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北魏遗史 > 第138章 变化是真的快

北魏遗史 第138章 变化是真的快

    《将亡》幕易

    发乱刀枪卷刃,沙场马惊扬尘。

    身困万重军,帐下儿郎凋零。

    冲阵!冲阵!血溅以报君恩。

    公元451年冬,刘宋几度北伐失利,魏帝拓跋焘借机挥兵南下,意图染指兖州,双方互有胜负。

    后因战事僵持不下,拓跋焘无奈退兵,班师回朝。

    次年春,宦官宗爱构陷太子后被拓跋焘所猜忌,为求自保,随后阴谋弑君,并拥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

    北魏朝廷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围绕着宗室皇子开始了血腥残酷的权力角逐。

    在这样的斗争中,手握兵权的州刺史成了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

    雍州陆俟为先皇心腹,自然不肯对宗爱扶持的新皇俯首称臣。而秦州刺史魏那沧元原本备受皇帝猜忌,打压。如今新皇继位,他便理所当然的向宗爱投诚,站在了陆俟的对立面。

    宗爱弑君后,大权独揽,不断在朝廷中培植羽翼,但他还是因为手中兵权不足而感到惶惶不可终日。

    所以魏那沧元投靠过来后,宗爱便立刻加封他为虢国公,车骑将军,并命他领兵进驻洛阳门户——虎牢关。

    升迁后的魏那沧元喜不自禁,自认为魏那家的荣光将在自己手中重现。于是决定尽快解决掉杨玄这个不稳定因素,进驻虎牢关。

    他命常安镇将金英杰为主力,徐凶部为前锋,要求他们一个月内完成平叛。

    金英杰为了表现自己的谋略,并未按照要求集结重兵,只派了一支偏师,人数不足一千五。且对左右夸下海口,要不费一兵一卒剿灭连山庄。

    随后就是连山庄内乱被快速平定,徐凶几次推脱出兵,常安镇兵人数不足只得作罢,向金英杰请示。

    而中间耽搁的这个时间,就是杨玄的生机所在。

    何棠的谋划的确高明,但杨玄实力不足,袭夺九壁关的风险太大。联合山中黎人作乱,进可攻退可守,且并没有多少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黎人人数众多,民风彪悍,却缺少冶炼技术。而兵器,连山庄可不缺这个东西。至于人选,杨玄思来想去,决定派白全前去。

    打定主意后,杨玄便迫不及待的召见白全,并开始起草调集人手,兵器粮食的命令。

    油灯摇曳,杨玄手中笔杆不停,先前喝的酒上了劲,他松了松衣襟,又唤杨思开了窗,这才觉得好了许多。

    “刀三百,枪三百,皮盾……嗯……五十………”杨玄轻声嘟囔着。

    “父亲。”杨思出声道。

    杨玄头也没抬“何事。”

    “四叔在院外。”杨思回道。

    “嗯?”杨波负责外围堡寨,没什么重要的事绝不会半夜跑回来,想到这里,杨玄道“让他进来。”

    “喏。”杨思转身去了。

    待杨波进来时,杨玄已经写完调令,盖了印,正在用火漆封存。

    “大哥。”杨波大礼参拜道。

    “四弟,怎么搞这么生分,快起来快起来。”杨玄放下调令起身迎接“见过阿诚了没有?”

    “未曾,小弟星夜赶来,是有大事,需要大哥定夺。”杨波也不绕弯子“上溎派来的人已经被我悉数斩杀,清夫人现在就在我军中……”

    “什么!?”杨玄又惊又怒,一把拉住杨波的肩膀,这才看到他身上还有些许没清理干净的,新鲜的血迹。

    “大哥息怒,听我解释。”紧接着,杨波说道“徐凶派了人来,说魏那沧元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全力绞杀我等,常安镇的镇兵此时就在来的路上。小弟一时情急,这才带人将清夫人和侄儿追了回来。”

    听杨波说完,杨玄皱着眉头道“徐凶一句话就能让你去动鲜卑人?我安排在上溎的眼线难道不比他值得信任吗?你的自作主张可能会害死我们所有人你知不知道。”

    “大哥!我真不明白您在怕什么,当初我们不过一二百人,就敢私造兵甲,贩卖私盐。如今咱们连山庄部众近万,您反而畏首畏尾,处处退让。甚至……”杨波愤愤不平道。

    “甚至为了苟且偷生,不惜用自己的儿子作为交换对吗?”杨玄转头,眼神转瞬间锋利如刀,冷笑道“既然我在你眼中如此软弱可欺又胸无大志,何不取而代之?”

    杨波听着杨玄言辞越来越重,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忙摆手解释道“大哥,我没有……”

    杨玄却不听他说完,打断道“够了。”随后深吸一口气后,再次开口道“为兄方才说话偏激了些,你我兄弟自然是荣辱与共,生死一体的。”

    说着便在屋中踱起步沉吟了片刻,突然猛地一跺脚“踏马的,老子先是死了兄弟,然后又送出儿子,一忍再忍。沧元老贼还要赶尽杀绝,不留一点活路,那就用刀子来说话吧!”

    “大哥,你需要我怎么做,下令吧!”杨波闻言为之一振,抱拳高声道。

    杨玄略一思考,立刻做出部署“你速速回到前寨,召集各个哨卡,边寨的兵力,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泗县。随后固守,我会再派人支援你部。”

    “喏!”杨波出门大声招呼自己的亲随,风风火火的去了。

    “杨思!”杨玄厉声道。

    “在!”杨思的身影立刻出现在门外。

    杨玄吩咐道“擂鼓聚将,派人去请各房管事。来人!更衣备甲!”

    “喏!”不出十五息,一阵密集的鼓声便响了起来,几个亲随也捧着甲胄衣衫走了进来。

    出门往庭外议事厅走去,凉风穿堂过室的声音在耳边犹自不停。

    行至议事厅外时,议事厅内已经是灯火通明,一阵阵人声低语如蚕食桑般沙沙作响。

    杨玄冰着脸,手按腰刀,在亲卫的簇拥下大踏步往里走去,行之所至,声音戛然而止。

    到主位坐下后,他扫视一圈,将方才的经过与自己的决定与众人说了一遍。

    “如若有人觉得某的决定不妥,有不同意见的,现在可以说了。”杨玄说完再度环顾众人,开口道。

    “愿随庄主左右!”杨诚马上应道。

    “愿随庄主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