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 第258章 陪着黄莹回娘家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第258章 陪着黄莹回娘家

    在那个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时刻,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赵普身上。

    李从嘉召集的这次会议,目的明确。

    探讨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局势。

    然而,面对朝廷对抗大周以及潭州屯兵训练这两个选项!

    赵普却都未表现出支持的态度。

    “他既不支持出兵淮河协助朝廷对抗大周,也不支持在潭州屯兵训练,那他还有什么计谋?”

    有人小声嘀咕着,声音虽轻,却充满了疑惑与好奇。

    潘佑性急,直接站出来问道:“赵判官有何高见?”

    李从嘉也是一脸好奇地看着赵普。

    “既然赵大人胸有韬略,那不妨说出来。”

    此时,赵普缓缓起身,眼神中透露出深邃和坚定,后世他作为北宋开国宰相,他的智谋和大局观远超常人。

    “微臣之策,乃是攻南平!即荆、归、峡三州十七县之地!”

    赵普的声音平稳而有力,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力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赵普继续解释道:“需要向朝廷起草一封奏折,就说湘江大地不太平,还需兵马镇守!”

    “南平已经向大周称臣,我们留兵镇守,以防不测,必定会挡住南平高士的援军。”

    赵普言辞之间,无不体现出他对当前局势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精准预测。

    随着赵普的话音落下,整个房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李从嘉微微点头。

    秦再雄赞叹道:“赵大人妙计啊,这样既可以避免朝廷对我们征兵,又能巩固基础,扩大势力!”

    这种,说法潘佑等人不太敢想。

    毕竟他们是南唐臣子,而赵普、秦再雄等人却只是投奔李从嘉而来。

    正当众人,沉静无言之时。

    李从嘉从袖中取出了一封早已准备好的军略,递给张泌。

    张泌轻轻展开,念出了其中的内容,竟与赵普所说不谋而合。

    众人闻言都是惊讶不已。

    李从嘉与赵普在战略思考上的高度一致。

    但是李从嘉奏折内容,则是侧重于对于江淮守军的信心,表示大周一年内不能破江淮之地。而潭州兵马则会伺机出兵,挡住南平援军。

    “太好了!”

    李雄也是表态的说着。

    “攻取南平不仅能削弱大周的力量,还能为我方争取更多的战略资源和地理优势。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举动将打乱敌人的计划,为我们赢得更大空间。”

    潘佑听完后,激动不已。

    “赵大人果然名不虚传,此计甚妙!”

    在李从嘉安排下,其他将领也纷纷表示赞同,并开始热烈讨论具体的实施方案。

    在这股团结一心的氛围中,一个更为宏伟的战略蓝图逐渐清晰起来。

    每个人的心中都燃起了一团火,那是对于胜利的渴望,也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攻略南平!”

    李从嘉是因为知道日后南平会派遣援军支援大周,投入到江淮之战,也是因为黄莹近日忧心忡忡,对于这个事情一直放不下心。

    从这两个角度出发, 他也决定要攻下南平。

    牵制住大周的援军,也知道大周不可能在一年之内打下江淮,这样自己领兵在上游,对局势有个更强的主动权。

    众人商议完毕后,制定了具体策略。

    但发动大军出征,也不是一时半刻之事,此时马上秋收结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同时也要向南唐朝廷派遣信使,等待朝廷批复,若是没得到朝廷的允许,李从嘉私自出兵,日后惹人非议。

    所以李从嘉起草奏折后,快马加鞭送到朝廷。

    按照这个时代书信传递速度,等到批复最快也得一个多月。

    结束军议后,李从嘉着手各项政务落实。

    此时湘江大地百废待兴,一项项政策和事情,都需要李从嘉决定。

    救灾是刻不容缓,他也要拨出粮草,平抑粮价,赈济灾民,同时还得准备秋收之事。

    一时间,各项事情纷至沓来,处理数日,才理出个头绪。

    这一天,李从嘉正在府衙内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公文之中。

    思绪被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和清脆的笑声打断。

    黄莹身着一袭湖水绿的裙子,裙摆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将春天的气息带进了这间略显沉闷的书房。

    她的到来如同一抹明亮的色彩,瞬间点亮了整个房间。

    黄莹有着一张圆润的脸庞,上面镶嵌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像是两颗闪烁的星辰。

    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那模样既活泼又可爱,让人看了不由自主地心情愉悦。

    “我父母来信了!”

    黄莹一边喊着,一边兴奋地冲进书房。

    “他们让我回去一趟,说之前有些冲动,希望我能早日回家。”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与激动,仿佛一年来的阴霾在这一刻全都烟消云散了。

    这一年多以来,由于名誉受损被迫离开家族,成了她心中难以释怀的心病。

    然而现在,家中突然传来的书信让她重新找到了归属感,宛如无忧无虑的小精灵般欢快。

    李从嘉放下手中的笔,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他知道黄莹当初是因为家族内部的纷争和误会才不得不逃离出来,后续黄莹也曾联系过家里,但都被拒绝。

    而这次回去虽然看似是家人的召唤,但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的未知风险。

    “莹儿!”

    他温和地说道:“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要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毕竟,当初你是因名誉受损才被迫离开的。”

    黄莹的笑容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忧伤,但很快又被坚定所取代。

    “我知道,但我真的很想家。那里有我的亲人,有我童年的回忆。”

    看着黄莹那坚决的眼神,李从嘉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知道,对于黄莹来说,这次回乡不仅仅是为了找父母,更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经过再三考虑,他最终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我会陪你一起回去。一方面确保你的安全,另一方面,我也想借此机会更好地了解江陵的情况,看看是否有机会说服你的家族配合我们。”

    听到这里,黄莹的眼中再次绽放出光彩。

    她感激地看着李从嘉。

    “我爸妈一定会很喜欢你的,文采冠绝天下,又是天下有名豪杰,他们一定替我开心的。”

    黄莹也想让李从嘉一起跟他回去,毕竟自己中意他很久,哪个女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祝福,在的如意郎君呢!

    一定程度上,对于黄莹而言,有一种带着郎君回家的感觉……

    李从嘉点了点道:“先不要透露我的身份,我以一名侍卫的身份,在你身边,然后见机行事。”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从嘉精心筹备这次旅程,挑选可靠的随行人员,并准备了丰富的礼物以表诚意。

    出发那天,阳光明媚,一行人精神抖擞地踏上了通往江陵的道路。

    他心中暗道:“希望不是一场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