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 > 第555章 让工作名额

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 第555章 让工作名额

    刘小丽看着李卫国和于莉匆匆跑开的背影,不禁笑了起来。

    这时,李大河走了过来,一脸好奇的问道:“啥事情让你笑得这么开心啊?”

    于是刘小丽便把刚才李卫国找李卫东帮忙给于莉找工作的事情,又说了一遍。

    李大河在听了事情的经过以后,微微皱起了眉头,低头陷入了沉思。

    刘小丽见自家当家的一副思索的模样,便忍不住问道:“你这是在想啥呢?”

    李大河思考了好一会儿,这才缓缓说道:“我在琢磨卫东给于莉找工作这事儿呢。

    现在咱们家6口人已经有4份工作了,要是再给于丽找一份,咱家就有5份工作了。

    我就怕招人眼红,遭人记恨。而且啊,你说咱们啥事儿都麻烦卫东,这样真的好吗?

    你看,不光是工作,家里的吃食,还有咱俩的采购任务物资,样样都是卫东在操心操办。”

    刘小丽听了李大河的话,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

    她的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个事儿。

    卫东这孩子确实孝顺,啥都想着咱们,可咱也不能总让他一个人扛着呀。”

    李大河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是啊,虽然卫东不说啥,但咱做父母的,得为他考虑考虑。

    找工作这事儿,要是能不让他出面,咱尽量自己想办法。实在没办法了,再找他帮忙,你觉得呢?”

    刘小丽叹了口气,说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咱们能有啥办法呀?

    咱们认识的人有限,也没什么路子能给于莉找个好工作。”

    李大河沉默了片刻,突然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不行的话我就把我的工作让给于莉,反正咱们现在的采购任务都是卫东在忙。咱们不能总这么拖累他,于莉有个工作,卫国他们两口子的日子也能好过点。”

    听到自家当家的这么说,刘小丽的眼睛也是亮了起来。

    她赶忙开口说道:“那可不能让你把工作让出去,要让也是我让。

    说实话我都不想要这个工作,我就是一个农村妇女,给你们做做饭、洗洗衣服还行。

    我这上班了,还真有点不适应,而且也帮不上啥大忙。”

    李大河皱了皱眉,不同意地说道:“你这说的什么话,你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就够辛苦了。

    怎么能让你把工作让出去。我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事儿我来扛。”

    刘小丽急了,拉着李大河的胳膊说道:“你是顶梁柱不假,可你要是没了工作能干嘛?还回村里种地吗?

    我不上班了还可以在家里照顾咱们一家人的生活。”

    李大河眉头紧皱,说道:“我身体还行,没工作了出去找些力气活干还是可以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都坚持要把自己的工作让给于莉。

    过了好一会,李大河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哎,咱俩也别争了,这事还得等孩子们回来了一起商量商量。

    说不定卫东能有更好的办法,咱们最好先不要擅自做主,万一好心办了坏事呢?”

    刘小丽想了想,觉得李大河说的有道理,便点了点头,“行,听你的。等孩子们回来了,咱们一起商量商量。希望卫东能给出个好些的主意。”

    再说李卫东这边,他从家里出来以后,也没有急着去城外弄野猪。

    而是径直来到了青云胡同这边自己买的小院。

    一路上,街边的行人来来往往,他思绪却全在小院之中。

    抵达后,他把车稳稳停好,随后快步上前,从兜里掏出钥匙,插入门锁轻轻一转,伴随着“咔哒”一声,门缓缓打开。

    走进小院,眼前的景象顿时就让李卫东眼前一亮。

    院内地上石板间,那些青苔已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前院的东西厢房经过精心翻修,古朴自然的韵味扑面而来,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淡雅水墨画。

    他迈着轻快的步伐,顺着月亮门来到后院。

    这里额景象同样是焕然一新,该收拾的地方被收拾的漂漂亮亮。

    尤其是角落那口甜水井,变化更是让他惊喜不已。

    甜水井的周围已围起一圈用青石砌成的护栏。

    井的上方搭建了一个精美的木架。

    这个木架严严实实的覆盖着井口。

    李卫东走上前去,伸手轻轻晃了晃木架,感受到它固定得相当牢固,心中不禁暗暗称赞。

    这时,他瞧见木架侧边挂着一把小锁,钥匙还插在上边。

    略作思索,他便明白了其中用意。

    于是,他打开锁,发现木架可以往两边轻松拉开。

    如此一来,打水时就便捷许多,而不用的时候将其锁上,确实能增添不少安全性。

    目睹这一巧妙设计,李卫东的心里那是相当满意,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随后,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又走进各个屋子里查看。

    只见屋子里的门窗基本上全部都已更换一遍。

    令人称奇的是,尽管门窗都换过了,但选用的木料与房间的整体风格搭配得浑然天成。

    仿佛它们本就该是这样,丝毫没有突兀之感。

    李卫东在各个房间里踱步徘徊,仔细打量着每一处细节。

    他越看越欢喜,对这个小院的改造成果感到由衷的欣慰。

    把所有的屋子都转了个遍以后,李卫东站在堂屋中央,心中已然有了盘算。

    他决定就这两天抽空去信托商店逛逛,购置一些家具。

    之所以不考虑找人打造新家具,是因为他更喜欢那些老家具。

    在他眼中,不管是那些用黄花梨打造的家具,还是用紫檀打造的家具,那都是历史与艺术的象征。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后这些家具都有不小的升值空间。

    不过这一次,李卫东打算放开手脚多买一些。

    毕竟这个小院空间充足,正好可以好好布置一番。

    而且,他还另有打算,准备挑选一部分精品老家具收进自己的空间当中。

    他想着,这些老家具放在空间里,既不用担心损坏,又能随时取用,万一以后有什么特殊情况,说不定还能派上大用场。

    想到这里,李卫东不禁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得意。

    仿佛已经看到了摆满老家具的小院,散发着古朴而典雅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