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 第503章 推出纸币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第503章 推出纸币

    原来诸葛瑾等人联袂而来,竟是因为市场经济发展过快,已然超过金属货币所能承受之范围。

    “主公!此前许多产品皆仅限于内部使用,比如明轮,蒸汽机等,是以无需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

    如今主公开放明轮民用,蒸汽机民用,如今金银岛,东莱郡,所产黄金,已然远远不足以支撑,市面上货多币少,这导致无法按照主公所言,保持百分之三左右通货膨胀率。

    不仅不能保持所有物品价格上涨,反而因货币短缺,导致如今货币购买力越发变高,此点,我等着实毫无办法,遂想请主公指点。”

    王垕明白,这意味着,工商业倒逼纸币面世了。

    纸币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之手段,但其出现,并非想当然就可发行。

    工商业未发展到一定程度,则只有金属货币才是货币。

    纸币为何于北宋出现?

    自然也是因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

    当时的四川地区甚至连铁钱都开始流行,但使用极为不便。

    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

    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

    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而王垕要推出的,自然并非交子。

    而是真正的纸币。

    随着东牟工业化,特别是专门有人研究化学,如今纸张,已然具备相当的制造技术。

    而纸币的主要原料是棉浆,此种纸强度高,耐折度达几千次以上,并有较大的抗水性能,适于凹版印刷。

    而凹版印刷,对于连滚筒印刷都没掌握的其他人来说,还可以防造假。

    所谓凹版印刷,乃文字与图像凹于版面之下,凹下去的部分携带油墨。

    此种印刷法,印刷的浓淡与凹进去的深浅有关,深则浓,浅则淡。因凹版印刷的油墨不同,因而印刷的线条有凸出感。

    为了进一步防止伪造,纸上还可饰水印或夹入合成纤维,涂以特殊化学品。

    当然,技术防伪,不过只是预防,真正的防伪之法,还是法律。

    只有将造假的打击力度扩大到造假者难以接受,造假者便自然少了。

    王垕当即将制造纸币之事说了,诸葛瑾却疑惑道:

    “主公!依主公之法,制造纸币,但短期内要让公民接受,恐难以实现。”

    “此亦有办法,你可将纸币造出后,按照全国人口,每人发纸币百元,价值亦不过三十亿。便是三百亿又如何?对于我来说,无伤大雅。

    公民领到纸币,可当铜币百元,千元使用,顺便可来一场普法。

    如此一来,还可让拉动一场消费。

    况且,以我东牟这数年来积累之信用,公民之认可,当已然积累了足够之公信力,发行纸币必不会有问题。”

    便是此时,荀彧又提出一个问题。

    “若百姓——公民,直接将纸币存入银行,又当如何?”

    “自然允许,纸币一旦发行,则可完全替换金属货币之职能,便是任何衙署,亦不可拒绝接受纸币。

    如此一来,五铢钱便可完全退出市场。

    目前许都,江东,益州,还在生产五铢钱,我之所以允许其存在,便是考虑到,我东牟铜元,最低面值为一元,需要五铢钱充当低于铜元面值之物品交易。

    如今推出纸币,便可直接淘汰五铢钱。

    纸币可推出一分,一角,一元,十元,百元面值,如此便可直接覆盖整个市场绝大部分交易。”

    荀彧听着王垕的解答,脸上露出吃惊之色。

    他现在已然明白,王垕为何能有如今成就了。

    任何问题到了他这里,便可迎刃而解,且毫无破绽。

    要说有破绽,那便是江东等地,到时候必定会仿造,或回来扰乱市场。

    但看王垕那气定神闲之神色,定是已然料到了这一步,甚至可能就等着对方如此。

    荀彧其实已然猜到个大概。

    刘备到时候逼不得已,还真会造假。

    而王垕正愁找不到堂而皇之灭掉他的借口。

    要说刘备也是,表面工作做得极好,收取益州之后,竟主动兑现当初承诺,请东牟建筑司开始修筑铁路,仿佛真要信守承诺一般。

    这是刘备集团内部对于王垕此人分析到位。

    他们料定,只要不违背契约,王垕便找不到合适的出兵借口。

    但王垕知道,这位昭烈皇帝,可是因为缺少钱粮,发行过直百钱的。

    为了搜刮,连直百钱都可以发行,可见人被逼急了,什么事都可以干。

    所谓直百钱,便是一个铜币相当于一百枚五铢钱。

    刘备发直百币,韭菜自然是要割的。

    关键在于,他发行直百钱收割之时,其他拥有造币能力的大族商贾,亦随即跟风,也便是造假。

    如此一来,这便是一场收割盛宴。

    此种棘手之问题,来到王垕这里,便迎刃而解,郭嘉都不禁感叹道:

    “仲谋!此问题困扰我等已然半月,不想来到此处,竟变得如此简单。我有时在想,你或为生而知之者。”

    王垕:基本正确。

    “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抓住问题本质,以逻辑分析法去总结规律,你会发现,宇宙万物,皆有其理。”

    王垕对于装逼这一块,已经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痕迹。

    但这对于其他人来说,却信以为真,念叨着逻辑,逻辑。

    就在这时,高顺匆匆赶来,手中还拿着一份报纸。

    “主公!主公!”

    “高顺!我们的大国防官,如今八十万大军在手,还有何事,让你如此惊慌?”

    “主公!不得不重视啊,江东日报言,江东数日前亦研发出射程可达五公里之火炮,准备于沿江各处布防,那时,其火炮可直接对我整条长江沿线构成威胁。”

    王垕接过报纸一看,果然如此。

    但他却丝毫不以为意。

    “放心,江东覆灭,岂是火炮所能拯救?再者言之,既然我能任由其研发火炮,便有克制火炮之物。”

    高顺这才想起,王垕所提过的飞艇。

    但是新从曹操那边归化过来,进入内阁这几位,却是疑惑不已,连火炮都能克制?

    难道此物还能飞天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