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开局何雨水送走一大爷 > 第681章 报喜

四合院,开局何雨水送走一大爷 第681章 报喜

    没过多久,何雨水就风风火火地赶回来了。

    她来到大家身边便迫不及待地说道:“好啦,车子已经检查过了,没有任何问题!

    你们赶紧加快速度,生产二十辆出来,我有大用处!

    这次我们采用小规模的批量生产方式,先生产二十辆看看情况。

    这样就算出了点小问题,我们也不至于亏得太惨。”

    众人一听,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有人打趣道:“哈哈,可不是嘛,步子可不能迈得太大咯,不然小心扯到裆哦!”

    这句话引起了一阵更大的笑声,大家都觉得这个玩笑开得很有趣。

    接着,另一个人也附和着说:“嗯,确实如此啊!先生产一批出来,看看生产线的稳定性如何,还有零件的合格率能达到多少。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全线开通后到底需要多久才能产出一辆车啦。”

    何雨水见到大家都有一些好的意见,也就让他们去做了。

    “好,去办吧。”

    不过,她让人给三辆车拍了照片,准备让人写三款车的文案。

    这是要为三款车打广告用的。

    她心中酝酿着一个大胆的计划——亲自率领车队踏上全国的公路之旅。

    这个决定不仅能够为公司的产品进行广泛宣传,还能实地测试整车的性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上百万公里的长途行驶,或许能够发现一些在设计阶段被忽视的重大缺陷。

    “好的,何总,我们马上安排生产。”

    众人在得知何雨水的计划后,纷纷表示支持,并立刻着手准备相关事宜。

    随着工厂的全产线全面启动,一场紧张而有序的生产竞赛拉开帷幕。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出二十套汽车配件,工人们争分夺秒,各个工序紧密配合,每一道工序的完成都被精确记录时间。

    与此同时,检测环节也进入了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

    检测人员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因为任何一个不合格的配件流入总装车间,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他们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每一个配件都符合高标准。

    何雨水兴奋地冲进自己的办公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然后迫不及待地拿起电话,拨通了远在京城的吴老的号码。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了吴老的声音:“喂,小何啊,这么急找我有什么事吗?”

    何雨水难掩激动地说道:“吴老,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我们的车终于下线啦!而且现在正在安排批量生产呢!”

    吴老一听,也兴奋起来:“哦?真的吗?那太好了!”

    何雨水接着说:“是的,吴老!我们打算先造二十辆出来,您看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下宣传呢?我计划开车跑一遍全国,通过实际行驶来验证这三款车的性能和质量。”

    吴老听了,连连点头:“好啊,好主意!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你们的产品,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何雨水继续说道:“是啊,吴老,我们就是这么想的。而且我们这个汽车厂可不一般,连配件都是自己生产的,不像其他合资厂,还得用原厂的配件在这里组装。我们已经做得很不错啦!”

    吴老对何雨水的话表示赞同:“嗯,确实如此。你们这样的做法很有竞争力,也更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我马上和上面联系,看看怎么帮你们宣传。你们也要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好。”

    “嗯,吴老,您放心好了,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确保把这件事情做好的。

    不过呢,有个情况得跟您说一下,如果这次测试顺利通过,而且车辆的性能能够与西方轿车相媲美,那么接下来的订单问题,还得仰仗您多多帮忙啊。

    毕竟我们的车型主要是以商务车为主,在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可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完全可以和奔驰相提并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胜一筹呢。

    而且我们的技术也是源自德国,所以在这方面绝对是有保障的。”

    吴老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知道这是何雨水的要求,而且他也必须得照办。

    “好,那就这么定了。

    你赶紧加大马力生产,除了先生产二十辆用于自己的测试之外,再额外生产十辆直接给我送过来。

    我会安排人在京城进行测试,这样一来,我们的效率就能大大提高,也能更快地为你打开市场局面。

    要是这车子的性能真的完全没问题,说不定订单马上就会像雪片一样飞来呢。”

    吴老既然都这么说了,何雨水自然是满口答应。

    “好的,我明白了,吴老。我这就去安排相关事宜,您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吴老很快挂了电话,此时吴老心情格外舒畅。

    他为何雨水的成就感到高兴,同时也觉得自己在外面说话更有底气了。

    毕竟,这些操作都是经过特许的,他的压力不小,但一直都默默承受着,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

    何雨水挂断电话后,毫不犹豫地拨通了李工的号码。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李工的声音:“喂,何总,有什么指示吗?”

    “李工啊,是这样的,我们需要马上再生产十辆车。”

    何雨水的语气有些急切。

    “好的,何总,我明白了。不过,这么急着生产这十辆车,是有什么特殊用途吗?”李工问道。

    “嗯,这些车会被送到京城,那边有人会帮忙进行测试。”何雨水解释道。

    听到这个消息,李工心中一喜,这无疑是个好机会。

    他立刻回答道:“好的,何总,我马上通知车间加班加点生产这十辆车。”

    挂断电话后,李工迅速行动起来,将这个任务传达给了车间的主任。

    而何雨水则再次陷入了无所事事的状态,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想总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吧。

    于是,她决定先忙一些其他的事情,让自己的时间充实起来。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十辆崭新的汽车终于准备就绪。

    按照之前的约定,这十辆车将被运往京城,而剩下的二十辆车则将作为这次测试的主力军。

    何雨水正式组建了一个测试小组,这个小组规模庞大,共有四十多人参与其中。

    其中,司机有二十人,他们将负责驾驶车辆,而且是两班倒;跟车的有十人,他们的任务是记录行驶过程中的各种情况;还有十人组成的保障团队,他们主要负责维修汽车,同时辅助记录汽车行驶中的问题,确保测试过程中车辆的正常运行。

    由于目前国内的公路状况主要以普通公路和省公路为主,高速公路尚未全面普及,而且全国公路的总里程已经高达一百万公里,这使得这次测试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特别是配件方面,尤其是轮胎,必须携带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