难道是操作失误?还是设备本身存在缺陷?或者…是人为破坏?

    各种可能性在他的脑海中盘旋,让他寝食难安。

    聂老也察觉到了林浩的异常,他来到林浩的房间,推门进去。

    林浩正坐在桌前,手里拿着x射线衍射仪的设计图纸,眼神空洞,脸色苍白。

    “小浩,”聂老走到他身边,轻声说道,“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不能一直这样消沉下去。”

    林浩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迷茫:“聂老,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聂老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你很难过,但我们不能放弃。这次的失败,只是暂时的挫折,我们还要继续前进。”

    “可是…没有x射线衍射仪,我们的研究就无法进行下去…”林浩的声音低沉而无力。

    聂老笑了笑:“办法总是有的。我们还可以尝试其他的方法,比如…”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炯炯地盯着林浩,“比如,我们自己制造一台高精度电子显微镜!”

    林浩猛地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光芒,但随即又黯淡下去:“自己制造?这谈何容易!电子显微镜的制造工艺极其复杂,需要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先进的电子技术,我们…”

    聂老打断了他:“我知道这很难,但并不是不可能。我们有你,你有超前的知识和经验,我相信你能做到。”

    林浩沉默了,他明白聂老的良苦用心,也知道自己肩负的重任。

    他紧紧地握住手中的图纸,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好,我们自己制造!”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浩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四合院里制造机床的时光。

    他带领着团队,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电子显微镜的研发中。

    没有现成的图纸,他就凭着记忆,一笔一划地绘制出来;没有合适的材料,他就想方设法地寻找替代品;没有高精度的加工设备,他就自己动手改造现有的设备。

    整个团队都像着了魔一样,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他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制造出中国自己的高精度电子显微镜!

    然而,现实的残酷远超他们的想象。电子显微镜的制造难度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大得多,各种技术难题层出不穷。

    首先是电子枪的设计和制造。

    电子枪是电子显微镜的核心部件,它需要产生稳定的高能电子束。

    为了达到所需的精度,林浩不得不重新设计电子枪的结构,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材料。

    这种材料国内根本没有,需要从国外进口。

    然而,由于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他们根本无法获得这种材料。

    林浩陷入了困境,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聂老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小浩,我找到了一种替代材料!”聂老兴奋地说道,“虽然性能略逊一筹,但经过特殊处理,应该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

    林浩顿时精神一振,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他立刻投入到新材料的测试中,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处理方法。

    电子枪的问题解决了,但新的挑战又出现了。

    电子透镜的制造同样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电子透镜需要精确地控制电子束的聚焦和偏转,对加工精度要求极高。

    林浩和团队成员们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他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个难题上,但进展却极其缓慢。

    实验室里弥漫着紧张和焦虑的气氛,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

    一天晚上,林浩正在调试电子透镜,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惊呼:“林工,你看!”

    他转过身,看到团队成员小李指着显微镜的屏幕,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屏幕上,一个清晰的图像赫然出现,那是他们用自制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金属样品的微观结构!

    虽然图像的清晰度还不如国外的先进设备,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巨大的突破!

    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所有的疲惫和沮丧都一扫而空。

    林浩看着屏幕上的图像,心中充满了激动和自豪。

    他知道,他们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然而,就在他们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实验室的宁静。

    “林工,聂老…聂老他…”一名研究员神色慌张地跑进实验室,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

    林浩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