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投皇叔,吕布直摇头 第366章 请君入瓮(上)
热门推荐:
天命觉醒:时空交错的帝王之路
被偷听心声后,大佬们追着我宠
我家后院有一个小人国
星河之第二世界
重生2001,我能掌控生死
多子多福:我在四合院称尊道祖
穿越1960,老爸是易中海徒弟
王爷忙和离:庶女王妃太歹毒
篡明:从边军一队官开始
又一阵头风剧痛,如钢针刺颅,冷汗瞬时涌上曹操额头。
他喘息片刻,盯着郭嘉清瘦的面容,一字一顿道:
“奉孝!这盘棋局不止关乎胜败,更关乎我军危急存亡......你可知,朝中不少大臣近日见战局不利,已劝孤放弃兖州,迁都洛阳,凭虎牢关固守。”
“......你对那司马仲达,当真有十足信心!?”
郭嘉闻言,先是长施一礼,随后盯着曹操因头风扭曲涨红的面庞,正色道:
“丞相!凡妄议迁都者,当斩!兖州乃丞相起家之地,六年前亦曾失陷于吕布之手,但我军众志成城,方能绝地反击,复克兖州!”
“如今丞相若放弃兖州,放弃许都,一退再退......却又能退至何时,退至何地!?”
荀彧亦拱手慨然道:
“奉孝所言无差!丞相既扶持天子于许都,便事关大汉威严!若丞相畏惧袁绍,弃许都而走,天下士人百姓,世家豪强,又会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丞相?”
“只要丞相放弃许都,彧恐我军治下世家豪强,皆欲与袁绍媾和,暗中转投,届时我军只会不战自乱,分崩离析!”
“这满朝文武皆可降袁绍,却唯独丞相不能!即便奉孝与司马仲达之计未成,我等亦当死守许都,与袁绍决一死战!”
郭嘉,荀彧一番言语,引得贾诩暗自皱眉,不过......他表面上依旧是那副气定神闲之态。
郭嘉轻笑一声,继续“侃侃而谈”:
“司马仲达智计深沉,极擅隐忍,其借司马家身份为掩护,正是潜伏于袁绍方暗间的最佳人选!”
“只要文则(于禁)将军能在陈留暂时顶住袁绍攻势,则司马仲达必能依计而行,引袁绍走入陷阱......不过,在此之前,我军恐怕还要进一步迷惑袁绍,让其自以为得计!”
言毕,郭嘉向校事首领杜怀示意,杜怀连忙向曹操呈上一张绢帛,其上文字密密麻麻,显然是一封密信。
曹操接过密信,细细阅览一番,最终停留在密信落款,面色惊疑之中又带一丝喜色。
“思远(杜怀),你可已查明此人所言是否属实?那乌巢屯粮之地......当真是袁绍圈套?”
杜怀肃然道:
“禀丞相,据属下校事探明,这来信之人素与袁绍重臣审配不合。上月其邺城家人,的确因贪纵不法,已被审配授意属下捉拿,二人如今更是势同水火!”
“而袁绍中路军自攻入陈留北部,便止步不前,反在乌巢附近修筑屯粮大营,周边戒备森严,仲德(程昱)大人数次派轻骑斥候前往查探,皆被驻守袁军击退。”
“这乌巢大营内情......属下还正待派遣细作,进一步探明!”
郭嘉目光炯炯,对曹操说道:
“丞相!若真如密信中所言,此乃审配故布疑阵,引我军主力前往乌巢攻打,却趁机让袁绍率精锐攻破陈留腹地,直趋许都,属下认为......并非绝无可能!”
荀彧点了点头,抚须道:
“袁绍此前接连用兵,攻破易京城塞,覆灭公孙瓒,却听闻那公孙瓒火烧易京楼,将其中百万石存粮化作飞灰,袁绍军颗粒无得......”
“易京之战距袁绍南下,尚未满一年,且其麾下一十六万大军......每日所耗甚大!那袁绍手中粮草,恐也未必有多少富余,如今袁军却在乌巢大肆修筑屯粮之所,此事的确颇为蹊跷!”
此刻曹操头风渐缓,他听郭嘉,荀彧所言,却骤然露出一丝嘲弄的笑意:
“这写信之人,倒与袁本初,与孤皆为旧识!孤素知其性情狡黠,贪而不治!若其与审配结仇,更兼家人被羁押,袁本初又不念旧谊......此人的确大有可能......背主来投!”
思虑片刻,曹操对杜怀吩咐道:
“思远,你与此人小心保持联络,同时尽快弄清乌巢大营内情,我军方能及时采取应对之策!”
“诺!”杜怀拱手允诺。
“文和,你昔日曾为张绣谋主,在宛城军中威望甚隆!我欲以你辅佐子修(曹昂),统领此番北上的八千宛城精骑,你可愿意?”
曹操看向一直未作声的贾诩,骤然出声问道。
原来,两个多月前,袁绍大军南下中原,曹操顿感兵力捉襟见肘。
不得之下,曹操决定抽调部分张绣宛城兵马,北上许都作为预备队。
因此,贾诩奉曹操之命赶赴宛城,并以曹操名义私下结好刘表重臣蔡瑁,避免荆北宛城一线爆发战事。
张绣眼见贾诩到来,自然不敢抗拒曹操之命。
他自两万宛城军中抽调八千精骑(前身为董卓部将,张绣叔父张济所部西凉骑军),交给担任宛城监军的曹昂统领,并命心腹校尉张先担任曹昂副将。
于是,曹昂奉父亲之命,统领张先与八千宛城精骑,与贾诩一同北返许都。
只是一连两月,即便战局紧迫,曹昂带回的这支精锐骑军,一直驻扎于许都,并未参战......
贾诩听出曹操有动用这支骑军之意,赶忙答道:
“丞相但有所命,诩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如今袁绍大军压境,许都朝廷内外人心大乱,甚至曹操军中......亦多有“私通”袁绍,首鼠两端之人,张绣,贾诩这样的“降将降臣”,一时处境颇为尴尬。
张绣归降曹操日久,又与奉父亲之命,监管宛城事务的曹昂相处融洽,倒是彻底淡去了再度自立的心思。
而贾诩身在许都,也暗中得知校事首领杜怀,掌握了诸多曹军文武与袁绍“私通”的罪证!
只是如今大敌当前,丞相隐忍未发,还未将内鬼处置......
贾诩只得选择明哲保身,并未主动参与反击袁绍的“密谋”,免得引起主公不必要猜疑。
曹操见贾诩应命,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子修毕竟年少,统兵经验尚浅,文和智计过人,性情沉稳,还需对这孩子多多看顾一番!”
“这八千宛城精骑,正是孤最大的后手,此番......便要倚仗文和了!”
贾诩一时受宠若惊,他素知曹昂为人至孝,仁厚勇毅,乃是众人口中内定的丞相继承人!
当下八千宛城精骑归曹昂统领,又命自己前往辅佐,显然是有重任交托......甚至还有历练曹昂,为其积累政治声望的考虑!
“文若,你再抽调二千兵马前往陈留,支援文则(于禁),迷惑袁绍,让其以为我许都兵力空虚!”
“奉孝,你命司马仲达依计而行,务必要引袁绍入瓮!”
“诺!”荀彧,郭嘉二人慨然领命。
曹操走向议事厅外,看着空中漫天纷飞的大雪,似乎已全然忘却了头风的不适,自言自语道:
“司马仲达......还有那许攸,昌豨,你三人......可千万别让孤‘失望’啊!”
下章预告“请君入瓮(下)”!
他喘息片刻,盯着郭嘉清瘦的面容,一字一顿道:
“奉孝!这盘棋局不止关乎胜败,更关乎我军危急存亡......你可知,朝中不少大臣近日见战局不利,已劝孤放弃兖州,迁都洛阳,凭虎牢关固守。”
“......你对那司马仲达,当真有十足信心!?”
郭嘉闻言,先是长施一礼,随后盯着曹操因头风扭曲涨红的面庞,正色道:
“丞相!凡妄议迁都者,当斩!兖州乃丞相起家之地,六年前亦曾失陷于吕布之手,但我军众志成城,方能绝地反击,复克兖州!”
“如今丞相若放弃兖州,放弃许都,一退再退......却又能退至何时,退至何地!?”
荀彧亦拱手慨然道:
“奉孝所言无差!丞相既扶持天子于许都,便事关大汉威严!若丞相畏惧袁绍,弃许都而走,天下士人百姓,世家豪强,又会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丞相?”
“只要丞相放弃许都,彧恐我军治下世家豪强,皆欲与袁绍媾和,暗中转投,届时我军只会不战自乱,分崩离析!”
“这满朝文武皆可降袁绍,却唯独丞相不能!即便奉孝与司马仲达之计未成,我等亦当死守许都,与袁绍决一死战!”
郭嘉,荀彧一番言语,引得贾诩暗自皱眉,不过......他表面上依旧是那副气定神闲之态。
郭嘉轻笑一声,继续“侃侃而谈”:
“司马仲达智计深沉,极擅隐忍,其借司马家身份为掩护,正是潜伏于袁绍方暗间的最佳人选!”
“只要文则(于禁)将军能在陈留暂时顶住袁绍攻势,则司马仲达必能依计而行,引袁绍走入陷阱......不过,在此之前,我军恐怕还要进一步迷惑袁绍,让其自以为得计!”
言毕,郭嘉向校事首领杜怀示意,杜怀连忙向曹操呈上一张绢帛,其上文字密密麻麻,显然是一封密信。
曹操接过密信,细细阅览一番,最终停留在密信落款,面色惊疑之中又带一丝喜色。
“思远(杜怀),你可已查明此人所言是否属实?那乌巢屯粮之地......当真是袁绍圈套?”
杜怀肃然道:
“禀丞相,据属下校事探明,这来信之人素与袁绍重臣审配不合。上月其邺城家人,的确因贪纵不法,已被审配授意属下捉拿,二人如今更是势同水火!”
“而袁绍中路军自攻入陈留北部,便止步不前,反在乌巢附近修筑屯粮大营,周边戒备森严,仲德(程昱)大人数次派轻骑斥候前往查探,皆被驻守袁军击退。”
“这乌巢大营内情......属下还正待派遣细作,进一步探明!”
郭嘉目光炯炯,对曹操说道:
“丞相!若真如密信中所言,此乃审配故布疑阵,引我军主力前往乌巢攻打,却趁机让袁绍率精锐攻破陈留腹地,直趋许都,属下认为......并非绝无可能!”
荀彧点了点头,抚须道:
“袁绍此前接连用兵,攻破易京城塞,覆灭公孙瓒,却听闻那公孙瓒火烧易京楼,将其中百万石存粮化作飞灰,袁绍军颗粒无得......”
“易京之战距袁绍南下,尚未满一年,且其麾下一十六万大军......每日所耗甚大!那袁绍手中粮草,恐也未必有多少富余,如今袁军却在乌巢大肆修筑屯粮之所,此事的确颇为蹊跷!”
此刻曹操头风渐缓,他听郭嘉,荀彧所言,却骤然露出一丝嘲弄的笑意:
“这写信之人,倒与袁本初,与孤皆为旧识!孤素知其性情狡黠,贪而不治!若其与审配结仇,更兼家人被羁押,袁本初又不念旧谊......此人的确大有可能......背主来投!”
思虑片刻,曹操对杜怀吩咐道:
“思远,你与此人小心保持联络,同时尽快弄清乌巢大营内情,我军方能及时采取应对之策!”
“诺!”杜怀拱手允诺。
“文和,你昔日曾为张绣谋主,在宛城军中威望甚隆!我欲以你辅佐子修(曹昂),统领此番北上的八千宛城精骑,你可愿意?”
曹操看向一直未作声的贾诩,骤然出声问道。
原来,两个多月前,袁绍大军南下中原,曹操顿感兵力捉襟见肘。
不得之下,曹操决定抽调部分张绣宛城兵马,北上许都作为预备队。
因此,贾诩奉曹操之命赶赴宛城,并以曹操名义私下结好刘表重臣蔡瑁,避免荆北宛城一线爆发战事。
张绣眼见贾诩到来,自然不敢抗拒曹操之命。
他自两万宛城军中抽调八千精骑(前身为董卓部将,张绣叔父张济所部西凉骑军),交给担任宛城监军的曹昂统领,并命心腹校尉张先担任曹昂副将。
于是,曹昂奉父亲之命,统领张先与八千宛城精骑,与贾诩一同北返许都。
只是一连两月,即便战局紧迫,曹昂带回的这支精锐骑军,一直驻扎于许都,并未参战......
贾诩听出曹操有动用这支骑军之意,赶忙答道:
“丞相但有所命,诩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如今袁绍大军压境,许都朝廷内外人心大乱,甚至曹操军中......亦多有“私通”袁绍,首鼠两端之人,张绣,贾诩这样的“降将降臣”,一时处境颇为尴尬。
张绣归降曹操日久,又与奉父亲之命,监管宛城事务的曹昂相处融洽,倒是彻底淡去了再度自立的心思。
而贾诩身在许都,也暗中得知校事首领杜怀,掌握了诸多曹军文武与袁绍“私通”的罪证!
只是如今大敌当前,丞相隐忍未发,还未将内鬼处置......
贾诩只得选择明哲保身,并未主动参与反击袁绍的“密谋”,免得引起主公不必要猜疑。
曹操见贾诩应命,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子修毕竟年少,统兵经验尚浅,文和智计过人,性情沉稳,还需对这孩子多多看顾一番!”
“这八千宛城精骑,正是孤最大的后手,此番......便要倚仗文和了!”
贾诩一时受宠若惊,他素知曹昂为人至孝,仁厚勇毅,乃是众人口中内定的丞相继承人!
当下八千宛城精骑归曹昂统领,又命自己前往辅佐,显然是有重任交托......甚至还有历练曹昂,为其积累政治声望的考虑!
“文若,你再抽调二千兵马前往陈留,支援文则(于禁),迷惑袁绍,让其以为我许都兵力空虚!”
“奉孝,你命司马仲达依计而行,务必要引袁绍入瓮!”
“诺!”荀彧,郭嘉二人慨然领命。
曹操走向议事厅外,看着空中漫天纷飞的大雪,似乎已全然忘却了头风的不适,自言自语道:
“司马仲达......还有那许攸,昌豨,你三人......可千万别让孤‘失望’啊!”
下章预告“请君入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