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在六零当神仙的那些年 > 第304章 希望。。

在六零当神仙的那些年 第304章 希望。。

    春耕结束后,广袤的田野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渐行渐远,只留下了一片片整齐的麦田,宛如闪着光的绿色的海洋。

    温暖的阳光,轻抚的微风,温润的细雨。

    在林安芝耗费大量功德金光许出的风调雨顺下,无数麦苗在村民的笑脸中悄然生长。

    它们贪婪地吮吸着雨水,展现出无尽的勃勃生机。

    林安芝每天都会经过这大片的翠绿绒毯。

    她静静地欣赏着这些麦苗,感受着它们的生命力,也亲眼目睹着它们从最初那孱弱的几厘米,逐渐变得茁壮,叶片一天天舒展,茎秆一天天挺拔。

    春日的大地,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每一天人们都能看到摇曳的麦苗在一点点长大。

    新的一天,阳光洒在大地,温暖又柔和。

    当林安芝像往常一样再次经过那片绿色时,惊讶地发现麦苗已经不知不觉地长到了她小腿的高度。

    远远望去,绿油油的麦田连绵起伏,像是大地间翻涌的绿色波浪,每一寸绿色都透着无尽的生机和希望。

    林安芝喜欢这片景色。

    因为曾真切看到过干裂大地上的枯黄,所以她更加能感受到眼前这片绿色的美丽。

    林安芝是来到这个年代后才发现麦苗的绿色,这些地里庄稼的绿色,它们跟其他植物的绿色很不一样。

    它们是一种质朴的绿色,带着大地的厚重,是农民用汗水一点一滴浇灌出来的。

    看到它们,就仿佛看到了无数生命奋力生长时的坚韧和顽强。

    “嗷?”

    “哎呦…我去!”

    一切都美好又和谐,林安芝背着双手正沉浸在眼前美景的时候,一个硕大的虎头一脑袋把林安芝拱到了田埂里。

    “呸…呸!”

    跟炮弹一样被直直撞进地头横沟里的林安芝木一边撑着胳膊狼狈起身,一边嘴里不停地吐着沾在嘴边的泥土。

    脑子有些顿然地反应过来刚才发生了什么之后,摔了个倒栽葱的林安芝第一件事先是四处张望。

    确认附近没有其他人看到自己出丑后,林安芝的目光才缓缓落在了那三只齐齐凑到自己面前的猫头上。

    “嗷呜?”

    那只最大的猫头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闯了祸,还一脸无辜地伸着头,想要去蹭林安芝的脸。

    看罪魁祸首还若无其事地瞪着虎眼瞅着自己,林安芝不再犹豫,扬起巴掌就拍了过去。

    “你现在多大体格子心里没数吗?说了多少次了,没事别扒拉我!”

    快蹦起来的林安芝把老虎脑袋上的皮肉砸的啪啪作响,自己手心也拍的微微发红,但身形已经是林安芝几倍大的大猫却只是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

    自己拍的手疼,对方却一脸茫然,林安芝看向旁边两只喉咙里不知在咕噜着什么玩意的灰棕色大猫,顿了顿,扬起小手,没好气地一猫也给了一巴掌,“都是跟你俩学的…”

    “嗷?”和虎崽同款不解眨眼的大毛。

    “嗷!”被拍兴奋以为主人要和自己互动并立马做出了行动的二毛。

    “哎!!”没丝毫防备,刚站稳就又被一个猫脑袋攻击,直接撞回田埂里的林安芝。

    “嗷吼??”呲着虎牙在林安芝脖颈处左右比划,犹豫从哪个角度把林安芝叼起来的虎崽小毛。

    从田埂里缓缓站起来的林安芝不再试图和这三个越不让干啥就越蠢蠢欲动的猫脑袋讲道理。

    一个个越来越皮糙肉厚,她用一般力气揍它们,这三大只大概率都以为自己在和它们闹着玩。

    没犯错,不能真收拾。

    但这么揍,这三只保准越揍越来劲,反而更闹腾。

    那可不行。

    她今天这身衣服是亲娘新做的,她还打算要呢。

    不能折在这里。

    知道自家的这三只大猫都是越搭理越来劲的性子,林安芝轻哼一声,背过身,选择自顾自朝前走,拒绝再和猫崽子们有任何互动。

    呵,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等会回家一进门她就喊来福把你们仨都收拾了……

    林安芝暗暗打好了算盘,一脸冷酷地往前走。

    而原本兴高采烈的三只大猫瞧主人不再看自己,也不再跟它们说话,反而不敢再凑上前跟林安芝强制贴贴。

    “…嗷?”

    “嗷— —”

    “嗷呜——”

    后知后觉终于明白自己好像犯错的三只大猫不敢再去拱林安芝,只能缩着脑袋一个个怂眉搭眼地围着林安芝小心观察。

    同时,三只大猫你一句我一句此起彼伏的低呜声也不断,都想重新吸引林安芝的注意。

    林安芝努力忽略面前三只像呼啦圈一样绕着自己不停转圈前进的大猫。虽然表面依旧冷漠,但内心已经有些忍不住笑。

    算了,小猫咪这么可爱,看在这仨刚才还在山里学熊大给她掏蚂蚁窝当孝敬的份上,等会她就不找来福告状了。

    ps:三猫孝敬给她的蚂蚁窝,她和对待之前那些送到嘴边的蛤蟆兔子,各种动物内脏一样,都婉拒了。

    虽然心里已经决定放过那三只大猫崽一马,但林安芝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表露。

    她心里跟明镜儿一般,只要自己的表情稍微放松那么一点点,那三只死沉死沉的大猫肯定会像得到了某种暗示一样,下一秒就顺势全倒在她身上。

    于是,林安芝强忍着内心的笑意,一路被三只大猫转圈包围着,艰难地走回了家。

    当看到摇着尾巴迎上来的来福和小黑狗三毛时,林安芝恶趣味忽然发作,翘着嘴角把最怕狗管家的虎崽猛地往来福身边推了推。

    最后看虎崽被呲牙的来福吓的差点喊出了狗叫,林安芝这才满眼笑意地往院子里走。

    记仇的林安芝:…谁让你丫一脑袋把我撞成狗吃屎的…嘿嘿…吓你一下,扯平了~

    今天是林安芝给自己安排的定期陪猫咪们的进山玩耍日。

    在山里瞎转悠了一整天,林安芝到家后先换了身衣服,然后才坐上了餐桌。

    先一步回家的谢秀兰早就把晚饭准备妥当,林安芝刚坐稳,冒着热气的饭菜就放到了手边。

    “咦,今天又有笋子吃啊?”林安芝看到饭桌上多了一道新菜色,惊喜地先夹了两片翠绿的春笋。

    盘虎山的四月份是春笋生长最旺盛的阶段,也是口感最鲜嫩的时候。

    只不过杨家村附近没什么竹林,这道菜也鲜少出现在杨家村村民的饭桌上。

    林安芝对这道只有在春天才能品尝到的时令蔬菜也情有独钟。

    “安安喜欢这样清炒不,喜欢的话娘明天还给你这么做,老太爷知道你爱吃这个,送来的笋子有一大筐呐…”

    看自己闺女嚼着笋片,开心地眼睛都眯了起来,满脸慈爱的谢秀兰立马又夹了一大筷子的笋片放到自己闺女碗里。

    谢秀兰忙着给闺女碗里夹菜,一旁的林大平虽然没有怎么说话,但目光也始终落在林安芝身上。

    看着林安芝吃得津津有味,林大平伸手把盛着笋片的粗瓷碗直接调换到了自己闺女的饭碗边。

    林安芝对自己爹娘的这份过分溺爱已经习以为常。

    “娘也吃,爹也吃…”没有拒绝夫妻俩的动作,林安芝只是弯着眼眸给夫妻俩也一人夹了一筷子笋片,又一人夹了一筷子腊肉。

    看夫妻俩满眼欢喜地吃下自己夹过去的食物,林安芝的心情也跟着愈发愉悦,接着笑嘻嘻继续开口道,“咱村附近可挖不出来这么多春笋,丰收这两天又跑哪去了?”

    杨丰收杨老太爷,这位从封建王朝,军阀混战,敌寇入侵,一直走到新花国成立的老人,已经在杨家村这个偏僻的山沟里度过了八十多个春秋。

    除了外面的沧桑变化带给他的格外苦难外,老人的一辈子都几乎和脚下土地紧密相连。

    仿佛他的根早已深深地扎进了这片土地之中。

    曾经的杨家村,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通向外面的世界。

    由于交通的阻隔,杨家村与外界的联系非常有限,信息的流通也异常缓慢。

    在这漫长岁月里,杨丰收的生活,乃至整个杨家村村民的生活,都几乎完全围绕着眼前的那一亩三分地展开。

    所有需要在地里刨食的这些农民,他们的生活大多都是十分艰辛的。

    靠天吃饭,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只为填饱肚子。

    伴着鸡鸣声下地干活,日落时拖着疲惫的身子归家,所有人都这么日复一日地为生活奔波,没有尽头。

    杨丰收也一样。

    尤其是在历经多年动乱之后,杨家村的人口锐减,一直侥幸还活着的他成了村里辈分最大的长辈,而底下则是一张张饿着肚子的年轻脸庞。

    面对这样的局面,杨丰收更加不敢有丝毫松懈。

    但杨丰收的人生其实也充满了说不尽的悲痛和苦难。

    老伴儿因病离世,幼子不幸夭折。

    同胞的五六个兄弟姐妹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烽火连天的那十几年,他的大儿子、儿媳和三个孙子更是惨遭鬼子们的毒手。

    还有那些曾经喊他大爷、叔伯、舅公的年轻子侄们,也都一起倒在了血泊里。

    他们的笑脸和声音,时常在杨丰收的脑海中浮现。

    还有那些他看着一点点长大但转眼间就要去别人家讨生活的杨家女娃们。

    这些事情,这些一个个熟悉的人脸,杨丰收从未忘记过。

    然而,生活的重担却让他根本无暇去回忆和思索这些。

    活着就已经费尽力气,他的所有思念,牵挂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也都只能默默埋在心底。

    直到现在。

    生活好像一下子变得越来越有希望的现在。

    现在。

    忙碌了一辈子的杨丰收自从上次去别村串了两回亲戚后,不止怎么地,忽然就对走亲访友这事一下上了心。

    六十多岁大女儿。

    四十多的大孙女,小孙女。

    最大已经三十出头的曾外孙,最小才刚满月的玄外孙。

    多年前搬到别村生活的堂兄弟。

    好些年没联系过的表侄子。

    还有年轻时候一起做过工吃过苦,不知道现如今还有没有活着的老朋友。

    尽管这些亲戚朋友分布在不同的村子,有些甚至多年未曾联系,但杨丰收一点也不嫌麻烦。

    趁着春耕刚过去的这段略微清闲些的日子,杨丰收几乎每天下工后就揣着两个窝窝头往外跑。

    他想趁着自己身体还硬朗,还能动弹,借着林安芝带来的这些福气,好好去看看这些一直放在心里,一直牵挂着的亲人们,朋友们。

    后来,林安芝发现这位老太爷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

    有时候村里安排给杨丰收的活计不多,杨丰收会早早干完,接着照常敲打过村里人后,大白天的就开始往外跑。

    因为一些要去探望的亲人们居住的地方实在偏远,就算有好走的公路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只拄了个拐杖的杨丰收甚至有两次都是在大半夜才跌跌撞撞地回到家。

    可就算累得双腿水肿打晃,脚底板都磨出了血泡,杨丰收缓上两天后依旧精神头十足地继续往外跑。

    对此,不仅林安芝感觉有些无奈,杨家村的村民也都劝老爷子注意身体。

    毕竟老爷子八十多,快九十的高龄放在这里,万一在外面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

    老太爷是杨家村村民除了林安芝之外的最大精神支柱,更是和村里一半多的村民都有着实打实的血缘关系,所有人都不想老太爷出事。

    于是村民们首先提出找个年轻后生陪老爷子一起出去。

    但被自恃身体很硬朗的杨丰收坚定拒绝。

    杨丰收觉得村里的年轻后生那是妥妥的壮劳力,有时间就该把精力放到地里活计上,怎么也不能跟他这个一天挣不了几个公分的老头子瞎耽搁时间。

    至于让其他干不了满工分的年轻大爷陪同,杨丰收更是十分不屑地怼了回去。

    在杨丰收眼里,村里像他二儿子杨二柱这般的老头,腿脚还没自己利索。

    他拄拐可不是腿真不好,主要是为了省力气,当然,敲人也方便。

    找人陪同的想法被老爷子驳回去后,接着,大队长杨国安又做主把村里的毛驴安排给杨丰收代步,其他村民们也没有一个人反对。

    但固执的杨丰收依旧拒绝。

    毛驴那也是他们农户人家的宝贝疙瘩,能顶大半个壮劳力的存在。

    更别说现在还是村里的集体财产,他咋能因为自己的私事使唤大家伙的毛驴!

    啥?你说现在村里有拖拉机,毛驴要干的活计没之前多,正好能跟他出去见见世面?

    呸!见你奶奶个腿的世面!毛驴活计不多那说明你们干的活计没跟上!还不滚去多干活!

    心里有着自己一套准则的杨丰收对小辈们的关心油盐不进,一人对“喷”全村人也半点没落下风。

    最后,是看不下去的林安芝亲自把毛驴牵到了对方面前。

    当然,身份转换后,“小辈”杨丰收也瞬间变了态度,立马老泪纵横地接受了自家小姑奶奶的这份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