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第526章 大魏战神连续助攻
太康十一年二月初,寒冷的冬天已经悄然过去,河岸边的柳条开始抽芽。
江宁城热闹喧嚣的同时,梁京的舆论也甚嚣尘上。
据最新一期的《梁京日报》报道,魏军在徐州捷报连连,战线不断往南推移。
据说正月二十三日,魏军攻破了萧城,夏军防线在王师的兵锋下颤抖,夏军内部已经大乱,陆康连夜躲在出租屋里一边哭一边写投降书。
梁京城内欢呼一片,无数人奔走相告。
可皇宫里,却与外面的气氛截然不同。
魏程一把掀翻了茶几,愤怒地吼道:“姬旦胆子也太大了!他现在这个时候发兵云中是想向朕开战吗!”
“陛下息怒!”南宫旬说道。
但魏程却不理会南宫旬,而是愤怒地盯着刘言,仿佛要他将活剥了一样。
“刘言!”
“臣……臣在!”刘言额头冒冷汗。
“朕让你负责晋国,要求他们发兵伐夏,为何现在晋国不但没有发兵伐夏,还发兵攻打我们!”
“陛下,这都是陈源的失责,臣也不知道为何!”
其他大臣连忙表示左相说的对。
众所周知,不在场的背锅。
“陈源人呢!”魏程怒吼道。
“陈源还没回京,现在应该还在晋国。”南宫旬道,“陛下息怒,这件事恐怕也不能怪陈源,臣认为,夏主可能用一些利益说服了林良沅。”
“你的意思是,夏主把晋国的买卖都交给了林良沅?”
“只有这一个可能。”
魏程坐下来,面色铁青。
“陛下也不必担忧,林良沅这个人擅长左右逢源,他不会真的与我们为敌,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听南宫旬这么说,魏程才稍微缓和,但又说道:“可现在云中空虚……”
“只要守住城,不会有问题,晋国在秦州丢了三郡,实力大损,林良沅自己还要留着兵力在国内压住各方势力,绝不会冒险。这一层,政治表态的意思更多一些。”
南宫旬的一席话,让其他人心中也稍定。
“那我们要不要往云中派兵?”
“秦王在北线,可以让他去安排,他心中有数。”
“只能如此了。”
刘言突然说道:“陛下,虽然现在晋军发兵云中,可我们却可以不按照晋军的来。”
“你这话何意?”魏程语气中还带着恼怒,显然对刘言开始不满意了。
“臣的意思是,晋军虽然发兵云中,但我们却可以宣布,晋军发兵秦州,与我们一同对付夏军!”刘言恢复了往常的微笑,语气也略微镇定下来。
“如此宣布的目的何在?”魏程疑惑道。
“第一是让我们的人知道,前线一片大好,灭夏是迟早的事情。第二是告诉江宁的那些人,现在依然是两国联合伐夏,这样我们的人更有自信,夏人更加悲观。我们的人更自信,那都是在陛下您的带领下才有的,夏人悲观,再加上现在江宁本就不太平,那就是雪上加霜!”
魏程连连点头。
刘言说的这话的本质并不是大魏赢了,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仗打了已经几个月了,魏国调动了几十万大军,除了北线还留下少量精锐,几乎是倾国而出。
东西线分别有两位顶级名将统率,各州郡县的增援源源不断,各大世家也先后派出了自己的部曲。
各地折冲府的伏兵也奔赴战场。
大魏的报纸,持续几个月报道,一统天下的时机来了。
最开始的时候,魏国的报纸刊登的是三个月灭掉夏国。
随后报纸开始各种分析,表示半年内彻底结束战争,一统南方。
这样报道只有一个目的:加强大魏各方对魏程的认可,提升魏程的威信。
而魏国内部舆论目前的一把手就是刘言。
可是仗打了几个月,却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也许民间正一片欢呼,大魏王师将夏狗摁在地上来回反复摩擦了一百遍。
可大魏朝堂上下的官员就没那么好糊弄了,闻渊在前线打得多艰难,这消息还没到魏程耳朵里,就开始在官员们那里流传了。
只不过迫于魏程的威压,官员们三缄其口。
那现在刘言提出这个意见,可不就是再给魏程的威信加筹码么?
告诉所有人,我知道你们怎么想的,就等着王师打的不顺利,联合魏无忌出来搞事情。
可现在王师顺利着呢!
你们看,晋国继续跟着咱们!
等退朝之后,刘言留了下来。
“刘卿还有何事?”
“陛下,现在已经是二月,我们发兵已经快五个月了,东线捷报连连,可西线毫无动静!”刘言说道。
“西线这不是出了一点问题吗?”
“但问题也已经过去一个月,慕容云却迟迟不动手。”
“你这话是何意?”
“臣只是担心时间拖久了,朝中有些人借此针对陛下。”刘言说道,“据臣得知,有些人时不时给秦王写信。”
“谁?”
“是谁就不得而知了。”
魏程沉思起来。
“陛下何不问问贾政道,他对西线其实很了解。”
“就是他导致了西线现在的局面,你还让朕问他!朕没有杀了他,是看在他以前是朕的老师的份上!”
“陛下未必要听他的,但可以从他那里了解情况!”
“你说的有道理!”魏程沉思了一下,吩咐人去传贾政道进宫。
等贾政道来了,魏程问他西线的情况,贾政道是这么说的:“五路平城之战,夏军损失惨重,只要当初慕容云能及时从东郡进军灵泉郡,我们必然大胜,甚至活捉夏主也是有可能的!”
“陛下,贾公所言非虚,东线的闻帅那是一座城一座城地打,再硬的骨头都被他捶碎,到了慕容云这里,他居然一直停滞不前,他分明就是借机消耗掉赵州兵马,让他自己的云中兵马拿到最终的功劳。这样是在消耗陛下的心血啊!”
“那你们的意思是?”
“臣认为,应该立刻传令慕容云,与夏军决战!”贾政道义正辞严地说道,这一刻,他再一次化身成了大魏的战神。
江宁城热闹喧嚣的同时,梁京的舆论也甚嚣尘上。
据最新一期的《梁京日报》报道,魏军在徐州捷报连连,战线不断往南推移。
据说正月二十三日,魏军攻破了萧城,夏军防线在王师的兵锋下颤抖,夏军内部已经大乱,陆康连夜躲在出租屋里一边哭一边写投降书。
梁京城内欢呼一片,无数人奔走相告。
可皇宫里,却与外面的气氛截然不同。
魏程一把掀翻了茶几,愤怒地吼道:“姬旦胆子也太大了!他现在这个时候发兵云中是想向朕开战吗!”
“陛下息怒!”南宫旬说道。
但魏程却不理会南宫旬,而是愤怒地盯着刘言,仿佛要他将活剥了一样。
“刘言!”
“臣……臣在!”刘言额头冒冷汗。
“朕让你负责晋国,要求他们发兵伐夏,为何现在晋国不但没有发兵伐夏,还发兵攻打我们!”
“陛下,这都是陈源的失责,臣也不知道为何!”
其他大臣连忙表示左相说的对。
众所周知,不在场的背锅。
“陈源人呢!”魏程怒吼道。
“陈源还没回京,现在应该还在晋国。”南宫旬道,“陛下息怒,这件事恐怕也不能怪陈源,臣认为,夏主可能用一些利益说服了林良沅。”
“你的意思是,夏主把晋国的买卖都交给了林良沅?”
“只有这一个可能。”
魏程坐下来,面色铁青。
“陛下也不必担忧,林良沅这个人擅长左右逢源,他不会真的与我们为敌,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听南宫旬这么说,魏程才稍微缓和,但又说道:“可现在云中空虚……”
“只要守住城,不会有问题,晋国在秦州丢了三郡,实力大损,林良沅自己还要留着兵力在国内压住各方势力,绝不会冒险。这一层,政治表态的意思更多一些。”
南宫旬的一席话,让其他人心中也稍定。
“那我们要不要往云中派兵?”
“秦王在北线,可以让他去安排,他心中有数。”
“只能如此了。”
刘言突然说道:“陛下,虽然现在晋军发兵云中,可我们却可以不按照晋军的来。”
“你这话何意?”魏程语气中还带着恼怒,显然对刘言开始不满意了。
“臣的意思是,晋军虽然发兵云中,但我们却可以宣布,晋军发兵秦州,与我们一同对付夏军!”刘言恢复了往常的微笑,语气也略微镇定下来。
“如此宣布的目的何在?”魏程疑惑道。
“第一是让我们的人知道,前线一片大好,灭夏是迟早的事情。第二是告诉江宁的那些人,现在依然是两国联合伐夏,这样我们的人更有自信,夏人更加悲观。我们的人更自信,那都是在陛下您的带领下才有的,夏人悲观,再加上现在江宁本就不太平,那就是雪上加霜!”
魏程连连点头。
刘言说的这话的本质并不是大魏赢了,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仗打了已经几个月了,魏国调动了几十万大军,除了北线还留下少量精锐,几乎是倾国而出。
东西线分别有两位顶级名将统率,各州郡县的增援源源不断,各大世家也先后派出了自己的部曲。
各地折冲府的伏兵也奔赴战场。
大魏的报纸,持续几个月报道,一统天下的时机来了。
最开始的时候,魏国的报纸刊登的是三个月灭掉夏国。
随后报纸开始各种分析,表示半年内彻底结束战争,一统南方。
这样报道只有一个目的:加强大魏各方对魏程的认可,提升魏程的威信。
而魏国内部舆论目前的一把手就是刘言。
可是仗打了几个月,却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也许民间正一片欢呼,大魏王师将夏狗摁在地上来回反复摩擦了一百遍。
可大魏朝堂上下的官员就没那么好糊弄了,闻渊在前线打得多艰难,这消息还没到魏程耳朵里,就开始在官员们那里流传了。
只不过迫于魏程的威压,官员们三缄其口。
那现在刘言提出这个意见,可不就是再给魏程的威信加筹码么?
告诉所有人,我知道你们怎么想的,就等着王师打的不顺利,联合魏无忌出来搞事情。
可现在王师顺利着呢!
你们看,晋国继续跟着咱们!
等退朝之后,刘言留了下来。
“刘卿还有何事?”
“陛下,现在已经是二月,我们发兵已经快五个月了,东线捷报连连,可西线毫无动静!”刘言说道。
“西线这不是出了一点问题吗?”
“但问题也已经过去一个月,慕容云却迟迟不动手。”
“你这话是何意?”
“臣只是担心时间拖久了,朝中有些人借此针对陛下。”刘言说道,“据臣得知,有些人时不时给秦王写信。”
“谁?”
“是谁就不得而知了。”
魏程沉思起来。
“陛下何不问问贾政道,他对西线其实很了解。”
“就是他导致了西线现在的局面,你还让朕问他!朕没有杀了他,是看在他以前是朕的老师的份上!”
“陛下未必要听他的,但可以从他那里了解情况!”
“你说的有道理!”魏程沉思了一下,吩咐人去传贾政道进宫。
等贾政道来了,魏程问他西线的情况,贾政道是这么说的:“五路平城之战,夏军损失惨重,只要当初慕容云能及时从东郡进军灵泉郡,我们必然大胜,甚至活捉夏主也是有可能的!”
“陛下,贾公所言非虚,东线的闻帅那是一座城一座城地打,再硬的骨头都被他捶碎,到了慕容云这里,他居然一直停滞不前,他分明就是借机消耗掉赵州兵马,让他自己的云中兵马拿到最终的功劳。这样是在消耗陛下的心血啊!”
“那你们的意思是?”
“臣认为,应该立刻传令慕容云,与夏军决战!”贾政道义正辞严地说道,这一刻,他再一次化身成了大魏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