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在六零当神仙的那些年 > 第310章 学校

在六零当神仙的那些年 第310章 学校

    “铛!铛!铛!”

    随着清脆又响亮的手摇铃声在学校的院子里回荡,几间教室的木门被推开,个头高低不一,年龄也从五六岁到十四五岁不等的学生们也陆续从教室中走了出来。

    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粗布衣服,但相同的是衣服都打着大大小小的补丁。

    很多学生甚至都光着双脚,脚底板被泥土染得黢黑,但走起路来格外轻快。

    他们的脸庞也是相似的干瘦,但眼底的光芒却格外明亮。

    林安芝站在院子中间的红旗下,背着小手,饶有兴趣地看着一到放学时间就必定会格外兴奋两分的小孩子们互相打闹说笑。

    “安安妹妹!你咋来俺们学校了?!”

    对放学下课一向最为积极,也第一个冲出的教室的林狗娃率先发现了林安芝。

    “小姑奶奶!”

    “啊!小姑奶奶!!”

    几个杨家村的男娃也看到了林安芝。

    “小姑奶奶你来学校干啥啊?”

    “小姑奶奶你是来找俺们一起玩的吗?”

    “小姑奶奶你是来看我们的吧!”

    “小姑奶奶,我今天上课上的可好了,你回头跟俺爹说说,让他别老揍我了……”

    “小姑奶奶,我今天有小红花,给你戴…”

    “小姑奶奶…”

    没一会儿,林安芝就被杨家村的男娃女娃们团团围住。

    其他村子的小孩虽然很多只在之前施雨时和年节祭拜时远远见过林安芝一两面,但没有一个人不对林安芝的名号如雷贯耳,于是也都一个比一个兴奋地跟着凑了过来。

    但和杨家村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和林安芝亲近地打招呼不同,其他村子的孩子们都只是眼睛亮晶晶看着林安芝,并不敢主动说些什么,也不敢靠的太近。

    “好了好了,都别吵啦,你们小姑奶奶是来看看你们有没有好好学习的……都站好了,别乱挤……”

    笑眯眯看林安芝对这个鼓励地拍拍肩,对那个慈爱地摸摸头,又踮着脚摸了好几个比自己还高的学生脑袋后,祝咏志这才走过来地开始维持纪律。

    被小孩子们兴奋尖叫声吵得耳膜都有些疼的林安芝也长舒一口气,突然感觉还是村里那些上了年纪,比较稳重些的“儿孙”们比较省心。

    兴奋的喧闹声被身为老师的祝咏志很快平复下来,红旗小学的校长,几个老师也都来到了院子里。

    看大大小小的孩子们被老师们指挥着按不同班级分别站好,林安芝侧头朝祝咏志看了一眼。

    会意的祝咏志立马提起从林家宅院里背出来的两个竹篓。

    把两个竹篓放到众师生面前,祝咏志清了清嗓子,“同学们,今天,咱们的小姑奶奶是来给你们送惊喜哒!

    现在!听我口令,大家伙一起伸出双手!”祝咏志没有废话,直接说了重点。

    祝咏志的话音刚落,林安芝也配合地立马在心中默念。

    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或好奇或兴奋或羞涩地伸出双手的下一秒,背篓里的东西一个接一个地飞出来,然后精准地落在每个人的手心。

    是一颗颗带着艾草香气的鸡蛋。

    接着,一道接一道想紧紧护在自己鸡蛋的惊呼声中,林安芝并不算大的清软声音无比清楚落到每个人的耳边。

    “明天端午节,提前请你们吃鸡蛋。”

    祝咏志热烈的声音紧随其后,“同学们,这是小姑奶奶知道大家学习都很努力,特意给大家的奖励!

    大家喜不喜欢?!开不开心?!”

    “开心!喜欢!!谢谢小姑奶奶!小姑奶奶全盘虎山最好!!”林狗娃扯着嗓子近乎尖叫地第一个捧场。

    “谢谢小姑奶奶!小姑奶奶你比俺娘都好!!”

    “开心!!小姑奶奶最好!!”

    “嘿嘿,鸡蛋!谢谢小姑奶奶!”

    第一道声音后,惊喜捧着鸡蛋的孩子们兴奋的叫喊声此起彼伏,其中饱含的开心激动半点不比第一个大喊的林狗娃少。

    林安芝眼中,一颗颗耀眼的金色光点也接二连三地从孩子群中飘出。

    有些意外又觉得情理之中的林安芝:小孩子们的信仰果然相当实在……

    祝咏志看顶多不过十四五岁的一群孩子们尽情地蹦了一会才又笑眯眯压手。

    “过两天小姑奶奶还会来看你们……

    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小姑奶奶对你们的期望……

    大家一定记住,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为祖国做贡献!为咱们的小姑奶奶做贡献!!”

    “好!我们听老师的!”

    “对!听小姑奶奶的!”

    “嗯!我们长大一定给小姑奶奶做贡献!”

    默默听祝咏志演讲的林安芝:……怎么突然燃起来了……

    因为还要让外村的学生们尽量在天黑之前回家,祝咏志的演讲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非常有煽动力地着重把“小姑奶奶很看重你们这些学生”这个中心思想又强调了几遍后,祝咏志就开始把激动地恨不得立刻为林安芝冲锋陷阵的一群大小孩子们往学校外赶。

    随着一张张兴奋喜悦的稚嫩脸庞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学校,刚才还站的笔直一副正气老师模样的祝咏志也瞬间转换形态。

    旁边还有校长和自己同事,还算要点面子的祝咏志没又搞单膝下跪那套尴的,而是眼神亮晶晶地直接蹲到了林安芝面前。

    “嘿嘿,小姑奶奶,俺刚才说的咋样?是不是特有气势!”

    看长手长脚的祝咏志跟哈巴狗似的蹲在自己面前求夸奖,林安芝依旧有些没眼看,赞美的话也半个字都说不出口。

    “我先回了,你把剩下的鸡蛋给老师们分一分。”林安芝熟练地答非所问。

    祝咏志没要到夸奖也没有丝毫的不开心,“噌”一声站起来后就继续情绪饱满地说要护送林安芝回家。

    “我把您带出来的,也一定要给您安全送回去!”

    一旁的校长和几个老师也纷纷附和。

    “谢谢小姑奶奶也记挂着我们……鸡蛋我们自己分一下就行了,不用麻烦祝老师。”

    “是啊,是啊,让祝老师先送小姑奶奶您回家吧。

    “嗯嗯!我保准完成任务!”旁边人的支持让祝咏志情绪更加昂扬。

    但想耳根子清净一会的林安芝还是拒绝了祝咏志的热情。

    “…那小姑奶奶您路上一定小心啊……”对林安芝所说不敢反驳的祝咏志声音降了两个调,语气满是担忧。

    林安芝神色不明地看了真的满脸都是担心的祝咏志一眼。

    杨家村就在学校旁边,她这小短腿都只需要倒腾十几分钟就能到家。

    …就十几分钟的路,她到底要小心什么?

    你丫又在担心什么??

    深深吸了一口气,林安芝在离开前还从旁边的竹篓里拿出了一个鸡蛋,然后踮脚亲自塞到了祝咏志手里。

    “你老师当的很不错,继续加油。”

    这显眼包戏多归戏多,但确实是个好老师。

    林安芝说完最后一句后转身就走。

    为了避免被再要飙戏的大少爷缠上,林安芝还用了些技能,刚转身就裹着一阵清风漂移出了十几米。

    被林安芝认真夸奖的祝咏志愣了两瞬,紧接激动地眼圈迅速泛红,捧着自己煮出来的艾草鸡蛋追了两步后,更是一手把鸡蛋按在心口,一手朝林安芝背影奋力挥舞。

    “呜呜…小姑奶奶…小姑奶奶!明天家里煮鸡蛋一定还喊我啊,您知道的!俺可会煮鸡蛋了!小姑奶奶!小姑奶奶!!”

    脑子已经在莫名播放“燕砸!燕砸!没有你我怎么活”的林安芝没有回头,只是脚下的动作更快了些。

    ***********

    红旗小学在夏季的放学时间是下午四点半。

    太阳还高挂在西边的天空,天色也依旧明亮。

    因为村民们在地里干活都是要干到晚上七八点,太阳落山时才会收工,所以早一步回到杨家村的孩子们也都立刻投入到了家务和农活之中。

    年龄稍小些的去喂鸡喂猪,挑水捡柴,半大的少年姑娘们则撸起袖子,也去了田间。

    这些都是杨国安杨丰收跟村民们早就协商好的。

    这些半大孩子就算只能在放学后干上两个小时的活计,村里也会按照他们的具体劳作情况给记上相应的工分。

    也正是有这些便利条件和村里的大力支持,杨家村的孩子才能一个都不少的都去了学校上学。

    *****

    林安芝逃离祝咏志呐喊,离开红旗小学的时候还不到五点。

    村民们大多都在地里干活,放学的孩子们也马不停蹄地忙碌了起来。

    村落里一片安静。

    林安芝踢着脚边小石子,犹豫是回家继续看那本港岛正火的武侠小说,还是去山里找大毛它们活动活动筋骨的时候,碰见了背着一大筐艾草的杨丰收。

    林安芝看捆得异常扎实的一大筐艾草把拄着拐杖,胡子花白的老头压的腰板都比平常弯了不少,急忙上前帮忙。

    低着头专心往前走的杨丰收蓦地感觉肩上忽然一轻,疑惑抬起头时背上的草筐已经被飞起来的林安芝整个提了下来。

    “哎呀,丰收啊,不是我说你,你这老胳膊老腿的,这种活计还是交给小辈们去干吧……”

    林安芝刚放稳手里的草筐,就忍不住开口数落。

    足有三四十斤的草筐哎,这老爷子也不怕把腰闪了。

    八十多,快奔九十的杨丰收看眼前比草筐高不了多少的小姑娘一脸严肃地训斥自己,一点也不生气,反而笑着满脸皱纹都又深了几分。

    “日头还有些热咧,小姑奶奶怎么这个点出来了?”

    林安芝背着手抿着唇,“你别跟我转移话题,早上不是都已经割了那么多艾草吗?怎么又弄这么一大筐?”

    (今天下午祝咏志煮鸡蛋用的艾草就是杨丰收半上午时送到林家宅院的。)

    看着面前的闲不住的干瘦老头,林安芝忍不住直叹气,觉得有时候对这老爷子的操心程度都不亚于学校那群咋咋呼呼的小孩们。

    “……你想干点活没问题,但这种搬搬扛扛的活计你好歹找人搭把手啊……”林安芝皱着小脸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说。

    “好,好,下次一定都听小姑奶奶您老的。”杨丰收没有反驳,乐呵呵抚着胡子应下。

    林安芝听对方这没有迟疑立刻就应下的样子,不用想就知道这老爷子下次还会。

    自从在杨家村当上了小姑奶奶,辈分拉到了顶,林安芝也是深刻明白了为啥有些长辈们总喜欢唉声叹气,或者一件事反反复复地重复啰嗦。

    唉,都是被这些听不进去良言好劝的儿孙们给活活逼成那样的啊……

    看林安芝嘴唇抿的更紧了些,杨丰收察觉出面前的小姑奶奶有些真生气,赶紧直了直腰努力解释。

    “我这身板好着呐,要是喊二柱子过来帮忙,保不齐我还得给这小子搭把手……”

    林安芝想着那个比自己老爹的还要瘦巴一大圈的杨二柱,顿了顿,“那你就不能找你那几个孙子?全村还有那么多壮小伙……”

    杨丰收连连摆手,“那都是壮劳力,干这些零散活计不划算……小姑奶奶我真不是说大话,我这力气一点都不比咱村那些六七十的小子们差,他们那身子骨,哎,整天不是这疼就是那痒的,不中用的很……”

    说着,杨丰收又用拐杖碰了碰地上的草筐,“这点活计真不算啥,放十年前,这种筐子,我背上五六个都不带喘气的!”

    林安芝默默听着不服老的杨丰收吹牛。

    算了,随这老爷子吧。

    左右身体看着确实还挺硬朗。

    劝太多也压根听不进去。

    对了,林安芝现在也明白为什么那些上年纪的长辈喜欢说“蒜鸟蒜鸟。”

    八成也是被这些死活听不进去话的后辈儿孙们逼出来的无奈自洽。

    默默又叹了一声,林安芝不再计较老爷子的力气问题,重新问起了对方干啥又弄这么多的艾草。

    “明个不就端午节了嘛,我想着大家伙都在地里忙活,也没啥空去割艾草……我这反正要干的活计不多,就多弄了些回来…

    等会我给他们挨家挨户都分一分,也省的他们多跑一趟了……”