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那年那时的青春 > 第301章 怎么提高生地会考成绩3

那年那时的青春 第301章 怎么提高生地会考成绩3

    二、地理:图文结合,培养空间思维

    1. 抓牢地图核心,突破空间认知

    - “读图三步法”训练:

    - 第一步:定位是指通过经纬线以及一些标志性的地形来准确判断一个区域的位置。比如说,北回归线是一条重要的纬线,它穿过了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等地。通过这样的定位,我们就能对这些地区的大致位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 第二步:析图则是对地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比如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可以反映出坡度的陡峭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就越陡;而闭合曲线中间高的地方通常表示山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图所展示的地形地貌。

    - 第三步:联想是指在看到某个地理事物时,能够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例如,当我们看到“撒哈拉沙漠”这个词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热带沙漠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导致植被稀疏。通过这样的联想,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征。

    - 自制简易地图强化记忆:

    手绘的“世界气候分布图”和“中国三级阶梯示意图”,并标注了关键信息:

    **世界气候分布图**:

    - 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 亚热带气候: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 温带气候:分布在温带地区,包括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 寒带气候:分布在寒带地区,包括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

    **中国三级阶梯示意图**:

    - 第一级阶梯:主要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 第二级阶梯:主要是高原和盆地,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

    - 第三级阶梯: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在绘制这些图的过程中,边画边默记了各个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和特点,以及中国三级阶梯的地形特征和海拔高度。这样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地理知识。

    2. 分区域梳理,掌握自然与人文逻辑

    - 区域地理复习框架:

    每个区域按“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人口城市”逻辑梳理。例如:

    - 东南亚:“纬度低(热带)→地形山河相间→热带季风气候→湄公河灌溉→水稻种植业→人口沿河流分布”。

    - 对比记忆易混区域:

    如“欧洲西部”与“中东”:

    -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畜牧业发达→发达国家集中;

    - 中东: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石油资源丰富→冲突多发。

    3. 强化图表分析,攻克综合题

    - 气候类型图解题模板:

    看气温曲线(判断南北半球、温度带)+降水柱状图(判断降水类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