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实录之中式小故事 第188章 钓命
热门推荐:
七界传说之瑾瑜
权力之巅
四合院:转业街道办
崩坏原神,欢迎来到问答空间
第一凤女
梦回西晋娶女帝
穿五零绿茶母亲三嫁军官女配逆袭
断亲分家,我带全家顿顿吃肉
身为创世神的我,竟被认作邪神!
事情是解决得差不多了,但这正赶上除夕,玉屏和族中的长辈们都纷纷挽留两人,盛情难却,两人索性安心住下,在镇上热热闹闹地过了个大年。
元宵前两天,两人才各自回到家中。
可边婳这床还没躺热乎呢,事儿又找上门了。
“……以前出了这些事,我是习惯性找问昔的,现在这情况……”陆恒显得有些难为情,虽然曾经两人有些交集,却没多少交情。
“没事,在锦兰州的时候,也多承蒙你的关照,有事你直说就好。”
宋问昔至今杳无音信,陆恒的电话让边婳觉得,宋问昔的存在是有实感的。
边婳应得干脆,陆恒这才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
“我大伯最近迷上了钓鱼,有段时间了,他又是个不信那些事的,大家劝他别大半夜去水边啥的,他也没听过。”
“这几个月下来,也没出过什么事,他就更不在意了。但是俗话说得好嘛,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呀?”
“前两天我们回老家祭祖,忙活完了,我大伯就找了个塘准备大显身手,先是钓了两只草鱼,个头不小,都到饭点了,但是大伯看天色还早,就让我们这些小辈先撤。”
“大冬天的,我是不太放心,就拉着我大伯的儿子一起陪着,没多久那杆就有动静了,看着那个弯曲度,就知道很有分量。”
“我大伯也挺激动的,拉扯了半天,后来我也上去帮了一把,扯上来一条好大的鲢鱼?应该是这个品种吧,村里人都这么说的反正。”
“我大伯就说,这鱼少说也有十斤,欢欢喜喜地就提溜着往家走。到家就开始显摆,还让大伯母起锅烧水,准备烧个河鱼九吃给大家尝尝。”
“当时就有一些亲戚说了,这么大的鱼了,不然放回去得了,谁知道有没有天灵地宝的成分在,但我大伯根本不在怕的,拿了杆秤就要看看鱼有多重,寻思着怎么安排待会的大餐。”
“你别说,我大伯估算地还挺准的,十斤左右还真是没什么误差,九斤八两的鱼呢。”
陆恒性子就是这样,说个事情得有头有尾的,还一会儿都没说到点上,边婳也不着急,这样的事情,说的越详细越好。
陆恒感叹了一句,又继续说下去。
“称完重,我大伯拿刀拍了几下鱼头,那刀刚剁进鱼头,大伯整个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这么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了,吓死我了!!”
“我大伯的儿子学医的,当即就冲上去了,一套急救手法下来压根没有用,大家就赶紧把人往省里三甲送啊,从头查到脚,除了那积年累月的脂肪肝,啥指标都正常。”
“就有一些老人家说啦,是不是冲到什么东西了,我也这么想的!那就只能把人搞回去,又请了先生看,果然是那条鱼的问题!”
“那鱼九斤八两,我大伯农历生日就是九月初八!水冲!但那鱼已经死的透透的了啊,然后先生就上河边去,带着那条死鱼,整了一天的道场都没用。”
“而且就,今天村里总有一股子腥臭味,说不出来的难闻,也不是单纯的鱼腥味,就是那种死水混着淤泥……总是一言难尽。”
“然后吧,我就第一时间来找你了……”
边婳听完,脑袋瓜里疯狂运转,决定还是做个排查。见天色还早,就让陆恒上那条河边,开视频看看地形再说。
“不是婳姐,这傍晚了呀,我一个人,我我我我我害怕!!!”陆恒这声音都颤抖了些许。
倒是不见陆恒以前和宋问昔待在一起的时候,有如此胆小。边婳轻声道:“……你别怕,你开着视频,我在呢。”
陆恒紧接着问:“我能喊个人一起去不?”
“最好不要。”边婳想也没想,便拒绝了。地气会因人踏足,产生细微变化,想要观风形水气,人是越少越好的。
陆恒那头还有些沉默。
“你大伯可拖不得。”
边婳这话,重重地压在陆恒胸口。
*
“……怎么样怎么样,这地方有问题不?”陆恒缓慢转动镜头,口中的话语都不自觉地变轻了许多。
这开着视频,边婳反反复复地看了两三遍,地气倒确实没什么问题,那问题只能出在那条鱼身上。
《朴观册》有记载,游水生灵,多带福禄灵气,有些长得大的,更是有概率……边婳思虑片刻,交代了陆恒两件事——
一是按照村里住户的户数,准备好对应数量的鱼,种类无所谓是什么,但重量必须是九斤八两,不仅与死鱼相应,也与陆恒大伯的生辰相应。此外,陆恒家里需要多备些,最好是能有个二十条左右。
二是确认陆恒大伯的八字,用三寸三的红布条,沾着混有祖宗牌位下的香灰的墨汁,陆恒的大伯如今多少岁,就写多少条,然后包着生米,放在陆恒大伯的身边。
这第二件事还好办,可这第一件事,陆恒是真的有些难以置信了。
虽然老家这边是个村子,可是大家都算是富足的家庭,宗亲们在外,也都有赚钱生计,村里并没有荒宅。
所以这住户少说有两百多户……两百多条同样重量的鱼,就算不限制品种,就十来个小时,也难办得很!
但此时也容不得多想,陆恒急匆匆就回家,把这事和长辈们说了。
好在村里各家各户这么些年来,都相互扶持,宗族的长辈立刻就发话,让全村都想办法,确保每家每户必须有一条九斤八两的鱼。
次日上午十点半左右,祠堂里里外外的,挤满了人。
陆恒顶着大家伙的目光,再次拨通了边婳的号码。
“婳姐!家家户户那鱼都备好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呀?”
“昨晚那些写着八字的红布,有什么变化吗?”边婳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问起了另一件事。
陆恒哪里知道,他这一晚上,全忙着协调家家户户的事了,当即就愣住了。
好在陆恒的大伯母也在场,赶忙接话道:“那些红布都变得有些湿漉漉的,我们也没敢动,其他都没什么异常。”
“人呢?”
“昨天半夜开始,断断续续吐些污水出来……这……”
边婳没等陆恒的大伯母说完,迅速打断:“把那些红布都打开,看看发霉的米粒有多少。其余人把鱼养在自家大门前,分些微不足道的家宅福气出来,不愿意的就把鱼放了,没什么影响。”
此话一出,人群中就出现了些微弱的声音,宗族长辈们随机看着众人,没过多久,众人就沉寂下去,并没有人提出不愿意。
紧接着,便散去了一些人,应该是回家将鱼移至大门前。
陆恒的大伯母本想自己跑回宅子,身边的年轻人见状,拦了一把,转身便向外跑去,没过多久就带回了消息。
跑回来的年轻人大喊道:“有十三粒米发霉了。”
只一会,边婳便道:“陆恒,你们家养十三条鱼在大门前,明天早上卯时期间,你们把这十三条鱼放生入那个塘中,卯时属木,木可生水,两个小时的时间,足够了。”
“其余的人,也是同一时间,把鱼放生入村子里的其他水系,你们村子里三个月不可以捕鱼,钓鱼。”
陆恒的大伯母颤颤巍巍地开口:“这样就可以了吗?”
“嗯。”
*
就这样又过了一天,陆恒的消息就传来了,大伯又陆陆续续吐了许多脏东西后,总算是醒了过来。
据他说,在昏迷的两三天里,陆恒的大伯似乎自己一直游在水中……
元宵前两天,两人才各自回到家中。
可边婳这床还没躺热乎呢,事儿又找上门了。
“……以前出了这些事,我是习惯性找问昔的,现在这情况……”陆恒显得有些难为情,虽然曾经两人有些交集,却没多少交情。
“没事,在锦兰州的时候,也多承蒙你的关照,有事你直说就好。”
宋问昔至今杳无音信,陆恒的电话让边婳觉得,宋问昔的存在是有实感的。
边婳应得干脆,陆恒这才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
“我大伯最近迷上了钓鱼,有段时间了,他又是个不信那些事的,大家劝他别大半夜去水边啥的,他也没听过。”
“这几个月下来,也没出过什么事,他就更不在意了。但是俗话说得好嘛,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呀?”
“前两天我们回老家祭祖,忙活完了,我大伯就找了个塘准备大显身手,先是钓了两只草鱼,个头不小,都到饭点了,但是大伯看天色还早,就让我们这些小辈先撤。”
“大冬天的,我是不太放心,就拉着我大伯的儿子一起陪着,没多久那杆就有动静了,看着那个弯曲度,就知道很有分量。”
“我大伯也挺激动的,拉扯了半天,后来我也上去帮了一把,扯上来一条好大的鲢鱼?应该是这个品种吧,村里人都这么说的反正。”
“我大伯就说,这鱼少说也有十斤,欢欢喜喜地就提溜着往家走。到家就开始显摆,还让大伯母起锅烧水,准备烧个河鱼九吃给大家尝尝。”
“当时就有一些亲戚说了,这么大的鱼了,不然放回去得了,谁知道有没有天灵地宝的成分在,但我大伯根本不在怕的,拿了杆秤就要看看鱼有多重,寻思着怎么安排待会的大餐。”
“你别说,我大伯估算地还挺准的,十斤左右还真是没什么误差,九斤八两的鱼呢。”
陆恒性子就是这样,说个事情得有头有尾的,还一会儿都没说到点上,边婳也不着急,这样的事情,说的越详细越好。
陆恒感叹了一句,又继续说下去。
“称完重,我大伯拿刀拍了几下鱼头,那刀刚剁进鱼头,大伯整个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这么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了,吓死我了!!”
“我大伯的儿子学医的,当即就冲上去了,一套急救手法下来压根没有用,大家就赶紧把人往省里三甲送啊,从头查到脚,除了那积年累月的脂肪肝,啥指标都正常。”
“就有一些老人家说啦,是不是冲到什么东西了,我也这么想的!那就只能把人搞回去,又请了先生看,果然是那条鱼的问题!”
“那鱼九斤八两,我大伯农历生日就是九月初八!水冲!但那鱼已经死的透透的了啊,然后先生就上河边去,带着那条死鱼,整了一天的道场都没用。”
“而且就,今天村里总有一股子腥臭味,说不出来的难闻,也不是单纯的鱼腥味,就是那种死水混着淤泥……总是一言难尽。”
“然后吧,我就第一时间来找你了……”
边婳听完,脑袋瓜里疯狂运转,决定还是做个排查。见天色还早,就让陆恒上那条河边,开视频看看地形再说。
“不是婳姐,这傍晚了呀,我一个人,我我我我我害怕!!!”陆恒这声音都颤抖了些许。
倒是不见陆恒以前和宋问昔待在一起的时候,有如此胆小。边婳轻声道:“……你别怕,你开着视频,我在呢。”
陆恒紧接着问:“我能喊个人一起去不?”
“最好不要。”边婳想也没想,便拒绝了。地气会因人踏足,产生细微变化,想要观风形水气,人是越少越好的。
陆恒那头还有些沉默。
“你大伯可拖不得。”
边婳这话,重重地压在陆恒胸口。
*
“……怎么样怎么样,这地方有问题不?”陆恒缓慢转动镜头,口中的话语都不自觉地变轻了许多。
这开着视频,边婳反反复复地看了两三遍,地气倒确实没什么问题,那问题只能出在那条鱼身上。
《朴观册》有记载,游水生灵,多带福禄灵气,有些长得大的,更是有概率……边婳思虑片刻,交代了陆恒两件事——
一是按照村里住户的户数,准备好对应数量的鱼,种类无所谓是什么,但重量必须是九斤八两,不仅与死鱼相应,也与陆恒大伯的生辰相应。此外,陆恒家里需要多备些,最好是能有个二十条左右。
二是确认陆恒大伯的八字,用三寸三的红布条,沾着混有祖宗牌位下的香灰的墨汁,陆恒的大伯如今多少岁,就写多少条,然后包着生米,放在陆恒大伯的身边。
这第二件事还好办,可这第一件事,陆恒是真的有些难以置信了。
虽然老家这边是个村子,可是大家都算是富足的家庭,宗亲们在外,也都有赚钱生计,村里并没有荒宅。
所以这住户少说有两百多户……两百多条同样重量的鱼,就算不限制品种,就十来个小时,也难办得很!
但此时也容不得多想,陆恒急匆匆就回家,把这事和长辈们说了。
好在村里各家各户这么些年来,都相互扶持,宗族的长辈立刻就发话,让全村都想办法,确保每家每户必须有一条九斤八两的鱼。
次日上午十点半左右,祠堂里里外外的,挤满了人。
陆恒顶着大家伙的目光,再次拨通了边婳的号码。
“婳姐!家家户户那鱼都备好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呀?”
“昨晚那些写着八字的红布,有什么变化吗?”边婳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问起了另一件事。
陆恒哪里知道,他这一晚上,全忙着协调家家户户的事了,当即就愣住了。
好在陆恒的大伯母也在场,赶忙接话道:“那些红布都变得有些湿漉漉的,我们也没敢动,其他都没什么异常。”
“人呢?”
“昨天半夜开始,断断续续吐些污水出来……这……”
边婳没等陆恒的大伯母说完,迅速打断:“把那些红布都打开,看看发霉的米粒有多少。其余人把鱼养在自家大门前,分些微不足道的家宅福气出来,不愿意的就把鱼放了,没什么影响。”
此话一出,人群中就出现了些微弱的声音,宗族长辈们随机看着众人,没过多久,众人就沉寂下去,并没有人提出不愿意。
紧接着,便散去了一些人,应该是回家将鱼移至大门前。
陆恒的大伯母本想自己跑回宅子,身边的年轻人见状,拦了一把,转身便向外跑去,没过多久就带回了消息。
跑回来的年轻人大喊道:“有十三粒米发霉了。”
只一会,边婳便道:“陆恒,你们家养十三条鱼在大门前,明天早上卯时期间,你们把这十三条鱼放生入那个塘中,卯时属木,木可生水,两个小时的时间,足够了。”
“其余的人,也是同一时间,把鱼放生入村子里的其他水系,你们村子里三个月不可以捕鱼,钓鱼。”
陆恒的大伯母颤颤巍巍地开口:“这样就可以了吗?”
“嗯。”
*
就这样又过了一天,陆恒的消息就传来了,大伯又陆陆续续吐了许多脏东西后,总算是醒了过来。
据他说,在昏迷的两三天里,陆恒的大伯似乎自己一直游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