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那年那时的青春 > 第292章 规则迷宫

那年那时的青春 第292章 规则迷宫

    我盯着公告栏上新贴的A4纸,指甲几乎掐进掌心。这是本月第三次考勤制度变更,原本弹性的打卡时间被替换成了严苛的朝九晚六,迟到一分钟扣五十,全勤奖金额却砍去了三分之二。

    茶水间里炸开了锅。运营部的老周把马克杯重重搁在桌上,溅出的咖啡在新贴的《员工行为规范补充条例》上洇出褐色斑点:“上周刚说鼓励远程办公,这周又搞这出?行政部是喝多了还是梦游?”

    我捏着温热的咖啡杯,想起三个月前入职时hR描绘的美好蓝图。那时办公区还弥漫着自由创新的氛围,如今却被不断更新的规章制度切割成冰冷的格子。打印机吞吐纸张的嗡鸣成了每日序曲,制度文档像野草般疯长,昨天的操作指南今天就成了违规依据。

    深夜十点,办公室依然亮着零星的灯光。我揉着发酸的肩膀整理报表,忽然瞥见产品部的实习生小林抱着纸箱经过。“怎么回事?”我拦住他,注意到他泛红的眼眶。

    “上周新出的绩效考核标准,我连续两周没达标......”小林声音发颤,“他们说我不适应公司文化。”纸箱里露出半截卡通贴纸,那是我第一天送他的入职礼物。

    第二天晨会,总监敲着投影仪幕布上密密麻麻的KpI:“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我们要保持狼性!”他身后的电子屏实时滚动着最新制度,昨天还要求团队协作的项目,此刻变成了个人业绩pK。

    我翻着刚下发的《创新激励办法》,条款里充斥着“必须报备”“不得擅自”“审核通过”。当灵感需要层层审批才能萌芽,创新不过是一纸空谈。窗外的暮色渐浓,制度文档在桌面上堆成歪斜的塔,随时可能坍塌。

    周五傍晚,我在电梯间撞见行政总监。他怀里抱着一摞文件,最上面那张是下周即将推行的“员工活力提升计划”,要求每人每天必须完成两万步,步数与绩效挂钩。“这是为了大家好。”他笑着解释,电梯镜面映出他疲惫的黑眼圈。

    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手机突然发出“叮咚”一声,屏幕亮起,显示有新消息。我点开一看,原来是工作群里正在疯狂刷屏,大家都在热烈讨论着最新版的《弹性工作制实施细则》。

    我粗略地浏览了一下群消息,发现这个细则内容繁多,涵盖了工作时间、考勤方式、加班规定等各个方面,让人眼花缭乱。看着这些不断滚动的消息,我不禁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围绕着这个细则旋转。

    我无奈地关掉手机屏幕,将它扔到一边,然后走到窗前,凝视着窗外的城市夜景。灯火辉煌的街道、高楼大厦的灯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繁华而又喧嚣的画面。然而,在我眼中,这灯火闪烁的城市却像极了公司里那面永不停歇更新的制度墙,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规则和条款,让人喘不过气来。

    在这个规则的迷宫里,我们每个人都像是被困住的野兽,被各种规定束缚着,无法自由地奔跑。我们拼命地追逐着那个永远触不可及的终点线,却始终无法真正地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