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第395章 精兵强将
傍晚,汴京城外的周军大营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寒风呼啸而过,吹得营帐上的旗帜猎猎作响,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感到紧张不安。
赵匡胤的大帐内,微弱的烛光在风中摇曳不定,映照出他沉思的面容。
“明天我要跟在身后,一起去战场!”
“不可以!”
但赵匡义不死心地争辩着:“二哥,还担心什么?机会千载难逢,凭你大周第一的武力还拿不下李贼吗?”
他的眼神闪烁着贪婪和野心的光芒,一心只想在这场战斗中捞取功勋,借用自己亲哥哥的武力来达到目的最容易。
“我只有趁此机会,攻破李从嘉,才能扭转前些日丢掉尉氏县的屈辱。”
赵匡义来到哥哥营帐中,想要随着身后 一起混个先锋之功。而不是躲在大军中管理民夫随军运粮。
“此子不可小觑,明日之战怕是一场血战,十分凶险。”
赵匡胤对这个三弟还是很护短的,日后赵匡义色迷心窍,调戏兄嫂,搜罗美女,劣迹斑斑,赵匡胤也是敲打一下,而没有治罪。
“可是朱仙镇已经大战了七八日,我军葬送了两万精锐,唐军日夜作战,也扛不住了,只差这最后一击,我想跟着哥哥。”
面对赵匡义虚伪的面孔,赵匡胤还是心软了。
“我知道你丢了尉氏县有罪。”他叹了口气。
如今赵匡胤有周军第一人,掌管最精锐禁军,经过前些日子持续鏖战,所有人都觉得这将是最后一击。
赵匡义更是想混些功勋,跟着哥哥在后面捡人头。
赵匡胤左思右想之下,知道他丢了尉氏县有罪,嘱咐道:“明日我和韩大帅说一声,让你上前线,但是你需远远躲在后面,切不可逞能。”
“放心二哥,保命我最在行了。”赵匡义满意的说着。
赵匡胤遥遥望着朱仙镇大营,却也摇了摇头,回想起三年前二人曾交过手。
当年自己率领一千骑兵奔杀,协助朗州军大战,但是由于盟友太差劲,朗州军崩溃后,李从嘉率领众将将赵匡胤击败。
再想五年前李从嘉乔装打扮,潜入到汴梁城,大闹京都……这一幕幕极为真切的回响在脑海中。
如今,时隔三年终于有机会再战一场。
“去召集殿前诸军主将,我有话要说。”旁边一名寡言的亲卫,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赵匡胤率领数千骑兵精锐回防汴梁城,麾下将士扎营都在主帅营帐附近。
片刻后来了一群不到三十岁,身形高壮的汉子,聚在了大帐中。
赵匡胤这几年积蓄力量,招募精锐,借着禁军扩充,招募了一群能征善战的武将,杨信、崔翰、田重进、张琼、石汉卿……等一众武将。
这几人各有奇能,是赵匡胤的五虎上将。
“明日对手李从嘉,此子刚满二十岁,为湖南道兵马主帅,唐军中第一人,众位不可轻敌。”
赵匡胤话刚说一半,一名黑脸大将张琼站了出来道:“将军莫要担心,我非一箭射死他不可。”
赵匡胤一皱眉,横了他一眼,张琼呲牙嘿嘿一笑,退了回去。
张琼性格鲁莽,可却救过赵匡胤的性命,对赵匡胤更是忠心耿耿。
去年赵匡胤攻打淮南,在淮河之中,单骑突袭,为立战功,追杀唐军反遭围困,周围亲卫死伤一片,唯独这个张琼,虎贲勇士,搭弓射箭,杀死一名唐军裨将,斩杀无数唐兵。
救下了赵匡胤。
还有一次,赵匡胤亲冒矢石攻城作战,一支如橼大弩射向赵匡胤,还是张琼舍身救主,将赵匡胤护在身下,大弩射中张琼腿骨,坚不可拔。
张琼学着关云长刮骨疗毒,饮酒长啸,心一横,拔出了了箭簇,血流如注,面不改色。
赵匡胤也是连呼,张琼真乃虎将转世。
他虽然忠心护主,但是做事暴躁不懂礼数,最终未能善终,但此时赵匡胤用他冲锋陷阵,忠心护主的长处,留在了身边。
赵匡胤站在大帐中央,眼神坚定地扫视着面前的将领们,声音洪亮而清晰:“田重进明日你为先锋将军,率领盾兵冲锋,挡住唐军箭矢。”
“遵命!”
田重进应声答道。
他身材魁梧,面容粗犷,仿佛是塞外风沙中磨砺出的巨石。
作为幽州出身的勇士,田重进不仅身形高大、力大无穷,而且性格敦实憨厚,虽然不能读书识字,但在战场上却是无可争议的猛将。
此刻,他身为侍卫步军指挥使,肩负先锋之责。
赵匡胤转向另一位将领,“崔翰,你率领弓兵紧随其后,为前军支撑,替先锋军开路。”
这崔翰不简单,出身博陵崔氏的少年将领,仪表堂堂,举止优雅,虽年轻却已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遵命!”
崔翰恭敬地回应。
他的家族背景深厚,但崔翰并未因此骄傲自满,反而以轻财好施、有勇有谋着称,日后成为一代名将。
“杨信,石汉卿,你二人各领一千精兵,左右中军,跟随前军作战。”
杨信是赵匡胤亲卫,也是奇人,日后追随赵匡胤,当了十二年哑巴,在他身侧侍奉,一言不发。
石汉卿为人机警,颇有心机。
“张琼你随我一同杀敌,直奔主帅李从嘉,斩将夺旗,当取得首功。”
“遵命!”
赵匡胤将手下将领分配完毕后又继续嘱咐说着。
“我在韩通将军大帐中已经领任务,韩将军已派遣人去堵住河水,明日清晨河道封堵,会有石守信等人为我等开路!”
崔翰闻言一愣道:“那我军不用当开路先锋!”
“对!”
赵匡胤点了头道:“我们这五千精兵任务是,杀向李从嘉。”
“刘仁赡为唐军第一守将,李从嘉虽然年纪轻轻,可以说唐军第一擅攻之将。杀周行逢、斩王逵,灭荆南高氏,统御二十州,不可轻敌。”
“如今他又极为自负孤军北上,我大军和他磨了近十日,估计不足万人被围困在朱仙镇,此时正是杀了他最好时机。”
“韩通将军明日安排手下兵卒消耗对方时士气,我们只做最致命的一击!”
“等双方大军僵持之时,就是我们出兵时机,我们就是最锋利的剑,直插心口,杀死李从嘉。”
原来在白天的时候,赵匡胤已在主帅帐中得到了军令。
他的任务就是斩杀李从嘉。
看向了这三年来自己招募的勇士猛将,赵匡胤也是满意点了点头,堂堂正正在凭着自己这五员虎将,赵匡胤有绝对的信心,能击败李从嘉。
第二日清晨。
“咚!咚!咚!”
赵匡胤临江而立,旌旗招展,眺望着河对岸……
寒风呼啸而过,吹得营帐上的旗帜猎猎作响,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感到紧张不安。
赵匡胤的大帐内,微弱的烛光在风中摇曳不定,映照出他沉思的面容。
“明天我要跟在身后,一起去战场!”
“不可以!”
但赵匡义不死心地争辩着:“二哥,还担心什么?机会千载难逢,凭你大周第一的武力还拿不下李贼吗?”
他的眼神闪烁着贪婪和野心的光芒,一心只想在这场战斗中捞取功勋,借用自己亲哥哥的武力来达到目的最容易。
“我只有趁此机会,攻破李从嘉,才能扭转前些日丢掉尉氏县的屈辱。”
赵匡义来到哥哥营帐中,想要随着身后 一起混个先锋之功。而不是躲在大军中管理民夫随军运粮。
“此子不可小觑,明日之战怕是一场血战,十分凶险。”
赵匡胤对这个三弟还是很护短的,日后赵匡义色迷心窍,调戏兄嫂,搜罗美女,劣迹斑斑,赵匡胤也是敲打一下,而没有治罪。
“可是朱仙镇已经大战了七八日,我军葬送了两万精锐,唐军日夜作战,也扛不住了,只差这最后一击,我想跟着哥哥。”
面对赵匡义虚伪的面孔,赵匡胤还是心软了。
“我知道你丢了尉氏县有罪。”他叹了口气。
如今赵匡胤有周军第一人,掌管最精锐禁军,经过前些日子持续鏖战,所有人都觉得这将是最后一击。
赵匡义更是想混些功勋,跟着哥哥在后面捡人头。
赵匡胤左思右想之下,知道他丢了尉氏县有罪,嘱咐道:“明日我和韩大帅说一声,让你上前线,但是你需远远躲在后面,切不可逞能。”
“放心二哥,保命我最在行了。”赵匡义满意的说着。
赵匡胤遥遥望着朱仙镇大营,却也摇了摇头,回想起三年前二人曾交过手。
当年自己率领一千骑兵奔杀,协助朗州军大战,但是由于盟友太差劲,朗州军崩溃后,李从嘉率领众将将赵匡胤击败。
再想五年前李从嘉乔装打扮,潜入到汴梁城,大闹京都……这一幕幕极为真切的回响在脑海中。
如今,时隔三年终于有机会再战一场。
“去召集殿前诸军主将,我有话要说。”旁边一名寡言的亲卫,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赵匡胤率领数千骑兵精锐回防汴梁城,麾下将士扎营都在主帅营帐附近。
片刻后来了一群不到三十岁,身形高壮的汉子,聚在了大帐中。
赵匡胤这几年积蓄力量,招募精锐,借着禁军扩充,招募了一群能征善战的武将,杨信、崔翰、田重进、张琼、石汉卿……等一众武将。
这几人各有奇能,是赵匡胤的五虎上将。
“明日对手李从嘉,此子刚满二十岁,为湖南道兵马主帅,唐军中第一人,众位不可轻敌。”
赵匡胤话刚说一半,一名黑脸大将张琼站了出来道:“将军莫要担心,我非一箭射死他不可。”
赵匡胤一皱眉,横了他一眼,张琼呲牙嘿嘿一笑,退了回去。
张琼性格鲁莽,可却救过赵匡胤的性命,对赵匡胤更是忠心耿耿。
去年赵匡胤攻打淮南,在淮河之中,单骑突袭,为立战功,追杀唐军反遭围困,周围亲卫死伤一片,唯独这个张琼,虎贲勇士,搭弓射箭,杀死一名唐军裨将,斩杀无数唐兵。
救下了赵匡胤。
还有一次,赵匡胤亲冒矢石攻城作战,一支如橼大弩射向赵匡胤,还是张琼舍身救主,将赵匡胤护在身下,大弩射中张琼腿骨,坚不可拔。
张琼学着关云长刮骨疗毒,饮酒长啸,心一横,拔出了了箭簇,血流如注,面不改色。
赵匡胤也是连呼,张琼真乃虎将转世。
他虽然忠心护主,但是做事暴躁不懂礼数,最终未能善终,但此时赵匡胤用他冲锋陷阵,忠心护主的长处,留在了身边。
赵匡胤站在大帐中央,眼神坚定地扫视着面前的将领们,声音洪亮而清晰:“田重进明日你为先锋将军,率领盾兵冲锋,挡住唐军箭矢。”
“遵命!”
田重进应声答道。
他身材魁梧,面容粗犷,仿佛是塞外风沙中磨砺出的巨石。
作为幽州出身的勇士,田重进不仅身形高大、力大无穷,而且性格敦实憨厚,虽然不能读书识字,但在战场上却是无可争议的猛将。
此刻,他身为侍卫步军指挥使,肩负先锋之责。
赵匡胤转向另一位将领,“崔翰,你率领弓兵紧随其后,为前军支撑,替先锋军开路。”
这崔翰不简单,出身博陵崔氏的少年将领,仪表堂堂,举止优雅,虽年轻却已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遵命!”
崔翰恭敬地回应。
他的家族背景深厚,但崔翰并未因此骄傲自满,反而以轻财好施、有勇有谋着称,日后成为一代名将。
“杨信,石汉卿,你二人各领一千精兵,左右中军,跟随前军作战。”
杨信是赵匡胤亲卫,也是奇人,日后追随赵匡胤,当了十二年哑巴,在他身侧侍奉,一言不发。
石汉卿为人机警,颇有心机。
“张琼你随我一同杀敌,直奔主帅李从嘉,斩将夺旗,当取得首功。”
“遵命!”
赵匡胤将手下将领分配完毕后又继续嘱咐说着。
“我在韩通将军大帐中已经领任务,韩将军已派遣人去堵住河水,明日清晨河道封堵,会有石守信等人为我等开路!”
崔翰闻言一愣道:“那我军不用当开路先锋!”
“对!”
赵匡胤点了头道:“我们这五千精兵任务是,杀向李从嘉。”
“刘仁赡为唐军第一守将,李从嘉虽然年纪轻轻,可以说唐军第一擅攻之将。杀周行逢、斩王逵,灭荆南高氏,统御二十州,不可轻敌。”
“如今他又极为自负孤军北上,我大军和他磨了近十日,估计不足万人被围困在朱仙镇,此时正是杀了他最好时机。”
“韩通将军明日安排手下兵卒消耗对方时士气,我们只做最致命的一击!”
“等双方大军僵持之时,就是我们出兵时机,我们就是最锋利的剑,直插心口,杀死李从嘉。”
原来在白天的时候,赵匡胤已在主帅帐中得到了军令。
他的任务就是斩杀李从嘉。
看向了这三年来自己招募的勇士猛将,赵匡胤也是满意点了点头,堂堂正正在凭着自己这五员虎将,赵匡胤有绝对的信心,能击败李从嘉。
第二日清晨。
“咚!咚!咚!”
赵匡胤临江而立,旌旗招展,眺望着河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