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零当神仙的那些年 第299章 脑补
热门推荐:
盗墓:哑巴历险记
茅山异仙之鬼道阎罗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开局言出法随,我要整顿修真界!
渔村欲乱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好莱坞:导演旋风
山村风流野医
重生日记江山美人我来我见我征服
因为袁卫民知道的内情并不多,林安芝为了获取全部信息,一口气串联了诸多人物,耗费的金光能量也比预期中多了不少。
日常心疼着能量消耗,同时又想着这被诸多脑补人搅乱成一锅粥的国际形势,林安芝本来有些担心。
但最后想到外面那些人可能想到头秃也猜不到自家到底怎么回事,林安芝又忍不住暗自“嘿嘿”了两声。
看了眼笑呵呵和桌上人聊着天的袁卫民,林安芝轻轻舒了口气。
算了,只要现在形势是好的就行。
从金光传回来的画面来看,自家的领导人们似乎也对国际社会对花国的猜测很清楚。
既然上面能应付来外头人的试探,她也没必要瞎操心。
有她在,还真能露馅咋地?
大不了有需要的时候她再出去转一圈,保准给够脑补素材。
脑海中又浮现出最近收到的各种来信,林安芝嘴角笑意加深。
历史已经在加速改变,外面那些对自家的忌惮,说不定要不了多久,也就成真了。
******
时间在热闹的欢声笑语中过的飞快。
当前年代农家人的饭桌上,不存在有什么剩菜剩饭的现象。
只有不够吃,从来没有吃不完。
随着饭桌上一个一个碗碟被清盘,神殿大院里的这场大锅饭也进入了尾声。
村民们抹干净嘴,往上提了提裤腰,又拍着整理了下衣服,然后一队队,一排排有序进入神殿,开始磕头。
这是村民们养成的一个新习惯。
林安芝最近有事没事和村民们的接触比以前多了很多。
村民们发现自己见了小姑奶奶如果磕头太夸张的话,小姑奶奶反而不会跟他们说太多话。
通常只是一小会话就走了。
但如果他们不怎么磕头的话,小姑奶奶反而会慈祥笑着多和他们聊上几句。
所以现在村民们看到林安芝,除非特殊场合,已经很少上来就跪拜。
只是开心兴奋给小姑奶奶问好就行。
日常的跪拜,众人都放到了神殿内的神像上。
想磕头的瘾上来了,村民们也是第一时间先来神殿。
在杨国安和杨丰收的指挥下,在神像前磕完头的村民们又排着队来到还在神殿院子里的林安芝面前。
“小姑奶奶,祝您今个过生好!”
“小姑奶奶,祝您越活越精神!”
“小姑奶奶,我祝您寿比南山!”
今天是林安芝的五岁生日,村民们每个人都想亲口给林安芝祝寿,但人员太多,担心每个人挨个说完饭菜都凉透了,所以林安芝让杨国安把饭前的这一环节改到了众人都吃饱喝足后。
“俺祝小姑奶奶您吃啥啥香!越长越高!”
“我祝小姑奶奶能活到一百岁…”
“啪!”
一个小男娃话刚说一半,就被紧急打断。
“跟你们这些小崽子说过多少次了,不能拿这种话咒咱小姑奶奶!……你这个懒货,你不是跟我说想了顶好的词吗!怎么跟上个月你给你爷说的词一样!”
男人连骂带打,一巴掌把自己蠢儿子鼻涕都打出来后立马转头帮自己儿子找补。
“我们祝小姑奶奶活到一万岁!万寿…万寿…”
男人有些卡壳,身侧小男娃吸着鼻涕揉着脑袋,小声提醒自己亲爹,“…不僵。”
男人眼睛一亮,“对!我们祝小姑奶奶万寿不僵!”
正想伸手摸摸小男娃脑袋以示慈爱的林安芝默默缩回手:…………这意思变得有点大吧……
有了掷地有声的“万寿不僵”打底,林安芝对接下来的“天天吃白面馒头”“身子骨全天下最硬朗”,“个子长到全村最高”“子孙满堂,一直享福”等,也通通做到了不动如山,微笑接受。
祝寿的队伍中,排在杨家村后边的是盘虎山其他村子的村民。
等差不多所有人说完自己的吉祥话后,特意排到最后边的姚家人才压轴出场。
来杨家村给林安芝祝寿的所有姚家人都带了两套服装。
一套是给林安芝跳舞时的演出服。
一套是日常穿着的旧衣服。
区别是核心面具团演出服更隆重正式,而舞蹈水平还没那么顶尖的其他人,演出服则是自己所有衣服中补丁最少,最板正的。
姚家人在下午给林安芝蹦跳完后就都换回了旧衣服,之后也和杨家村村民一起搭手帮忙准备晚上的大锅饭。
但在晚饭后的祝寿环节,姚家人仪式感十足地又统一换回了演出服。
虽然刚才已经在神像前五体投地拜过,但姚家团再次站在林安芝面前时还是齐齐屈膝俯身。
和其他人对林安芝单纯的感激和恭敬不同。
也和杨家村村民对林安芝多了两分独特的亲近情感不同。
姚家人对林安芝的态度是从始至终的无比虔诚。
他们不会刻意想和林安芝拉近关系,也不执着林安芝对自己是不是最亲近。
自从那天终于等到家主预言中的神女那天起,姚家人一直所求的,在做的,只有一个。
就是只要“神”的目光还能,还愿意看着他们就好。
其他的都不重要。
姚家那么多代人,真正能得神明眷顾的只有那位姚家先祖。
其他后世子孙都是不知道虔诚祭祀多久,才能偶尔得来一次神明目光的短暂停留。
几十年,几代人,几百年都得不到一丝神明的垂怜,也是常事。
他们这些人能亲自在林安芝面前,在林安芝目光注视下,给对方祝祷献舞,已经是万幸中的万幸,是不知道算上了一共多少代祖宗的庇佑。
所以姚家人对现在能天天在仿佛就在看着他们的神像前跳舞,偶尔还能来林安芝真身前拜见,已经感到无比满意和幸福。
当然,如果哪天神女厌烦了不懂规矩的杨家人,肯去他们姚家村,让他们姚家人来供养,那他们就更死而无憾了。
“愿神女岁岁年年,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愿神女岁岁年年,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愿神女岁岁年年,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不同于其他村民只是简单朴实的作着揖说祝寿词,姚家人不仅虔诚地集体深深叩首,祝词也是事先排练过一般整齐通顺又文雅。
林安芝习惯了姚家人的独树一帜,对姚家人独特的家族传承仪式感也适应良好,淡定扬起一阵清风把正“biubiubiu”加速往外冒信仰能量的姚家人扶了起来。
想着对方大老远过来,又是蹦迪又是磕头,还帮着村里干了不少活,等会为了明天按时上工还要连夜赶回自己村,着实有些辛苦。
于是林安芝不仅给姚家人每人回馈了点能量补补体力,还抬手把桌上的一大盘糖果给每人隔空塞了两颗。
姚家人捧着手里神女赐下来的糖果很是开心,一个个激动地都恨不得当场再给林安芝舞上几曲。
但被第一时间察觉姚家人眼神不对的林安芝及时制止。
操心的林安芝:唉,刚吃完饭就蹦迪对身体不好啊……
姚家人集体乐开了花,但一旁的杨国安则默默咬紧了牙。
明明都跟你们姚家转交过他们杨家亲小姑奶奶的意思!
说过了今个只是简单吃个饭,不用搞什么复杂仪式!
大家都挺好的,挺一样的,咋就你们姚家村每次净干这些显眼事?!
你们搞的这么专业,显得我们杨家村好像很不重视小姑奶奶一样……
关键小姑奶奶竟然还单独给这些心思深沉的姚家人分了糖?!
不行,他们一定不能被这些姚家人比过去。
下次他们村也要跪着一起喊口号!
搞得跟谁好像不会磕头,不会喊口号一样。
不就是口号好听点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哼,他们村人多,到时候喊起来肯定更能让小姑奶奶满意!
杨国安看着姚家人,不屑又忌惮地下巴越抬越高,旁边,杨家老太爷手里的拐杖也攥的更紧了一些。
…姚家村到底从哪学来的这么多一套接一套的讨巧话?都不重样的吗??
关键听起来还比他们村说的厉害多了……
娘的,他们村那么多人,说了那么多吉利话,感觉最后还没人家这一句有气势……
年年岁岁,仙福永享,寿与天齐是吧……
好,这句他也记住了,等会就让孙子写下来,以后他们给小姑奶奶再祝寿的时候也要用上这种洋气词……
随着姚家人换回旧衣服,喜气洋洋地打道回村。
杨家村村民拿着碗筷,扛着桌椅,一路笑闹着各自归家。
热闹的一天也慢慢落下帷幕。
********
花国时间。
一九六一年,十月。
原本和花国关系闹得有些僵的老大哥熊联国主动恢复了联系,想和花国重修旧好。
在潮鲜战争后,对花国保持着忌惮,同时又敌对和孤立的漂亮国也开始试探性地向花国传递缓和关系的信号。
十月中旬。
暹罗国亲王的一对儿女,千塔国北边当权领导人的一个小儿子随着交流团前后来访花国。
交流团走后,被留下的三个孩子也正式开始了在花国的留学生涯。
随着两个超级大国对花国释放的和缓信号越来越多,国际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郭嘉也开始陆续向花国伸出橄榄枝。
年底。
原本只和三十多个郭嘉有着正式建交关系的花国在新年来临前把这个数字翻了将近一倍。
历史在林安芝眼中越来越好,越来越快地发生着改变。
时间也转瞬来到新的一年。
****
花国时间,一九六二。
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三月。
林家宅院。
拖着腮,皱着眉头的林安芝正满目忧愁地看着某处。
个头长高了不少的林安芝身边还蹲着三个异常敦实的黑影。
两只体长一米多,近百斤重,身形体重都远超同类的灰棕色山猫。
一只才半岁,但体量已经碾压两只山猫干爹的金黄色小老虎。
三猫一人排排坐,此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屋檐下。
宅院杂物房的连廊屋檐下,两只小巧可爱的燕子正叽叽喳喳地吵着架。
是的,两只燕子在吵架。
林安芝对此很是确定。
自从一个星期前家里来了这对燕子,林安芝就对它们很是关注。
这一个星期,林安芝亲眼看着这对燕子在自家屋檐下连搭了三次鸟窝,也连塌了三次。
也亲眼目睹小两口从一开始亲昵依偎着互相整理羽毛,到现在站在又一次塌掉的鸟窝前,隔着两米远,鸟嘴都快怼上天互相疯狂叽喳。
互相埋怨的叽喳声还在继续,林安芝看着其中一只头部较小,体型也更纤细的燕子已经气的抖着翅膀在房梁直跳脚,也在心里又一次升起自己要不要过去帮个忙的想法。
不是帮忙劝架。
是帮忙搭窝。
主要是这对燕子的搭窝水平实在让林安芝有些看不下去。
第一个窝,刚搞来十几根树枝和一小坨泥巴,这俩新手就心大地直接钻了进去。
结果不出意外,连个半成品都算不上的鸟窝光速在地上摔了个四分五裂。
第二个窝,小夫妻俩好像是吸取了某些教训,搞来的泥巴比例明显比之前多了许多。
但不知道是泥巴和的太稀还是基础工艺出了什么问题,鸟窝的底座刚看出个轮廓,就在一阵树叶都没怎么吹动的微风下,“啪叽”一声再次掉到了地上。
那天,两鸟叼着树枝回来看到地上那一滩烂泥后,呆愣又震惊的模样,林安芝到现在还记得。
然后,就是现在的第三个窝。
也是感觉上最接近成功的一个。
两只燕子来来回回忙碌了快三天,总算盖出一个半圆形的鸟窝。
林安芝本以为马上就能看到这对燕子夫妻安稳地迎接下一代了,没想到今天一大早就听到了小夫妻俩超倍速的叽喳声。
当然,也又一次看到了摔落到地上的豆腐渣工程。
林安芝还特意回溯一下这次的鸟窝是怎么完蛋的。
其中一只个头稍大,尾羽也较长些的燕子叼回来一根树枝,看样子是打算给新家添砖加瓦。
但似乎是放置的角度不对,一叉子就把新房捅了下去。
日常心疼着能量消耗,同时又想着这被诸多脑补人搅乱成一锅粥的国际形势,林安芝本来有些担心。
但最后想到外面那些人可能想到头秃也猜不到自家到底怎么回事,林安芝又忍不住暗自“嘿嘿”了两声。
看了眼笑呵呵和桌上人聊着天的袁卫民,林安芝轻轻舒了口气。
算了,只要现在形势是好的就行。
从金光传回来的画面来看,自家的领导人们似乎也对国际社会对花国的猜测很清楚。
既然上面能应付来外头人的试探,她也没必要瞎操心。
有她在,还真能露馅咋地?
大不了有需要的时候她再出去转一圈,保准给够脑补素材。
脑海中又浮现出最近收到的各种来信,林安芝嘴角笑意加深。
历史已经在加速改变,外面那些对自家的忌惮,说不定要不了多久,也就成真了。
******
时间在热闹的欢声笑语中过的飞快。
当前年代农家人的饭桌上,不存在有什么剩菜剩饭的现象。
只有不够吃,从来没有吃不完。
随着饭桌上一个一个碗碟被清盘,神殿大院里的这场大锅饭也进入了尾声。
村民们抹干净嘴,往上提了提裤腰,又拍着整理了下衣服,然后一队队,一排排有序进入神殿,开始磕头。
这是村民们养成的一个新习惯。
林安芝最近有事没事和村民们的接触比以前多了很多。
村民们发现自己见了小姑奶奶如果磕头太夸张的话,小姑奶奶反而不会跟他们说太多话。
通常只是一小会话就走了。
但如果他们不怎么磕头的话,小姑奶奶反而会慈祥笑着多和他们聊上几句。
所以现在村民们看到林安芝,除非特殊场合,已经很少上来就跪拜。
只是开心兴奋给小姑奶奶问好就行。
日常的跪拜,众人都放到了神殿内的神像上。
想磕头的瘾上来了,村民们也是第一时间先来神殿。
在杨国安和杨丰收的指挥下,在神像前磕完头的村民们又排着队来到还在神殿院子里的林安芝面前。
“小姑奶奶,祝您今个过生好!”
“小姑奶奶,祝您越活越精神!”
“小姑奶奶,我祝您寿比南山!”
今天是林安芝的五岁生日,村民们每个人都想亲口给林安芝祝寿,但人员太多,担心每个人挨个说完饭菜都凉透了,所以林安芝让杨国安把饭前的这一环节改到了众人都吃饱喝足后。
“俺祝小姑奶奶您吃啥啥香!越长越高!”
“我祝小姑奶奶能活到一百岁…”
“啪!”
一个小男娃话刚说一半,就被紧急打断。
“跟你们这些小崽子说过多少次了,不能拿这种话咒咱小姑奶奶!……你这个懒货,你不是跟我说想了顶好的词吗!怎么跟上个月你给你爷说的词一样!”
男人连骂带打,一巴掌把自己蠢儿子鼻涕都打出来后立马转头帮自己儿子找补。
“我们祝小姑奶奶活到一万岁!万寿…万寿…”
男人有些卡壳,身侧小男娃吸着鼻涕揉着脑袋,小声提醒自己亲爹,“…不僵。”
男人眼睛一亮,“对!我们祝小姑奶奶万寿不僵!”
正想伸手摸摸小男娃脑袋以示慈爱的林安芝默默缩回手:…………这意思变得有点大吧……
有了掷地有声的“万寿不僵”打底,林安芝对接下来的“天天吃白面馒头”“身子骨全天下最硬朗”,“个子长到全村最高”“子孙满堂,一直享福”等,也通通做到了不动如山,微笑接受。
祝寿的队伍中,排在杨家村后边的是盘虎山其他村子的村民。
等差不多所有人说完自己的吉祥话后,特意排到最后边的姚家人才压轴出场。
来杨家村给林安芝祝寿的所有姚家人都带了两套服装。
一套是给林安芝跳舞时的演出服。
一套是日常穿着的旧衣服。
区别是核心面具团演出服更隆重正式,而舞蹈水平还没那么顶尖的其他人,演出服则是自己所有衣服中补丁最少,最板正的。
姚家人在下午给林安芝蹦跳完后就都换回了旧衣服,之后也和杨家村村民一起搭手帮忙准备晚上的大锅饭。
但在晚饭后的祝寿环节,姚家人仪式感十足地又统一换回了演出服。
虽然刚才已经在神像前五体投地拜过,但姚家团再次站在林安芝面前时还是齐齐屈膝俯身。
和其他人对林安芝单纯的感激和恭敬不同。
也和杨家村村民对林安芝多了两分独特的亲近情感不同。
姚家人对林安芝的态度是从始至终的无比虔诚。
他们不会刻意想和林安芝拉近关系,也不执着林安芝对自己是不是最亲近。
自从那天终于等到家主预言中的神女那天起,姚家人一直所求的,在做的,只有一个。
就是只要“神”的目光还能,还愿意看着他们就好。
其他的都不重要。
姚家那么多代人,真正能得神明眷顾的只有那位姚家先祖。
其他后世子孙都是不知道虔诚祭祀多久,才能偶尔得来一次神明目光的短暂停留。
几十年,几代人,几百年都得不到一丝神明的垂怜,也是常事。
他们这些人能亲自在林安芝面前,在林安芝目光注视下,给对方祝祷献舞,已经是万幸中的万幸,是不知道算上了一共多少代祖宗的庇佑。
所以姚家人对现在能天天在仿佛就在看着他们的神像前跳舞,偶尔还能来林安芝真身前拜见,已经感到无比满意和幸福。
当然,如果哪天神女厌烦了不懂规矩的杨家人,肯去他们姚家村,让他们姚家人来供养,那他们就更死而无憾了。
“愿神女岁岁年年,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愿神女岁岁年年,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愿神女岁岁年年,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不同于其他村民只是简单朴实的作着揖说祝寿词,姚家人不仅虔诚地集体深深叩首,祝词也是事先排练过一般整齐通顺又文雅。
林安芝习惯了姚家人的独树一帜,对姚家人独特的家族传承仪式感也适应良好,淡定扬起一阵清风把正“biubiubiu”加速往外冒信仰能量的姚家人扶了起来。
想着对方大老远过来,又是蹦迪又是磕头,还帮着村里干了不少活,等会为了明天按时上工还要连夜赶回自己村,着实有些辛苦。
于是林安芝不仅给姚家人每人回馈了点能量补补体力,还抬手把桌上的一大盘糖果给每人隔空塞了两颗。
姚家人捧着手里神女赐下来的糖果很是开心,一个个激动地都恨不得当场再给林安芝舞上几曲。
但被第一时间察觉姚家人眼神不对的林安芝及时制止。
操心的林安芝:唉,刚吃完饭就蹦迪对身体不好啊……
姚家人集体乐开了花,但一旁的杨国安则默默咬紧了牙。
明明都跟你们姚家转交过他们杨家亲小姑奶奶的意思!
说过了今个只是简单吃个饭,不用搞什么复杂仪式!
大家都挺好的,挺一样的,咋就你们姚家村每次净干这些显眼事?!
你们搞的这么专业,显得我们杨家村好像很不重视小姑奶奶一样……
关键小姑奶奶竟然还单独给这些心思深沉的姚家人分了糖?!
不行,他们一定不能被这些姚家人比过去。
下次他们村也要跪着一起喊口号!
搞得跟谁好像不会磕头,不会喊口号一样。
不就是口号好听点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哼,他们村人多,到时候喊起来肯定更能让小姑奶奶满意!
杨国安看着姚家人,不屑又忌惮地下巴越抬越高,旁边,杨家老太爷手里的拐杖也攥的更紧了一些。
…姚家村到底从哪学来的这么多一套接一套的讨巧话?都不重样的吗??
关键听起来还比他们村说的厉害多了……
娘的,他们村那么多人,说了那么多吉利话,感觉最后还没人家这一句有气势……
年年岁岁,仙福永享,寿与天齐是吧……
好,这句他也记住了,等会就让孙子写下来,以后他们给小姑奶奶再祝寿的时候也要用上这种洋气词……
随着姚家人换回旧衣服,喜气洋洋地打道回村。
杨家村村民拿着碗筷,扛着桌椅,一路笑闹着各自归家。
热闹的一天也慢慢落下帷幕。
********
花国时间。
一九六一年,十月。
原本和花国关系闹得有些僵的老大哥熊联国主动恢复了联系,想和花国重修旧好。
在潮鲜战争后,对花国保持着忌惮,同时又敌对和孤立的漂亮国也开始试探性地向花国传递缓和关系的信号。
十月中旬。
暹罗国亲王的一对儿女,千塔国北边当权领导人的一个小儿子随着交流团前后来访花国。
交流团走后,被留下的三个孩子也正式开始了在花国的留学生涯。
随着两个超级大国对花国释放的和缓信号越来越多,国际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郭嘉也开始陆续向花国伸出橄榄枝。
年底。
原本只和三十多个郭嘉有着正式建交关系的花国在新年来临前把这个数字翻了将近一倍。
历史在林安芝眼中越来越好,越来越快地发生着改变。
时间也转瞬来到新的一年。
****
花国时间,一九六二。
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三月。
林家宅院。
拖着腮,皱着眉头的林安芝正满目忧愁地看着某处。
个头长高了不少的林安芝身边还蹲着三个异常敦实的黑影。
两只体长一米多,近百斤重,身形体重都远超同类的灰棕色山猫。
一只才半岁,但体量已经碾压两只山猫干爹的金黄色小老虎。
三猫一人排排坐,此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屋檐下。
宅院杂物房的连廊屋檐下,两只小巧可爱的燕子正叽叽喳喳地吵着架。
是的,两只燕子在吵架。
林安芝对此很是确定。
自从一个星期前家里来了这对燕子,林安芝就对它们很是关注。
这一个星期,林安芝亲眼看着这对燕子在自家屋檐下连搭了三次鸟窝,也连塌了三次。
也亲眼目睹小两口从一开始亲昵依偎着互相整理羽毛,到现在站在又一次塌掉的鸟窝前,隔着两米远,鸟嘴都快怼上天互相疯狂叽喳。
互相埋怨的叽喳声还在继续,林安芝看着其中一只头部较小,体型也更纤细的燕子已经气的抖着翅膀在房梁直跳脚,也在心里又一次升起自己要不要过去帮个忙的想法。
不是帮忙劝架。
是帮忙搭窝。
主要是这对燕子的搭窝水平实在让林安芝有些看不下去。
第一个窝,刚搞来十几根树枝和一小坨泥巴,这俩新手就心大地直接钻了进去。
结果不出意外,连个半成品都算不上的鸟窝光速在地上摔了个四分五裂。
第二个窝,小夫妻俩好像是吸取了某些教训,搞来的泥巴比例明显比之前多了许多。
但不知道是泥巴和的太稀还是基础工艺出了什么问题,鸟窝的底座刚看出个轮廓,就在一阵树叶都没怎么吹动的微风下,“啪叽”一声再次掉到了地上。
那天,两鸟叼着树枝回来看到地上那一滩烂泥后,呆愣又震惊的模样,林安芝到现在还记得。
然后,就是现在的第三个窝。
也是感觉上最接近成功的一个。
两只燕子来来回回忙碌了快三天,总算盖出一个半圆形的鸟窝。
林安芝本以为马上就能看到这对燕子夫妻安稳地迎接下一代了,没想到今天一大早就听到了小夫妻俩超倍速的叽喳声。
当然,也又一次看到了摔落到地上的豆腐渣工程。
林安芝还特意回溯一下这次的鸟窝是怎么完蛋的。
其中一只个头稍大,尾羽也较长些的燕子叼回来一根树枝,看样子是打算给新家添砖加瓦。
但似乎是放置的角度不对,一叉子就把新房捅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